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有時間就寫詩吧!東莞小詩人沙龍一句「熱詞」引發共鳴

2020-07-28 南方plus客戶端

「如果有時間就寫詩吧!」

「生活當中,總是會有一些片段或畫面,讓人覺得特別美好、但又說不出,這個就是詩!」

「當你學會用美麗的眼睛來看這個世界的時候,你會發現原來一切都有詩意,一切都可以寫入詩歌當中!」

7月26日,「好好說話 天天讀詩」2020東莞小詩人沙龍第6期(線上)(總第49期)成功舉辦。作為東莞市文化館原創的「最受市民喜愛的品牌活動」,今年小詩人沙龍雖然安排在線上展示,但絲毫不影響它的吸引力,500人的微信群瞬間爆滿,來自東莞和省內外的評委專家、常駐小詩人沙龍的顧問老師、小詩人、小朗誦者及家長、詩歌教育優秀老師代表、文化工作者齊聚一堂,在線觀摩了本次沙龍。

如果有時間就寫詩吧!東莞小詩人沙龍一句「熱詞」引發共鳴

本期沙龍由市文化館黃曉青老師主持,著名青年詩人馮娜老師擔任點評嘉賓,並邀請到青年詩人、詩教探索者、資深語文教師莊麗如老師現場詩教進行分享。專業的點評和精彩的分享,給大家帶來了滿滿的乾貨。家長們表示「這是一場比戀人相會還更浪漫的約會」、「上了一節很真誠的詩歌教學課,不由自主的拿起筆做了筆記!」、「孩子們和家長、老師都很受益,這個群每次都帶給我們啟發和思考!」

如果有時間就寫詩吧!東莞小詩人沙龍一句「熱詞」引發共鳴

活動伊始,莊麗如老師跟大家分享了題為《詩歌,讓我們用美麗的眼睛看世界》的詩教心得。她用引導自己從教的兩個班級學生寫詩的經歷,從學生詩作中舉例說明了詩歌有「為之一笑」「為之心動」「為之感懷」三個特點。此外,她分享了寫詩的幾種常用方式:一是對事物的重新命名;二是打通自然和生活的聯繫;三是角色互換、互串;四是打破常規思維。

如果有時間就寫詩吧!東莞小詩人沙龍一句「熱詞」引發共鳴

莊麗如

莊麗如指出:一二年級要大量誦讀、仿寫,要注重趣味和想像力,家長要多引導,老師要多指導和鼓勵;三四年級是創作的黃金時期,可以多進行主題創作、靈感創作,多注重真善美和想像力,家長和老師不宜做過多的引導;五六年級創作進入了成熟期,創作成為一種習慣,這個階段要不斷的陪孩子閱讀,不斷的刺激孩子們去閱讀。

隨後,葉子來、謝灼藝等10位小詩人進行了原創作品展示。馮娜對小詩人的每一首詩歌都進行了深入的點評,每次點評都是一篇很好的解析文章,精到、準確、學理性強。市文化館理論創作部主任、一級作家方舟表示,邀請專業老師對小詩人作品進行點評,是「小詩人沙龍的價值定位——給孩子最專業的指導」。

如果有時間就寫詩吧!東莞小詩人沙龍一句「熱詞」引發共鳴

馮娜

為滿足孩子們對詩歌閱讀和原創展示的需求,8月中旬市文化館318劇場將舉辦2020東莞小詩人沙龍第七期(總第50期)線下活動,歡迎小詩人和小朗誦家們積極參與,並歡迎學校老師組團參加。

請將原創作品WORD文檔或朗誦作品(可自選作品,也可選推薦作品)WORD文檔和錄好的音頻文件發送至小詩人沙龍投稿專用郵箱:DGXSR2020@163.com,聯繫人:創作部黃老師0769-22837180、通才文化楊老師13018686668 ,請註明姓名、學校、班級、年齡和家長聯繫電話,作品文檔請統一命名為:作品名+姓名+學校班級+原創/朗誦。嘉賓老師將進行現場點評和評選,優秀者將獲得「優秀原創」「小小朗誦家」和「詩歌未來之星」證書。優秀原創作品將入選《孩子們的詩——2020年東莞小詩人沙龍作品集》。

