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購國民黨機要檔案、赴臺取回骨灰,劉光典被誣叛變之謎這樣揭開

2020-12-20 大白新聞

【記者/紀欣 攝影/實習生 李文靜】2008年,一部講述革命時期地下黨工作的電視劇《潛伏》在大陸熱播,片尾是中共隱蔽戰線戰士餘則成被派往臺灣執行任務。其實,在1949年前後,我有關部門向臺灣共派出了1500名「餘則成」。

史料記載,當年他們之中共約1100人被蔣介石反動集團殺害。由於那段歷史長期以來一直處於保密狀態,人們對這些烈士的姓名及事跡並不了解。近年來,隨著相關歷史的不斷解密,很多不為人知的英雄人物陸續浮出水面,原中央社會部後轉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參二部交通員、劉光典烈士就是其中一位。

近日,大白新聞專訪了劉光典之子劉玉平,正是靠著他多年來堅持不懈的調查,才揭開了其父英雄事跡。

劉光典資料圖

解放後他兩赴臺灣執行任務

「在這間十平方米大的小屋裡,留下了我兒時的歡樂和悲傷。我母親就是在搬到這裡後一年半去世的。」

這間小屋位於北京東城區一處小小的四合院內,目前已經成為劉玉平的工作室。在正對房門的一個柜子上,擺放著一座黃銅鑄就的劉光典烈士雕像。

劉玉平 攝影/實習生 李文靜

劉玉平告訴大白新聞,這是在2008年,正當他60歲時。雕塑大師張榮達,主動免費為他父親鑄的雕像。雕塑時參照的是劉光典20歲時的一張照片,劉玉平說,在這間小屋裡,是「六十歲的兒子和二十歲的爸爸在一起」。

劉光典,1922年出生,大連人。年輕時他曾經在哈爾濱工程學院及北平輔仁大學就讀畢業,後往來於東北、上海、北平做醫藥生意。1946年,內戰開始,在中共地下黨員洪國式的影響下,劉光典毅然加入中共東北社會部大連情報處,樹立了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的初心,開始了他義無反顧的革命生涯。

相關部門曾對劉光典參加革命後的表現有如下記載:「劉光典,知識分子,擅長商業貿易,在上海成立華石公司時,成為洪國式的主要助手,他為人誠實機警,不嫌棄共產黨窮鬧革命。在洪國式、秦笠於東北、北平經濟處於最困難的時候,拿出自己的財產支持革命工作。計黃金十兩,美元一千元。如以當時金價30美元折合一兩黃金計價,這一千美元就折合三十兩黃金,因此劉光典的貢獻是不小的。」

1949年上半年,全中國大部分地區已經解放。中共中央在北平一方面籌建成立中華人民共和國,一方面繼續揮兵南下,準備一舉解放全中國。同年5月,劉光典放棄了和家人團聚的機會,毫不猶豫地接受了一項艱巨任務,即先赴香港,後前往臺灣取回重要情報。劉玉平告訴大白新聞,「當時父親給家裡寫了一封信,講要到遙遠的地方做生意,最長一、二年就會回家。」

當時,劉光典離家的時候,他的妻子王素蓮26歲,最小的孩子劉玉平才1歲半。沒想到的是,這一別就成了劉光典與愛妻及子女的生死之別。

劉光典與妻子王素蓮

突遭不測傳來劉光典叛變的消息

根據組織安排,劉光典在臺工作一個月以後,順利返回香港,帶回了第一批極為重要的國民黨各方面情報。由於需要,1950年1月6日,劉光典再次前往臺灣。

然而,沒過多久,1月29日,中共臺灣省工委書記蔡孝乾被捕,不久他便在敵人的威逼利誘下叛變投敵,至使當時的地下黨工作者幾近全軍覆沒。劉光典所在的中共情報機構「北方企業行」被敵人破獲。失去了與組織的聯繫,劉光典在極其艱苦的環境中,在臺灣原始山林中,渡過了長達近四年「掘地為穴」的生活。

