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素雲這篇文章,大家要認真的多讀幾遍

2021-02-10 淨土宗信願念佛

學生:法雨惠群生—大道至簡原來如此
  
  一、夢的啟示 發人深省
  
  我做了一個夢,夢中海賢老和尚從虛空中向我飄來,愈飄愈近。老和尚滿面笑容,手裡拿著一個條幅,上面寫著八個大字:大道至簡,原來如此。我想問問老和 尚,這八個大字是什麼意思?可是還沒等我問,海賢老和尚就和我融為一體了。我醒了,原來是個夢。這是個發人深省的夢,它在提示我們什麼。因為我笨,很多東 西沒有悟出來,但從中還是受到了一點啟示,我就把自己的一點點感悟和大家交流分享,以期共勉。
  
  第一、海賢老和尚用他一生的行誼,為我們印證了大道至簡。
  

  海賢老和尚一句阿彌陀佛佛號念了九十二年,不換題目,不拐彎,他成就了。他為我們印證了念佛是成佛的大道,而且是一生成佛的無比殊勝的大道。他用事實告訴我們大道至簡,成佛不難,他是把念佛成佛做出來給我們看。你不是要證據嗎?我就拿出證據給你看,這是最具說服力的。
  
  老和尚是怎麼成就的?念阿彌陀佛成就的。他老人家不識字,沒有聽過經,沒有念過經,沒有講過經,也沒有做過一次經懺佛事,他就是遵師教誨,一句佛號老老 實實念了九十二年。對這句佛號,他從來沒有懷疑過,沒有間斷過,沒有夾雜過,這在中國,乃至在全世界,恐怕也堪稱第一人了。一句阿彌陀佛,這是真言中的真 言,這是如來第一大法。這句佛號總持一切佛,念一句阿彌陀佛,十方三世一切諸佛菩薩全念到了,一個不漏;這句佛號總持一切法,八萬四千法門,無量無邊的法 門都在這一句佛號裡,一法不漏;這句佛號總持一切經,釋迦牟尼佛四十九年所說的經都在這一句佛號裡,三藏十二部一部不漏。一句佛號是無量功德的結晶和精 華,它是頂峰的頂尖。執持名號,一心念阿彌陀佛,世出世間一切法統統放下,往生極樂世界,決定一生成就。
  
  什麼叫表法?表法就是做樣子。海賢老和尚給我們表的就是大道至簡,念佛成佛的法,老人家用他一生的實踐,為我們印證了大道至簡原來如此。
  
  小廟高僧有真道  

  九十二載念佛號  

  一句彌陀念到底  

  上品上生誰知道  

  海賢老和尚  

  世人好榜樣  

  一句阿彌陀  

  回歸極樂邦
  
  第二、一經一注詮釋大道至簡。
  

  這裡的一經指的是《無量壽經》會集本,這裡的一注是指黃念祖老居士的《淨土大經科注》,現在修學淨土念佛法門的同修,大多是依這一經一注來修學的。大家 知道,釋迦牟尼佛講經說法四十九年,留下三藏十二部,可以說是浩如煙海。芸芸眾生,有幾個有龍樹菩薩的本事,三個月時間讀完釋迦佛四十九年所說的一切經 典?現在問題解決了,一部《無量壽經》會集本、一部《淨土大經科注》夠了,修學淨土念佛法門的同修,依照這一經一注一佛號,一生修持不拐彎,你今生決定成 佛,你拿到成佛的保證書了。一部經、一部注,一句佛號,讓你一生成佛,你說這是不是大道至簡?這就告訴我們,愈是大道愈簡單。
  
  一經一注一佛號

  一部無量壽

  彰顯般若光  

  依此來修行  

  決定成大道  

  第三、祖師大德為我們印證大道至簡。
  
  大家知道,淨土宗的十三代祖師都是念佛成佛的,無一例外。特別值得一提的是,淨宗初祖慧遠大師建東林念佛堂,會下一百二十三人,個個念佛成佛。現在上淨 下空老法師推海賢老和尚為淨宗十四祖,老人家當之無愧,實至名歸。我們淨土宗十四代祖師為我們共同印證大道至簡,念佛成佛。
  
  歷代祖師皆念佛

  我們皆是受益者
  
  第四、榜樣為我們印證大道至簡。
  
  先說遠一點的,諦閒老法師的弟子鍋漏匠,師父就教他一句阿彌陀佛,他老老實實念了三年,成就了,站著走的,而且走後站了三天,等師父來給他辦理後事;哈 爾濱極樂寺的修無師,法會期間預知時至往生極樂;宋朝瑩珂法師,十年壽命不要了,蒙阿彌陀佛接引,往生極樂世界去了;前面我們提到的東林念佛堂,一百二十 三人,個個念佛往生極樂世界。除此之外,《淨土聖賢錄》裡還有許許多多實例。  

  再說近一點的,我們身邊的實際例子,我親身經歷的就有張榮珍、齊樹傑、張福瑞、羅立秋、劉素青等,他們都是念佛成佛的。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這些念佛人他 們往生,都不是一個人去極樂世界的,無量無邊的眾生和他們一起往生極樂了,可以說是度眾無量。這條大道這麼簡單、這麼易行、這麼殊勝,我們何樂而不為之?
  
  大道至簡成就快

  怎奈有眼看不見 

  第五、從戒律看大道至簡。
  
  世尊入般涅盤前,為我們說了四依法。世尊的最後遺言是告誡弟子以戒為師,以苦為師。戒是什麼意思?很多人沒有真正搞明白,死守戒、守死戒,其結果是死在 戒條裡了自己還不知道。那麼,戒究竟是什麼意思?師父上人關於戒的解釋最明白、最貼切、最易懂、最易行,師父上人說,把佛陀的教誨落實到生活就叫做戒。換 句話說,守規矩就是守戒,守國家的規矩,守家庭的規矩,守公司的規矩,守佛門的規矩,守道場的規矩等等,你不犯規矩就是守戒。
  
  關於戒律,釋迦牟尼佛一生所教所示現的,總不外乎三福、三學、六度、六和、普賢十大願王,這五個科目包括圓滿的佛法,也包括圓滿的戒律。不但釋迦牟尼 佛,十方三世一切諸佛的教誨,都離不開這個總的原則。如果我們一生謹守,絕不違犯,這就是持戒,這就是守戒。拿所有的戒條對照一下,沒有一條不在這五個科 目裡,這五個科目統攝釋迦牟尼佛說的三聚淨戒,全包括在其中了。所以,我們從佛門戒律裡再一次印證了大道至簡。
  
  三聚淨戒世尊說
  
  五個科目全包括
  
  大道至簡不繁雜
  
  一一落實在生活
  
  第六、從祖師大德開悟看大道至簡。
 
 
  禪宗六祖惠能大師沒念過書,不認識字,是個砍柴的樵夫,靠砍柴賣柴維持生活。他是怎樣開悟的?他的成佛大道是什麼?他是從《金剛經》裡的一句「應無所住 而生其心」開悟的,這就是佛法,這就是惠能大師開悟成佛的大道。一個不識字的樵夫,寫出了千古絕句的偈頌:「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 塵埃?」他這是自性的流露。
  
