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司機在小區內禮讓小男孩,卻遭對方豎中指侮辱,倆小孩走過車輛時還發出大笑聲。這是我在網上看到的一個視頻。
司機禮讓行人,雖然是駕駛人應有的基本素質,但他傳遞的是一種文明精神和涵養,本應該獲得尊重,孩子應該感恩司機,有禮貌地感謝。即使沒什麼表示,但也決不能給司機豎中指,這是對司機的侮辱,不能把別人的好當成是理所應當,還鄙視嘲諷。
相反,有的孩子過馬路,司機緩緩停車,示意孩子先過,孩子過去馬路,給司機叔叔敬禮,鞠躬致謝。
不同的孩子對禮讓司機叔叔的不同的表現形式,表現了家庭對孩子不同的教養。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個課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孩子在成長過程中,必須學會做人所需要的人文素養,例如善良、尊重別人,有一顆感恩的心、懂得換位思考……禮儀教育應該從小開始。孩子童年時期丟掉了多少教養,未來就會有多少絆腳石。
孩子的教養,主要來源於家庭教育,父母一定不能偷懶。孩子教養才是父母給孩子最好的財富,父母應從小培養:
1.幫助孩子形成正確的是非觀,要讓孩子懂得什麼是對什麼是錯,有些孩子做錯事不自知,這比故意犯錯還可怕,父母要及時糾正孩子,這樣才能給孩子建立正確的是非觀。一些小孩子我行我素,說話做事絲毫不顧及其他人的感受,甚至一個不如他的意,就要咒罵,對長輩大呼小叫,仿佛自己是個小皇帝。這種性格要是不及時給他改回來,以後肯定會影響到他的交際圈。因為沒有人願意和這種以自我為中心,自大傲慢還不尊重別人的人做朋友。
2.教會孩子學會禮貌用語
「請」、「您」、「謝謝」這些詞一定要讓孩子謹記,俗話說「禮多人不怪」,孩子學會跟別人客氣的講話,用友好的態度待人,對於別人的幫助及時感謝,懂得考慮別人的感受。
嫂子帶著5歲小侄準備下樓,鄰居阿姨看見了,連忙幫助他們按著電梯,小侄說:「謝謝阿姨」,阿姨說不客氣,誇他是個有禮貌的小男孩,他高興得手舞足蹈。
3.教會孩子感恩,養育孩子,從小就要培養他們有一顆感恩的心,要想讓孩子有一顆感恩的心,作為父母,要學會引導孩子感謝自己,會感謝父母的孩子才能夠知道感謝其它人、感謝社會、也才能最終達到孩子做一個對社會有益的人。
《蘇菲的世界》中說:「沒有人天生該對誰好,所以我們要學會感恩。」
懂得感恩,是收穫幸福的源泉,擁有一顆感恩的心,我們的生命才會充滿溫馨。用感恩的心去體諒那些真正為我們付出的人,用真摯的感情去回報那些一直在為我們奉獻的人。一個真正明白感恩的人,他會很幸福。一個人只有心懷感恩,才能贏得別人的信賴。常懷感恩之心,感恩惜福,生活才能越來越美好。
去年高考考生王恆傑,考完最後一場的他出考場,向等候他的媽媽下跪,「媽,這些年您辛苦了」,感恩母親的辛苦養育之情。懂感恩的孩子,獲得一大波點讚。懂感恩的孩子,總是會在不經意的細節中,讓人好感倍增。
父母是孩子的一面鏡子,你是什麼樣,孩子就什麼樣。優秀的孩子,多是優質教育的結果。問題孩子,多是問題家庭的產物。父母的言行是孩子最好的老師。所以,在孩子面前一定要注意自己的言行舉止。
鄰居家有個小男孩,虎頭虎腦,十分的聰明可愛。可是有一天他開始學著罵人了,一不爽就罵別人是「信球」,最後才發現原來她爸爸經常這樣說話。孩子的模仿力很強,經常會模仿父母的說話方式,父母若髒話連篇,那孩子也必定會出口成髒,所以,為了孩子請文明用語,很多時候不能隨心所欲,你的言行一定要讓孩子學會在面對這樣事件的正確姿態,刻意為之也好,舉手之勞也罷。
美國著名旅行作家凱魯亞克說:「教養是一種不用說出來的美好。」
有教養的孩子,不管是在成長過程中還是進入社會,就比其他人多了一份籌碼。人們更喜歡和欣賞有教養的孩子,哪怕他不是成績最優秀的,也一定是最受歡迎的。
教養是父母給孩子最好的財富,因此,孩子的教養父母應從小培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