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翔教授領導量子力學研究 翻轉經典物理學

2020-12-10 澎湃新聞

張翔教授領導量子力學研究 翻轉經典物理學

2020-05-18 14:5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港大校長張翔教授在柏克萊加州大學擔任機械工程教授時帶領的科研團隊的最新研究顯示,熱能可以跨越幾百納米的完全真空空間,顛覆了經典物理學的其中一個基本概念。這對計算器晶片和其他在設計上以散熱為關鍵考慮的納米級電子組件,產生深遠的影響,對於高速計算器和大數據存儲的發展亦非常重要。研究人員從此可以開拓發展透過調控量子真空,散走集成電路中的熱量。

以下是翻譯自柏克萊加州大學的新聞稿,原文請

按此

人們使用真空絕緣的保溫瓶盛載茶或咖啡,因為我們知道這些容器是很好的絕緣體,能夠保持飲品的溫度。經典物理學告訴我們,熱導能難以穿越真空,帶熱的原子或分子,如果周圍沒有其他原子或分子,根本無法把熱能的振動傳導開去。

香港大學(港大)校長張翔教授在柏克萊加州大學擔任機械工程教授時帶領的科研團隊的最新研究,展示了量子力學如何顛覆了經典物理學這一個基本概念。由於一種稱為卡西米爾效應的量子力學現象,熱能可以跨越幾百納米的完全真空空間。這項極具開創性的研究結果剛在《自然》雜誌發表。

雖然卡西米爾效應在很短的距離範圍才有顯著性,但這已足以對計算器晶片和其他在設計上以散熱為關鍵考慮的納米級電子組件,產生深遠的影響,更不用說顛覆了大部份人中學時學到的傳熱理論。

「熱能在固體中傳導通常是透過原子或分子,或所謂的聲子的振動,但真空的空間沒有物理介質,因此教科書多年來都告訴我們,聲子不能在真空中傳播。」領導研究的張翔教授表示:「令人驚訝的是,我們發現聲子確實可以透過看不見的量子漲落在真空中傳導。」

實驗中,張教授的團隊在一個真空密室,把兩片鍍金氮化矽膜,分開放置於相距數百納米的距離。兩個膜中間沒有任何連接,之間幾乎沒有光穿透,但當加熱其中一個膜時,另一個的溫度也變熱。

張教授團隊的前博士生、研究的共同第一作者Hao-Kun Li說︰「我們發現的這種新的傳熱機制,為納米級的熱能應用開創了前所未有的機遇,對於高速計算器和大數據存儲的發展非常重要。現在我們可以透過調控量子真空,散走集成電路中的熱量。」

柏克萊加州大學博士後研究員、研究的共同第一作者King Yan Fong說:「在一個真空環境中,分子振動可以在空間中傳導,這看似不可能的情況竟然發生了,因為根據量子力學,沒有一樣東西叫真正的真空。」

「即使有真空空間 — 沒有光、沒有物質 — 量子力學也說它不可能是完全真空,當中仍然存在一些量子場的波動。這些波動會產生一種力,把兩個物體連接在一起,這就是卡西米爾效應。 因此當一件物體受熱並開始搖擺和振蕩時,由於這些量子漲落,這些搖擺和振蕩實際上可以通過真空傳遞給另一個物體。」

理論學者一直揣測,卡西米爾效應能幫助分子振動在真空中遊走,但要透過實驗去證明卻非常艱難。研究團隊用了5年時間在一個完全無塵的乾淨房間中製造出極薄的氮化矽膜,並設計了一種精確控制和監測其溫度的方法,作出適當調控然後取得實驗成果。

團隊發現,經仔細選擇膜的尺寸和設計,可以在真空中將熱能傳導數百納米。這個距離的長度足以撇除其他可能的傳熱方式,例如熱輻射所攜帶的能量,即目前太陽傳熱到地球的方式。

張教授說,由於分子振動也是我們聽到聲音的基礎,這一發現也預示了聲音也可能可以通過真空傳播。

「二十五年前,當我在柏克萊進行博士生資格考試時,一位教授問我:『為什麼隔著桌子你仍能聽到我的聲音?』我回答說是因為聲音是通過分子在空氣中振動傳播。他追問:『如果我們將這個房間中所有空氣分子都抽走,你還能聽到我說話嗎?』我說不能,因為沒有振動的介質。今天我們發現了一種由量子真空漲落所形成,不需要介質的新真空傳熱模式,結果令人驚訝。所以我在1994年的考試是答錯了,其實透過真空,你可以大叫而別人能夠聽到。」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

