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途遊記|倫敦——泰晤士河畔的千年古城

2020-12-19 評論員文章

晚上漫步到泰晤士河,對面的國會大廈和大本鐘非常美。

夜色中的倫敦塔橋在燈光的掩映下壯觀大氣。

夜幕下的倫敦眼,藍色的燈光顯的很神秘。

站在倫敦眼上拍攝的倫敦夜景。

這個角度可以看到國會大廈和大本鐘。

白天的國會大廈和遠處的大本鐘也很漂亮。

泰晤士河畔的黑天鵝~

路遇一個神秘而古老的建築,總覺得那個裡面很陰森。

口袋裡有堅果的時候,一定不要坐在草地上。

白金漢宮,這裡是英國女王的辦公地點及其在倫敦的居住場所。

這裡的動物都很傲嬌,懶得搭理人類。

女王住宅門口的守衛,我很喜歡那個帽子。

貝克街221號B!夏洛克·福爾摩斯的居所,也因為他,使全世界都知道了貝克街這條本不聞名的街。

倫敦繁華的市中心,相對於白天的景色,我更喜歡倫敦的夜晚。

傳說中的中國城,到這裡來逛街感受中國文化和美食的本地人和遊客絡繹不絕。

相關焦點

  • 倫敦市政廳——泰晤士河畔的標誌性建築之一
    倫敦市政廳(英語:City Hall)是一座位於英國倫敦的公共建築,是大倫敦政府的總部,也是倫敦市長的辦公室所在地。它座落在泰晤士河南岸,鄰近倫敦塔橋。市政廳由諾曼福斯特設計,並於2002年7月啟用。和歐洲常見的古老市政廳截然不同,倫敦市政廳無論從哪個角度來看都是一座太空時代的標新立異的建築。它立於泰晤士河南岸,仿佛一個在風中搖擺的肥皂泡,與古老的倫敦塔隔河相望,成為了泰晤士河畔的標誌性建築之一。倫敦市政廳的設計師是國際著名的諾曼福斯特,1993年,福斯特的設計在七個競賽方案中脫穎而出。1995年工程開始動工,經過30個月建設,如期交付使用。
  • 泰晤士河畔的巨型摩天輪,倫敦知名地標建築之一,倫敦眼!
    倫敦眼也叫千禧之輪,坐落於泰晤士河南岸,是英國為慶祝2000年的來臨而建造的。這座巨型摩天輪高達135米,坐在上面可以俯瞰倫敦。如果選擇黃昏時分去乘坐,浪漫的泰晤士夕陽一定會令人難忘。夜晚的倫敦眼更有一種夢幻的氣質,被燈光點亮的摩天輪形成一個巨大的藍色光環,宛如夜空中明亮的眼睛;若是坐在其中俯瞰倫敦夜景,美得震撼人心。倫敦眼共有32個配備空調的全封閉式座艙,每個艙位可以乘坐約25人,運轉速度緩慢便於遊客觀景,轉一圈下來約半小時。艙內設有倫敦各個著名景觀的解說,在旋轉到相應角度時播放,也有觸控式講解設備可供使用。
  • 倫敦塔橋之下,泰晤士河畔的咖啡館
    泰晤士河是英國著名的母親河,橫穿倫敦市,在英國歷史上,泰晤士河流域佔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可以稱得上是一部流動的歷史。 在倫敦上遊,泰晤士河沿岸有許多名勝之地,諸如伊頓、牛津、亨利和溫莎等。著名的倫敦眼、大本鐘、西敏寺都位於河岸邊,倫敦塔橋連接河的兩岸。泰晤士河的夜景也非常璀璨。步行在著名的泰晤士河邊,一路往東而去,就在倫敦塔橋的河畔邊,塔橋之下,遇上這間低調、不顯眼的Tower Wharf Café,因為緊連著倫敦塔,因而取名。
  • 英國倫敦的地標:大本鐘塔,泰晤士河畔的一座鐘樓,一道靚麗風景
