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斷小學生語感好不好,讀幾篇文章便知,語文學習能力要注意3點

2020-12-11 小島語文

關注語文教學發展,解決語文學習困惑。

語文學習能力的好壞,直接關係到成績。那麼好的語文學習能力都包括什麼呢?自主獨立的學習能力,良好的閱讀能力,朗讀課文的能力,背誦能力,良好的寫作能力。也就是從聽說讀寫4各方面的能力都需要均衡發展,尤其是語感,語感在語言表達和文字敘述上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語感好的學生,語文學習相對就比較容易。如何判斷小學生語感好不好?不是看他會不會說話,而是看對文字的理解能力。我通常都會讓學生讀幾篇文章,從朗讀的過程中,語文老師就能判斷出小學生的語感好不好了。

語感對於語文學習是有指導意義的,那麼在日常的學習中該怎樣培養語感呢?通過朗讀培養學生對文字的語言和理解,比如,朗讀散文,我們可以體會的是在文字中對作者情感的理解。朗讀記敘文,我們可以看出,語感對事件發展的邏輯性的理解。朗讀說明文,語感培養的是我們對細節的描述。不同的文章,語感好的同學,通過朗讀可以迅速掌握文章的大概意思。而語感不好的同學,不論讀幾遍,都很難理解文字的表達。如何在閱讀中提高語感,把握語文學習能力,注意這3點。

01朗讀散文,讀得沒感情,體會不了形容詞

在我的語文教學中,我常會給學生分享一些名家寫的小散文。比如汪曾祺、李娟的作品,這些極富生活畫面的文字描述,能夠讓我們的學生,從平實的語言中,體會到文字的魅力,讀懂作者通過文字傳達的感情。一篇小散文,如果是我的閱讀課,基本一堂課下來,同學們在朗讀上都沒有問題。甚至優秀的同學還能夠聲情並茂地朗讀散文內容,而如果讀得沒有感情,磕磕巴巴的同學,基本上都是沒能體會到文章的魅力。

不管是課文還是語文老師準備的散文內容,讀起來沒感情,尤其是在跟著老師已經做了一遍閱讀理解的之後,還是無法流利地讀出文字內容的同學,基本上都屬於語感不太好的同學。不能理解和體會文中相關的形容詞、關鍵詞,對文字和情感不能串聯,以至於在語文學習中,作文經常寫得乾巴巴的,語言的表達能力也不好,在跟老師表述事情和訴求時,詞不達意,說不到重點上。有這個學習問題的同學,可以多聽一聽散文朗讀音頻,學習一下如何用語調詮釋文字。

02朗讀記敘文,沒有節奏,平鋪直敘,寫作能力差

小學階段的語文習作練習,基本以記敘文為主。為什麼有的同學文章寫起來極具童趣,老師看了忍俊不禁。有的同學文章寫起來枯燥無味,甚至一眼便知這是抄的?因為在語感的培養上,有的同學節奏感非常好,在朗讀課文的時候,知道哪裡該停頓、哪裡需要加重語氣、哪裡可以連讀。節奏感不好的同學,在朗讀記敘文題材的時候,沒有感情不說,平鋪直敘地讀下來,就連對話也是念白,沒有停頓,甚至能一口氣讀上一段文字。有這個語感問題的同學,寫作能力一般也不好,而且缺乏對場景描寫的能力,一遇到寫作文就頭疼下筆無神。

記敘文的結構,有故事的發展、進行、結尾,對事件的形容,也可以通過語氣的不同,詮釋事件進展的節奏。語感好的同學,是可以直接理解這一點從語氣上帶給朗讀的變化的。語感不好的同學,就很難理解,他們不管讀什麼課文都是一個調。對於小學生來說,也正常,我們應該讓學生多聽,多練,才能區別語感中微妙的差異,從而體會和運用語感在記敘文中的應用。

03朗讀說明文,重點不突出,體會不了借景抒情

我們在四年級學習了遊記,老師最愛問的一個問題就是:這段文字描寫,同學們是否能讀出作者是在借景抒情?甚至請同學們閉上眼睛,聽老師朗讀一遍,你就能感受到一幅美景盡在眼前。語感好的同學就能根據文字的描述展開畫面感,語感不好的同學,老師讀完了,就讀完了,什麼感受也沒有。遊記、說明文的朗讀,重點不突出,在語感培養上,只能說明學生是沒有文字畫面感的。

對於語文學習能力,語感不好,確實影響我們的表達能力、寫作能力和想像力,增加語感,多讀各類文體,散文、記敘文、說明文3大類,能夠幫我們理解什麼是語感,如何建立語感。學習語文是一個複雜的過程,每一個小環節都不能落下。關於語感培養,你還有什麼疑問?歡迎留言評論。

