莓果媽媽原創文章,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我們經常聽到有人讚美善良熱心有禮貌的孩子,說這個孩子很有教養。可見,有教養既是大家對孩子的肯定,更是對家長的肯定。教養就是指教育加培養,有教養的人走到哪裡都會讓人如沐春風。
最近,在短視頻平臺上看到一則暖心的視頻,一個七八歲的小男孩,好像是剛放學,只見他背著書包推著坐輪椅的媽媽過馬路,在穿過人行橫道的時候,有車輛停下來等待他們通過,而這個小男孩當走過一輛車的時候,還不忘給自己讓路的司機鞠躬表示感謝!
短短的一條斑馬線,小男孩三次轉身、認真的向3名車主鞠躬道謝,看了這個視頻,大家覺得非常暖心,也很感動,這個男孩有教養的樣子真美。因此得到了很多網友的讚美:
網友一:好孩子怎麼這麼有禮貌,怎麼教的呀!為啥我也挺有禮貌,也同樣一身作則了,但是家裡的兩個孩子就沒有這個孩子有禮貌呢?網友二:我看了孩子的表現,真心流淚了,孩子,你好樣的!網友三:小孩子棒棒棒噠,這素質應該離不開家長或者老師的教導,都是棒棒噠!要是現在的人都這樣有素質就好了!
那麼,我們怎麼做才能培養出有教養、有素質的孩子呢?
1、學會感恩,主動幫助他人
家長平時要言傳身教,用自己的言行來教育孩子,學會感恩,教育他在生活中要為他人著想,了解別人的感受,不能只考慮自己。只有懂得感恩的人,才會心疼別人的付出,才會對幫助他的人充滿感激之情,並主動關心,幫助他人,才能更加深切的感受到人世間的美好與溫暖。
2、不能一味縱容孩子
不能因為孩子小,就縱容他做出一些傷害他人的事情來,不要在孩子犯了錯誤後,還替他找藉口,這樣的孩子即使長大以後,也會是非不分,出了問題只會找藉口替自己開脫。要讓孩子知道,犯了錯誤是要承擔後果的,比如,孩子不小心弄撒了餅乾,就要讓他自己去清理乾淨,並告訴他餅乾弄撒了,變髒了,就不能再吃了,讓孩子學會承擔,避免下次再犯同樣的錯誤。
3、讓孩子理解何為責任
孩子是家庭的一員,理應幫助父母做一些事情,參加家庭勞動,為父母分憂,有些父母總覺得孩子還小,總不捨得讓孩子做事,連最起碼的生活技能也都代勞,這樣的孩子長大後,沒有學會基本的生活技能,會吃更多的苦頭。父母應該從小就教育孩子,每個人都有自己該盡的義務和責任,要讓孩子勇於承擔屬於自己的責任。
4、多陪伴孩子
家庭是孩子的遮風港,和父母生活在一起的孩子,會更加有幸福感,溫暖的家庭環境會讓孩子感覺舒服。負責任的父母會及時了解孩子的需求,在孩子有困惑和心結的時候及時指明方向,家長一定要定期跟孩子溝通,了解孩子的內心,讓孩子學會如何愛別人。
5、對待他人要有禮貌
在幼兒園裡,老師都會教育孩子懂禮貌,得到他人幫助,要及時表達感謝,不小心衝撞了別人要致歉,對周圍的人和事物心懷尊重。父母在家裡不僅要教孩子懂事明理,自己也要處處有禮有節,做好孩子的榜樣。
教養不是父母口中念叨幾次,一下子就能養成的,培養孩子要從孩子很小的時候開始,從生活中的點滴來引導,讓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慢慢體會,並將教養漸漸融入骨血,在日常生活中自然流露出來。
在平常生活中,你們一般用什麼來判斷孩子是否有教養呢?你是怎麼培養孩子的教養呢?歡迎留言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