「父親離家執行任務的時候,母親才26歲,我才1歲半。1954年,我父親被叛徒出賣,在臺灣旗山被捕,然後敵人搞了一個離間計,對外謊稱劉光典背叛了。」劉玉平回憶道。

劉光典去臺灣後這些年間,王素蓮在北京一個人撫養三個孩子,默默盡著一個妻子的責任。

父親背叛組織的消息傳來,北京的家人也受到了「牽連」。不久後,母子四人就搬到了如今這個小四合院裡一間十平方米大的小屋中,王素蓮總會跟孩子們講,「等全國解放,你爸爸就會回來了。」

當時的劉玉平才6歲大,在他的記憶中,面對生活的種種艱辛,母親從來沒有怨天尤人,沒有抱怨過丈夫為革命扔下自己和孩子不管,更沒有表現出對黨和政府有任何不滿。這樣的一位深明大義的母親,自然也教育出三個懂事聽話的孩子。

然而,生活的磨難並沒有就此結束。1955年秋,年僅32歲的王素蓮因病去世,劉玉平深情地說:她是位偉大的女性,我們永遠懷念她。以後,姐弟三人相依為命。劉玉平告訴大白新聞,「姐姐也才11歲,當時組織上會給一些生活費,加上姥姥姥爺偶爾過來照顧一下。」姐弟三人就這樣慢慢長大成人。

為父調查發現驚人歷史真相

對於父親到底身在何處,年輕時的劉玉平心裡一直是存在疑問的。「1967年,我去內蒙插隊那幾年,心裡始終牢牢記住父親原單位——解放軍總參二部的一個辦公電話。」

沒過多久,劉玉平考上大學,回到了北京。那時他就下定決心一定要查清楚父親當年的真實情況。

1988年,姐弟三人聽說有一名從臺灣回來的老地下黨,帶回一個遇難烈士名單。多方查詢後發現,劉光典的名字也出現在這個名單裡。那時候國家相關部門下發文件,要求給犧牲的革命者追加烈士榮譽,「儘管如此,但那時父親的情況還沒有徹底搞清楚。」劉玉平介紹到。

1991年,臺灣作家李敖用高價買到了一些歷史機密檔案,隨後他把這個檔案命名為《安全局機要文件》,在臺灣公開出版發行了。這本書裡涉及到164個案件、上千名共產黨員。

當時一個臺灣朋友,知道劉玉平在尋找父親的歷史資料,就把這本記錄有劉光典內容的書送給了劉玉平。「我父親的很多結論性內容都是源於這本書裡的記載,譬如,『匿居山間,掘地為穴,過著長年類似原始生活』等。這些都是敵人的評語。」

臺灣作家李敖用高價買到了一些歷史機密檔案,隨後公開出版發行

「還有一個重要資料,就是我的兒子在臺灣某網站上發現一本出售中的名為《一個匪諜逃亡的故事》的印刷小冊子,裡面詳細記載了我父親當年在臺灣南部深山中四年的艱苦歷程。」2008年9月,劉玉平通過他在臺北的朋友,輾轉買到這本小冊子。小冊子顯示,這是一本專門用文字和圖畫描述劉光典在臺灣進行革命活動的極其珍貴的內部原始資料。

小冊子中記載,在戰友的精心安排下,劉光典在臺灣南部的旗山山中成功躲過國民黨軍警人員的抓捕。由於無法找到返回香港的船隻,他決心在深山中與敵人堅持鬥爭。那四年中,他過著類似原始人的生活,平時住在深山密林中,為了躲避風雨,或在山中掘地為穴或在林中搭個窩棚安身。最艱難時,為了躲避敵人抓捕,劉光典在海拔一千米之上的一個小山洞中安身。山洞洞口僅半米,深一米一,高一米七。