相關焦點

  • 語感養成是細讀文章的重要目的,對聽讀寫能力會有一個很大的提升
    熟能生巧在讀書的過程中可以接觸大量的不熟悉的更加符合語法的語言;通過品讀,去積累大量的語言規律, 從而逐漸地形成語感。再次,品讀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相統一的學科,每篇文章都蘊含著豐富多彩的文化內容,無不富於人文精神。對小學語文品讀教學的反思和經驗積累是研究和提高小學生語文品讀學習能力的工作需要。
  • 孩子語文不好語感差,給家長支幾招,從此寫作沒煩惱
    語感不過就是直接迅速感悟了解語言文字所表達意思的能力,語感可以讓孩子們說話的能力增強,讓孩子們語言邏輯思維的得到鍛鍊,對孩子們語言風格形成的促進。那麼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語感,如何讓孩子學好語文,傳承國家文化。孩子語文不好語感差,家長這樣做能否解決問題?
  • 中學生語文學習的關鍵是什麼?培養良好的語感很重要
    中學生語文學習的關鍵是什麼?培養良好的語感很重要語文學習中最基礎的一種方法,就是在平時生活中要有意識地培養對語文的「感覺」。這「感覺」二字聽上去空泛,但其實卻很具體,也很簡單,涉及我們生活中的多個方面。
  • 想讓語文學習開竅,培養好語感和語文思維很重要,老師教給你方法
    現在上初中了,理科成績還可以,我就希望他以後讀理科。我們大部分家長覺得語文不好,就用數學和理科來救分數,實際上高考語文在總分中也是決定性的。語文學不好,即使分了文理科,理科的成績也不會好到哪去。 在小學階段,語文學習都是基礎性的東西,靠死記硬背、家長多磨點耐心,倒也能保持不錯的成績。
  • 小學語文教學活動中語感培養的現狀
    我曾在實習的學校和一些在校教師諮詢了解關於小學語文教學中語感培養的情況,發現大部分教師對於語感這一概念並沒有深入的理解,只有一些淺顯的認知,並且沒有在自己的語文教學設計中過多的設計關於語感培養的內容,大部分教師還沒有意識到小學語文教學中語感培養的重要性。第二,教師提高學生語感能力的方法有很多問題。
  • 初中生要想學好語文,培養語感是重點
    初中生要想學好語文,培養語感是重點什麼是語感呢?語感是學生對文字的敏銳感受,是感知語言材料時直接產生的一種對文字的含義、情味和理趣的理解力。語感是語文學習的一個關鍵。平時對一個句子的表達有沒有問題作出判斷的時候,主要靠的是語感,而不是對語法的分析。在語文測驗中,很多同學都為概括中心思想而發愁,其實,只要在讀文章的過程中,用心去感受,就能很快總結出中心思想。那麼學生該怎樣如何培養語文的語感呢?多看多記。
  • 初中英語,提高成績培養語感很關鍵
    很簡單,語感唄!語感真的很重要。通過讀一讀,聽一聽,就能憑感覺判斷出句子的對與錯。那麼,什麼是英語語感呢?語感就是在長時間語言練習過程中,形成的對語言的感受領悟的能力。在學習英語的過程中,我們怎樣做來培養自己的語感呢?先要對語感有了解,不要盲目把語感歸於天賦。
  • 教學論文範文:小學語文教學論文3篇
    尤其是在義務教育階段,在最近重新修訂的《全日制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11)中,明確規定了「學生要具有一定的獨立閱讀能力,能夠背誦優秀詩文240篇(段),九年閱讀課外資料400萬字以上。」2012年初,教育部下發文件《關於義務教育語文新課標背誦篇目增加20篇》要求學生義務教育階段推薦背誦136篇,其中小學增加了6篇,初中增加了20篇。
  • 現代教學 語感是語文素養的核心
    語感作為一種能力,是一個人在語言活動中不斷地體驗、模仿、反覆練習、多次積累中形成的。語感的習得絕不是與生俱來,也不可能一蹴而就。由此,我們可以清晰地看到:語感是個體在長期的語言實踐中反覆薰陶而逐漸形成的一種能力,這種能力是語文能力中最核心的因素,離開了它,聽說讀寫能力的形成便沒有了基礎,因此語感也是語文素養的核心。語感是學生學習語文的重要前提。
  • 語文成績不好?如何學?堅持這幾點,語文得高分
    沒有好的高一,必然沒有好的高考;沒有高一的危機感和緊迫感,就沒有高三的從容自信!而如何更好的學習語文,快速提升成績,不妨看看以下幾點,高中生都應該知道!不僅能起到勵志的效果,對於豐富作文的內容和給文章加彩也能起到很好的作用;5.即使暫時看不懂也要每天都讀幾篇文言文。讀文言文最需要的是語感,經常的接觸對於語感的培養大有好處;6.讀文言文的時候一定要用文言文去理解文言文,不要一上來就用漢語去理解文章。
  • 孩子寫作能力不好,語文老師給出3點建議,終於解決了家長的疑惑
