想想看,如果過馬路前,沒有車肯讓路,我們的孩子會怎麼辦?
干著急?還是擺擺手,讓他們停一下,急急地跑過去?
有位媽媽用手機拍下了孩子讓人暖心的一幕。
下雨天,孩子撐著傘站在斑馬線邊上,可能路邊的信號燈壞了,眼前的車輛接一輛絲毫沒有停下來的意思。
孩子看著非常著急,他開始試探著看看有沒有一輛車能停下來,讓他過去。
果然,邊上的一輛黑色的轎車慢慢停下來,孩子非常感激的朝這車深深鞠了一躬,旁邊的一輛白色轎車和黑色轎車也相繼停下來。
孩子對著這兩輛車深深鞠躬後,趕緊跑向學校。
隔著屏幕,都能感受他的溫暖和善良。外面雖然下著雨,男孩的卻用行動為身邊人在心裡撐起了一把傘。
網友說,這位少年,你彎腰鞠躬的樣子真帥!
而我除了感動之外,還從孩子的身上發現了另一種光芒,那就是教養。
一個有教養的孩子,無論走到哪裡,都會令人喜歡,受人尊敬。
因此,在孩子成長的每一步都需要關注孩子的教養問題。
去年,我參加朋友寶寶的百日宴,用餐期間一直有個小孩,在過道來回亂跑,還大喊大叫,還有幾次差點撞倒走路的大人。
不僅如此,誰說他就打誰,有他的地方真是「煙火味」都沖天。
有個坐在我一桌的朋友隨口說道:「那個小孩是誰家的,太吵鬧了,咋咋呼呼的。」
這一桌子剩下的人也跟著附和,你一句我一句:
「是呀,不知道誰家的孩子?」
「他爸媽也不出來管管嗎?」
同桌上一位女士沒好氣的說:「她家孩子就是這樣,到哪都是都是這麼沒教養!」
沒想到這句話引起大家的注意,嘈雜的談論聲瞬間安靜了下來,似乎都在等待著什麼......
原來這位女士和這位孩子家是親戚關係,也是她看著這位孩子長大的吧。
孩子平時不僅見到長輩不打招呼,而且還髒話連篇,各種罵人的話變成了他的口頭禪。
有一次孩子到她家串門,剛拖的地板,他穿鞋就進,然後坐客廳裡逮到什麼吃什麼,還穿著鞋沙發上亂跳。
過年的時候,孩子拜年後沒有得到壓歲錢,一臉不高興,他就在客廳摔摔躂躂,哭著喊著說:「你們還沒給我壓歲錢呢!」
我特別不解地問她:「他父母怎麼不管管啊?!」
這位女士也是一臉無奈的表情:
「也有人私下勸過孩子父母,讓他們好好管教孩子。
可人家父母說,孩子就是心直口快!不像其他孩子那樣虛偽。你說這和虛偽有什麼關係!」
是的,沒有任何關係。父母的解釋和掩護,正在悄悄使孩子成為在人群裡不受歡迎的人。
在當今社會,沒有一個父母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優秀出色,但是卻忘記了教育的本質是育人。
很多家長走入了誤區,拿孩子的頑劣當聰明,將他們的出格行為單純解釋為活躍和外向。卻不知,這一切其實已經背離了教養的軌道。
一個人的品行遠比成功重要,一棵沒有良好品行根基的樹苗,是無論如何都不會成長為參天大樹的。
缺乏教養的孩子,真的很醜。
去年,在上海的一群舞蹈團的小朋友,在機場偶遇了李嘉誠,李嘉誠和小朋友們合照後,立馬向舞蹈團捐款200萬,每個孩子還發了1000多塊買禮物。
這件事引起廣大網友的熱議,大家紛紛留言說:
也想在機場偶遇李嘉誠,想得到富豪的資助和捐款。
然而,大家只看到了李嘉誠給孩子捐200萬,卻沒有看到這其中的原因,李嘉誠給孩子捐錢,是因為這些舞蹈團孩子身上的優秀品質。
