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的上半年,因為新冠肺炎變得不平凡。
高考也因此不同以往,被迫延遲到七月。
經歷高考的你,無論曾經覺得怎樣遙遠,它還是一如既往趕來。
時至今日,高考如約而至,又如期結束。
過去365天裡,仿佛只過了一天,重複了364次的你,
終於在考場上奮筆疾書,大顯身手,放手一搏。
面對高考的結果,或許你一臉驚喜,又或是一臉愁苦。
其實高考並不可怕,關於高考,這些你一定要知道。
知乎上對於高考的討論,有這樣一條評論:
「高考是一道門檻,總會有人被拒之門外。千軍萬馬過獨木橋,總會有人失足落水……」
高考參與人數眾多,分數競爭激烈。每年一出高考成績,總會有人欣喜有人憂。
因為它不會讓所有人都如願以償,也不會讓所以人都大失所望,這就是它的殘酷性。
歷年來,雖然高考人數倍增,在數千萬人的競爭中,在群英爭霸的戰場上,你要這樣想:
有的人不會和你同省,又有的人不會和你同市,同縣,同鄉,同級,同班,還有很多人不和你同考室,甚至不會和你報考同一個學校同一個專業,到最後你的對手,難道不是只剩你自己嗎?
其實高考對於我們來說,最大的敵人,恰恰是我們自己。
如果你的心態足夠陽光,即便再難解的題,你也能從容冷靜,鎮定思考,輕鬆作答,甚至比平時發揮地更好。
如果你的心態太過悲觀,哪怕是送分題,你也會瞻前顧後,思緒萬千,猶豫不決,可能結果還不如平時的模考。
高考說到底除了平時的努力之外,你的心態也決定了最終的結果。
我有一個同學,高三時成績一直都名列前茅。
老師對她的期望很高,把她作為重點培養對象,她對自己的要求也很高,同時給自己很大的壓力。
最後成績出來填志願時,她報了專科,連老師都不敢告訴。
然而,平時不受老師重視的同學,卻成為了高考的一匹黑馬,令老師和同學們刮目相看。
其實若干年以後,當你回首高考之時,你會發現:
「高考最迷人的地方不在於如願以償,而恰恰在於它的陰差陽錯」。
也有老師曾這樣告訴我們:
「高考實質上沒有考得好考得差這樣的說法。
而是所有年輕人一起做一份題,然後決定你去哪一座城市,遇見什麼樣的人,和誰相愛,和誰一起旅行,不用太擔心。
要期待自己的城市和自己的相遇。」
戰勝了自己,你就贏得了高考。
高考是一場難忘的經歷,它會讓你更加透明而乾淨。
你看待高考的心情如何,也就更深刻地明白高考帶給你的意義。
無論你覺得高考有多殘酷,可到目前為止,它確實是最為公平的選拔人才的方式,這一點毋庸置疑。
三次高考才夢圓北大的俞敏洪就說過:
「到目前為止,對於農村孩子來說,高考是唯一改變他們命運的方式,它是一個特別合理的存在,可以不受權貴、不受金錢財富、不受權利的影響。」
自從1977年恢復高考以來,無數學子通過高考實現了自己的夢想,改變了自己的命運。
8歲的馬雲第一次參加高考,最後卻名落孫山,數學竟然只考了1分,那時他很失落。
可是他沒有放棄,第二年繼續參加高考,沒想到依然落榜,數學也僅有19分,這讓他更挫敗。
那是他人生中最失敗的日子,「我覺得自己太差了,我幾乎什麼都不行,我高考落榜,我跟表弟到一家酒店去應聘服務生,結果表弟被錄用,我被拒絕,老闆說因為我長得又瘦又矮,長相不好。」
24個人去應聘服務員,結果其他人都錄取了,唯有他被淘汰了。
做搬運工人,做服務員卻屢遭打擊的他,決定再次參加高考,這是他第三次高考,最後成功上了杭州師專。
三次高考成就了馬雲,讓他能擁有今天的功成名就。
中國廣袤無垠的國土上,農村地區佔據了相當大的部分。
今年高考前夕,大別山裡的「高考小鎮」毛坦廠再次引來網友熱議。
