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2010年參加的高考,山東考生,當年高考成績617.查到成績後的我跟現在大多數高考家庭一樣,就是考慮應該選擇一所什麼樣的高校,什麼樣的專業,儘管那時的我對專業並沒有什麼深刻的認識。
品學樓
當時家裡唯一在一所地方國有企業上班的家裡的一個親戚主動給我打了電話,願意在我報考志願的時候給我提供一些建議(我還是很感激的,畢竟那個時候家裡沒人給我任何提示,家裡連電腦都沒有,如果在家裡報志願還得去網吧。。。心酸的過往),我就坐班車到了這位親戚家裡。
親戚也是先跟我聊,問我有什麼想法?我就說我想找一個以後容易就業的學校來讀,自身在電力行業的親戚給我推薦了兩所高校:華北電力大學和中國石油大學,而且建議我讀委培生,大概意思就是跟中石油這樣的大企業在大一入學的時候籤訂計劃,由企業承擔我讀書期間的學費,畢業後直接到籤訂協議的企業工作,這個建議對於當時家裡條件並不好,且我想選擇好就業,理工科類院校的想法完美契合,我覺得親戚還是給我指了一條非常適合我的道路。
主樓
接下來就開始考慮這兩所高校,在查看了這兩所高校的錄取分數線並和這兩所高校的招生辦溝通過後,我得出了一個結論:我處於被錄取的邊緣,存在考不上的可能。這個時候我自己做的決定是,一定要選擇一個比較穩妥的高校來讀,因為我真的不想復讀。
考慮再三,親戚就說:要不選擇東北電力?在經過一些查閱後,我感覺雖然這個穩妥,但是感覺有點&34;。
校長
這個時候親戚陪著我一起把當時所有的理工類高校全部拉出來,有合肥工業大學、武漢理工大學,西安交通大學,北方工業大學、西北農林科技大學、西北工業大學、電子科技大學、北京理工大學等很多理工科院校,篩選了下,西北工業大學、西安交通大學和北京理工大學都不穩當,就排除了,後來從剩下的高校中挑,這個時候我想起了之前上課老師的推薦:西工大和成電,我就說成都的電子科技大學怎麼樣?親戚又看了哈提醒我說,這是剩下這些高校中的唯一一所985,當時的我對於985的概念並不大,也幸虧當時老師的推薦和親戚的提醒,我最終選擇了成都的電子科技大學,這對後來的就業提供了莫大的幫助。
銀杏大道
學校敲定,開始選專業,當時的我對於專業沒有任何概念,甚至不知道計算機是需要編程的。親戚對於電子類的專業了解也不多,於是我撥通了老師的電話,老師給了我這樣的建議:選擇620分檔的專業衝擊一下,610分檔的專業穩定下,然後選擇專業服從調劑,這樣保證最大概率可以上這所高校。我很慶幸遇到了這樣的老師,以及親戚的幫忙,最終我成功被電子科技大學的自動化專業錄取(620分檔)。
宿舍
說起這個選擇帶給我了什麼,第一個就是到了大學後並沒有之前家長宣稱的可以放開玩,學校的學風很好,需要上早晚自習,早自習除了日常的英語課之外主要是應對英語四六級考試(後來四六級也順利通過了),晚自習主要是統一寫作業(一般到10點);第二個就是很感激選擇了這樣一所理工科院校,這樣的選擇在日後的就業方面給了我很大的優勢,後來讀研究生後,主要從事項目的程序開發工作,成為了一名程式設計師,雖然工作很辛苦,但是還是極大的改變了我的生活,估計那時報志願都找不到電腦的我不會想到現在天天面對電腦工作。
科研樓
說到最優解,其實如果在選擇時候有資本可以不考慮就業的問題,我其實強烈建議把專業興趣排在首位,讀大學後真的見到過:父母幫著選擇專業,孩子並不喜歡,最終還是堅持換了專業。所以如果大家有條件,選擇一個自己喜歡的學校專業來讀,畢業後可以從事相關工作,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
對於大多數同學,就得考慮就業的問題,學校的名氣(是不是985,是不是雙一流,是不是211)在找工作的時候發揮的作用可能要比你想像的大得多,舉個例子:部分企業在招聘的時候,會要求是研究生,同時要求本科跟研究生均為985,很多同學會吐槽這樣的潛在的要求,或許站在企業的角度,第一學歷更能體現學生的素質吧(此處不是本人觀點)。
圖書館
另外在選擇專業的時候一定要以發展的眼光看,很多專業所謂火,可能只是特定年份,比如我報志願的時候,電力、石油、自動化類的熱度比現在的計算機要熱的多。
除了大學排名,學校的標籤,城市生活對於想留在讀書城市生活的人來說就尤為重要,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一個是學校在本地的名聲會更響,第二個就是你工作後本地會有更多的同學,這個或許在工作後才能體會到吧。
校園環境我個人更多的是作為附屬條件選擇,當然了我也很嚮往廈大美麗的校園。
這就是我當年所有的心路歷程,先寫到這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