  心若無所住
  
  妄心自不生
  
  本具常寂光
  
  自心是淨土
  
  再看惠明法師的開悟。五祖把衣缽傳給惠能大師,怕有人不服傷害他,安排他連夜逃走。果然有人不服,去追趕惠能大師,欲奪回衣缽。追趕的人中就有惠明法 師,他追上了惠能大師,惠能大師把衣缽放在路邊石頭上,自己藏了起來。惠明法師去拿衣缽卻拿不動,一個四品將軍拿不動一個小包袱,他馬上覺悟了,知道這是 護法神在護持衣缽,知道這個衣缽傳給惠能大師是天意。他就大叫:行者行者你出來,我是為求法而來的,我不是為衣缽而來的。能大師出來坐在石頭上,惠明法師 跪在大師面前向他求法,求能大師幫助他開悟。能大師教他,你定下來,不思善不思惡,把一切妄念、雜念統統放下來。惠能大師一提醒,他馬上身心世界一切放 下,清淨平等覺現前了,他一下子覺醒開悟了,明心見性了。他開悟的原因是什麼?就是真的萬緣放下,一切念頭不生。一念迷,念念迷,迷是凡夫;一念覺,念念 覺,覺是佛。凡夫成佛就在一念間,這就是大道至簡啊!
  
  凡夫成佛一念間
  
  大道至簡是真言
  
  莫把成佛複雜化
  
  放下便是作佛了
  
  大徹大悟全靠放下,放不下是凡夫,放下就是佛菩薩,清淨平等覺裡無一物。
  
  二、大道至簡,信則成就。
 
 
  念佛法門簡中之簡,遇此法門幸中之幸。
  
  淨土念佛法門是世尊悲憫末法眾生,特別開啟的一個法門,這個法門在八萬四千法門之外,叫做門餘大道。我們之所以說念佛法門是簡中之簡,遇此法門是幸中之幸,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認識。
  
  第一、淨土念佛法門所修經典少,只有五經一論,而且在這五經一論裡選擇其中一種就可以了。現在大多選擇《無量壽經》會集本,或《佛說阿彌陀經》。五經一論無高無低,選擇哪種修學都好。
  
  第二、淨土念佛法門信解行證統統具足,路已經鋪好了,我們後來人只要沿著這條路走下去就成功了。一經一注一佛號,問題就全解決了。
  
  第三、淨土念佛法門最殊勝的地方是得阿彌陀佛加持,而且這個加持不是在你臨命終時,臨命終時當然加持,現在就得阿彌陀佛加持。時時處處都在加持,佛光時時注照著你,這一點是其他法門所不具備的。
  
  第四、修學淨土念佛法門的人,有一個護法團隊護持你,這個護法團隊是阿彌陀佛委派的,共二十五位菩薩,觀音、勢至帶隊,隊長是觀世音菩薩。這二十五位護 法菩薩是:觀世音菩薩、大勢至菩薩、藥王菩薩、藥上菩薩、普賢菩薩、法自在菩薩、師子吼菩薩、陀羅尼菩薩、虛空藏菩薩、佛藏菩薩、菩藏菩薩、金藏菩薩、金 剛藏菩薩、山海慧菩薩、光明王菩薩、華嚴王菩薩、眾寶王菩薩、月光王菩薩、日照王菩薩、三昧王菩薩、定自在王菩薩、大自在王菩薩、白象王菩薩、大威德王菩 薩、無邊身菩薩。
  
  我們生活在這個動亂的年代,能夠遇到佛法,這是殊勝的緣分; 能夠遇到淨土念佛法門,更是無比殊勝的緣分。這個法門從慧遠大師宣導於今,已經一千七百多年了,依這個法門修行的人,往生極樂世界的很多,淨土往生錄裡有 記載的也很多。永明大師、善導大師、智者大師等等都歸淨土,成為淨土宗的祖師。這還不足以說明這個法門的殊勝和不可思議嗎?我們不能麻木不仁,信受奉行這 四個字要認真落實,要下真功夫,不能擺花架子,光說不幹更是不行。
  
  信堅願切, 一生真幹。真幹還是假幹,這是真學佛和假學佛的分水嶺,真幹真學佛,假幹假學佛。首先要解決真信的問題。試想想,一個不真信佛的人,怎麼能真學真幹?真信 是這個法門的頭一道難關。看看自己,再看看我們周圍的人,有幾個人真信?信,還要去搞別的法門,你信嗎?信,身體不好,生病了,或者遇到不順心的事,還要 埋怨佛菩薩不靈,不保佑自己。沒事時還能念幾句阿彌陀佛,幹什麼?求佛保佑;一遇到事,就把阿彌陀佛拋到九霄雲外去了,又去求神,又去求仙,又去抽籤、看 相、卜卦去了。這樣的人叫什麼信佛人?真正信佛的人,一句佛號念到底,這叫真信。你就從這一點上去觀察,真正信的有幾個人?真正幹的又有幾個人?如果真的 信佛,修淨土法門的人,就會死心塌地念這一句阿彌陀佛。誰做到了?來佛三聖做到了,他們是真信、真幹、真成就,他們真正成就的標準就是自在往生。
  
  今天最重要的是,好不容易遇到這個法門,決定不要錯過這大好機緣,這個緣是成佛的緣!擺在我們面前最嚴峻的考驗,就是不要聽信那些流言蜚語。這麼多年, 這些流言蜚語還少嗎?對夏蓮居老居士《無量壽經》會集本的批評,對黃念祖老居士《淨土大經科注》的質疑,對上淨下空老法師的排斥,可以說是中國佛教史上前 所未有,已經到了登峰造極的地步,真是佛門的不幸和悲哀。可以說淨宗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大障礙,這個障礙使一些淨宗學人走進了誤區,遇到陰霾。怎樣走出誤 區?怎樣遠離陰霾?最最重要的,一定要遵守釋迦牟尼佛的四依法:依法不依人、依義不依語、依了義不依不了義、依智不依識。只有這樣,我們才能脫離這種負能 量的影響,走出誤區,遠離陰霾,我們這一生才能有所成就。
  
  一切法的大總持法門 無過於無量壽,無過於一句阿彌陀佛。怎樣去認識無量壽?怎樣去認識阿彌陀佛?怎樣去堅定願心?這一部經、一部注給我們最大的幫助,讓我們在這部經、這部注 裡去認識諸法實相;唯有認識了諸法實相,你才能夠真正放下;能夠真正放下,你才能一心專念,才能得生淨土,功德就圓滿了。希望我們這一生是在娑婆世界的最 後身,來生不在娑婆世界,來生在極樂世界。如果再來娑婆世界,那是乘願再來,這比什麼都重要。念佛成佛是真的,其他都是假的。
  
  我們發心真幹,肯定得到三寶的加持,得到龍天護法的護佑。我們可以具足阿羅漢的慧眼,具足菩薩的法眼,具足如來的佛眼,五眼圓明,看到的是遍法界虛空界,諸法實相盡收眼底。到了極樂世界,五眼圓明皆可證得。
  
