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應屆生檔案郵寄 由機要改成快遞
檔案寄遞還安全嗎?畢業季來臨,各方正在協調確保郵寄順暢
近日,我市部分高校應屆畢業生向重慶晚報24小時新聞熱線966988反映,在檔案投遞時,遭到部分檔案保管部門拒收,緣由今年中國郵政集團公司出臺的新政:自2015年6月1日起各省區市郵政公司各級機要通信機構停止收寄和投遞所轄各大專院校、人社部門及所屬各級人才交流中心各類大學生檔案。也就是說,今後應屆畢業生檔案投遞路徑,就由走機要改為走郵政EMS快遞。
而另一方面,國家人社部相關要求:寄遞流動人員人事檔案應通過機要交通,或由專人專遞,否則不予受理。寄與收兩方政策衝突,使得部分應屆畢業生檔案不能順利投遞至當地人才交流服務中心,人才交流中心的檔案也無法順利投遞至目標單位。
昨日,重慶晚報記者走訪市人才交流服務中心、部分高校就業處、部分區縣人才中心及中國郵政重慶分公司,受訪單位均表示,目前高校應屆畢業生檔案寄遞衝突確實存在,檔案郵寄高峰期即將來臨,目前各方正在協調,以達成一致意見確保檔案寄遞渠道暢通和安全。
應屆生檔案
人才交流中心:檔案安全或受影響
市人才交流服務中心相關負責人表示,每年存放於此的檔案數量約2萬份,加上分中心每年有6萬份檔案存入,而每年轉出檔案約2萬份,中國郵政的新政實際上對他們的檔案管理有一定影響。
該負責人表示,機要郵寄作為一種特殊郵件種類,交寄、分揀、投遞、接收都與普通郵件不同。「如今機要改快遞,意味著投遞的安全性少了一分保障。同時,特快專遞也可以是個人行為,接收檔案單位無法保證檔案的真實性和可靠性。」
高校擔憂:人才交流中心不收咋辦
昨日,記者走訪重慶工商大學、西南政法大學、長江師範學院等多所高校就業處。校方表示,目前,尚未大量投遞應屆畢業生檔案,所以新政暫未對其工作造成過多影響。
以前,高校寄遞檔案只需寫上收件單位的名字即可。而現在,學校老師必需收集收件人的詳細地址、郵編和聯繫電話,學生來自五湖四海,臨近畢業很多都不在校,信息難免有所遺漏,這都影響了寄遞,也有可能進而影響學生就業。
同時,校方對人才交流服務中心是否接受快遞的檔案表示擔憂。
郵政回應:參照高考錄取書單獨封袋
對此,記者專訪了中國郵政重慶市分公司相關負責人。該負責人稱,經中國郵政與教育部、人社部和國家郵政局等有關部門商討後確定:依據國家保密局有關規定,大學生檔案不屬於國家秘密載體,也不屬於郵政機要通信的傳遞範圍。目前,中國郵政方面正在協調各方工作,以確保檔案寄遞渠道順利暢通。
5月31日前,中國郵政對原機要寄遞大學生檔案的大專院校下發了專題通知,大學生檔案轉由EMS標準快遞等方式。
目前,中國郵政重慶分公司已從內部處理的各個環節對大學生檔案郵件的寄遞作嚴格要求。對於院校、人社部門等交寄單位,要求籤訂寄遞合同,並採取了定點專人上門攬收的方式。
在收寄環節,郵政方面統一製作了「高校學生檔案專用」封袋,以提高「大學生檔案」郵件的辨識度,並參照「高考錄取通知書」業務,單獨封袋,在交接路單上註明「高校學生檔案」字樣,不得與其他標準快遞混同封裝,開闢專門綠色通道,確保郵件安全和傳遞時限,並嚴格執行按址上門投遞。
國家三部門正商討怎麼寄
目前市內檔案投遞、接收情況如何?昨日,記者走訪了市人才交流服務中心和江北、渝北、萬州、永川等區人才交流中心。市人才交流服務中心相關負責人表示,目前,各級人才交流機構流動人員的檔案機要寄遞路徑暢通,而應屆畢業生的檔案到底走機要還是走快遞,目前各方正在商討之中。
市人才交流服務中心相關負責人表示,前日將寄遞新政帶來的影響和擔憂報至國家人社部。昨日人社部回應稱,人社部現已將情況反饋給中國郵政,昨日上午中國郵政逐一通知各省機要通信局,要求恢復到以往工作狀況。「也就是說,現在各級人才交流機構流動人員的檔案機要寄遞路徑恢復暢通。」
應屆畢業生檔案寄遞情況如何?江北區人才交流中心相關人士說,上周他們需要將兩位研究生的檔案通過機要路逕寄往學校,遭到市機要通信機構拒絕,最後由學生與校方商量以密封自帶的方式將檔案給予學校,目前應屆生檔案的機要寄遞通道還不暢通。
據了解,目前國家人社部、教育部、郵政局等正在研究應屆生學籍檔案轉遞方式。本組稿件重慶晚報記者 汪一陽
(責任編輯:魏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