相關焦點

  • 【通惠學堂】量子力學——現代物理學的支柱
    因此,量子力學對決定狀態的物理量不能給出確定的預言,只能給出物理量取值的機率。在這個意義上,經典物理學因果律在微觀領域失效了。因此,在實際情況下,必須選擇相應的希爾伯特空間和算符來描寫一個特定的量子系統。而對應原理則是做出這個選擇的一個重要輔助工具。這個原理要求量子力學所做出的預言,在越來越大的系統中,逐漸近似經典理論的預言。這個大系統的極限,被稱為「經典極限」或者「對應極限」。因此可以使用啟發法的手段,來建立一個量子力學的模型,而這個模型的極限,就是相應的經典物理學的模型。
  • 物理學哲學:以量子力學哲學為方向
    20世紀60年代以來,科學哲學的發展始終與物理學哲學相關,比如庫恩的範式論、範·弗拉森的建構經驗論,以及哈金的實體實在論等,都與物理學哲學相關。重點任務是推進量子力學哲學研究成素梅告訴記者,當代物理學哲學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量子力學哲學、宇宙學哲學和量子場論哲學三個方向,其中量子力學哲學是最基本的研究方向。
  • 量子物理學機器學習:讓人工智慧學習與運用量子力學
    新開發的人工智慧算法,通過讓人工智慧學習與運用量子力學,可以在幾秒鐘內在筆記本電腦或智慧型手機上即可提供準確的預測。人工智慧及其機器學習算法現在通常用於洞察我們的上網習慣、預測我們的購買行為、識別我們的面孔或筆跡等等。在科學研究中,人工智慧正在通過學習、掌握與運用一切科學知識,將自身確立為科學研究的重要工具。
  • 量子力學是介於經典力學和相對論之間的理論
    糾纏的粒子有驚人的特性,所以它被量子力學拒之門外。這些特性無法被廣義上的量子力學描述,所以一般認為這些特性還不是量子力學的一部分。量子力學不主張非慣性系下的第二宇宙速度,很難用經典理論和量子理論解釋成薛丁格方程,超弦理論和弦論尚未形成其自洽體系量子力學本身有一些體系設定是與經典力學有衝突的。
  • 量子力學簡史
    經典力學、經典電動力學、經典熱力學和統計力學形成了物理世界的三大支柱。它們緊緊地結合在一塊兒,構築起了一座華麗而雄偉的殿堂。        人們也許終於可以相信,上帝造物的奧秘被他們所完全掌握了,再沒有遺漏的地方。
  • 張翔教授團隊重大研究突破 運用量子幾何實現新型數據儲存
    香港大學校長張翔教授在柏克萊加州大學擔任教授時帶領的科研團隊,和史丹福大學Aaron Lindenberg 教授的團隊合作,發明了一種嶄新的數據存儲方法:利用僅有3個原子層厚的二維(2D)二碲化鎢金屬層,研究人員對金屬薄層結構施加微小電流,使其奇數層相對於偶數層發生穩定的偏移,利用奇偶層的排列來代表0和1以存儲二進位數據,藉以大幅增加數據存儲量。
  • 物理學史上第二朵烏雲,量子論的大爆發!從根本上了解量子力學
    在19世紀末的時候,很多科學家都在研究黑體輻射問題,簡單來說,就是研究物體的溫度和輻射能量之間有怎樣的關係。經過科學家們前赴後繼的努力,終於得到兩套公式,但問題是其中一套公式啊只對電磁波的短波有效,另一套公式呢這對長波有效。
  • 大統一:從「牛頓力學」到「量子力學」
    十九世紀末,力學和熱學、電磁學,構成了立足於原子論的整個物理學大廈。人們從「極大」對宏觀宇宙天體和物體運動的研究,開啟了對「極小」微觀原子和分子等基本粒子的理論研究。人們陶醉於「盡善盡美」經典物理學大廈的境界:在牛頓力學為「地基」上解釋一切物理學問題,而把解釋不了的電磁現象,虛構作為天體物質在「以太」中的機械運動,整個物理世界都始源於絕對不可分的原子和絕對靜止的以太這兩種物質,科學發展視乎達到頂峰。十九世紀末,德國物理學家倫琴發現了一種能穿透金屬板使底片感光的X射線。不久,貝克勒爾發現了放射性現象,人們發現舊有的經典理論無法解釋微觀系統。
  • 量子力學
    量子力學是許多物理學分支的基礎,包括電磁學、粒子物理、凝聚態物理以及宇宙學的部分內容。量子力學也是化學鍵理論、結構生物學以及電子學等學科的基礎。量子力學主要是用來描述微觀下的行為,所描述的粒子現象無法精確地以經典力學詮釋。
  • 好課分享:吳金閃教授:量子力學無基礎入門
    低價課程分享好課分享:吳金閃教授:量子力學無基礎入門(有需要的找我,你就可以擁有這個課程)----【完結】00宣傳片:閃教授帶你走進神奇的量子世界.mp401集:被神化的量子力學到底是什麼.mp402集:如何理解量子力學.mp403集:實驗一:為什麼鍍膜的鏡頭透光率更高.mp404集:量子力學的數學基礎:初中生都能懂的概率論.mp405