    伊莉莎白塔,舊稱鐘塔,俗稱大本鐘,聯合王國國會大廈威斯敏斯特宮的附屬鐘塔,世界上著名的哥德式建築之一,倫敦乃至英國的標誌性建築。 伊莉莎白塔是坐落在英國倫敦泰晤士河畔的一座鐘樓,是倫敦的標誌性建築之一。鐘樓高95米,鍾直徑7米,重13.7噸。每15分鐘響一次,敲響威斯敏斯特鐘聲。
  • 泰晤士河1號一期封頂儀式倫敦舉行
    【歐洲時報記者田皓雪子報導】12月11日,香港上市房企、全球最大豪華酒店業主富力集團英國公司在倫敦九榆樹(Nine Elms)舉辦泰晤士河1號一期封頂儀式,象徵泰晤士河1號項目向正式落成邁出了裡程碑式的一步。
  • 泰晤士河風光秀麗,是英國的母親河,兩岸集中了倫敦的標誌性建築
    來到英國,泰晤士河畔肯定要走走了,也是倫敦必去景點之一!古老的建築大多集中在北岸,保留得相當完好,周邊還有金融圈,許多白領站在大街上邊喝咖啡邊聊天,一起來看看吧泰晤士河是英國著名的母親河,橫穿倫敦市,在英國歷史上,泰晤士河流域佔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可以稱得上是一部流動的歷史。
  • 泰晤士河畔的諾獎名校,隱藏的頂尖學府,一起關注倫敦國王學院!
    倫敦國王學院(英文:King's College London,縮寫:King's或KCL),又譯倫敦大學國王學院,是倫敦大學的創校學院之一、世界頂尖的綜合研究型大學,亦是享譽世界的菁英名校,1829年由英王喬治四世和首相威靈頓公爵於倫敦泰晤士河畔精華地帶所創建,同年授予皇家特許狀,為歷史最悠久的英國大學之一。
  • 倫敦跨年煙火取消!但這場煙花秀,讓英國人重新認識了泰晤士河!
    12月11日,香港上市房企、全球最大豪華酒店業主富力集團英國公司在倫敦九榆樹(Nine Elms)舉辦泰晤士河1號一期封頂儀式。  不少倫敦市民在居家隔離幾個月後,發現泰晤士河畔都已經大變樣了。    從進倫敦、到收購地皮、再到蓋樓封頂,富力只用了三年時間。這個速度在英國,真的是非常快了。
  • 英國九大公學之一聖保羅公學,泰晤士河畔的精英男校
    聖保羅公學(St Paul『s School)坐落於美麗的泰晤士河畔,是著名的英國「九大公學」之一。聖保羅公學地理位置優越,能夠讓學生們在學習之餘,也能充分感受到倫敦現代化都市生活的魅力。歷史悠久的聖保羅公學始終保持著優秀的學術表現的一流的教學質量,吸引著來自世界各地的優秀學子。
  • 英國泰晤士河上最壯觀的橋梁,有「倫敦之門」的美稱
    一座美麗的城市必然有一條美麗的河流,比如倫敦。 泰晤士河流經倫敦市區,共有15座橋梁橫跨其上,連接起南北兩岸。其中最著名最壯觀的一座,當屬倫敦塔橋(Tower Bridge of London)。
  • 倫敦泰晤士河邊的歷史愛好者
    但是沿著倫敦泰晤士河尋找,你很有可能會發現一段古老的歷史。The Thames is dubbed as the "mother" river in England. It originates from Cotswolds Hills in the southwest of England, with a total length of 346 km.
  • 倫敦一日遊玩什麼?沿著泰晤士河,解鎖倫敦印象
