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保險挑花眼,銀保監會:禁止單一責任險

2020-12-13 北京日報客戶端

來勢洶洶的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喚醒了許多人對健康保障的意識,開始尋求社會保險、醫療保險之外的商業保險保障。嗅覺靈敏的保險公司迅速行動,疫情發生以來集體升級了原有的保險產品,並推出許多涵蓋新冠肺炎保障的新產品,有些還是免費贈險。面對琳琅滿目、花樣繁多的險種,消費者要擦亮雙眼謹慎選擇,尤其要迴避剛剛被叫停的新冠肺炎單一責任險。

超500款產品擴展保險責任

北京保研公益基金會副秘書長汪波濤提供的數據顯示,截至2月11日,市場上已有49家險企超過520款保險產品將保險責任擴展至此次新冠肺炎。比如中國人壽就對旗下31款長期重大疾病保險產品進行了責任擴展,涵蓋新冠肺炎確診保險責任。凡購買了這31款擴展責任產品的中國人壽客戶,一旦確診新冠肺炎且達到重型或危重型的,將獲得最高100萬元補償。新華保險、泰康人壽、平安人壽、中英人壽等險企對部分意外險進行了責任擴展,部分公司賠付限額為20萬元。君康人壽、恆大人壽、天安人壽、陽光人壽等險企對重疾險責任進行了擴展,部分公司給付基本保險金的30%。

目前各家險企還在不斷推出產品升級措施,持續為疫情防護保駕護航。

新品與贈品輪番上陣

除了拓展保險責任,還有不少公司推出多款針對新冠肺炎的新產品,甚至還有的公司給保險客戶提供免費領取版本。

1月30日,泰康保險推出抗擊新型冠狀病毒保險產品——「泰康愛心保」保險產品計劃,在不增加保費的基礎上,將原有意外險產品「泰康e順短期意外傷害保險」新增感染新型冠狀病毒後身故或致殘的賠付責任。出生滿30天且出院到70周歲都可以投保,覆蓋各個年齡段。保險期間為1年,保障額度20萬元。

人保健康與螞蟻保險合作推出的「好醫保·長期醫療保險」為投保客戶免費贈送抗擊新冠肺炎特別保障,確診為新冠肺炎危重症患者可闊的10萬元保險關愛金。同時,投保老用戶仍可享受該產品原有的最高400萬元保障額度、報銷比例100%、抗癌特藥全覆蓋等保障。

微信「微醫保·長期醫療」、「微醫保·百萬醫療」、眾安保險「尊享e生」、水滴保險「水滴無憂保」等產品也面向老用戶免費提供抗擊新冠肺炎保障。

「新冠」保險如何挑?

那麼問題來了,這麼多產品都涵蓋新冠肺炎保障,我們究竟該選擇誰呢?

復旦大學經濟學院教授、復旦大學風險管理與保險學系主任許閒介紹,商業保險的種類繁多,在本次抗擊新冠疫情中發揮作用的主要是健康保險和人壽保險。健康保險中所涉及的險種主要是醫療保險和重大疾病保險;人壽保險中涉及的主要是定期壽險和終身壽險。

對於保險產品而言,保障人群和賠付金額是兩個重要指標,保障人群範圍越大,賠付金額越高,對消費者就更為友好。i陽光普照百萬醫療保險的住院醫療費用保險金高達100萬元,是金額最高的免費保險產品。在保險期限方面,部分保險公司所推出的有效期較短,並且主要承擔身故補償金的產品,消費者需要謹慎選擇。

此外,目前市場上針對新冠肺炎的大部分產品的保障內容是危重症和身故,如果消費者只是感染新冠肺炎,症狀並不嚴重,在治癒後是不能獲得賠付的,因此消費者也要關注對於輕症是否能賠付。

禁止「新冠」單一責任險

2月15日,在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新聞發布會上,銀保監會副主席梁濤表示,目前某些保險公司推出了開發專屬新冠肺炎保險保障計劃,考慮到目前還缺乏定價數據的基礎,「為防止侵害消費者權益,銀保監會禁止保險公司開發此類單一責任保險產品」。同時,嚴禁保險公司借疫情渲染氣氛,以疫情為營銷噱頭炒作保險產品。

許閒表示,所謂的「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專屬保險」,這種產品由於缺乏歷史數據,精算的依據不足,缺乏定價基礎。疫情當前,確有保險公司借疫情渲染氣氛,利用疫情誘導客戶退掉原來的保險產品替換新的保險產品。「退舊換新」將使消費者面臨退保損失,而且新的保險產品未必能真正滿足消費者的真實需求。消費者面對這樣的產品宣傳時一定要擦亮眼睛,謹防上當受騙。