  這個世界的人事物,能不管的儘量別管,萬緣放下,抓住這句阿彌陀佛分秒不舍。這就是來佛三聖給我們表的法,給我們做出的念佛成佛的好樣子,像他們那樣念佛才能自在往生。
  
  一門精進,長時薰修,讀書千遍,其義自見。
  
  我從二000年開始讀誦《無量壽經》會集本,看師父上人講解的《無量壽經》光碟,到現在十五個年頭了。如果說我這十五年學佛有了一點點進步,我得益於十 五年來沒換題目沒拐彎,得益於一門精進,長時薰修。我是一個認準一條道一直跑到頭的人,這可能既是我的短處,也是我的長處,說短處是固執己見,說長處是信 心堅固。放棄佛法去學那些五花八門的「新法」,這是絕大的錯誤。千萬記住,你所學的法一定要與諸法實相相應,與諸法實相不相應的是邪法。千萬不要誤入歧 途,一失足成千古恨。守住這一句阿彌陀佛,這一生決定成就。經常換題目,經常拐彎,不但出不了六道,說不定不知不覺就拐到三惡道去了。現在有人傳法,搞得 很神秘,學法的人只能進不能出,所學內容不允許外傳,外傳就要受到懲罰。我們學佛念佛,一切都是光明正大的,都是公開透明的,沒有秘密,那些遮遮掩掩的法 不知是什麼法,千萬要提高警覺!
  
  一門精進,長時薰修,這是祖祖相傳下來的行之 有效的總原則;讀書千遍,其義自見,這是修學佛法的方法。依照這個原則和方法修學,它的結果就是大徹大悟,明心見性。如果我們懂得「述而不作,信而好古」 的道理,就一定會遵循這一原則和方法修學的。一門精進,長時薰修,不單單指《無量壽經》而言,對其他法門的修學者也是適用的。不管修學哪個法門,選擇哪部 經典,都要一門精進,長時薰修,切忌學多、學雜。
  
  法門平等,無有高下。不可以謗佛、謗法、謗僧。  

 「法門平等,無有高下」,這是師父上人一貫的理念,五十多年來一直在講。究竟講了多少遍?可以說無數遍了。儘管說了這麼多年,有多少人聽了?有多少人信 了?有多少人懂了?有多少人做了?現實生活中你爭我鬥、自贊毀他,比比皆是,佛門內外皆是如此,真是一件令人痛心的事情。不是有那樣一首古詩嗎?「煮豆燃 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是啊,我們本是同根生,我們本來就是一體,為什麼要相煎,還要煎得這麼急?八萬四千法門都是世尊傳下來的, 三藏十二部都是世尊說的,你批評哪個法門,批評哪部經,都是謗佛、謗法、謗僧,造的是阿鼻地獄的罪。有這樣一句話,「天堂有路你不走,地獄無門往裡鑽」。這樣的人是不是愚痴到了極處?你真是不下地獄不死心!可憐憫者,剛強難化。佛菩薩慈悲,不舍一人,再剛強難化也要化,化一個是一個,寧捨身命,不舍眾生。如果我用我的身命能把你感化,我現在就把命給你,然後我回極樂世界等著你,當你成就的那一天,我一定和阿彌陀佛一起接你回家園。
  
  下面,我想談談這樣一個話題,有人謗佛、謗法、謗僧,造了阿鼻地獄罪該怎麼辦?真心懺悔,認真改過,自己救自己,菩薩會幫助你的。
  
  在這裡,我給大家講一個天親菩薩的故事,淨土五經一論中的《往生論》就是天親菩薩著的。大家都知道,天親菩薩是先學小乘,排斥大乘、反對大乘。他的大哥 是無著菩薩,勸導他不要反對大乘,他覺悟了、後悔了,他說我過去毀謗大乘,我現在懺悔,把舌頭割掉。無著菩薩告訴他,你不必把舌頭割掉,你用舌頭毀謗大 乘,你現在可以用舌頭讚嘆大乘。他以後一直到晚年,完全讚嘆大乘。小乘他造了五百部論,大乘他也造了五百部,所以被稱作「千部論師」,普受大乘、小乘的尊 敬。《往生論》就是千部論其中的一論,完全是讚嘆淨土的,說出了極樂世界二十九種依正莊嚴,他往生極樂世界了。毀謗不要緊,能夠回頭、能夠懺悔,會消你的 罪業。不怕犯錯,就怕不改錯,毀謗了不回頭、不認錯,是阿鼻地獄罪,因為你的毀謗障礙了許多人的法身慧命。
  
  每個人的根性不同、因緣不同,人各有緣,每個人選擇適合自己根性的法門修學佛法,這是非常正常的事。別人無權幹涉,更無權指手畫腳、說三道四,嚴重者甚 至攻擊謾罵,這就更大可不必了。別人修什麼法門是別人的事,和你一點關係沒有,你幹嘛瞎操那麼多心?費力不討好。還是好好想想自己的往生大事吧!想想自己 這一生能不能成就,有沒有把握往生,這是大事,這是真事。要知道,斷人法身慧命比殺人身命的罪還要重。世出世間法都是一個道理,不要學批評,更不能毀謗, 要學讚嘆。
  
  三、為眾生做個好樣子。
  
  師父上人告訴我,要給大家做個好樣子。師父的教誨我時時不敢忘懷,牢牢記在心中,並注意在生活中落實。從二0一0年第一次見師父到現在,五年多時間裡, 我不敢忘記恩師的教誨,努力給大家做個好樣子。但很多地方做得不夠,有許多不盡人意的地方,今後我會繼續努力。今天,我想重點從以下幾個方面談談如何做好 樣子。
  
  第一、做感恩的好樣子。記得師父上人在講經過程中多次告訴我們,我們每 一個人來到這個地球上,都想有一個健康、幸福、快樂的人生,一定要處理好三個關係:一是處理好人與人之間的關係,二是處理好人和自然的關係,三是處理好人 與天地鬼神的關係。怎樣才能處理好這三種關係?感恩是不可缺的。感恩的世界是祥和的世界,感恩的世界是和諧的世界,感恩的世界是沒有災難的世界,我們需要 一個感恩的世界。感恩的世界從哪裡來?從我們每個人的心靈裡來,人人都有一顆感恩的美好心靈,這個世界必然是一個感恩的世界,生活在一個感恩的世界裡該有 多麼美好!感恩從我做起。
  
  感恩是一種修行,真正懂得感恩的人,他的人生已經達 到了最好的境界,在他的世界裡,當下就是極樂世界。對一個學佛人來說,早晨一覺醒來,發現自己還活著,就應當心生感恩,感恩又多一天念阿彌陀佛,感恩又多 一天為眾生服務。有了這樣的境界,你就會發現,這個世界上到處充滿了值得我們感恩的人事物。這時你會有一種感悟:哇!能夠生活在這個感恩的世界裡,我們的 人生多麼美好!我要從自己做起,為大家做一個感恩的好樣子。
  