    抵達倫敦後,用什麼辦法能夠迅速對這個城市建立整體印象?不妨像我一樣安排一次遊船之旅,一天速攬倫敦。線路推薦:①格林威治天文臺→②泰晤士河遊船→③議會街→④白金漢宮→⑤大英博物館→⑥碎片大廈①格林威治天文臺,從東八區到本初子午線作為世界時0時區的起源,怎麼能夠錯過大名鼎鼎的格林威治天文臺和本初子午線呢?
  • 42億英鎊修建倫敦首批泰晤士河觀景平臺
    下圖就是泰晤士河潮汐水道,倫敦最新的超級排水系統。這條15.5英裡長的泰晤士河潮汐水道將從倫敦西部的Acton一直貫穿到東部的Stratford,每年可以防止3900萬噸未經處理的汙水滲入泰晤士河。項目距離倫敦政治經濟學院和國王學院僅200米,配套設施極佳,是此區域內少有的新建項目。如今,這裡成為倫敦的律政中心,匯集了國際頂級律師行及金融機構,周邊居民多為著名律師。這裡不僅綠地豐富,還可步行至著名的考文特花園、中國城、牛津街,也可到大英博物館或悠閒地享受泰晤士河美景。
  • 英國遊記:奔流的泰晤士河,都將是它的起點和源頭
    泰晤士河是粗獷的那種河。它發源於科茨沃爾德山,從西部流入倫敦市區,然後一路浩浩蕩蕩注入北海。旅遊指南上說,泰晤士河是英國最長的河。需要指出的是,它和歐洲大陸上的河流有所不同,只有三百四十多公裡,比法國和德國的塞納河與菜茵河短了許多。
  • 英國10大必遊景點,大本鐘和倫敦塔上榜,你去過幾處?
    1、倫敦:倫敦是英國的首都,也是世界上金融貿易的中心,倫敦都很多歷史文化古蹟和藝術珍藏,充滿了西方的歷史韻味,去英國必去倫敦。倫敦的景點沿著泰晤士河蜿蜒分布,步行搭配地鐵是最方便的出行選擇。想要深度遊遍倫敦,需要3-4天比較合適。
  • 新年新旅行,英倫範旅行當然要從倫敦出發!
    倫敦作為世界上最受歡迎的旅遊城市之一,本期凱德印象以倫敦為中心向周邊發散,開啟一場特別的英倫範之旅。倫敦泰晤士河的航行是一種不錯的體驗方式,泰晤士河是英國的母親河,它流經英國倫敦和沿河的十多座大小城市。
  • 在英國的「母親河」上遊倫敦,一半現代摩登,一半像是中世紀
    隨著歷史的變遷,泰晤士河見證了曾經號稱「日不落帝國」的興衰,也流淌了英國濃鬱的文化積澱。凡是文明都離不開河,但想繁榮都離不開橋。泰晤士河流穿倫敦全城,橋對倫敦的發展必不可少。從羅馬時代這裡就開始建橋,修修建建直到今天。
  • 英國倫敦最有名的景點,你最想去哪一個?
    電影《帕丁頓熊2》的上映,讓不少人想起了英國倫敦的美好景色,那麼去倫敦,有哪些著名的景點呢,哪些地方比較好玩,跟著小編一起來看看吧!其實在《帕丁頓熊》的影片場景中已經將英倫文化表現的淋漓盡致,而作為電影中作為重要線索的神奇立體書,就包括了整個英國旅遊該去的地方!
  • 英國倫敦遊記
    今年十二月初,我跟團去英國旅遊,從深圳出發,在香港出境,抵達倫敦,一共七天,行程包括倫敦、劍橋、牛津、巴斯、溫莎、索爾茲伯等地,在這些天的行程中,頗有一些感想,收穫頗多,因此特意將這次旅遊的一些要點和攻略總結一下,供需要去英國旅遊的同學們參考。
  • 倫敦經典的一個建築,歷史感強,是倫敦標誌性建築之一!
    如今正在維修中,據說需要4年的工期,這段時間去英國旅遊的人,大概都會很失望吧從倫敦眼沿著泰晤士河,走過Westminster Bridge就是傳說中的大本鐘了。陰天襯託著這座哥特建築顯得更加壯觀,配上身邊行色匆匆地闖紅燈的高冷倫敦人,突然覺得陰雨天再適合這裡不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