    關注語文教學發展,解決語文學習困惑。小學階段,有不少同學,語文成績還不錯,但常常吃了寫作文的虧。家長也比較著急,明明孩子在語文學習的過程中很努力,我們也試了很多辦法,給孩子報作文提高班,日常盯著孩子練筆,孩子也愛閱讀,各類書也看了不少,也積累文學常識和素材,但是就是作文寫不好。
  • 學霸總結的小學1-3年級語文學習方法,看過的都說好
    小學生眼中的學霸,就是那些學習好且無所不能的優秀者。他們身上有哪些品質?他們又是怎樣學習的?我們今天來給大家介紹一位學霸總結的1-3年級的語文學習方法,希望對您有所幫助。第四篇——閱讀篇1. 閱讀時畫出文中的生字和生詞、好詞好句和重點語句。2. 閱讀時要認真體會文章所表達的感情。3. 多讀書,讀好書,適當讀一些名著和文言文,不理解的可以查字典。4.
  • 為有源頭活水來-語文閱讀語感培養談
    文章,好比蘋果;讀文章,就好比吃蘋果。這樣就說來,提高語文能力的關鍵應在閱讀上,恐怕沒什麼疑問吧。蘋果除了吃,文章除了閱讀之外,恐怕也沒什麼終南捷徑了吧。道理好講,而目前語文教學所表現出來的事實又是如何的呢?很多教師熱衷於甲乙丙丁、子醜寅卯地分析,今天一個序列,明天一個系統,還美其名曰:知識點訓練。學生呢,耳朵支起來,眼睛睜得大大的,手中不停地抄啊記啊的。
  • 造成孩子語文閱讀能力不好的原因分析?
    1孩子的語文考試經常因為課外閱讀理解題失分過多,通常失分過半,致使語文成績很難達到90分以上。為此很著急,於是每學年都會購買《小學語文閱讀訓練80篇》,利用周末時間,讓孩子做題。這種方法好不好呢?就像有的人不會唱歌,有的人不會跳舞一樣,有的人感受、理解文字的能力弱、語感差,閱讀就有一定的困難。比如文章中常用的「一語雙關」的用法,有的孩子就是讀不出語言背後所要表達的內容。第三,閱讀習慣不好。
  • 小學生最重要的語文學習能力是閱讀?語文老師告訴你:是傾聽力
    回答家長的這個問題很難,因為每個孩子的學習能力不一樣,家長能做到的程度也不一樣,做好最基本的學習基礎,我們才有前提去考慮如何提高能力。如果基礎的東西都無法掌握,再去提高語文的學習能力,那就是一件很難的事。除了消耗掉家長的耐心,還容易讓學生對語文學習喪失興趣。那麼對於小學生來說,在小學階段,什麼樣的語文學習能力最重要呢?是什麼學習能力影響著我們的語文成績呢?
  • 語感在語文學習中非常重要,怎麼幫助孩子培養語感,這裡有好方法
    作為語文老師,一定要重視語感積澱: 研究指出,「語感積澱是語文素質教育的根本」,是語文課堂教學的根本,是語文教改萬變不離其宗的「宗」。那麼,語感積澱從何獲得呢?首先,要注重技能訓練。語文聽說讀寫基本技能不是一下子就形成的,必須依靠長期訓練。城市孩子有家長的輔導,而我們農村的孩子只能通過老師的培養。通過那麼我們怎樣訓練孩子的說寫能力呢?1、走進生活,培養說寫能力。農村的作文教學資源無處不在,我們農村老師要很好地利用。
  • 語文教育的一個目標是培養語感
    關於語文教育的任務,以下三項似得到大家的認可:一是幫助學生學習、掌握好漢語書面語,以逐步培養與提高學生全面綜合的語文素養與能力。二是讓學生獲得一定的文學素養,並逐步養成以健康的審美情趣和文化品位來鑑賞文學藝術作品。三是使學生不斷受到真善美的教育與薰陶。
  • 小學四年做80篇文言文,不如看這一本書,培養語感才是高瞻遠矚
    這些題綜合起來,就是要求學生能整體讀懂全文,還要專注於每一句話每一個字,既要有一定的理解能力、概括能力,還要有鑽研字詞句的精神。小學三年級做的文言文筆記,涉及到了漢語語法知識,是賓語前置、主謂倒裝之類。小學語文的相關資料上,有詞類活用現象:動詞變為名詞,動詞變使動詞。
  • 小學四年做80篇文言文,不如看這一本書,培養語感更重要
    小學語文的相關資料上,有詞類活用現象:動詞變為名詞,動詞變使動詞。小學生都這麼厲害了嗎?我想起了正在讀大學的兒子。他小學三年級的時候,寫個日記,話都說不清楚,閱讀題答非所問,答案也就寥寥幾字。後來,讓他在四、五和六年級的暑假看了《三國演義》《水滸傳》《紅樓夢》,每天寫讀書筆記。雖然寫得上氣不接下氣的,但慢慢的,語文各方面的能力就上來了,從來沒有補課,沒有多做一道課外題。
  • 如何提高小學生閱讀能力,小學語文課外閱讀方法整理
    如何提高小學生閱讀能力,小學語文課外閱讀方法整理。 二、引導小學生選擇合適的課外讀物 小學生在閱讀中,面對身邊各種各樣的書,常常不知如何取捨,不知讀哪一本好,也不知如何去讀,對於這些問題教師如果不重視,學生很容易對閱讀失去興趣,引導小學生選擇合適的課外讀物要注意以下幾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