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南寧訊 (記者/陳靜 通訊員/賀亮軍)記者從自治區農業農村廳獲悉,截至7月25日,全區草地貪夜蛾防治面積170萬畝,佔發生面積(161萬畝)的106.25%。草地貪夜蛾發生區危害損失率控制在2%以內,「蛾口奪糧」首戰告捷,為保障我區糧食等農作物生產安全作出了積極貢獻。
今年3月,重大國際遷飛性、災害性外來生物——草地貪夜蛾入侵廣西。自治區農業農村廳按照要求,組織全區農業植保部門早行動、早監測、早防控,多措並舉,科學應對,全面推動公共植保防災減災。
自治區農業農村廳先後制訂印發系列文件通知,召開專題會議部署防控工作,主要領導帶隊到各地檢查和督促落實監測防控工作,成立了由廳長擔任指揮長的防控指揮部和監測防控工作專家組;先後40多次派出技術人員和調研組到全區各地,調研指導監測防控工作;爭取到中央財政下達救災專項資金4000萬元,統籌及帶動各地財政投入資金共2000多萬元。
我區農業部門分批次向各縣(市、區)發放4批共700套草地貪夜蛾成蟲誘捕器,在全區67個縣(市、區)布點開展蟲情監測。各地農業植保部門利用現有的高空捕網和蟲情測報燈等監測蟲情發生動態,與雲南等毗鄰地區開展聯合監測,防止漏查漏治,並按要求及時上報監測信息和發布蟲情信息。截至目前,全區累計發布草地貪夜蛾病蟲情報232期。
自治區農業農村廳全面迅速發動群眾開展普查,確保「縣不漏鄉、鄉不漏村、村不漏田」。建立嚴格的蟲情報告制度,發生區域實行蟲情一周兩報,未發生區域一旦發現蟲情或疑似蟲情立即報告,對於疑似蟲情及時送國內權威專家鑑別確認,今年以來已先後向中國農科院送檢34批次樣品。
我區農業農村部門還印發了《2019年廣西草地貪夜蛾防控方案》,結合我區實際推薦選用藥品,科學噴施農藥,指導農戶做好噴施後害蟲的查漏掃殘工作。舉辦系列草地貪夜蛾技術研討培訓班,多種形式向廣大群眾宣傳草地貪夜蛾識別與防控技術、科學安全用藥技術。據初步統計,全區各級農業植保部門已開展專題技術培訓課100多場次,田間地頭現場講解2000多次。
(來源 廣西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