臺灣一本《一個匪諜逃亡的故事》的印刷小冊子,詳細記載了劉光典當年在臺灣南部深山中四年的艱苦歷程

正是基於以上劉玉平及姐姐、哥哥努力搜集到的這些資料,劉光典為革命犧牲的事實才逐漸真相大白。

烈士一半骨灰終於被接回大陸

「英雄始終是不會被埋沒的,真相終將大白於天下。在我眼中,我父親是一個完美的革命者。我熱愛、尊重他。在為人處事上,我也處處以他為榜樣,不能給父親丟臉。」劉玉平這樣對大白新聞說道。

相關資料記載,劉光典被捕後被國民黨關押了5年。1959年2月4日,國民黨軍事法庭決定,對經過三審判處死刑的我情報部門派往臺灣執行任務的交通員劉光典執行死刑。一張劉光典犧牲前的照片顯示,當時他微微向右歪著頭,輕蔑平靜地面對敵人,毫不畏懼。在這一天,一位共產黨隱蔽戰線的優秀戰士,懷著他對革命事業的忠誠,走完了他37歲短暫的人生。隨後,國民黨當局又以劉光典的遺體無人認領為由,將其遺體解剖。

劉光典犧牲前,敵人拍下這張照片

劉玉平說,「事情查清楚之後,2008年,組織上撥款,幫助我們趕赴臺灣去接父親的骨灰。」

當年,劉玉平多方調查發現,父親的骨灰存放在臺灣一處骨灰塔中。為了取回父親的骨灰,他和朋友報名參加赴臺旅遊團,並提前跟旅行團打好招呼,說需要半天時間「探親」。他們就利用這短短半天時間,來到骨灰塔。

「臺灣還沒有回歸,父親犧牲在這裡,為了能讓人們記住這一事實,所以我們當時只取回了父親一半的骨灰,等在祖國統一那一刻,再把兩部分合在一起。」劉玉平說。

2008年,劉玉平到臺灣接回父親骨灰

「我會繼續幫革命者後人查找資料」

多年來,我國隱蔽戰線革命者中似乎有一條不成文的規定,就是「只做不說」。再加上當年艱苦的地下鬥爭很多都是口頭命令,沒有什麼完整的檔案記載。這也直接造成了大家對共產黨隱蔽戰線革命者的所知所見都很少。

為了改變這種現狀,2009年春,臺灣地下黨員陳炳基、章中同志以及劉光典烈士之子劉玉平等三人,通過中央黨史研究室向黨中央提出建議,建設一座專門紀念這批烈士的場所。

劉玉平接受大白新聞採訪 攝影/實習生 李文靜

2013年秋,在黨中央決策下,「北京西山無名英雄紀念廣場」建成。上世紀五十年代犧牲在臺灣的八百多名中共隱蔽戰線戰士們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跡才得以解密。

經查找,目前已有包括吳石將軍在內的被蔣介石集團殺害的846位中共隱蔽戰線烈士及其他人員的名字,被刻在花崗巖牆壁上。劉光典烈士的名字也位列其中。

在廣場上還刻有一處銘文,上面寫到:「二十世紀五十年代,大批無名英雄為國家統一、人民解放秘密赴臺灣執行任務,犧牲於臺灣。不論在戰火紛飛的年代,還是在普天歡慶新中國誕生的時刻,他們始終堅守隱蔽戰線,直到用熱血映紅黎明前的天空,用大愛與信仰鑄就不滅的靈魂 。」

在臺灣,相關單位也樹立碑文,紀念這些熱血志士。2000年,臺北市政府在馬場町豎立紀念碑文,保留了刑場土丘,並將那裡開闢為「馬場町紀念公園」,以紀念1950年代為追求社會正義及政治改革犧牲的革命者們。

在採訪的尾聲,劉玉平對大白新聞坦言,目前還有一些在臺灣犧牲的烈士情況尚不清晰,他也在幫助這些革命者的後人們查找歷史資料,「目前已經幫助查清了數位烈士的真相,找到了當年臺灣的相關資料及證據。」