  第二、做個與人和 睦相處的好樣子。現在世界這麼亂,根本原因就是人和人不能很好的在一起相處,到處是競爭,到處是鬥爭,到處是戰爭。究其原因就是兩個字,利益,一切為利益 所驅動,沒有親情、沒有友情、沒有愛情、沒有感情,人們都變得那麼勢利、那麼冷血,叫人不寒而慄。與人和睦相處從哪裡下手?從自己下手,我是從自己的家庭 開始的。十幾年前,我的家庭關係非常緊張,沒有親情,只有冷漠和抱怨。那時我不反省自己,覺得家裡人都對不起我,覺得委屈,我這麼苦苦的撐著這個家,拼死 拼活的,連命都要搭上了,你們還這樣對待我,心裡極度不平衡。後來聽師父講經聽明白了,我認識到問題出在我這裡,和別人沒有關係,於是我決心用我的真誠心 去感化家裡的每一個人。十幾年過去了,功夫不負真心人,我的家庭關係改善了,現在可以說是一個比較和諧的家庭。這是對內,我總結一條,在家庭要講倫理,不 講論理。
  
  對外,我遵照師父的教誨,不跟任何人事物對立,我遇事息事寧人,什麼 都不計較。要懂得寬恕、懂得包容,要謙虛、要禮讓,與人相處絕不指責別人,一定要守住這一點。不要結怨,要盡心盡力,暗中施恩於人不求回報,這是師父上人 對我們的教誨。我的那個四不原則非常管用,不爭論、不討論、不辯論、不解釋。那些反對我、排斥我、毀謗我的人,我尤其感恩他們,他們是我的善知識,是我的 增上緣,他們幫助我克服貢高我慢之心。另外,他們是本性本善的,我要原諒他們,相信他們總有一天會良心發現的。原諒別人,快樂自己,這是正能量,我要從自 己做起,做一個傳遞正能量,與人和睦相處的好樣子。
  
  第三、做制心一處,老實念 佛的好樣子。制心一處老實念佛是我們學佛人的本分,是我們的正業、主業。我們念佛功夫不得力,根本原因在哪裡?一句話,生死心不切。人過了六十歲以後,人 生的冬天到了,快要走到盡頭了,一失機緣苦萬劫!還是這麼忽忽悠悠的,這不行,一定要為來生做打算了。看破多少、放下多少,你的成就就有多少。一失人身萬 劫難復,要時時提醒自己,在這一生當中信願持名,求生淨土。一口氣上不來,你到哪裡去?要快刀斬亂麻,徹底放下,六十歲以後,執持名號求往生。我都七十歲 了,更應該執持名號求往生,這句佛號萬萬不可丟失。看到我周圍的人每天都在忙忙乎乎,在忙什麼?在忙各種各樣的應酬,我看著都替他們累得慌。我在這裡奉勸 各位,應酬要儘可能減少,非應酬不可的,時間應儘量縮短,愈短愈好。整天泡在飯桌上吃啊喝啊說啊,沒完沒了的,真苦啊!那是在浪費你的生命,那是在消耗你 的慧命,同時也是在浪費別人的生命,消耗別人的慧命。我今年仍閉門謝客,除繼續聽經外,把重點轉移到制心一處老實念佛上來,堅守一門精進,長時薰修,讀書 千遍,其義自見,用我的實際行動給大家做個制心一處老實念佛的好樣子。
  
  第四、做個自在往生的好樣子。我現在不知道我什麼時候往生,一切交給阿彌陀佛安排,到時候阿彌陀佛會通知我的。來佛三聖和劉素青老居士是我往生的榜樣,我一定像他們一樣自在往生。
  
  最後,供養同修三首偈頌:  

  慚愧弟子劉素雲頂禮,二0一五年四月十四日。
  
  老法師:我們聽了劉素雲居士的報告,她說得很好,我們感觸很深。確實如她所說的,學佛的人多,幾個人成就了?念佛的人多,幾個人往生了?這是大事,這不是小事。她是做了個夢,夢到海賢老和尚,從這個夢中,她有很深的感悟,我們來分享。
  
  學佛的同學,學佛是學覺悟,你覺悟了沒有?最低的覺悟就是要知道生死事大。我們每個人來到這個世間,有沒有想過,我們真的是從無量劫到今天,都在六道裡 頭頭出頭沒,幹生死輪迴的把戲,苦不堪言!今天遇到佛法,是不是覺悟了?沒覺悟,不但世緣沒放下,不覺悟,佛緣也沒放下。這就是她所說的信心,我們遇到佛 法了,遇到怎麼樣?不相信,還是自己主觀觀念在操作。主觀觀念操作什麼?操作六道輪迴,只是把世間法換成佛法,有沒有換過來?沒有,而是把佛法變成世間 法。這就叫造孽,你怎麼能出得了輪迴?
  
  這個分享是無盡的慈悲,非常難得,字字 句句都提醒我們要真信,信什麼?信佛的教誨,佛告訴我們,一切眾生本來是佛,這話沒有別人告訴我們,只有佛陀一個人。中國古聖先賢也講,沒有佛陀講得這麼 清楚、這麼明白。中國古聖先賢說過「本性本善」,還把它寫在童蒙教科書第一句,《三字經》頭一句,「人之初,性本善」。這六個字說什麼?就是大乘經上所說 的「一切眾生本來是佛」,說的話不一樣,意思完全相同。本來是佛,現在墮落在輪迴裡頭。儒的經沒看懂,佛的經也沒看懂,多冤枉!要怎樣才看懂?要放下,放 下就能看破。為什麼放不下?沒看破。
  
  這個,六十四年前我初學佛的時候,第一次 跟出家人見面,就是章嘉大師,那一年我剛剛接觸佛法。我的佛法是方東美先生傳給我的,我跟他學哲學,他給我講了一部哲學概論,最後一個單元佛經哲學,我從 這入門的。在這以前,我們總認為佛是宗教、是迷信,所以我們沒有意願去碰它,寺廟雖然很多,都沒有去過。老師給我講這堂課,首先告訴我,「釋迦牟尼是世界 上最偉大的哲學家」,我從來沒聽說過,「大乘經典是世界哲學的最高峰,學佛是人生最高的享受」。這個開場白很令人嚮往,我非常用心認真學這門功課。沒多久 我就認識章嘉大師,我向大師請教,我說佛法這麼好,我明白了,佛門裡面有沒有方法教我們快速契入境界?大師看著我,我也看著他,等他的開示,我們兩個眼睛 都聚精會神。看了半個多鐘點,大師開口了,說一個字,「有」。你看,我們等了半個鐘點,等到一個有字。我們精神就提起來了,有,歡喜,他又不說了。這樣我 們又坐了七、八分鐘,給我講了六個字,「看得破,放得下」。
  