延伸閱讀

東莞小詩人沙龍是東莞市文化館推出的中小學生詩歌閱讀與創作的公益項目,該項目倡導經典閱讀、現代審美,尊重和保護孩子們的天性,鼓勵孩子們「我手寫我心」,真實、自信、有趣、自由表達身邊的事物和未知的世界。提倡開筆寫詩,致敬經典,致敬原創,致力以詩育心,以美啟真。該項目設詩人嘉賓講課及點評、朗誦嘉賓示範及點評、小詩人原創作品朗誦、詩歌經典誦讀、自然導師講課及互動等環節,將詩性審美、創意寫作和自然教育、語言藝術融為一體,多元並舉,激發孩子的寫作能力和創造性思維,為孩子們的素質教育和通識教育開啟了新的、有益的嘗試。

該項目自2016年創辦至今共舉辦了49期,由東莞部分詩人以及閱讀推廣人、音樂人、朗誦藝術家和自然導師近80位嘉賓先後為孩子們授課,近60所中小學校和近5000名孩子參與,培養了一大批小詩人、小朗誦家和自然愛好者。僅小學生原創作品達2000多首,現已正式出版和編印了《孩子們的詩》詩集四輯,廣受中小學生和家長的喜愛,2019年被評為「最受市民喜愛的品牌活動」。

第六期原創作品展示

1、我學寫字

謝灼藝 松山湖第一小學201班

指導老師 堯鑫

當我學著寫「花園」,

我的眼睛就看見,

在花間翩翩起舞的蝴蝶,

像開派對一樣快樂。

2、小蝸牛

陸昊心 東莞外國語學校305班

一隻小蝸牛,

在地上爬呀爬

清潔阿姨問:

你是不是在幫我拖地啊

小蝸牛沒回答,

繼續爬呀爬

小弟弟問:

你是不是在和我捉迷藏呀

小蝸牛沒回答,

繼續爬呀爬

大姐姐問:

你是不是準備要搬家呀

小蝸牛沒回答,

繼續爬呀爬

我捂著嘴偷偷笑,

其實小蝸牛正在寫作文,

一看它在地上

劃的句號,

就知道。

3、一米

謝昊添 麻湧好時光幼兒園中三班

上幼兒園

晨檢排隊

隔一米

喝水排隊

隔一米

上廁所排隊

隔一米

放學排隊

隔一米

老師說:「小朋友排隊隔一米。」

原來隔一米是一種高級的愛。

4、媽媽懂營養

謝迎湘 麻湧漳澎小學二年級(1)班

媽媽是位營養師,

一日三餐兩點,

定時定量。

媽媽說:「

早餐吃得像皇帝,

午餐吃得像平民,

晚餐吃得像乞丐。」

從小養成好習慣,

不偏食,

不挑食,

媽媽懂營養,

寶寶更健康。

5、我的名字

葉子來 東莞外國語學校302班

我的名字叫小葉子

小樹的身上也長著小葉子

春天到了

我發現山坡上

好多小樹在沉睡

它們的葉子不見了

我想把我的葉子

送給它們

我對著山坡喊:

小葉子、小葉子

小樹們醒了

身上長滿了我的名字

6、風

戴琳耘 莞城英文實驗學校三年級(1)班

春天,風躺在柔軟的草地上,

從一個水坑跳到另一個水坑,

吸著像糖一樣甜的花蜜……

夏天,風跟小動物們舉行跑步比賽,

把老人的假髮吹走,

把綠色的小葡萄變成了晶瑩剔透的水晶……

秋天,風和落葉一起飛舞,

踩著小扇子鋪成的金黃的地毯,

把碧綠的田野變成了金色的海洋……

冬天,風和孩子們一起堆雪人,

和嬌小可愛的雪花聊天,

在冰雪的世界裡盡情的遨遊……

7、樹是一本書(外一首)