  • 量子認知的哲學思考:運用量子力學探索人的認知,尋求量子大腦
    在這裡,我們著重介紹關於運用量子力學探索人的大腦及其認知。量子力學的創始人們,如薛丁格,到後來的波姆、維格納,到當代著名物理學家羅傑·彭羅斯、馬修·菲舍爾等,一直在尋求看看是否有更好的量子解釋。1989年羅傑-彭羅斯提出,經典物理及其計算模型不可能解釋大腦及其認知,但是量子物理及其計算模型有可能。 為此他提出微管理論。微管是構成神經元支撐結構的蛋白質管。
  • 細思極恐的量子力學,量子真隨機與機械論的世界
    20世紀物理學最大的兩個成就是量子力學和相對論,他們一個是研究微觀世界的神器一個是研究宏觀世界的法寶,它們已經成為了現代物理學的兩大基石。今天我們就粗淺的聊聊細思極恐的量子力學。量子力學這要對一門研究原子、分子、凝聚態物質,以及原子核和基本粒子的結構、性質的基礎理論,在研究的過程中,我們是越研究越糊塗,量子力學的大師,哥本哈根學派的創始人玻爾都稱自己不懂領子力學,在學習量子力學的過程中你會發現上完本科時你好像完全懂了,上完碩士你又迷糊了,上完博士你基本上是完全不懂了,量子力學就是這麼讓人匪夷所思,與我們的宏觀世界截然不同
  • 聲音完美穿透障礙(勢壘) 張翔教授領導成功驗證百年物理理論
    聲音完美穿透障礙(勢壘) 張翔教授領導成功驗證百年物理理論 2020-12-23 14:5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遇事不決,量子力學?到底什麼是量子力學
    近年來,量子力學一直是科學界的一個火爆詞彙,「遇事不決,量子力學」成為了科普作品評論區幾乎必備的一句話,今天我們就來簡單聊一聊量子力學,它到底有什麼神奇之處。一、什麼是量子力學很多小夥伴第一次聽到這個詞,都會感覺太科幻了,簡直就是高端大氣上檔次的代名詞。其實,量子力學在我們身邊是非常常見的。我們知道,物理學分為兩大部分。以牛頓、伽利略為代表的,我們已經研究透徹的經典物理。
  • 物理學標準模型奠基者稱對量子力學不滿意
    量子力學誕生已近一個世紀。在最近的幾十年裡,它給物理學、工業和人類生活帶來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我們賴以生活的半導體工業、雷射、核磁共振都來源於此。然而,雖然量子力學無比實用,科學家對量子力學基本概念的理解卻一直停滯不前。
  • 即使做出了量子計算機,量子力學對人類來說仍是巨大的「黑箱」
    這在當時是一個顛覆性的概念,因為在經典物理學裡,人們一直認為能量的傳輸是連續的,不存在最小單位。由於這個假說太過於「叛逆」,簡直顛覆了整個經典物理學,所以在該假設提出之後的10餘年裡,普朗克一直試圖尋找各種方法來解釋輻射能量的不連續性現象,但最終歸於失敗。
  • 您了解量子力學嗎?這個研究粒子的科學,發揮的作用超乎想像
    今天有小夥伴問我,量子力學是一門研究微觀尺度粒子行為的科學,它與我們的生活有什麼直接的關係嗎?這個問題非常有價值,因為一定有很多小夥伴想知道它的答案,我也希望藉此機會給大家澄清一下,對量子力學的誤解。
  • 一張量子物理圖:讓你全面認知量子力學
    量子物理學是現代物理學的重要基礎理論,在許多學科和近代技術中得到廣泛應用,量子物理學的基石是量子力學,它相當複雜,許多人對其眾多概念及其聯繫感到頭疼。這張量子物理圖,讓你對量子力學有一個全面的認知。在古典物理學中,電子會不斷輻射能量坍塌入原子核。對放射性現象也缺乏合理的解釋。高溫物體會發出不同頻率的電磁輻射,這稱為黑體輻射。從黑體觀察到的光的分布與經典物理學的預測不符。當光照射某些金屬時,可以使電子飛走。
  • 從零開始讀懂量子力學
    戴瑾博士撰寫的《從零開始讀懂量子力學》深入淺出地把讀者帶入了奇妙的量子世界,探尋微觀世界的奧秘,感受現代物理學的魅力,了解現代科技發展背後的秘密,感知未來技術的發展趨向。目前國內很需要這樣一本科普書。
  • 物理學的終極理論是它?一度被提出者放棄;或能解決量子力學最棘手的問題
    這一實驗在經典體系中展示了量子體系的行為。量子力學是現代物理學最大的成就之一,但它也存在著諸多問題。對此,最有潛力的解決方法之一就是德布羅意-玻姆理論,又稱玻姆力學。但是,這一理論一經提出就受到廣泛質疑,甚至德布羅意和玻姆本人都曾放棄過。如今,這一理論重新煥發了光彩,許多研究者試圖將它與廣義相對論和量子場論相統一,以完成「大一統理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