  第一次見面,我們 大概在一起一個半小時的樣子,說話不到二十句,都好像在禪定當中。這種教學法沒見過,第一次接觸,很稀奇。十多年之後我才完全明白了,很簡單的直截了當告 訴我不就行了嗎?為什麼要看著我看半個鐘點?以後我明白了,我們年輕,心浮氣躁,心浮氣躁不能學東西,聽東西這耳朵進去,那就出去了,沒用。要怎樣?要靜 心、要凝神,整個人靜下來,這才教你東西,你才能夠記住,你才能永遠不忘記。這種教學法以後沒有了,我要教人,一句話我要看他半個小時,他早就溜掉了。所 以方老師告訴我,現在學校,先生不像先生,學生不像學生,我完全明白了。不是先生不認真教,學生不認真學,不認真學講了沒用,耳邊風。以後我在國際上弘 法,參觀不少大學,發現的問題比老師講得更嚴重。我承蒙學校也聘請我做教授,我也去客串了幾堂課,實際情形完全了解了,讓我感到很憂慮。
  
  聖教如何承傳?這個大事。什麼人能承傳?真誠心的人,恭敬心的人,真正能放下的人,他才能契入。心不真誠,真誠就是菩提心,沒有發菩提心。心是什麼?心 是妄念,妄念在佛法講是妄心,不是真心,妄心生煩惱,真心生智慧。真心就是一心,沒有雜念、沒有妄想,守住一個境界,佛門一般講入定。定,層次不同,等級 無量無邊,每個人不一樣。佛傳過來,他的方法戒定慧三學,因戒得定,因定開智慧。定是什麼?定是真心。戒是幫助你從妄心回歸到真心,真心生智慧。智慧從哪 來的?是真心裡頭本來有的,不是外頭來的,外面來的我們得向外學,它不是外頭來的。所以,你得小定就生小智慧,得大定就大智慧,回歸到自性本定,那就叫大 徹大悟、明心見性,那是圓滿的智慧。圓滿的智慧是相同的,沒有差別,叫佛佛道同。    於是我們再念中國古書就恍然大悟,書上告訴我們,夫子說的,「信而好古,述而不作」,為什麼?有沒有創作?沒有,哪有創作的?沒有創作,創作的都有問 題,沒有創作,因為心是圓滿智慧,你怎麼創作?你講出來的東西,是的,這世界上沒人講過,別的世界有人講過,不是你發明的,不是你創造的。哪些人講過?諸 佛如來講過,我們這個世界釋迦牟尼佛沒講,極樂世界阿彌陀佛講過,東方藥師如來講過。無論你怎麼講,叫佛佛道同,這是事實真相。創造發明的,與古人講的相 違背的,那都有問題。你那一套跟古人一對照,沒錯,他來給我印證,證明我的悟處沒錯。這是佛法獨妙。佛法傳到中國來之後,儒接受了,道也接受了,三教九流 全接受了。接受了是沒錯,要把自己的真心找回來,往後就這麼一樁事情。
  
  所以, 不能跟人有牴觸,不可以跟人有對立,為什麼?因為整個宇宙是一體,這一體是什麼?法身。毗盧遮那,梵語,毗盧遮那是什麼意思?中國人翻譯叫遍一切處,一切 處是空間,還有一個,遍一切時,時是時間。空間跟時間交錯就是整個宇宙,整個宇宙是一體,叫法身。佛證得法身了,他融入進去了,這個法身在淨土叫常寂光。常是什麼意思?常是真的,不生不滅叫常。所有一切現象,這個宇宙之間現象叫萬法,物質現象、精神現象、自然現象統統有生有滅。有生有滅不是真的,不生不滅 是真的。
  
  像我們現在看電視,電視的畫面,我常用這個比喻,這最方便,就在眼 前。電視打開,屏幕上的色相、音聲是生滅法,這個大家知道,它生滅的頻率很高,一秒鐘一百次。它波動現象,一張一張底片,一秒鐘換一百張,張張不一樣。不 變的是什麼?不變是屏幕,螢幕沒變。螢幕是真的,音、相是假的,這個道理你一定要懂,這才叫看到諸法真相了。現在整個宇宙這三種現象,物質現象、精神現象 (精神現象是講念頭的生滅)、自然現象,就像屏幕上的色相一樣。那還有個真的呢?真的就是法身,它永遠不變,就是屏幕的本身,它什麼都沒有,它永遠不變。所以真跟妄,真在哪裡?真跟妄是一體,分不開。但是它決定不一樣,一個有生有滅,一個不生不滅。
  
   我們現實的環境,這物質現象,起心動念,念頭的現象,自然現象,它的生滅頻率多高?彌勒菩薩給我們講過,一彈指有三十二億百千念,一彈指三十二億百千 次。一百個千是十萬,三十二億乘十萬,三百二十兆,這一彈指三百二十兆。我們現在用秒做單位,一秒能彈幾次?有人告訴我,年輕人體力很好,可以彈七次,那 再乘七,那就是二千二百四十兆,一秒鐘。一秒鐘,像換底片一樣,它已經換了二千二百四十兆張的底片,換片子,哪一個片子是你?所以,佛告訴我們真相,無 我,覓我了不可得。我是不生不滅的,屏幕是我,但是人人都把屏幕忘掉了,只看到裡面的現相,色相、音聲,只看這個,把底片(屏幕)給忘掉了。屏幕在哪裡? 就在色相當中,離了色相,哪有屏幕?離了屏幕,沒有色相,一體!
  
  整個宇宙跟我 們自己是一體,大慈大悲就從這流出來的。大慈大悲是真愛,沒有條件、沒有分別、沒有執著、沒有起心動念,清淨平等的真愛,遍滿虛空法界。對一切人、對一切 事、對一切物,上面對諸佛菩薩,下面對地獄、餓鬼、畜生,平等的愛,沒有一樣不愛。愛,就要對那些還迷惑顛倒,沒有回歸自性的人,要幫助他。諸佛如來在十 法界現身,就幹這樁事情,把那些還沒有覺悟的,幫助他覺悟,還沒有回頭的,幫助他回頭。他明白,他肯定、承認這是事實真相,就是「無緣大慈」,無緣沒有條 件的,「同體大悲」,大慈大悲幫助一切苦難眾生。這是大乘佛法。
  
  小乘是剛剛介 入,還沒有證得圓滿,但是對於基本的,身不是我,身見放下了;邊見放下了,邊見就是對立,不會跟人對立,不會跟事對立,不會跟萬物對立。小乘阿羅漢,也了 不起。三大類的煩惱,見思他斷了,也就是執著,他不執著,他有分別,他還有起心動念。再向上提升,進入大乘,大乘沒有分別了,有起心動念,沒有分別、沒有 執著。再向上提升,連起心動念都沒有,圓圓滿滿回歸到一體。    性相一如,自他不 二,智慧是圓滿的,德能是圓滿的,福報也是圓滿的。為什麼?一切法從哪來的?心想生,有想就有宇宙,到念頭都沒有了,這宇宙就沒有了。自己宇宙是沒有了, 融成一體,叫常寂光,一片光明,光明遍照,無處不照、無時不照,時間、空間沒有了,假的,不是真的,都是從念頭生的。回歸到常寂光,證得究竟圓滿。這個時 候,什麼地方有求,他就有感應。所以,在常寂光裡並不是木頭人,並不是一切都沒有,不是,眾生有感他有應,感應道交不可思議。我們十法界的人是有時間、有 空間,佛與大菩薩沒有時間、沒有空間,所以千處祈求千處應。我們起心動念,知道,這一點是什麼?江本博士的實驗,水知道。不只水知道,所有一切物質,乃至 一粒微塵,肉眼看不見,一個原子、一個電子,它知不知道?它全知道。為什麼?宇宙是一體,無論哪個地方動一動全曉得,就像現在電網一樣,你們電腦一樣,電 腦跟這個比太幼稚了。科學發現對我們學佛,幫助我們解決很多的疑問,佛經上講的不思議的境界,現在被科學證明了。我們對於佛法信心愈來愈真,知道佛的用 意,知道佛教導我們都是絕對正確。
  
