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的孩子常玩這個遊戲,上小學後不吃力,想省心的家長看看

2020-12-20 小屁孩兒

文|文兒

很多家長在孩子上了小學後開始覺得很費精力,尤其在孩子做作業方面,看到孩子拖拉總是忍不住發脾氣。其實孩子拖拉,原因有很多,題不會有畏難情緒,握筆姿勢不正確,注意力無法集中都有可能。人們都說「六歲前操心,六歲後省心」,想要孩子上小學學習不吃力,就要在幼兒園時期下功夫,培養孩子的各項能力,為入小學做好準備。

下面推薦一款可以在書上玩的走迷宮遊戲,孩子若是在幼兒園經常玩這個遊戲,對以後的小學學習大有好處。

走迷宮的好處:

一 鍛鍊視知覺能力,防止以後寫反字,認反字

很多家長會發現,孩子在做作業時很「馬虎」,常常「b、p」不分,其實這並不怨孩子,而是孩子的視知覺能力需要加強。只一味打罵是沒用的。通過走迷宮可以增強觀察能力,提高孩子的視知覺能力,避免以後寫反字、認反字。

二 提高注意力

孩子入小學後,能不能在課堂上坐得住,聽課是否專心不易走神,都跟孩子的注意力有關。迷宮設計的各種彎道和岔口,需要孩子高度集中注意力才能完成。孩子們一般對走迷宮都很有興趣,這樣在遊戲中不知不覺就提高了他的注意力。

三 有利於鍛鍊手部肌肉,增強握筆能力

在書上初學走迷宮,一般需要用筆來劃線。孩子用稚嫩的手指握筆,在紙上畫出彎彎曲曲的線條,很有成就感。而且經常握筆劃線,可以鍛鍊手部肌肉,提高手指靈活度,對以後的握筆寫字很有好處。只是要注意,在孩子握筆時要及時引導孩子養成好的握筆姿勢。

走迷宮的幾點建議:

一 選適合孩子年齡段的迷宮書,循序漸進

選購迷宮書時要根據孩子的年齡來選。年齡不同,難易程度也不同。現在市面上有分級迷宮書,可以選成套的逐級來做。

二 家長引導很重要

買回迷宮書,孩子們不認字,需要家長的引導。家長可以幫孩子讀題目,用誇張的語調引起興趣。等孩子做完之後給予小獎勵,每頁貼個小貼畫孩子就會很開心,也會更有興趣。

三 進階玩法要知道

等孩子熟悉迷宮書的玩法了,感覺用筆劃線已經難不倒他,可以讓他用手指著走迷宮,最後還可以用眼睛掃視,逐漸增加難度。

你家孩子玩過走迷宮的遊戲嗎?

