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詩句以易懂著名,這一首謎語詩無解,至今沒人看懂其中所指

2020-12-18 樂影流年聲聲響

白居易詩句以易懂著名,這一首謎語詩無解,至今沒人看懂其中所指

唐宋時期在我國的歷史上是佔據了很重要的一個位置,這個時期發展衍生出來的文人墨客那是相當的多的,我們熟知的「唐宋八大家」等等,這個時期的書法家、文學家、詩人等是整個歷史的一個巔峰的時期。我們國家一直以來就是特別的注重文化建設,中國能夠作為這世界上的四大文明古國之一,顯然並不是有多大的資源,多麼強大的一個軍事力量,這其中最為關鍵的便是文化的一個積累。有了文化,有了內涵的國家,在這個世界上的競爭力才能凸顯出來,如果是光靠著武力來解決,永遠是出現不了長治久安。

詩詞曲賦在整個的一個文學當中是佔據了重要的位置的,他不似那些個長篇大作,他的一個優勢便是在於他的短小,而這樣對於我們的普通大眾來說就能夠很直觀的看到這其中的含義,每一個字的運用都是那般的一個恰到好處的,充分運用了漢子的魅力,這詩詞的意境就意境是展示出來啦。而在這滿是才子的詩詞作者當中,白居易這位大才子可算是其中的一個特殊例子,他生於大唐盛世,世人都稱他為「詩王」,在整個的唐朝時代,這位才子也可謂是春風得意,當初也是一直為朝廷效力。

白居易的詩一直以來就是以簡約著稱,他為我們後世留下來了很多的優秀的作品。傳說當時的白居易作詩,那是完全就是照著最為普通的大眾的閱讀標準來作詩,他曾經往往在作詩之後,於是就找來一個老婦人解答,如果她能夠明白其中的意思,那麼這首詩就算是自己的成功創作,如果不然,這個作品那便就是失敗的。他作詩的唯一標準,那便是力求所有的人都可以理解,畢竟自己的作品並不是為了能夠讓那一部分人看懂,應該是能夠達到普及才好。

但是就在這樣的一個創作背景之下,他的大量的作品已經是呈現出來了這樣的一個標準,不過其中難免也有一些個例外,這一首詩的風格可是格外的不同。他在詩句中的描寫是相當的動人,意境之高遠令人如痴如醉,但是這首詩卻是相當的難以理解,雲霧當中至今沒有答案。

「花非花,霧非霧。

夜半來,天明去。

來如春夢幾多時?

去似朝雲無覓處。」

那便是上面所展示的這一首詩,題目《花非花》這一上來就給了我們一個難題,這樣的一個主體的宗旨,顯然已經並不是真正意義上的大白話的詩句,這其中的真意到底是什麼樣的呢?

首先這「花非花、霧非霧」就是總體的一個大格調,讓我們讀來這是什麼樣的意思呢,本以為是花花世界,但是真正的情況卻不是這樣的,而花朵也不再是大家所認識的那個花朵了。著這兩句詩總共就6個字,但是他同時否定了花、霧這兩種的東西,此時他給出了我們一個定論,這兩種物質實際上並不是我們所認知當中的物質。而我認為他真正想要表達的一個意思那便是相似這個道理,似花、似霧才是真正的含義所在。

緊接著那便是這夜與明的對比,在白居易的筆下,這顯然是兩種完全不同的感覺,來來去去便和上面的似有了一定的關聯。當初的他其實是並沒有確定這到底是什麼,而來去自然也就沒有那樣的一個定論。此時的白居易用這樣的一個描寫方式,充分是證明了他對於這樣的事物的不能完全的掌控。這來來去去的,就像是夢一場,這其中究竟是描述的怎麼樣的一個情景呢?此時的他也沒有了定論,無覓處既是表達的一個場景的真實性,也印證了此時他心中的疑惑,這個東西哪哈到底是有著什麼樣的面目呢?

對於這首詩想要表達的一個意思,至今也並沒有一個定論,而我覺得這首先講到的便是對於人生的一個表達,這對於詩人們來說,藉助自己的一個詩詞來表達這樣的一個觀點,那自然是最好不過的了。人生對於白居易來說並沒有荒廢,自己為大唐也貢獻出了自己的力量,但是對於整個的人生,他並沒有一個很好的掌控,這一生完全就是在雲霧當中度過,美好總是轉瞬即逝的,好比那盛開一時的花朵,一場春夢過後,整個人生從此便沒有了痕跡。

而還有一個觀點那便是這首詩是詠頌的官妓,要說這花和霧可都是可以形容美女的詞語,這在整個的一個形象之上是完完全全可以表達的。而夜來明歸也完全是體現了這樣的一個意思表述。對於當時的整個的大唐來說,這樣的描述實際上是相當的合理的,那些個賣唱的女子在社會當中的地位雖說是不值一提的,但是對於像白居易這樣的文人來說,他們之間是一種藝術性的相同,借這樣的描述來表達也是再恰當不過的。