相關焦點

  • 揭秘「餘則成」真正結局,隱蔽戰線烈士劉光典事跡將拍電視劇
    澎湃新聞記者從中共隱蔽戰線烈士劉光典之子劉玉平先生處獲悉,1月16日上午,電視劇《劉光典》(暫名)授權籤約儀式在北京舉行。劉玉平等劉光典烈士親屬出席籤約儀式。劉玉平在製作電視劇《劉光典(或潛戰)》授權協議書上簽字,正式授權北京廣電影視傳媒有限公司全權負責電視劇《劉光典(或潛戰)》製作拍攝,標誌著該電視劇的編創工作正式啟動。
  • 個人檔案只能通過機要的方式郵寄嗎?
    在畢業、更換工作時需要進行調轉檔案,最常聽到的就是需要通過機要形式轉遞檔案,那麼應該如何操作呢?但是並非所有機構都可以進行機要轉遞,當無法進行機要轉遞時,檔案無法調轉該怎麼辦?因為根據我國檔案相關規定,個人是不能移交檔案的,因此檔案需要通過機構或部門之前傳遞,為了保障檔案的安全性,會以機要形式傳遞或派專人調轉檔案,機要時間大約是十到四十天,時間會稍微久一些。
  • 1945年重慶談判時周恩來機要秘書被「謀殺」之謎
    二人暢談一陣後,柳亞子先生起身告辭,周恩來派自己的機要秘書李少石送行。柳亞子和李少石一起,坐上了由司機熊國華駕駛的黑色司蒂培克轎車。這輛車為郭沫若先生所送,時為周恩來座車。下午5時30分,熊國華將柳亞子送回他在重慶沙坪垻的寓所後,即和李少石驅車返回。當時,因還要送周恩來出席一個重要宴會,熊將轎車開得飛快。
  • 蔡英文拖累民進黨選情 國民黨或可取回高雄執政權
    (原標題:蔡英文拖累民進黨選情 國民黨或有機會取回高雄執政權)
  • 今年應屆生檔案郵寄 由機要改成快遞 安全嗎?
    重慶晚報訊近日,我市部分高校應屆畢業生向重慶晚報24小時新聞熱線966988反映,在檔案投遞時,遭到部分檔案保管部門拒收,緣由今年中國郵政集團公司出臺的新政:自2015年6月1日起各省區市郵政公司各級機要通信機構停止收寄和投遞所轄各大專院校、人社部門及所屬各級人才交流中心各類大學生檔案。
  • 畢業季來臨 今年應屆生檔案郵寄 由機要改成快遞
    今年應屆生檔案郵寄 由機要改成快遞  檔案寄遞還安全嗎?也就是說,今後應屆畢業生檔案投遞路徑,就由走機要改為走郵政EMS快遞。  而另一方面,國家人社部相關要求:寄遞流動人員人事檔案應通過機要交通,或由專人專遞,否則不予受理。寄與收兩方政策衝突,使得部分應屆畢業生檔案不能順利投遞至當地人才交流服務中心,人才交流中心的檔案也無法順利投遞至目標單位。
  • 今年應屆生檔案郵寄由機要改成快遞 安全性誰保障
    也就是說,今後應屆畢業生檔案投遞路徑,就由走機要改為走郵政EMS快遞。  而另一方面,國家人社部相關要求:寄遞流動人員人事檔案應通過機要交通,或由專人專遞,否則不予受理。寄與收兩方政策衝突,使得部分應屆畢業生檔案不能順利投遞至當地人才交流服務中心,人才交流中心的檔案也無法順利投遞至目標單位。
  • 大學生檔案寄遞由機要改快遞 人才交流中心拒籤
    5月起,我國各地人才交流中心、高校都接到了來自中國郵政集團公司的通知:自今年6月1日起,各大專院校、人社部門及所屬各級人才交流中心的各類「大學檔案」不再通過郵政機要通信渠道傳遞,移交當地郵政公司辦理。這意味著,我國60餘年遞寄大學生檔案走機要的歷史畫上句號。  華西都市報記者調查了解到,這個新規並未與教育部和人社部達成共識。
  • 國民黨特務:密戰中原,平息反蔣之亂
    閻錫山、唐生智等國民黨內地方實力派人物,依仗 著在北伐中所佔據的地盤與膨脹的軍力,堅決反對蔣介石以"編遣裁兵」為名行削除異己之實,因此最終決定舉兵反蔣。在對付黨內反叛 者的作戰中,蔣介石派出了他的秘密組織幹將戴笠,進行軍事情報搜集與策反工作。
