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高考,每個考生都有很多話要說。從幼兒步履蹣跚就接觸過語言和漢字,含辛茹苦讀書十幾年,就為了一次高考。在這個過程中,我們付出了太多,不僅花費了時間,精力,金錢,還有很多無法衡量的事情,比如期待,希望,親人的付出等等。
可以說,高考是最公平的考試,但是總有一些人努力學習卻沒有取得滿意的成績,都說一考定終身,這句話也不是無道理。名校出身一畢業就被大企業籤走年薪百萬並不是夢,而從普通學校或者差一點的學校畢業擠破頭也難找到一份自己非常滿意的工作。
今天,&34;來與大家討論一個話題:高考真的能決定一個人的人生嗎?
1. 高考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變某些人的命運,但不能決定一個人的人生
千軍萬馬過獨木橋,沒有人知道誰可以通過,誰將會跌倒。對於貧困學生來說,高考是他們唯一的出路。如果他們不想將來以苦力為生,不想到處看人臉色,想走出高山,過自己想要的生活,那麼高考就是他們唯一的選擇方式。儘管高考可以改變命運,但並不能決定一個人的人生。高考是為你未來生活的鋪的一條捷徑,高考考得好將來會順利一些。但是,考的不好並不意味著你只能賣苦力。人生不僅有高考的這一條出路,只要有自己的想法和生活上出路,即使沒有通過高考,也不會太差。所以考生們大可不必因為現在的成績不如意,對以後的生活不抱有希望。
2.高考不是唯一的出路,創業才是你的階層上升通道
隨著時代的發展,各種現象似乎表明,高考對促進社會成員的升遷性社會流動的功能減弱了,高學歷並不一定能帶來良好的收入和職業地位。 &34;的口號不再像以前那樣令人信服。
宗慶後出身於一個南京國民政府的小職員家庭,中考時因&34;不好無法報考師範學校,從此在杭州的大街小巷賣煮紅薯和爆米花。但宗慶後始終不認為自己命該如此,1987年,42歲的他承包了一家嚴重虧損的校辦企業,之後努力經營,建立了娃哈哈集團,並三度成為&34;。
相似的例子還有前不久因《美國工廠》而名聲大噪的福耀集團董事長曹德旺。他小時候家裡很窮,14歲輟學放牛,15歲跟著父親賣水果、販菸絲,是一個苦悶的底層青年。但他不認命,四處尋找機會,並勇於行動,結果到1975年就積累了6萬多元,那時候連&34;都沒有結束!改革開放後,他又創立福耀集團,生產出享譽世界的汽車玻璃,並把工廠開進了製造業霸主美國的家裡。
像宗慶後和曹德旺等這樣在一窮二白的基礎上逆襲成功的創業者有很多。因此,貧窮並不可怕,可怕的是,面對貧窮,人們表現出頹廢和軟弱。
3.努力學習,相信是金子就會發光
準高三生距離高考還不到300天。再怎麼後悔高中前兩年沒有好好學習也沒用了。如果你不甘心高考後進一所自己不喜歡的學校,那麼就好好利用這近300天的時間放手一搏!相信努力的人在哪裡都不會差。即便是升入大學,也要好好學習,因為獎學金會提升你的生活質量,獲得的榮譽會增加你畢業後獲得好工作和高薪資的砝碼。總之,努力是成功的唯一捷徑,如果選擇了就好好走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