  這個裡面劉素雲居士說了很多,我告訴她修行 重要的原則,這都是古人說的。「述而不作」,沒法子作。「一門深入,長時薰修」,你要想開悟,你要想往生,你要想作佛,你走這條路絕對正確,搞二門、三門 不行!「讀書千遍,其義自見」,需不需要搞什麼大型活動?不需要。印光大師告訴我們,這是近代的祖師,是教現代人的,他怎麼教我們?教我們同修在一起學佛 的人,不要超過二十個人。為什麼?你能個個都照顧到。所以老師李炳南老居士往年在臺中,他只打過兩次精進佛七,人數不超過十個人,超過十個人,老師的精神 照顧不周。這佛七當中,每個同修狀況他都完全了解,高明的,他的境界都知道,這才能為主七師。如果不清楚的話,沒有這個能力的話,不能打,萬一他著魔了, 你怎麼辦?李老師在臺中過去打了兩次,每一次都有一個,著魔了,他要用至少十個月的時間幫助他恢復正常。李老師還是一個非常有名的中醫。所以以後不敢再 打,他把這個話告訴我,叫我要記住,決定不要搞這個。理上講得通,事上,現在人煩惱習氣太重了,他怎麼能定得下來?七天七夜守住這句佛號還不容易,那麼我 們就想到般舟三昧是九十天,更難!
  
  學佛,《無量壽經》經題上講得很清楚,你學 什麼?求什麼?經題上講的「清淨、平等、覺」,就求這三樁事情。這三樁事情就是三個學位,清淨心是阿羅漢,不受外面環境染汙了,知道那是什麼?那是假的, 不相干。雖然心清淨,他還有分別。所以,再高一層就是平等心,不但沒有染汙,就是不受外面幹擾,他平等,他沒有分別。有分別就不平等,沒有分別才平等。不 分別是菩薩,不受染汙是阿羅漢。往上再提升是法身菩薩,你看融入法身了,這是什麼?不起心、不動念。不起心、不動念是佛;不分別、不執著是菩薩;只有不執 著,還有起心動念、有分別,阿羅漢。佛門裡三個學位,阿羅漢是最低的,像現在學校學士;第二個平等,碩士;第三個,最高的,不起心、不動念,博士。所以 佛、菩薩、阿羅漢是佛教裡面三個學位的名稱,我們認識清楚,人人都可以拿到。不是說哪些人拿到了,不是的,人人都可以拿到。而且是你本來有的,你只要放 下,放下執著證阿羅漢,放下分別證得菩薩,放下起心動念就成佛了。
  
 萬法的真相 是自性變現的,見性之後,什麼都清楚了,什麼都明白了。讓我們真正對於古人講的,孔夫子在世的時候提倡「述而不作,信而好古」,他怎麼會知道?不是清淨平 等覺說不出來,他怎麼說得出這個話來!所以我當年就向老師請教,我說孔子、孟子這些聖賢,是不是佛菩薩來,到中國來化身?老師告訴我,理上講得通,事上沒 證據。對!佛菩薩隨類化身,應以什麼身得度就現什麼身,應以什麼法度脫你,他就說什麼法。所以法沒有定法,相沒有定相。我們今天,這十幾年來在世界上提倡 世界宗教是一家,就是根據這個道理。一切宗教的神明是一個,就是自性,在各個不同的地區、各個不同的族群裡面所示現的不是一個形相,其實全是自性變現的, 離開自性無有一法可得。一體,比一家還要親切。所以我們到基督教堂,十字架,我們也磕頭頂禮,那是什麼?那是釋迦牟尼佛在那邊示現的,是那種身分,不是假 的。他們基督徒看到我們對他們的神這樣尊敬,他們歡喜。我們曉得真相,他不知道。所以我們用真心,他對我們還有分別,我們對他沒有分別。    今天世界這麼亂,問題這麼多,湯恩比說,「解決二十一世紀的問題,只有孔孟學說跟大乘佛法」。孔孟學說,《群書治要》代表了,大乘佛法,《無量壽經》會 集本代表了,海賢老和尚給我們作證。所以,劉素雲這篇文章,大家要認真的多讀幾遍,至少十遍不能缺,你才能發現自己的毛病習氣在哪裡。信願行都不足,這就 是她說的這假學佛,這不是真的。這個光碟我送給她,她看了好幾百遍,一天有時候看十遍,至少不少過五遍。我對他們的要求是每天看三遍,念一萬聲佛號,看上 一年,你就明白了,你心就定下來了,你才能契入境界。    這個世間萬緣放下,釋迦 牟尼佛在世做榜樣給我們看,做絕了。佛一生沒道場,他過遊牧生活,哪個地方有緣到哪裡去。三十歲開悟,就開始教學,七十九歲過世,講經教學四十九年。他對 人類的貢獻是什麼?講經教學,留下這些經論給我們。在中國翻譯都是漢字、文言文翻的,是最淺顯的文言文,在文學史裡頭稱作變文,變化的變,變文,也就是當 時那個時候的白話文。它能夠傳世,我們現在能看得懂。在文字上,比儒家的經典淺,文字淺很多,容易看,沒有它那麼深,便於流通,這慈悲。    希望我們好好學海賢和尚,學印光大師。「大道至簡,原來如此」,記住這句話,不要把佛法複雜化了。尤其是現在的人,心浮氣躁,愈容易他能接受,他能成 就,只要持之有恆。就怕改變,今天想學這個,明天想學那個,就完了,就非常可惜,到你五十歲以後就非常困難了。但是淨宗殊勝,最後一天還能幫助你。這一次 我今天早晨看了謝總父親往生,最好的榜樣,真的是大道至簡,原來如此。因為他父親只念佛兩小時,他沒有念過佛。這個兒子孝順,辦道德講堂今年第四年,道德 講堂成就二萬多人。惡人變成善人,貪官變成廉潔,這個功德很大。這個功德他父親有分,他兒子幹的,回向給他父親,他父親就有福報了。所以最後兩個小時他勸 他爸爸念佛,他爸爸不反對了,點頭接受,跟他念兩個小時,往生多麼殊勝!    我們 今天在外面辦活動,也要很細心的去思考,緣具不具足,緣不具足決定不能做。財力、物力、人力會對社會造成什麼影響,都要負因果責任,如果影響是負面的,那 是三惡道,你為什麼要這樣做?我始終這一生遵守印祖的教誨,我的老師李炳南老居士是印光法師的弟子,年輕的時候老師教我學印光法師,絕對不會走錯路。我感 恩老師,一生依教奉行,一生沒有建道場,這一點很重要。釋迦牟尼佛沒建道場,建道場,我們講你要管人、管事、管錢,你要分心,那就要問,往生會不會有把 握?靠不住,真的靠不住。謝總的父親往生走了,我們看到了,他兒子這個三年辦班教學救了二萬多人,你有沒有這個功德?你沒有這個功德就不能學他,有這麼大 的功德可以。    所以,人最重要的,老實,老實人有成就。海賢老和尚,來佛寺的小 廟只有二、三個人,閉關共修的時候也不過是四個人。自己修行成功了,往生了,他影響多大,海賢老和尚的影響,我想不止十萬、百萬、千萬。所以,這都不要放 在心上,他自己說了,我將來往生,靈魂成佛了,全世界人都知道。這是他說的,真的不是假的。活在世間何必要出名?出名麻煩,出名日子不好過,應酬太多,你 的精神能量都糟蹋掉了,你不能用功、不能專注。    所以,古人教人,一個人一生通 一部經,這是很有道理,為什麼?他心定的,他不散亂。其他的?其他不學他就能廣通,一經通一切經通。他通一切經,他為什麼不講一切經?給後人做好榜樣,不 是他不願意講,希望年輕人不要一開端就廣學多聞,那就錯了,那沒紮根。根,紮根就是一部經、一個法門,你才會有成就。根愈深愈好,為什麼?能達到大徹大 悟,明心見性。所以這些不能不知道的。    我這個地方有一位同修,雲南雞足山大士 閣報恩寺四眾弟子,他們辦「淨土大經科注學習班」,就是我們這個班,第一屆結束了,五月六號圓滿。他說來自全國還有很多學員,六十五個人,他們希望再辦第 二屆。大概一屆是一年,很好。這個班,我們在一起學習《無量壽經》,在一起念佛,我們有這個機會來分享我們所學的、所修的心得感想,跟同學們互相勉勵,是 好事情,應該要做下去。這個研學,很多同學都跟我表達非常歡喜,我們也一直往下深入。聽經這是廣學,我們研討是深入。經的意思搞清楚、搞明白,怎樣落實到 生活,落實到工作,落實到待人接物,這叫真修。    這種落實,最重要的不能離開看 破、放下。看破是真搞明白了,放下,不放在心上,就叫放下。心上只有一句阿彌陀佛,只有一尊阿彌陀佛,除阿彌陀佛之外什麼都不放在心上就對了。心乾乾淨 淨,沒有分別、沒有執著。不起心、不動念難,我們還是按部就班的來成就,不要躐等,先修清淨心,不受外面環境幹擾就是清淨。逆境裡頭不生瞋恚,順境裡頭不 起貪戀,心要平,不受外面幹擾,這就是你有一點定功了。定功就自在,煩惱輕,智慧長,對自己修行有很大幫助。    資料摘自:無量壽經科注第四回學習班  劉素雲居士  (第一三九集)  2015/4/16  香港佛陀教育協會  檔名:02-042-0139