為什麼這群孩子會如此幸運?機場一個小動作,讓李嘉誠慷慨解囊。
根據帶隊老師的說法:
「孩子們去參加舞蹈比賽的,在乘坐自動扶梯的時候,發現了李嘉誠一行人,由於考慮到是老人,孩子們就請老人先坐電梯。
一開始老師也沒有認出是李嘉誠,正是因為孩子們尊老愛幼的品質,和李嘉誠的相互禮讓,讓李嘉誠對這些孩子非常讚賞,熱情的和小朋友交流,了解到孩子們是去參加國際舞蹈比賽的,還提出和孩子們一起合影。
直到這時,老師們才認出是李嘉誠。」
不得不說,整件事情,孩子們懂禮貌,尊敬老人的良好教養起了關鍵的作用。
尊老愛幼、孝敬老人、懂得禮讓和尊敬,這些行為被滲透到孩子們生活的點滴中,變成了一件再普通不過的事。
而這普通的小事,匯集起來,就是一個人的品德是否高尚的問題。
就像俞敏洪說的:
「成長遠比成功更重要,培養孩子如同種樹,只有先在根上先滋養他,然後以品德之養分來灌溉,孩子就能長得枝葉繁茂,離陽光更近一些。」
一個擁有良好教養的孩子,這個社會從來就不會虧待他。
胡霍姆林斯基說:「在人類心靈的花園中,最質樸、最美麗、最平凡的花朵,就是人的教養。」
對於成年人來說,外貌是人的第一張名片,那麼教養就是我們的第二張臉。
對於孩子們來說,教養是一種營養補給,這種營養決定了他以後會長成什麼樣子。
而這些營養的來源便是父母的引導。
1、以身作則,從細節做起
孩子是父母的鏡子,父母是什麼樣子,孩子會在潛移默化中學成什麼樣子。
很多時候,父母的一舉一動,一言一行,會潛移默化印在孩子的腦海中,影響孩子在未來道路上的一些關鍵選擇,甚至影響到他們的命運。
所以,請把自身的教養,做給你的孩子看:
不隨便打擾別人,尤其在公共場合,亂竄亂跑、大聲喊叫都是非常不禮貌的行為。
知道最基本的餐桌禮儀。吃飯時請長輩先入座,吃東西時不發出聲音,輕放碗筷;吃完以後把自己的餐具和垃圾收拾乾淨。
講究先來後到,不插隊。如果實在有特殊情況,一定要跟前面的人說清楚原因,獲得諒解。
.......
孩子的教養裡,一直藏著父母的言行裡。
2、給孩子立規矩
小孩子正處於各項意識發展期,如果沒有爸爸媽媽制定的規矩來約束他,孩子容易為所欲為,更不懂得判斷自己言行是好還是壞。
父母的縱容,會造成孩子沒規矩,不懂禮貌、不懂尊重。
這樣的孩子長大後將會變成一個不遵守規則的人,對於孩子的人際關係也將有非常大的影響。
無規矩不成方圓。父母給孩子立規矩,就是讓孩子學會遵守規則。
3、教育孩子有責任心,懂得感恩
爾斯泰曾說過,有無責任心,將決定生活、家庭、工作、學習成功和失敗。
教育孩子有責任心,從小事做起,比如收拾玩具、洗自己的小毛巾、擺碗筷等等。
除此之外,是讓孩子懂得感恩。比如鄰居幫了孩子一個小忙,一定要鄰著孩子上門道謝,讓孩子懂得對別人給予自己的幫助、情誼和恩惠應當感謝。
有教養的孩子溫暖治癒,沒教養的孩子需索無度。同是孩子,卻會因為教養的不同而擁有不同的人生。
父母的教育裡藏著孩子的教養,孩子的教養裡藏著未來人生。
對於孩子而言,那些藏在細節裡的教養,經過日積月累,終會成為人生路上的墊腳石。
等到那時,我們最值得炫耀的事情就是,我有一個有教養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