申明:本文章由《樂影流年聲聲響》原創,禁止轉載

相關焦點

  • 歷史上著名的發財詩,沒有一個生僻字,卻至今無人能解
    在詩詞中,有一類詩體特別受關注,就是謎語詩。謎語詩沒有一般詩詞要求那麼高,所需要的詞彙也不比詩詞那般高大上,謎語詩主要是考驗一個人的巧勁兒。宋時宰相王安石想要擁有一個屬於自己的花園,於是請了一個木匠。
  • 白居易最有名氣的一首敘事詩,其中經典的詩句實在是太多
    白居易作為唐代最璀璨的幾位詩人之一,我們大多數人都能背上幾首他的詩,即便是很少關注他的人,當我們說起一些經典詩句詩,我們也會知道這是出自詩魔白居易的筆下。比如說他《錢塘湖春行》中的「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賦得古原草送別》中的「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以及《問劉十九》中的「晚來天欲雪,能飲一杯無」等。
  • 白居易很難理解的一首詩,沒有生活閱歷真讀不懂,寫得好像是謎語
    讀一部書,或者是一首詩,除了要理解作品中的內涵,還是要從各個不同的方面來解讀,只有這樣才能夠真正理解其中的意思。唐朝詩人白居易這首《花非花》,那就是一首很有趣的作品,同時也是最令後人難以解讀,每一個人讀這首詩都會感動很費解,不知道詩人所要表達的是什麼?
  • 劉禹錫和白居易把酒言歡,席間寫下一首詩,其中兩句流傳千古
    喜好交友的他,與韓愈、白居易和柳宗元關係都非常好,其才學受到王叔文賞識,卻也因參與「永貞革新」被貶外地。從此時起,劉禹錫鬱郁不得志,一直漂泊在各地,皇帝仿佛將他忘記,這種情況持續二十餘年。有失必有得,仕途上的失意,讓劉禹錫有更多的時間和靈感進行詩文創作,《陋室銘》就成文於被貶過程中,「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至今家喻戶曉。
  • 白居易最美的一首詩,840個字出了無數千古絕句,讓人嘆服
    在唐朝的詩歌流派中,有一個很著名的新樂府運動,這個運動就像它的名字一樣,旨在復古,就是讓詩歌回到它原本的紀實性強的狀態,像古代的樂府詩一樣,語言簡明通俗易懂。這個運動還真的就掀起了紀實性文學的狂瀾,它的發起者也因此而名垂青史。
  • 為何白居易的詩比較淺顯易懂?其實真正會寫詩的人都用大白話!
    也正是白居易這種紮根於民間的創作,這才使得他的詩,變得淺顯易懂,任何上過學的人,一讀他的詩,都是能夠讀懂。那麼這樣的詩好不好?有人肯定會說,詩不正是要晦澀難懂才好,這樣才能顯得高明嗎?其實真正的詩,就應該要淺顯易懂,只有這樣,人們才能夠明白,一首所表達的意思,不然搞一首,誰也看不懂的詩,只是把一些華麗的辭藻堆砌在一起,故作深沉,這樣的詩難道就真的好嗎?可能這樣詩,才是真的沒有水平,只是去唬一唬那些沒有什麼文化的人,他們才會認為,那詩才真的好。
  • 《長恨歌》與《琵琶行》,哪一首詩?才是白居易的巔峰之作
    在中國古典詩詞的體裁中,有一種體裁叫做敘事詩,說敘事詩大家可能沒什麼概念,但是提起《木蘭詩》、《孔雀東南飛》等詩篇,大家肯定耳熟能詳,這就是典型的敘事詩,在唐朝也有許多詩人的敘事詩寫的非常出色,如元稹和白居易就是其中的代表人物。
  • 白居易最著名的悼亡詩,「君埋泉下泥銷骨」下一聯你會怎麼對?
    白居易和元稹之間有著深厚的感情,彼此以詩為友,風格趨同,時常有酬和詩傳世。但是元稹雖然比白居易小很多,不過卻比白居易早許多年去世。好友去世給白居易帶來了沉重打擊,多年以後的一個晚上,白居易夢到了元稹,隨後寫下了一首精彩的悼亡詩。 其中一句很著名的「君埋泉下泥銷骨」很是得到很多人的認同。白居易直面生死,卻用最簡潔易懂的詩句來進行表述。而且我們也都可以以這句詩為上聯,發揮出自己的想像,抒發情感,對出下聯。
  • 白居易的一首小詩,26字語言綺麗,堪與《洛神賦》比肩
    去似朝雲無覓處。這首詩總體上表達的是,對於人或者是事物朦朦朧朧、隱隱約約、來去匆匆、無跡可尋的不可捉摸之感。其實不僅僅是花朦朧、霧縹緲,人生亦是如此,美好的事物往往如過眼雲煙一般容易消散。「夜半天,天明去」,就如白居易所寫,世間美好的事物總是短暫容易消逝,難以長久停留。
  • 白居易寫下一首詩,全詩無一生僻字,卻讓人感嘆杯酒見真情