 感謝瀏覽!( 文章來源網絡,如有侵權煩請告知)

 敦倫盡分  閑邪存誠  信願念佛  求生淨土

↓點擊 閱讀原文 了解更多善知識

相關焦點

  • 念佛往生的榜樣 07 一定要多讀,心定不下來,聽經可以定下來.要怎麼聽?劉素雲那個方法,一天聽一段聽十遍,是為了定心
    我聽人家講,她的壽命至少還有十年,她不要了,做出個樣子給大家看,讓大家生起信心。所以我說她跟夏蓮公、黃念祖老居士,都是為這樁事情而來的。這個事情圓滿成就了,他們走了,他們會再來。所以我們明白,經細細去參,一定要多讀。每天我們的心定不下來,聽經可以定下來。要怎麼聽?劉素雲那個方法,一天聽一段,一段聽十遍,是為了定心。
  • 【普勸同修】反覆反覆聽經 淨空老法師:劉素雲居士她每天聽一片光碟一天聽十遍
    關注公眾號:全球共修 回復阿彌陀佛、道德講堂……將獲得更多福利(詳見文章後)淨空法師法語:劉素雲居士,她成功了1 在中國的東北,有一個居士劉素雲
  • 劉素雲老師:千佛萬佛不離阿彌陀佛
    要不佛怎麼說了八萬四千法門?那不就是因為眾生的根性不同嗎?你為什麼要強求一律,都得跟你學一樣的?不要這樣。但是怎麼勸,好像有的人都不能聽。不但我們佛門的不要互相排斥,就是其他宗教,我們學佛的同修們,我勸你們也不可以排斥。
  • 這篇古文共78個字,卻全部讀一個音,舌頭捋不直的建議多讀幾遍
    雖驚為天人,但這還不是結巴作品之中最為難讀的,更有口吃文言文橫在其前。民國著名語言學者趙元任先生,曾經施展過這一技能,他寫下一篇78個字的古文,看起來短小卻是相當精悍,因為整篇文章全部採用同一個讀音,舌頭捋不直的人看看就行了,最好別讀。另外,假如讀的過程中遇到生僻字怎麼辦?沒關係,不必查字典,只管讀它「ji」即可!
  • 蘇軾:文章讀100遍!1個月後黃庭堅:我讀300遍了
    有一天,黃庭堅去向蘇軾請教某一類作文技法,蘇軾聽明白之後,從自己書案上找出一篇文章,說:「你把這篇文章讀上100遍,然後我們再來討論這類文章的寫法!」黃庭堅是「蘇門四學士」之一,詩歌、散文造詣很高,他對蘇軾本人又非常尊敬,拿著蘇軾這篇文章回去了。一個月之後,黃庭堅拿著蘇軾的這篇文章又來了,蘇軾說:「我們聊聊唄!」黃庭堅說:「您讓我把這篇文章讀100遍,我已經讀了300遍,我已經完全掌握這類文章的寫法了,我們還是聊點美食吧!
  • 20篇話題作文你先讀幾遍就會了!
    背了那麼多英語萬能句,硬湊還是寫不好?抄了幾十篇作文模板,寫的時候只會I think,because……今天學長就給大家整理了20篇高中英語話題作文!甚至都不需要你將它們背下來,只需要認真讀幾遍,就會對這些句型有個印象了,加油吧!
  • 來,這樣多讀幾遍就能背下來!
    俗話說得好:「書讀百遍其義自現,題讀百遍其義自解」,不管怎樣,書讀得多對孩子來說歸是百利而無一害!在學生時代,語文老師也經常會有要求學生熟讀和背誦一些經典課文,可這時總會有的孩子特別害怕背誦。其實,對於一篇課文不應該僅僅只是局限於「背」以及讓孩子有壓力的死記硬背,而是應該要讓他多讀,因為讀得多了自然就會背了!
  • 劉素雲老師:淨土法門有七寶,修學之人要記牢
    我得救了,不能忘了還在受苦受難的眾生,我要向佛菩薩學習,發大菩提心,幫助眾生破迷開悟,離苦得樂。怎樣幫助眾生呢?我是修學淨土法門得救的,我要把救我出苦海的淨土法門介紹給一切有緣眾生,讓這些有緣眾生通過修學淨土法門,開真實智慧,得真實利益,這就是我寫這篇分享報告的初衷。我今天分享的題目是「淨土法門有七寶,修學之人要記牢」。
  • 劉素雲:這是真正的大事、實事
    」,這樣您就可以繼續免費收到文章了。完全是免費訂閱,請放心關注。
  • 判斷小學生語感好不好,讀幾篇文章便知,語文學習能力要注意3點
    我通常都會讓學生讀幾篇文章,從朗讀的過程中,語文老師就能判斷出小學生的語感好不好了。語感對於語文學習是有指導意義的,那麼在日常的學習中該怎樣培養語感呢?通過朗讀培養學生對文字的語言和理解,比如,朗讀散文,我們可以體會的是在文字中對作者情感的理解。朗讀記敘文,我們可以看出,語感對事件發展的邏輯性的理解。朗讀說明文,語感培養的是我們對細節的描述。
  • 公認「最好背」的三篇文言文,基本幾遍就能背,學渣表示很輕鬆!
    一、《關雎》《關雎》這首文言文相比很多小夥伴都很熟悉吧「關關雎鳩,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就是出自這首文言文,不僅讀起來郎朗上口,即使有個別生僻字,我們也可以通過理解文言文大致意思而順利理解下來,因此,即使《關雎》的整篇字數不少,但是背誦下來還是非常容易的,基本只要認真背誦幾遍,就可以順利記憶下來,即使是學渣都覺得非常輕鬆!
