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6日,舞動長寧·第十二屆中國舞蹈「荷花獎」舞劇評獎在上海國際舞蹈中心大劇場隆重開幕。9月16日- 28日,來自全國的八家院團將在上海國際舞蹈中心和美琪大戲院進行展演,角逐最終的五個獎項。
此次入圍終評的八部展演劇目可謂「八仙過海,各顯神通」。
民族舞劇《川藏·茶馬古道》以舞為媒,展現背夫的堅韌果敢、樂觀向上,講述了茶馬古道上的動人故事與家國情懷;
以陳鐵軍烈士為原型的大型原創芭蕾舞劇《浩然鐵軍》,表現了一位大家閨秀經大革命浪潮洗禮而成為優秀革命戰士的歷程,以獨特的女性視角謳歌家國英雄;
在新中國汽車工業發展圖強的大背景下,民族舞劇《紅旗》講述了投身汽車產業建設的一家兩代人的感人故事,生動再現了中國產業工人在「紅旗精神」的感召下創業、守業、拓業的歷史足跡;
《騎兵》是中國首部以騎兵為題材的大型原創民族舞劇,講述了蒙古族青年朝魯成長為勇敢無畏的騎兵英雄,為新中國建立做出歷史性貢獻的歷程,折射出內蒙古人民的家國情懷和精神風貌;
大型原創舞劇《努力餐》的故事發生於20世紀30年代日本侵華戰爭時期,沉穩老練的中共地下黨人車老闆以努力餐樓作為黨的秘密聯絡站,創辦《大聲》周刊,宣傳抗日救亡,傳遞革命情報,輸送革命人才;
《彩虹之路》展現了西漢時期絲綢之路的風光情韻和西域多民族絢麗多姿的風貌,是一部弘揚絲綢之路精神,讚美中外各族人民友誼的大愛詩歌;
《石榴花開》講述了兩代花鼓燈藝人的藝術人生、情感糾結和精神風貌,詮釋了中華傳統文化是實現全面小康、建設美好鄉村不可或缺的精神動力;
講述著名散文家朱自清的生平事跡的原創舞劇《朱自清》再現了先生為人師、為人子、為人父、為人夫、為人友、為人傑這個「大寫的人」,展現了朱自清先生的文人風骨和民族氣節;入圍終評的作品取材各有千秋,以中華民族不同時期的感人故事,共同譜寫了一曲致敬時代的浩然長歌。
作為由中宣部批准立項、全國性舞蹈藝術專業獎項的「荷花獎」,是中國專業舞蹈藝術最高成就的專家獎,以其導向性、公正性和權威性在國內外產生了廣泛影響。這次評獎是對近一段時期內全國新創作的優秀舞劇的一次集中檢閱,也是一次高水準的比拼。
「荷花獎」與上海再續良緣
中國舞蹈「荷花獎」舞劇評獎自2009年落戶上海以來,已連續六屆與長寧區合作,並於2016年起入駐上海國際舞蹈中心。9月16日,中國舞蹈家協會、上海市長寧區人民政府、上海文廣演藝(集團)有限公司的代表就2022-2026年戰略合作籤署協議。此次籤約可謂「荷花獎」與上海再續良緣,三方將進一步發揮各自的品牌和資源優勢,為中國舞蹈藝術發展開創一個「三贏」的新局面。
據悉,長寧區成立了長寧文化發展專項基金,資助、獎勵了上海芭蕾舞團、上海歌舞團、上海戲劇學院附屬舞蹈學校出品的一批舞蹈藝術精品力作和舞蹈藝術家們。7名舞蹈類人才分別獲得2017和2020年長寧區十大領軍人才、領軍人才和專業技術拔尖人才。
本屆「荷花獎」期間,還將同步舉辦「問道」中國舞劇高峰論壇,邀舞壇大咖共同探討中國舞劇創作觀念、道路與問題;開設「舞聚雲端」直播間,在嗶哩嗶哩、微博等線上平臺分享此次入圍舞劇作品的精彩片花和幕後創作故事;組織舞蹈家走進基層、走進社區,開展藝術導賞活動;實施「藝匯長寧」舞蹈普及公益票計劃,邀請百姓走進舞蹈中心觀看專業舞劇,讓長寧百姓在家門口就能享受高雅舞蹈,服務覆蓋殘疾人、老年人、青少年、白領青年等工作、生活在長寧的全人群,大大豐富了群眾的精神生活。
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 陳慶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