張晗雨 佛山市順德區容桂容邊小學二年(9)班

清晨的第一縷陽光

騎在樹杈上

靜靜地默讀

幾隻麻雀飛來

蹲在樹蔭裡

嘰嘰喳喳地聊起書來

好學的蝸牛

每次讀完一頁

還不忘留下記號

蜘蛛呢

乾脆拿起一張網

直接住進裡面了

雲也健身

這個假期有點長

雲也宅在家

吃了睡,睡了吃

衣服都小了

太陽不願和它玩

雲很難過

在家瘋狂健身

糟糕

整個天地都快淹沒了

8、當雨過天晴的時候

楊若琪 松山湖第一小學四年級

指導老師 堯鑫

當雨過天晴的時候,

請到森林裡去走走。

給雨衝刷過的嫩葉,

一定是像寶石一樣

閃爍著耀眼的光芒,

聲音動聽的小鳥引吭高唱,

一下子喚醒了森林,

雨時被嚇得發抖的小白菊,

很快又微笑了起來。

9、熱壞的天空

牛彬權 松山湖中心小學一年級(3)班

指導老師 卓琳娜

炎熱的夏天

天上

一顆顆圓滾滾的白雲

撒滿天空

原來

天空也熱得受不了

張開雲朵毛孔

呼吸散熱呢

再熱一點

天空就會流汗了吧

我得準備好雨傘

10、雨(外一首)

李宛霏 南開實驗學校四1班

指導老師 聶詠梅

隔著雨幕

我,想念著陽光

待雨過天晴

彩虹高掛

隔著小窗

我——

又懷念起

雨滴的輕響

香樟

一棵香樟樹

站在雨幕中。

細密的雨點,

抽打著它的枝條。

昔日滿樹的紅花,

早已不再熊熊燃燒。

但高大的枝幹

依然挺立不倒。

耐心等待吧!

待雨過天晴,

你又將披上紅裝!