    李白的豪放不羈以及他平日裡酣暢淋漓喝酒的恣意灑脫讓他廣結好友,一首《贈汪倫》中的「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更是成為遠近聞名的佳作,杜甫也是李白人生路上的摯友。但除了李白的圈子很廣之外,白居易也有很多朋友,他的真誠和率真吸引了很多的人與他結識,在白居易的眾多好友之中,元稹便是其中之一。
  • 白居易最深情的一首詩,道盡對初戀女友的思念,失戀之人最有感觸
    白居易,字樂天,唐代赫赫有名的大詩人,從初唐到晚唐,將近三百年的歷史當中,湧現出成千上萬名詩人,青史留名者大有人在,但能與李白杜甫媲美之人屈指可數,而白居易就是其中一位。眾所周知,李白被稱為詩仙,杜甫被稱為詩聖,白居易也不簡單,他有兩個霸氣稱號,即「詩王」和「詩魔」。
  • 「詩王」白居易最著名的九首古詩詞,句句都是千古名言
    這首詩藉助形象,運用比喻,闡明哲理,並連續使用疑問、反詰、限制、否定等藝術手法,使抽象的議論說理不讓人感到乏味。白居易這首詩借詠原上春草,表朋友相別之情。把對芳草的吟詠和與友人相別的情感融為一體,讓天涯芳草都染上無限別情。「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兩句寫得極為出色,有著充滿生機和堅忍不拔的意象,它的內涵至今更為擴大,經常被人們用來比喻革命力量或新生事物百折不撓、生生不息的精神。
  • 猜謎時間到 | 謎語詩猜猜看
    猜謎語你肯定不陌生,謎語詩你玩過嗎?
  • 賀知章的一首謎語詩,謎底人人皆知,內涵卻令人嘆為觀止
    註:本文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於網絡,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並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詩謎是謎語的一種,通常以詩為謎面,以題為謎底。如白居易的「烏鳶爭食雀爭窠,獨立池邊風雪多。
  • 白居易最經典的一首詩,所描寫的春光美得令人心醉!
    《大林寺桃花》是白居易的一首經典詩作。元和十二年,時任江州司馬的白居易,來到廬山上的大林寺,即景寫了這一首小詩。短短四句,就把在山寺中不期而遇的一片桃花,描寫得生動具體,形象美麗。更是利用巧妙的構思,用桃花替代抽象的春光,並把春光表達的天真可愛,令人心醉,是唐詩中一首經典之作。
  • 白居易很深情的一首詩,開篇4句就十分驚豔,打動了無數人!
    看到題目「白居易很深情的一首詩」,大家第一時間是不是想到了《長恨歌》?雖然《長恨歌》也是情深至極,但終究寫的是別人的故事。今天我們要說的這首「白居易很深情的詩」,說的是他自己的深情,是屬於白居易對一個女子的深情。
  • 白居易的一首贈詩,以樂景訴哀情,希望友情就像山枇杷花
    唐代兩位著名詩人白居易與元稹可謂至交好友,他們不僅是同科進士,而且同時被授予校書郎的職務,後來又先後被貶。兩人詩書往來將近三十年,彼此之間有近千首的唱和詩篇,其中有不少流傳久遠。下面這首詩就是在元稹出使東川,白居易非常懷念元稹,便寫了一首贈詩,以樂景訴哀情,希望友情就像山枇杷花。
  • 白居易最著名的一首悼亡詩,讀後不禁感慨萬千、潸然淚下
    他的詩通俗易懂,於平實之處更顯深情,因此有「詩魔」之稱。又因白居易詩歌數量為唐代最多,因此被稱為「詩王」。白居易一生朋友眾多,最為人熟知的便是元稹了,在元稹死後,白居易肝腸寸斷、傷心欲絕,在思念的纏繞下,白居易寫出了其最著名的一首悼亡詩,讀後令人不禁感慨萬千、潸然淚下。
  • 賀知章的一首謎語詩,謎底人人皆知,背後深意卻少有人知!
    詩謎是謎語的一種,通常以詩為謎面,以題為謎底。如白居易的「烏鳶爭食雀爭窠,獨立池邊風雪多。盡日踏冰翹一足,不鳴不動意如何」,謎底是「鶴」;蘇軾的「紛紛青子落紅鹽,正味森森苦且嚴;待到微甘回齒頰,已輸崖蜜十分甜」,謎底是「橄欖」;于謙的「千錘萬鑿出深山,烈火焚燒若等閒。
  • 白居易寫下一首詩,邀請朋友來喝酒,僅有20字卻驚豔了千古!
    白居易,字樂天,號香山居士,是我國唐代著名詩人。其與劉禹錫並稱「劉白」,又與李白、杜甫合稱「唐代三大詩人」,有著「詩魔」和「詩王」的美譽。白居易的詩歌題材廣泛,形式多樣,語言平易通俗。通俗性可以說是白居易詩歌作品的一大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