圖片來源:微保、螞蟻保險

來源:北京日報客戶端|記者 張品秋

編輯:張品秋

流程編輯:吳越

相關焦點

  • 銀保監會:新冠肺炎保險,統統下架!
    在2月15日的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新聞發布會上,銀保監會副主席梁濤表示:「為防止侵害消費者權益,銀保監會禁止保險公司開發專屬新冠肺炎保險此類單一責任產品」。他指出了3個原因:   第一,這種產品缺乏歷史數據,精算依據不足,缺乏定價數據基礎,隨意定價可能會侵害消費者權益。
  • 缺乏定價基礎 銀保監會禁止保險公司開發專屬新冠肺炎保險產品
    來源:經濟觀察報經濟觀察網 記者 姜鑫 2月15日,在國務院應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聯防聯控機制新聞發布會上,銀保監會副主席梁濤表示,目前,某些保險公司推出了開發專屬新冠肺炎保險保障計劃,由於目前還缺乏定價數據的基礎,為了防止侵害消費者權益
  • 保險科技周報:中國首個責任險監管辦法出爐;銀保監會點名通報30家...
    (來源:和訊保險)  中國首個責任險監管辦法出爐:規範承保邊界釐清責任保險與財產損失保險關係  繼2020年五月出臺了《信用保險和保證保險業務監管辦法》後,銀保監會在12月25日又出臺了《責任保險業務監管辦法》(下稱「辦法」),對責任保險經營行為進行了規範。
  • 銀保監會:新冠肺炎出險賠付可在申理當日完成 禁止保險公司開發...
    今天(2月15日)10時,國務院應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聯防聯控機制在國新辦舉行新聞發布會,有記者提問,對於新冠肺炎的患者怎樣進行理賠?什麼時候能夠賠付?對於目前公眾如何正確地選擇保險產品,銀保監會能否給一些建議?
  • 銀保監會中介部王磊:保險中介市場和監管的3點認知
    10月16日,中國銀保監會保險中介監管部市場分析處處長王磊在《今日保》舉辦的「2020中國保險中介發展高峰論壇」上,系統性的講述了保險中介市場和監管的3點認知,回答了當前中介市場的一些根本問題。我是中國銀保監會保險中介監管部的王磊,非常高興參加2020中國保險中介發展高峰論壇。本次論壇以「重啟未來·應變下的繁榮」為主題進行研討,試圖挖掘並解構推動保險中介繁榮的驅動力,行業大咖雲集,中介翹楚匯聚,大家以論壇為平臺,交流思想,凝聚共識,尋求突破。在此,我謹代表中國銀保監會保險中介監管部,向論壇的順利舉辦表示熱烈的祝賀!
  • 每經21點丨23名鑽石公主號郵輪下船者未經新冠病毒檢測;銀保監會...
    2丨銀保監會依法結束對安邦集團的接管銀保監會發布公告,根據《保險法》第147條規定,從安邦保險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拆分新設的大家保險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已基本具備正常經營能力,中國銀保監會依法結束對安邦集團的接管。大家保險集團正積極引進戰略投資者,已基本鎖定社會投資人。
  • 保監會:今年醫院或醫生必須購買醫療事故強制責任險
    據央視網報導,保監會主席項俊波今天(1月21日)稱,今年要推進醫療事故強制責任險,醫院或醫生必須購買,以加大對醫療事故受害者的賠償力度,緩解醫患矛盾。保監會稱,此類保險體現社會責任,醫院應與保險公司共同設計些針對性較強、保障金額較充足的保險產品。我國從上世紀80年代我國開始醫療責任保險試點,但至今覆蓋面仍然比較低。
  • 銀保監會:個人不得開展網際網路保險業務
    中新網12月14日電 據銀保監會網站消息,銀保監會14日發布《網際網路保險業務監管辦法》(以下簡稱《辦法》),《辦法》規定,網際網路保險業務應由依法設立的保險機構開展,其他機構和個人不得開展網際網路保險業務。
  • 獨家|銀保監會就保險資管產品三項配套規則徵求意見
    (七)銀保監會要求的其他條件。組合類產品可以投資以下投資品種:銀行存款;債券、股票等公開交易市場品種;公募證券投資基金;保險資產管理產品;資產支持計劃和保險私募基金;銀保監會認可的其他品種。組合類產品參與衍生品交易,僅限於對衝或規避風險,不得用於投機目的。
  • 因保證保險業務侵害消費者權益,人保財險被銀保監會通報
    1月6日,中國銀保監會消費者權益保護局點名中國人民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下稱「人保財險」),對其承保後未及時籤發保險單、未嚴格執行經銀保監會備案的保險費率、使用已廢止的保險條款等漠視並嚴重侵害消費者合法權益的問題進行了通報。