【記者】於羽佳

【通訊員】汪慧敏

【作者】 於羽佳

【來源】 南方報業傳媒集團南方+客戶端

來源:南方+ - 創造更多價值

相關焦點

  • 一場關於農民工詩人的詩歌沙龍!
    一場關於農民工詩人的詩歌沙龍!他們倆把忙碌之外的時間用來思考,所以寫出的東西是有靈魂的,詩歌貴在意境。@高鳳香:楊凌融媒體中心舉辦的這個沙龍活動,特別是邀請農民工詩人一起探討詩歌,我發自內心的感覺到欣慰。
  • 為工友和「小候鳥」讀詩!2020東莞小詩人沙龍將走進工廠
    8月22日上午,2020東莞小詩人沙龍詩歌進工廠專場(第7期,總第50期)將走進石碣鎮旭麗電子(東莞)有限公司。屆時,著名詩人楊克、鄭小瓊,廣東外語外貿大學創意寫作中心執行主任朱志剛,以及來自廣州、深圳、中山、東莞的詩人羅德遠、鄔霞、阿魯、劉大程、蔣志武等,將為企業員工和「小候鳥」讀詩、輔導創作,分享詩歌之美。此外,珸琹組合(由東莞青年才俊巫錫卉、覃妮組成)將傾情獻藝(演唱東莞詩人易翔詩歌作品《雪花訓》等)。
  • 來聽聽詩人怎麼說
    不妨聽聽詩人怎麼說。12月6日,「好好說話 天天讀詩」2020東莞小詩人沙龍在市文化館連開兩場——萬江專場及「文化館日」專場,反響熱烈。當天正逢首屆全國公共文化和旅遊產品雲上採購大會交流展示活動和第三屆東莞文化館日系列活動同步舉行,來自全國各地的領導嘉賓、專家學者,走進東莞小詩人沙龍活動現場觀摩、指導,詳細了解小詩人沙龍的創意和運作情況,並對小詩人沙龍立足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開發孩子們創意寫作能力的目標定位,以及「綿綿用力、久久為功」的做法表示讚賞,對項目「以文化人」「入心入腦、塑魂養魄」「有品質、高賦能」的追求給予充分肯定
  • 第四屆成都國際詩歌周|梁平:面對人類公共災難,詩人有寫詩的權利
    詩人們分為兩個會場,分別以「我們共同的星球 見證詩歌的溫暖和力量」和「成渝詩歌沙龍」為主題,展開研討和交流。在「我們共同的星球 見證詩歌的溫暖和力量」的會場中,著名詩人梁平發表了一番觀點,表達了他對疫情和詩歌的深層思考。本屆詩歌周由四川省作協、四川省文聯、中國作協詩歌委員會等支持,成都市文聯、成都市文廣旅局、五糧液集團公司主辦,成都市文聯《草堂》詩刊社等承辦。
  • 祈年文潭:古代頂級詩人,寫詩有多快?
    那麼古代頂級詩人,寫詩能有多快,能不能達到精確到秒的程度?有人想到個比較快的,曹植的《七步詩》:煮豆持作羹,漉豉以為汁。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據說曹丕走了七步,曹植就寫完了,不過從字數推斷,曹丕走得也有點慢,應該是打太極。無論如何,這個速度堪稱即興rap,在古代詩人裡算是最強大腦了。
  • 詩人餘秀華現象:是女版海子,還是會寫詩的鳳姐
    依著這種邏輯,正應了中國的一句古話,那就是英雄不問出處。反應到中國的文壇,那就是我管你問那麼多幹嘛,我出名了文壇就有救了,因為文壇這個「壇」,早在許多年前,就破爛不堪了,終於有個出名了的人了,你卻來這麼著攪和。但我們還是要審慎問一句,詩人餘秀華,她究竟是女版海子呢?還是只是個會寫詩的鳳姐呢?
  • 詩人胡弦:他打量這個世界並悄悄寫詩
    中國作協副主席吉狄馬加認為,當下中國詩壇上,胡弦是一個很有實力的詩人:「如果僅僅是一個小故事的呈現、簡單地對日常經驗描摹或模擬的話,詩歌不可能達到一定的高度。胡弦的詩歌除了對日常經驗的捕捉、對細節的把握,又有很多形而上的東西,胡弦在詩歌的精神高度、詩歌技藝上,都達到了相當的水平。」  胡弦,著名詩人,《揚子江詩刊》執行副主編。最新出版詩集《空樓梯》。
  • 詩人阿庫烏霧:寫詩的要有你切身的愛與痛
    12月9日,56歲的四川涼山彝族詩人阿庫烏霧在第四節成都國際詩歌周朗誦會現場誦唱了自己的彝語作品《招魂》。阿庫烏霧告訴封面新聞,他寫詩一直很注重音律性,因為他覺得「詩」與「歌」是不可分離的。而這個做法也與他詩性的根源有關:彝族的歷史幾乎都以詩歌為載體,通過累世口傳,已詠唱千年。
  • 如果你不會寫詩怎麼辦?向詩人陳學習並使用「一」很多詞,如果他
    如果你不會寫詩怎麼辦?能讀懂別人的詩詞,也能向大師學習,而且大師。當然,還有一個簡單而巧妙的方法,那就是用更多的數字「一」來營造一種悠閒的心情。詩人陳康曾用十個「一」個字寫了一首古詩,贏得了讚譽。叫「停」的考生是詩人陳。他很匆忙,或者晚了一步,所以他只能大聲喊叫,寄希望於船夫可以載他過去。這並不難,趕考沒用?船夫也進退兩難,他想幫他,就回去見陳康,他還覺得船上的人可能會有些問題,所以他不知道該怎麼辦。他想了想,對陳康說:好吧,我想你要趕考了,你一定是知識淵博,才華橫溢。
  • 臺灣詩人林婉瑜:詩是什麼?我為什麼要寫詩?