在這個小鎮上,沒有網吧,還沒有電視。
不少父母親甚至放棄在外工作,只為了孩子的高考。
這些高考的孩子中,復讀生就佔據了2/3。
無論你覺得為了高考這樣是多麼不可思議。
但毛坦廠的孩子,他們明白,這段奮鬥的日子對於他們的意義。
有位網友說:
「從專科到高復後的一本以上,這讓我覺得自己所有的努力和付出都是值得的。你嘲笑的毛坦廠,讓我高考多考了100多分。」
也有網友留言評論說,從毛坦廠走出來的學生基本上混的很好,高學歷高薪資。
沒有經歷過這種求學的經歷,你就沒有資格評判他們。
畢竟,高考,承載著無數學生們的夢想,也承載著無數家長們的希望。
多少貧寒的學子,他們通過高考,走出了農村,走出了大山。
他們奔走在全國各地,五湖四海,成為國家乃至世界的人才。
知識改變命運,高考是你走向成功的一條捷徑。
高考可以成為你人生的加油站,使你開啟人生新的徵程,揚帆起航。
高考能改變命運,它能讓你走的更高更遠。可是我們不能以高考成敗論英雄。
高考是人生的一大轉折點,高考後,你可以選擇繼續讀書深造,你也可以選擇就業工作。
通過深造,我們可以選擇更好的生活方式。但選擇進入社會,同樣也可以混的不差。
因此,我們要明白的是,高考不會決定你的一生。
很多人沒有經歷過高考,更沒有上過大學,可他們依然有一番成就。
我國現代文學巨匠沈從文先生,沒有讀過大學,只有小學文化。
但這並不妨礙他的文學創作,留下了《邊城》、《長河》、《湘西》等優秀的小說和散文作品。
1988年,沈從文還獲得了諾貝爾文學獎提名。
周杰倫兩次報考臺北大學都沒有被錄取,於是他開始在餐廳打工。
也許天生的對於音樂的天賦,讓他在歌壇越挫越勇,也越走越遠。
出道以來,他創作了許多經典的歌曲,在國內外獲獎無數,也贏得了眾多的粉絲。
汪涵作為知名主持人,他主持的節目都可圈可點。
當他在節目中侃侃而談時,你一定不知道他只是一名專科生。
90後網紅李子柒,央視這樣熱評:視頻裡沒一個字誇中國好,卻講好了中國故事。
詳細了解之後才知道,她沒讀過多少書,更沒有機會高考。十四歲就開始在外打拼,在城市謀生。
這樣的例子,數不勝數。都向我們傳達出一點:高考並不是通向成功的唯一途徑。
曾經駭人聽聞的北大學子弒母案,作案手段殘忍,三年後才被作拿歸案。
而案件的主兇吳謝宇,在生活被同學們認為幾乎是一個完美的學霸形象。
吳謝宇
38歲的浙大學霸陳勤跳樓身亡,你可知道,他是曾經的高考狀元?
本科畢業後,考取了國外的研究生,畢業後在美國矽谷工作。
有誰能想到,他竟然在公司總部跳樓自殺,結束自己的生命。
這些所謂的通過高考進入最高學府的驕子,誰會料到最後會是以這樣的人生草草收場,實在是令人汗顏。
但是,我們也不能因此諷嘲諷高考狀元的結局,畢竟有所作為的大有人在。
只是我們要明白,高考不是人生的決勝局,它不會決定你的未來。
就像國產電影《哪吒之童魔降世》中的臺詞:「我命由我不由天!」
高考不是人生的唯一出路,你的人生和命運掌握在自己的手中。
網上有人這麼說:
「考場很小,世界很大。考試是個點,人生是條線。沒有人因為考試贏得所有,也沒有人因為考試輸掉一生。
哪有什麼一考定終生?試卷小天地,人生大考場。試卷不過是一張紙,未來才是一幅畫。」
高考之外,我們還有詩和遠方。
人生海海,長路漫漫,邊走邊賞吧。
正經歷完高考的你,希望你一切順利。
無論結果如何,都請你心中向陽。
因為,未來在前方等你。
高考真的並不可怕,你們怎麼認為的呢?關注我@閬城姑娘 一起留言交流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