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五年來我用壓力機處理廢紙和書籍……每天傍晚,我把書裝在皮包裡帶回家,我在霍萊肖維採三樓的住所裡到處都是書,堆得滿滿的……洗臉盆上面一米五的地方已搭起架子和隔板,堆滿了書,直頂到天花板。五百公斤的書。」這是捷克著名作家赫拉巴爾在其代表作《過於喧囂的孤獨》中,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描寫之一。這個「我」是書中主人公,也是一家廢紙回收站的打包工人。他熱愛書籍,常常從即將被機器壓成一個個巨大立方體的書堆裡救出幾本,帶回家中,日積月累,家裡成了書的庫房。「這裡再也塞不下一本書了,我於是在臥室裡,在兩張併攏的床鋪上方架了隔板,猶如搭了個天棚,上面碼滿了書,直碼到天花板。三十五年來我帶回了兩噸重的書。當我躺在床上進入夢鄉時,兩噸重的書猶如兩千公斤的夢魘壓迫著我……」
來自「藏書冷知識」的警告
不久前,一條「藏書冷知識」在微博上流傳甚廣:「我國住宅承重標準200kg/平米,一般書庫400~500kg/平米,閱覽200kg/平米,密集書庫800kg/平米。普通住宅按圖書館那樣放書會出事的。」
不少愛讀書、家中藏書不少的網友轉發了這條微博,有人說「看了我的幾面書牆,瑟瑟發抖」,有人自信表示:裝修時地板加鋪過,不怕。
紅星新聞記者就普通住宅地板的承重能力採訪了省建築設計院的建築師帥斌,他告訴紅星新聞記者,數據沒問題,「這個每平米多少公斤,是指樓面活荷載,按照建築結構荷載規範定的。普通住宅2.0kN/㎡(kN是重量單位,1kN約等於100公斤),書庫和密集書庫分別5.0kN/㎡和12.0kN/㎡,比普通住宅的標準高不少。」
活荷載也稱可變荷載,是施加在結構上的由人群、物料和交通工具引起的使用或佔用荷載和自然產生的自然荷載。
那麼,普通住宅裡大家常用的書櫃,如果放滿書,大約多重呢?給地板造成的壓力又有多大呢?目前沒有這方面的準確數據。紅星新聞記者自己做了個小測試:以一個高近2米、寬80公分、厚40公分且裝滿了書的實木書櫃為例,書櫃內從上到下可以擺放6排書。將其中一排書拿出來稱量,重量約為16公斤,這樣算下來,6排書的總重量為96公斤,為方便計算,視為約等於100公斤。
至於書櫃自身的重量,因尺寸材質無法統一,找不到可借鑑的數據,若仍以那個高2米、寬80公分、厚40公分的實木書櫃為例的話,應該不低於一個成年男子的體重,按80公斤的自重來估算的話,加起來就是180公斤。
這樣的話,按照書櫃接觸地面的面積來算,不到半平米,似乎已經超過了「安全數字」,但大多數家庭都至少會有一個這樣的書櫃,而房子卻都安然無恙。
普通住家戶不用擔心
資深「書蟲」兼自由撰稿人張豐的家裡藏有約三四千冊書,兩個房間靠牆的位置都被書櫃佔據,他對此毫不擔心。「我有很多藏書更多的朋友們,四五萬冊都有,從未聽說過誰家的房子因此有過問題。而且現在家裡的書架一般都會上牆,固定在牆面上,分攤一部分重量出去,就更不怕了。」
張豐的想法也得到了建築師的佐證,帥斌根據紅星新聞記者提供的數據為例:「一個普通書櫃裝滿,按照200公斤重量考慮,分攤到牆面上,大致是2.5kN/m的線荷載——線荷載是比較窄的面積在工程上的計算方式——通常住宅牆壁能承受10kN/m,所以完全不成問題。就算是放在樓板中間,分攤下來也可以輕鬆承受。」
這段專業表述「翻譯」過來,大意就是:普通住家戶,書櫃怎麼放都不用擔心,更何況一般家庭也不會把書櫃放在屋子正中間。「目前在普通人日常生活中,唯一會給建築安全帶來隱患的,就是在裝修的時候貿然去拆承重牆。」帥斌說。
在《過於喧囂的孤獨》的結尾,主人公家裡的也書並沒有倒塌,將他「像蝨子似的壓扁。」最後的結局是,「我」選擇主動爬進了機器裡,與自己深愛的書籍永久合為一體。
紅星新聞記者 喬雪陽
編輯 李潔
(本文來自紅星新聞APP,請至各大應用市場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