  • 毛澤東誇獎的兩位赴臺英雄--中國共產黨新聞--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1949年8月14日,吳石將軍突接臺灣來的急電,電文中,蔣介石命令其即日攜眷赴臺。迫於形勢,吳石只能服從。吳石去臺灣之前與吳仲禧見了最後一面。吳仲禧後來在回憶錄中寫道:「他告訴我,福建綏靖公署使命已經結束,他已被調任國民黨國防部次長,要到臺灣去任職。我曾請他考慮,到臺灣去是否有把握,如果不去,也可以就此留下,轉赴解放區。他堅決表示,自己的決心已經下得太晚了,為人民做的事太少了。
  • 國民黨中將共諜提供絕密情報轟動臺海
    1949年11月,中共華東局派女情報人員朱諶之赴臺,與打入國民黨內部的最高情報官「密使一號」取得聯繫。「密使一號」提供了含有大批絕密軍事情報的微縮膠捲,通過朱諶之由香港傳到大陸。1950年1月,解放軍總參作戰部部長李濤將情報呈給毛澤東,毛大加讚賞,囑咐要給「密使一號」和朱諶之記上一功,並當即賦詩一首:「驚濤拍孤島,碧波映天曉。虎穴藏忠魂,曙光迎來早。」
  • 羅祖耀帶隊到基層法院就檔案管理、 機要保密等工作進行業務指導
    羅祖耀帶隊到基層法院就檔案管理、 機要保密等工作進行業務指導 2020-12-14 18:2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顧順章叛變之後,陳賡與顧徹夜長談,為什麼陳賡不手刃叛徒?
    他的叛變對我黨影響極大,甚至可以說顧順章的叛變直接影響到我黨的發展。對於顧順章的叛變,中共明文下發「」通緝令,但是令人意外的是陳賡並沒有執行。 傍晚時分,顧順章落網,之後還沒經過拷打就叛變了。行雲流水般的動作讓人不得不懷疑,顧順章是不是蓄謀已久的叛變?不過被喜悅衝昏頭的國民黨特務不假思索的報告給國民政府。 當顧順章得知國民黨特務把自己叛變的消息傳回南京時,跺足長嘆,道:「抓不住伍豪了」。因為顧順章是中共特科的領導人之一,他十分清楚南京政府被滲透之深,只要消息傳回了南京,不用想,中共特科肯定知道了。
  • 關於鄧小平一些檔案文獻的回顧:偉人光輝一生的真實記錄
    我清楚地記得,8月19日10點左右,在翻閱第530號莫斯科中山大學檔案全宗第五卷時,突然發現一張22開白紙上寫著「鄧希賢」3個字。這不是鄧小平同志曾經用過的名字嗎?大家的注意力一下子被吸引了過來。鄧小平同志原名鄧先聖,5歲上私塾時先生說這個名字有對聖人不敬之嫌,給他改成了鄧希賢。這個名字一直用到1927年,為適應當時地下工作需要才改名鄧小平。
  • 市中院到港北法院指導檔案管理、機要保密等工作
    市中院到港北法院指導檔案管理、機要保密等工作 2020-12-10 17:3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海洋學術故事—揭開比目魚「比目」之謎
    海洋學術故事—揭開比目魚「比目」之謎 2020-03-25 16:1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國民黨CC系重要成員,孫中山的救命恩人,英年早逝
    一說起國民黨cc系,很多人比較陌生。特別是一些吃貨們肯定會第一時間想到喜之郎cc果凍,這兩個cc可是絕對不一樣的。國民黨cc系是在國民黨時期一個非常厲害的派系。為什麼叫cc呢?因為他的領袖是兩個姓陳的,一個叫陳立夫,一個叫陳果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