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4月22日電 香港《星島日報》今日在頭條刊發報導稱,香港升中統一派位階段22日展開,小六學生會陸續收到升中選校文件。今年有6.8萬多名學生參加統一派位,較去年再跌3000多人。
2009學年,香港教育局會減少中一每班的派位人數,由去年每班38人減至36人,即每所中學會減少約8至10個學額,全港英中學額因此減少772個,其中以中西區的英中學額減幅最多近20%,其次則是沙田區。九龍城及沙田仍是英中學額最多的地區,而離島的競爭最激烈,約100人爭1個英中學額。
全港小六學生由22日開始將收到升中選校文件,包括《中一派位選擇學校表格》、《統一派位家長鬚知》和子女所屬校網的《中學一覽表》。至於《不受學校網限制選校手冊》,家長可向小學借閱,或通過教育局網頁和電話查詢。家長填妥選校表後,應儘快交回子女就讀的小學,以便學校可於5月5日或以前送交教育局辦理,7月7日會公布中學學位分配結果。
今年有6.8萬多名小六學生參加統一派位,比去年再跌3000多人。教育局發言人表示,由於出生率下降,適齡學童人數減少,教育局也作出相應的措施,故在新學年開始,中一每班的派位人數會減少2個,即由以往的38人減至36人。新措施下每所中學會因此減少約8至10個學額,也令各區的英中學額大跌。
去年全港有12273個英中學額,但今年只得11501個,減少了772個。其中以中西區的減幅最大,由946個減至762個,減幅接近20%,其次是沙田區,減幅也超過15%。
不過,並非所有地區的英中學額均減少,由於高主教書院小學部去年遷往灣仔,令其直屬中學高主教書院取消在中西區的直屬或聯繫保留英中學額,並把有關學額帶往灣仔,故今年灣仔在可供選擇的他區中學中,新增了83個直屬或聯繫保留英中學額,使灣仔的英中學額增加5%。另外,南區的聖公會呂明才中學,今年增加了8個非保留學額,加上他區的非保留英中學額增加,也令南區的英中學額整體增加了8.7%。
雖然中西區的英中學額減幅最大,但由於該區只有近2000名小六學生,故入讀英中的比例也較其它區高,約3人爭1個英中學額。九龍城與沙田雖然英中學額最多,但由於該兩區均有超過5000名小六學生,故競爭反而較中西區激烈。離島區雖然小六學生全港最少,只有約1500人,但由於該區沒有英中,只有15個他區的英中學額,故競爭是全港之冠,平均要101人爭1個英中學額。
中學學位分配委員會主席黃美美表示,今年中一每班派位人數減少,家長更要審慎選校。「每所學校都收少了人,家長心儀的學校學額都會減少。」她認為家長選校時,應用盡乙部的30個志願。「至少也是自己想要的選擇。」
香港資助小學校長會主席張志鴻則稱,名校的學額少了,故升中的競爭情況會更為激烈。「除非家長真的很心儀某校,否則,都應以『學位多,水平好』作為選校策略。」張校長表示,隨著中學教學語言微調政策的出現,會使中中未來有機會開設英文班,故他鼓勵家長除看重英中外,也可選擇水平不俗的中中。
就中西區英中學額大減,中西區家長教師會聯會會長梁天豪表示憂慮。「作為家長會很擔心,以往區內大部分學生都會獲派英中,而我也認識有些家長,真是因為這區的英中數目多,特別搬進來。」他分析,中西區的英中學額減少,或會使部分家長選擇他區的英中,但另一方面,他相信這會使區內的英中更精英化。「以往中遊學生都可能入到中西區的英中,但現在的要求會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