  • 【PTE戰報】高分七炸的Irene,把機經這麼認真刷幾遍自然能力也提高
    首先是RA部分,在最開始我大量時間都消耗在這部分上了,有的文段要讀上幾十遍才能找到好的語調和正確的單詞讀音。在最後一次考試我把所有RA過了一遍。我覺得跟讀螢火蟲的音頻是一個很好的方法,能找到一種很好的感覺。RS我一直是過題庫,在考試前一直用首字母,考試前兩天開始邊聽邊記,因為我考試的時候來不及寫。
  • 先看看這篇文章
    PTE考試真的很難相信大家看了那麼多機構的文章,覺得PTE是可以輕輕鬆鬆拿高分的考試,比雅思效率高太多了,但是作為一個兩次體驗PTE考試的人來說,說PTE閱讀:其實英語閱讀一直是我的強項來的,PTE的閱讀十篇文章十道題,文章種類太多,剛讀明白一篇做完,馬上要轉換思維讀第二篇。PTE的閱讀還會出現很多期刊雜誌上的專業文章,遇到自己不熟悉的領域真的是天書了。
  • 劉素雲老師:受了菩薩戒不等於是菩薩了.把菩薩戒的戒條都守到,才是真菩薩.
    接著了以後,她就跟我一樣錯誤,站在師父身後,師父請,師父站著沒動,她說我想師父沒聽清,師父請,這是第二遍師父還沒動。她說我就是心裡咚咚咚打鼓了,師父咋不走?她說我第三遍又說,師父請。把老人家請火了,老人家說你不在前面帶路,你讓我往哪請?我一想我倆犯的一個錯誤。所以這回到香港,我就想我要遇到法師,我可得請教請教,說這怎麼辦,我走在哪合適,我怎麼辦?
  • 女兒9歲,寫了這篇文章,專門給一年級同學,一定要讀給孩子們聽
    她每天都在看,我給一年級同學和家長們寫的一些文章。她說,她也有很多話,想要對即將步入一年級學堂的弟弟妹妹們說。期望家長們,可以抽些時間把這篇文章,讀給弟弟妹妹們聽。在開學前的這段時間裡,要有意識地減少玩的時間。比如說,原來每天玩6個小時,現在減少到每天玩4個小時,然後逐漸減少到每天玩2個小時。這個時候,可以適當的增加看書和學習的時間,把看書的時間增加2到4個小時。這樣做,就可以把學習的狀態初步的調整到位了。
  • 已讀聖經90遍,為什麼要讀神的話語?
    100遍。這意味著你要在舊約用上四分之三的時間,新約佔到了四分之一。我也曉得如果你每天讀10章,每年你能讀聖經整3遍。從自由大學畢業四年之後,我去達拉斯神學院(Dallas Theological Seminary)繼續深造神學。達拉斯神學院強調的許多大事之一就是牧師要在自己的布道日程之外也擁有一個虔誠的人生。這對我意義重大。
  • 為什麼要多讀好書?這篇文章告訴你
    很多人在自己的年終總結裡談讀書的意義,我認為寧財神的《武林外傳》呂秀才說的這句話很合適。「起初我讀書是為了功名,後來讀著讀著心裡就沒底了,那麼多書,衝動,衝動到後來吧,突然就反應過來了,怎麼說呢,就拿交朋友來說用的是心,他不是用學問,咱們讀書不是為了去炫耀,而是為了更好的溝通。」
  • 想拿託福閱讀滿分,要讀多少篇文章才夠?
    文章是檢測閱讀能力普遍的載體,因為一篇文章有足夠多的信息、結構以供閱讀各方面能力的檢測。而提升閱讀能力的途徑也繞不開精讀一途。但若要問,讀多少篇文章才能達到閱讀的頂級能力,抱歉,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三立教育需要問大家一句:你是否在精讀裡榨乾了每一個單詞的價值?
  • 劉素雲老師:當前最重要的兩件事
    概括為倆字—自度,就是你自己要把你自己度明白了,要拿到往生西方極樂世界的通行證。怎麼拿?老老實實念阿彌陀佛,除此之外沒有別的路。你要是不信阿彌陀佛這四個字,通行證你拿不到。昨天胡老師講的十念法,是印光大師他老人家傳下來的,特別好。如果你們現在還沒有選擇好,我怎麼念好,你趕快選擇這十念法,從現在開始不晚。一定要不懷疑、不夾雜、不間斷,老老實實把這一句阿彌陀佛念下去。
  • 劉素雲老師:當前最重要的兩件事!
    概括為倆字—自度,就是你自己要把你自己度明白了,要拿到往生西方極樂世界的通行證。怎麼拿?老老實實念阿彌陀佛,除此之外沒有別的路。你要是不信阿彌陀佛這四個字,通行證你拿不到。昨天胡老師講的十念法,是印光大師他老人家傳下來的,特別好。如果你們現在還沒有選擇好,我怎麼念好,你趕快選擇這十念法,從現在開始不晚。一定要不懷疑、不夾雜、不間斷,老老實實把這一句阿彌陀佛念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