    讀詩時,我想理解詩人真實的思想,走進文字建築的空間四處敲擊,想聽見詩人的內心潛臺詞。如何發明驚奇創意、寫出有重量的意識、探索形式……對寫詩的人來說也是獨特的能力;如何在語言的質和其他各種層面表現出精巧和創造,也是詩的技巧。可以做出兼具知性、感性的表述,也可以用收斂的姿態去演示技巧……詩容納了很多很多的可能。
  • 「不寫詩」的詩人,花四年用西語翻譯《紅樓夢》
    北大教授趙振江有一種人,不寫詩,卻也可以稱為詩人。這種說法,用在像趙振江這樣一流的詩歌翻譯家身上,是貼切的。身為資深西語詩歌翻譯,在過去幾十年裡,趙振江將包括聶魯達等在內的西班牙語重要詩人詩作翻譯成中文,詞準意達,詩意盎然,讓很多國內詩人以及廣大文學讀者受益。他對語言的見解,也帶給很多詩人啟發。如果說,詩人使用語言,是在用語言的花朵部分工作,詩歌翻譯家琢磨語言,是在語言的根部工作。趙振江在詩歌的內部、根部浸潤之深,領悟之透,早就抵達一名優秀詩人的高級水準。
  • 寫詩的技巧
    句,作者有意將焦點的事物遠遠地放在無盡的長江中,使其顯得 帆小江長,碧空無際,這是另外的一種誇張手法,它不限於將某一物有意的誇張,而是將景物的對比極力的放在一個特殊的位置,從而形成一種強烈的<視角>效果。誇張的手法雖是寫詩的重要手法,也會起到突出的、強烈的、鮮明的效果,但是應該本著事物的本來面貌與心理的確切感受。
  • 女詩人廖慧:寫詩的人不停止成長
    筆者見到廖慧的時候,她高興地回憶起頒獎前後,「走之前我和家裡人說我去北京領獎了,他們一頭霧水;等我回來,他們看到水晶獎盃和證書,還看到授獎詞說『廖慧是中國最優秀的女詩人之一』,我媽不知怎麼回事把『之一』給讀掉了,哈哈。」  當筆者問家裡人知不知道她寫詩時,廖慧說:「知道,我爸年輕的時候也寫詩。詩歌離成都人的生活並不遙遠,新詩是這座城市的現當代文化傳統之一。
  • 李歐梵:在寫微信的時候寫詩吧
    孩子為什麼要讀詩?詩該怎麼讀?為此,著名文學評論家、樂評人、香港中文大學講座教授李歐梵先生特意接受採訪,談論詩歌對一個人性靈培養的重要性,他甚至呼籲:在寫微信的時候寫詩吧!在任何的夾縫裡重新塑造性靈的空間。
  • 如果有一天,我學會寫詩
    裡面提到了寫詩,而正是在反覆閱讀這本書之後,豬小瓜開啟了他的詩歌啟蒙。A.J在Ella Mentory School寫過的第一名詩歌。2、羅爾德·達爾系列裡有一本書:The giraffe and the pelly and Me,裡面也有詩歌,豬小瓜又讀又笑,唱了很久。
  • 深圳00後網紅詩歌姐妹花開公號寫詩,抨擊作文損耗詩人的想像力
    周末兩位小詩人常常在中心書城一呆就是一整天,熬遊在書海中。記者對兩位小詩人的採訪也就約在中心書城,這讓兩位小詩人有故地重遊的感覺。 姜爸爸常說,這兩個孩子是在書城長大的。「深圳書城也是孩子們廣泛閱讀的天堂。我統計過,馨賀到3歲半的時候,圖書閱讀量已超過1千冊。其中有不少就是繪本。 等到老二出生時,適合嬰幼兒閱讀的高質量圖書就更多了。
  • 盤點2014網絡熱詞 no zuo no die引發神翻譯
    網際網路流行語再次激發了網民的翻譯熱情,引發一股神翻譯熱潮。  記者發現,與往年「土豪」、「大媽」等詞的直接音譯不同,今年的神翻譯結合了更多網絡文化,大都採用會意的翻譯,一些神翻譯乍一看不明其意,再看看解釋自然會會心一笑。  如同大部分的網絡流行語一樣,令人拍案的神翻譯也大多來自匯聚網民集體智慧的網絡文化發源地——百度貼吧。
  • 瀋陽有一群寫詩的孩子……
    原標題:瀋陽有一群寫詩的孩子……   在瀋陽,有這樣一群幸福的孩子,在他們的生活裡,不僅有繁重的作業,還有詩和遠方。
  • 美國詩人吟英文版的蘇東坡 表示中國古詩難翻譯
    十多位詩人圍坐成一圈,輪流朗誦著自己的詩歌,有激情盎然的,有喃喃細語的,還有忍不住潸然淚下的。   這是前日首屆杭州國際詩歌圓桌會暨朗誦會的現場。浙江大學教授詩歌的劉翔老師,是這次活動的組織者,他告訴記者,從今年起,每一年春天都會舉行一次圓桌會議,和秋天舉辦的「詩琴之美」杭州國際詩歌朗誦會形成系列。不同的是,「詩琴之美」是讓大家朗誦詩歌,而圓桌會是讓詩人朗誦自己的作品。
  • 美國詩人吟英文版的蘇東坡 稱中國古詩難翻譯
    十多位詩人圍坐成一圈,輪流朗誦著自己的詩歌,有激情盎然的,有喃喃細語的,還有忍不住潸然淚下的。 這是前日首屆杭州國際詩歌圓桌會暨朗誦會的現場。浙江大學教授詩歌的劉翔老師,是這次活動的組織者,他告訴記者,從今年起,每一年春天都會舉行一次圓桌會議,和秋天舉辦的「詩琴之美」杭州國際詩歌朗誦會形成系列。不同的是,「詩琴之美」是讓大家朗誦詩歌,而圓桌會是讓詩人朗誦自己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