  • 銀保監會:推動網際網路保險持續健康發展
    記者12月14日從銀保監會獲悉,涉及千億保費市場的《網際網路保險業務監管辦法》(以下簡稱《辦法》)正式發布實施。《辦法》共5章83條,將於2021年2月1日起正式施行。
  • 新冠肺炎保險被強制下架了?
    來源:大貓好規劃新冠肺炎專項保險,最近真的是刷了一波存在感,但2月15日,突然就下架了。這到底是咋回事?2月15日的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新聞發布會,銀保監會是副主席梁濤參加的。梁副主席在會上指出目前某些保險公司推出了開發專屬新冠肺炎保險保障計劃,考慮到目前還缺乏定價數據基礎,「為防止侵害消費者權益,銀保監會禁止保險公司開發此類單一責任保險產品」。同時,嚴禁保險公司借疫情渲染氣氛,以疫情為營銷噱頭炒作保險產品。
  • 銀保監會:將基本養老金等養老基金明示為保險資管產品投資者
    保險資產管理機構不得違反相關規定,通過為單一融資項目設立多隻產品的方式,變相突破投資者人數限制或者其他監管要求。第三十三條 保險資產管理機構應當切實履行主動管理責任,不得讓渡管理職責,不得為其他金融機構的資產管理產品提供規避投資範圍、槓桿約束等監管要求的通道服務。
  • 銀保監會:支持健康保險產品結構向長期化方向發展
    來源:銀保監會中國銀保監會有關部門負責人就新修訂的《健康保險管理辦法》答記者問為進一步規範健康保險經營行為,保護消費者合法權益,銀保監會對《健康保險管理辦法》進行了修訂(以下簡稱《辦法》)。日前,銀保監會有關部門負責人就《辦法》相關問題回答了記者提問。一、《辦法》修訂的背景近年來,我國健康保險發展的內外部環境發生了深刻變化。
  • 銀保監會通報近期人身保險產品問題
    見習記者 李美麗  日前,銀保監會人身保險監管部針對近期人身保險產品監管以及監管報告審核中發現的問題進行了通報。  根據通報,人身保險產品存在長險短做和萬能險產品噱頭營銷,續保約定不合理、不完整及醫療處方審核約定不合理,較大利率風險及健康保險產品基於基因檢測結果進行區別定價等問題。部分保險公司還存在產品報送材料不規範、法律責任人任職資質不合規兩類問題。
  • 銀保監會印發《銀行代理保險業務管理辦法》的通知
    第十條 中國銀保監會直接監管的商業銀行經營保險代理業務,應當由其法人機構向中國銀保監會申請許可證。其他商業銀行經營保險代理業務,應當由法人機構向註冊所在地中國銀保監會派出機構申請許可證。商業銀行網點憑法人機構的授權經營保險代理業務。
  • 中國銀保監會辦公廳印發責任保險業務監管辦法
    摘要 【中國銀保監會辦公廳印發責任保險業務監管辦法】中國銀保監會辦公廳印發責任保險業務監管辦法。
  • 感染新冠肺炎 保險怎麼賠?三招教你挑選保險產品
    保險公司不得開發新冠肺炎單一責任保險首先,我們要了解一下,銀保監會明令禁止的新冠肺炎單一保險是什麼。2月15日,銀保監會副主席梁濤在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新聞發布會上介紹保險業參與疫情防控情況時稱,由於目前缺乏定價數據的基礎,為了防止侵害消費者的權益,銀保監會禁止保險公司開發此類(新冠肺炎)單一責任的保險產品。
  • 銀保監會:非保險機構和個人不得開展網際網路保險業務
    昨天,中國銀保監會發布中國銀行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令(2020年第13號),《網際網路保險業務監管辦法》(以下簡稱《辦法》)已於2020年9月1日經中國銀保監會2020年第11次委務會議通過,將自2021年2月1日起施行。
  • 銀保監會將直接監管39家人身保險公司
    銀保監會網站1月12日消息,日前銀保監會發布了《人身保險公司監管主體職責改革方案》,自2021年2月1日起施行,銀保監會將直接監管39家人身保險公司。監管職責分工明確《方案》綜合考慮公司系統重要性、資產規模、風險狀況等指標,將91家人身保險公司劃分為銀保監會直接監管和銀保監局屬地監管兩類。其中,銀保監會直接監管39家公司,銀保監局屬地監管52家公司。而在《方案》實施前,人身保險公司均由銀保監會直接監管。《方案》還對銀保監會、銀保監局的監管職責進行了明確分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