相關焦點

  • 這幾類遊戲簡單有趣,孩子上幼兒園時期經常做,小學學習不吃力
    樓上鄰居自從孩子上小學,家裡晚上就時常傳出打罵聲。後來鄰居告訴我自家孩子在學習上的種種吃力,讓我這個幼兒園家長也心有戚戚焉。現在的家長似乎都這樣。孩子馬上要上小學了才開始慌張,可這時候往往已經有點晚了。慢媽我雖然不是雞血派家長,但也懂得「未雨綢繆」的道理,家裡已經早早備下《入學早知道》這樣的書。要知道我家樂樂已經上中班,大班畢業以後,他也要上小學了。
  • 學齡前孩子,日常玩些小遊戲,將來上小學數學不吃力
    文|文兒目前形勢特殊,雖然小學陸續開學,但幼兒園的開學時間還沒有確定,這可苦了家長們,尤其是孩子下半年就要上小學的家長們,比如我。作為一名上班族媽媽,我所能做的只是將孩子送回老家由老人帶著。老人帶娃,能讓孩子吃好喝好玩好就已經很感恩了,但是想要讓孩子在學業上更進一步,顯然有點為難老人家。不過,有心的父母可以提前設計一些有趣的數學遊戲,讓孩子在日常裡玩,這樣,能在不知不覺中提高他的數學能力,等小學開學,也就不用發愁他的數學成績了。
  • 孩子上幼兒園後,父母每天讓他做這3件事,將來上小學會很省心
    我個人認為與其浪費錢去報班,還不如在孩子上幼兒園後就開始做準備,每天讓他做這3件事,將來上小學會更省心。既然獨立是成長的一步,父母與孩子的緣分註定漸行漸遠,那我們真應該早點為孩子做準備。這個時候想要培養孩子的專注力,就要找到孩子感興趣的事情來抓住他的專注力。那就是遊戲,哲學家席勒曾表示:遊戲是人類以及動物的基本本能,遊戲衝動是人類文化進步的原因。孩子也是通過玩去理解世界,理解自己的。德國人似乎非常擅長這點,在德國幼兒園裡,孩子不學習知識,一節課老師就給孩子兩張紙讓孩子找不同或者摺紙,意圖就是訓練專注力,為上小學做準備,所以才有了以專注嚴謹著稱的德國人。
  • 如果孩子在幼兒園只是玩,讀小學一年級會不會很吃力?
    幼兒園的孩子就該好好的玩。玩是孩子的天性,在玩中釋放孩子的天性,激發孩子的潛能。這點很重要。正規的幼兒園都有一套系統的教學體系,看似老師在帶領孩子玩,但是孩子卻在玩中成長了。玩不僅僅是玩,還要看怎麼玩。
  • 只玩不教,孩子在幼兒園天天玩,讀一年級會吃力嗎?父母來看真相
    在我們幼兒園的遊戲區角都有各類標記,孩子們每次玩過遊戲後,都會一起整理好遊戲材料,「分類歸放」、「整齊」已經是孩子們的日常習慣。,一是孩子的心理壓力大,二是孩子將來在小學課堂上對已經學過的知識心不在焉。
  • 想孩子上好小學,家長要做好這1件事
    開學前,很多家長總問我許多有關孩子入學的問題。現在,我把這些交流內容整理成《想孩子上好小學,幼兒園的家長要做好這些事》文章集,與大家分享。家長1:「老師,現在幼兒園學前班只教拼音和10以內的數學,怎麼可以這樣?」家長2:「堅持零起點,對讀幼兒園的孩子是好的,但我的孩子上一年級,學習內容難很多,幼兒沒打好基礎,跟不上怎麼辦?」家長3:「在幼兒園時,孩子整天只是玩,上一年級了,小學的節奏和要學的內容挺多,孩子能適應嗎?」
  • 公立幼兒園不讓學,小學不深教,家長:被迫上補習班or私立幼兒園
    公立幼兒園禁止提前教拼音等課程,不會採取機械背誦、記憶、抄寫、計算等方式教授孩子小學一年級的內容,公辦幼兒園一直杜絕『小學化傾向』,他們採取的教育方式是在遊戲的背景下開展教育活動,並不是單純的玩,如果單純玩還不如就在家玩呢,對吧。
  • 幼兒園到底該不該學東西,該學哪些內容,上小學才不吃力
    有些家長認為幼兒園就是要讓孩子玩,有一個快樂的童年,也有些家長說,一定要讓孩子贏在起跑線上,提前學習小學知識,等孩子上了小學就先人一步。很多家長都會這樣質疑,的確,公立幼兒園教的內容到小學用不上,但並不意味著沒用,俗話說,心靈手巧,孩子的動手能力強,他的頭腦也一定聰明。
  • 孩子升一年級後學習「吃力」?源於五方面,父母做好五點帶娃逆襲
    恨不得剛出生就被父母拉著「搶跑」,為了不輸在起跑線上,家長們認真謹慎地對待孩子的每一次升學,而想要飛得遠,基礎要打好,可有的孩子升小學後就感覺到學習「吃力」,咋回事呢? 周女士搞不懂兒子明明在幼兒園裡表現得還不錯,怎麼一上小學後學習這麼吃力?
  • 孩子在幼兒園的成績很好,上小學後卻考得很差:超前教育害娃不淺
    都說孩子應該享受無憂無慮的童年時光,在小的時候,要好好地玩,但現在孩子的壓力有多大,家長們是最有發言權的。而很多幼兒園就抓住了家長的這種焦慮心理,開始提倡超前教育。家長們無比支持,然而很多活生生的例子卻告訴我們,事情並沒有想像中樂觀。幼兒園學完一年級課程,可第一次考試成績,卻差的一塌糊塗。表姐家的兒子樂樂上幼兒園時,她找了家據說很好的幼兒園,怎麼個好法?在幼兒園時,就開始學習小學課程。
