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報紙編校質量合格率達100%
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辦公廳日前就2016全國少兒報刊編校質量檢查相關情況向社會進行通報。其中,少兒報紙編校質量合格率達到100%,少兒期刊編校質量合格率為92.31%。
為進一步加強少兒報刊質量管理,推動全國少兒報刊出版單位狠抓內容質量,多出精品力作,總局新聞報刊司結合2016年向全國少年兒童推薦優秀少兒報刊活動,委託總局出版產品質量監督檢測中心組織專家,對全國169種少兒報刊(其中期刊143種、報紙26種)進行了編校質量檢查。依據相關規定和行業實際,確定期刊編校差錯率不超過萬分之二、報紙編校差錯率不超過萬分之三為本次質量檢查的判定標準。
經檢查,編校差錯率為0—1 的少兒報紙有18種,佔69.23%;編校差錯率為1.01 —2 的少兒報紙有7種,佔26.92%;編校差錯率為2.01 —3 的少兒報紙有1種,佔3.85%。其中,《小學生學習報》《學生英語報》《小博士報》《小學生拼音報》編校差錯率為0。與2014年抽查結果相比,今年少兒報紙的整體質量進一步提升。例如,差錯率小於1 的報紙比例從2014年的48.65%升至69.23%,增長了20.58個百分點。
相比2014年,今年少兒期刊整體質量穩中有升。《學與玩》《時事畫刊》《兒童畫報》等27種期刊編校差錯率為0;差錯率在0—1 的期刊有96種,佔67.14%,比2014年增長2.5個百分點;差錯率為1.01 —2 的期刊有36種,佔25.17%;差錯率在2 以上的質量不合格期刊有11種,佔7.69%,相比2014年略有下降,未出現兩年都不合格和差錯率奇高的期刊。在11種質量不合格期刊中,有10種期刊都是此前檢查過的合格產品。通報指出,這說明部分期刊出版單位對質量重視程度不夠,沒有真正做到常抓不懈、持之以恆。
根據檢查結果,少兒報刊主要差錯類型包括:一般性文字差錯,語法錯誤,知識性錯誤、上下文不對應,數字、量和單位、標點符號使用不規範,以及夾雜網絡語言和繁體字。在標點符號方面,除了以往常出現的逗號與句號混用、句號與問號混用、句號與分號混用情況,檢查還發現其他一些使用不規範的情況。這些問題反映出一些少兒報刊編校工作的粗糙,編輯基本功不紮實、專業知識水平不過硬、知識儲備不足以及編輯人員對相關標準規範掌握不熟練和工作的隨意性。
總局對此次專項質檢中差錯率為0的4種報紙和27種期刊提出表揚,對差錯率超標的11種期刊提出批評。希望廣大少兒報刊出版單位牢固樹立責任意識、質量意識和精品意識。各級新聞出版廣電行政部門建立少兒報刊質量監督管理長效機制,加強報刊出版事前、事中、事後全過程質量監督管理。要求各少兒報刊出版單位加強少兒報刊編輯隊伍培訓,督促少兒報刊編輯人員學習掌握新聞出版有關法律、法規、規章和政策,熟悉國家和行業標準,不斷提高科學文化素養和編輯技能,為廣大少年兒童提供更加優質豐富的精神食糧。
編校差錯率為零的
少兒報刊名單
報紙:《小學生學習報》《學生英語報》《小博士報》《小學生拼音報》
期刊:《學與玩》《時事(中學生版)》《時事畫刊》《少兒科學周刊》《讀者·校園版》《中學生閱讀(高中版)》《媽媽畫刊》《兒童畫報》《百科探秘》《幼兒畫報》《嘟嘟熊畫報》《嬰兒畫報》《七彩語文》《阿阿熊》《米老鼠》《博學少年》《科學24小時》《親子》《小星星》《開心幼兒》《小學生之友》《科普童話》《幼兒畫刊》《娃娃樂園》《哈博士》《好孩子畫報》《青少年科苑》
(責編:趙光霞、宋心蕊)
粗製濫造情懷耗盡 國產青春片何去何從? 經歷了近三年的井噴,題材泛濫、故事狗血、製作粗糙的青春片,終於在一片吐槽聲中逐漸失去了關注熱度,甚至被業內認定為一個註定失敗的類型。國產青春片未來出路何在?【詳細】
自媒體智能分發平臺蜂起 內容爭奪激烈 如果說2015年是新聞客戶端的高峰年,那麼2016年各大網站掀起了自媒體智能分發平臺的熱潮。進入2016年以來,我們可以明顯感覺到各大網站、平臺等對內容的爭奪越來越激烈,這背後的原因是什麼?對內容創業者的影響如何?【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