  • 家長認為學費太貴,讓孩子放棄幼兒園直接上小學,成長差距卻很大
    對此,就有一些家長就認為幼兒園的學費太高,其實也可以不讓孩子上幼兒園,直接上小學,而且小學也沒有要求孩子必須上幼兒園才接收。其實,這類家長想到的是眼前的,但從孩子長遠發展來看,上過和沒上過幼兒園的孩子成長差距會很明顯。
  • 幼兒園不教孩子寫字和算術的話,上了一年級真的會學得很吃力嗎?
    幼兒園有學過和沒學過的確有區別我們孩子上的是私立幼兒園,現在不允許提前教育,他們幼兒園大班的時候通過遊戲的方式教會小朋友十位數的加減,基本的拼音拼讀,還有學會寫自己的名字。他上一年級後,因為有幼兒園打下的基礎,所以能跟上老師的教學。聽說他們班上大部分的孩子都提前學過,所以大部分都能跟上,只有幾個小朋友因為沒學過,學習有點吃力。上了小學會非常悲催!1、幼兒園不教寫字和算術,自己在家也不教,孩子上了小學會非常悲催!
  • 來自一年級家長的懊悔:幼兒園沒學以下內容,娃上小學很吃力
    當了小學家長的都知道,班級微信群一般有兩個,一個是官方的,平時除了接收老師的作業通知,家長們不在群裡說話;另一個是家長們自發建的,裡面沒有老師,發言相對自由。不知道是哪位家長提到了孩子寫作業情況,那位經常被cue的家長就開始在自建群裡大倒苦水。
  • 幼兒園不教孩子寫字和算術,上了一年級真的會學的很吃力嗎?
    幼兒園不教孩子寫字和算術,上了一年級真的會學的很吃力嗎?就這個問題,我問了好多的人,看看他們是怎麼回答的吧:有的家長說孩子開心最重要有的人說不教的話孩子上小學了跟不上。我個人認為,堅持讓孩子上小學前什麼基礎也沒有的家長,會害了你的娃。當然我並不是讓大家去報暑期拼音班啥的。我是堅決不讓孩子報學習班的,至少小學階段不會。我更加在意的是孩子的學習興趣。所以我的通常做法是,挑一些有趣的書,和孩子一起看。比如,我從孩子兩歲半的時候開始給她讀一套名為《魔法拼音國》的故事書,為了讓她自己每天都想讀,我設計了一個小抽籤的環節,拿出撲克牌讓她抽,抽到哪本讀哪本。
  • 學費太貴,孩子不上幼兒園直接上小學可行嗎?3點弊端家長要知道
    幼兒園學費太貴,家長想直接上小學因為幼兒園學費貴,相信很多家長都這樣想過,跳過上幼兒園的階段,一直讓家裡老人帶到7歲,然後直接上小學,這個方法可行嗎?家長認為,現在的幼兒園大多以遊戲和哄孩子為主,並沒有實質性的教學內容,有點學問的家長在家就能教了,幼兒園的生活也比較機械化,做遊戲、上課識字、吃飯、睡覺等等,孩子的日常都被規劃好了,這樣機械化的生活難免會抹殺掉孩子的創造力。
  • 在家常做這幾個小遊戲,孩子專注力好,上學不吃力
    看看其他小朋友都那麼專心地聽著,還積極舉手回答問題,我這個旁觀者免不了在心裡著急。老師之前曾跟我反映過樂樂上課注意力不集中老走神,我今天算是見識到了。其實我家樂樂的這種情況很多孩子都有。在幼兒園裡表現還不怎麼明顯,畢竟那裡是以玩為主。
  • 用上這3個竅門,小學識字、閱讀不吃力
    每年到這個階段,總有一批面對幼小銜接的家長們,陷入深深的焦慮中。之前網絡上就有這樣的一則消息,杭州某小學要求孩子入學前認識700字,這對於一些連拼音都沒學會的孩子來說,太難了。而拼音又像是開啟小學學習生涯的一把鑰匙,幫助孩子識字、閱讀、學好普通話。
  • 幼兒園不開學,在家這樣教孩子數學,孩子開心家長省心
    幼兒園遲遲不開學,家長在家怎樣教孩子數學呢?抓住這幾個點孩子開心家長省心。1. 抓好認知規律,從生活入手啟蒙所謂的「認知規律」,通俗的講就是「什麼年齡就做這個年齡段能做的事」,幼兒園階段數學該做的不是加減乘除,而是了解數學,感知數學。
  • 幼兒園大班,有家長辦理退園去上幼小銜接班,有這個必要嗎?
    眾所周知,幼兒在幼兒園階段,上學時主要是玩遊戲,每天都可以玩很多遊戲,沒有固定的座位,但一年級以後就不一樣了,一年級有固定的座位,有課本,有課文,有課後作業,有背誦聽寫,還不能隨意走動,這可能是與幼兒時期最大的不同。
  • 童憶園-這兩種幼兒園的孩子,上小學後差距有多大?
    現在說起對孩子的教育,每個家長心裡都有自己的想法,很多輿論都把孩子受教育的時間無限的往前推。有這樣一句流行語:讓孩子贏在起跑線上!到底什麼是起跑線,6歲?3歲?甚或是剛出生的時候,並沒有定論,總之就是越早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