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跌跌撞撞又怎樣,就讓夢想裝上翅膀……」8月3日是孩子們第七節培訓課,培訓老師賈瓊嬌沙啞的嗓音裡透著疲憊。短短7天,南都童聲合唱團的孩子們已經完成了8首演出曲目的學習。一周培訓時間裡,團員們有的在地鐵上小聲練歌,有的每天花3小時認字,有的已經成長為團裡的大姐姐。「我現在聲音啞了是因為用嗓太多了。錄音一上午,下午還要帶唱。但孩子們的用心,讓我更有動力堅持。」
8月3日,參加南都童聲合唱團的小朋友在深圳高級中學初中部進行排練,老師們正在加緊為小朋友們排練歌曲。南都記者 霍健斌 攝
團員故事
A
50分鐘地鐵車程「小小聲練歌」
兩個孩子合唱一聲部二聲部
在童聲合唱團的家長群裡,發布視頻存在著一定規律:白天是賈瓊嬌發布教學視頻,晚上是家長發布孩子的練習視頻。「有的小朋友們很認真,晚上10點了還在學。有的小朋友住的比較遠,他們在地鐵上、公交上都會練習,真的可以感受到他們的用心。」
10歲的鄒昕妤就是其中一個。家住寶安福永的她,每天培訓都和同路的李思含一起坐地鐵往返。今年的合唱團時間緊,學歌任務重,兩位小團員每天就在往返地鐵上「小小聲地練歌」。
從寶安福永到福田,大約要坐近50分鐘地鐵,鄒昕妤告訴記者,這夠她們把現在學的曲子全練一遍。李思含在一聲部,鄒昕妤在二聲部,兩個小朋友常常在地鐵上合起來唱。「因為地鐵上還是很安靜的,所以我們只能小小聲地練。」鄒昕妤說,每天回到家之後,她還會再練一會兒,除了上課時間外,每天要多花一個半小時自己聽錄音練習。練習的強度不小,鄒昕妤說自己現在晚上躺在床上一會兒就能睡著,「練好還是挺有成就感的。」
鄒昕妤在福永上小學,一直愛好唱歌的她去年曾學過一個暑假的聲樂。比起一個人學聲樂,鄒昕妤說自己更喜歡合唱,因為和小夥伴們在一起更熱鬧,不同聲部合起來的聲音也更動聽。
截止當天,合唱團也學完了本次培訓的所有曲目。在眾多曲目中,《紀念用生命託起世界的人》是鄒昕妤最喜歡的歌。
B
美國回來的8歲男孩識字不多
每天要認字練歌三小時
在合唱團的第一課,美國歸來的8歲男孩陳天航曾說,因為中文不好,希望在合唱團多學幾首中文歌。一周時間過去,他也因此比別的小團員付出更多的努力。
陳天航告訴記者,每天在家都要和哥哥姐姐學習認字、練歌三四個小時。在他的歌譜本上,幾乎每一首歌都標有多處拼音。陳天航還不認識太多漢字,每次拿到新歌,他都不太能理解歌詞的意思。他要通過「補課」,先認字識意,再把歌曲練熟。
現在陳天航能跟上合唱團的步驟,也學會了八首中文歌曲。陳天航告訴記者,在此之前他最喜歡的歌手是Alan Walker,而合唱團裡的歌曲和他之前聽的歌曲都不太一樣,但他也開始體會中文歌的動聽之處。在合唱團歌曲中,他最喜歡《牽你的手》。
「你把所有疲憊留給自己,沿途風景都裝進我的眼睛……」歌曲開頭這樣唱到。陳天航對歌詞感觸很深,在他看來,這說的是爸爸媽媽和小孩之間的故事。「媽媽在美國一邊工作一邊照顧我們。爸爸在深圳,每天很早去上班,晚上很晚才回家。」 陳天航告訴記者,爸爸媽媽也是這樣,他們很疲憊,但是從來不和自己說。
C
曾經的留守兒童來深圳上學
她說今年進入低音部挑戰更大
今年13歲的王欣燕是南都留守兒童合唱團的老團員了。從2017年第一次從老家湖北襄陽來深參加留唱團,到今年是第四次參加南都合唱團了。她過去是留守兒童,如今來到深圳生活、學習,已經在福田區上了一年初一。
王欣燕說和爸爸媽媽在一起的時間多了,「不像以前那麼陌生了。」她告訴記者,深圳的學校有很多社團和課外活動,自己的見識也更加廣闊了。
在合唱團裡,王欣燕從隊伍中間的小朋友,長成了最後一排的大姐姐。今年合唱團從老師到選曲都有較大的變化。王欣燕說自己很想念之前的老師,甚至還因此掉過眼淚。除此之外,歌曲的難度也比往年更高了一點。之前合唱團裡最多分兩個聲部,今年則有三個聲部。自己也從簡單的高聲部來到了低聲部,更難把握,更有挑戰。
培訓老師:
頭一天半夜完成三個聲部譜曲
一早起來再分聲部錄音
7節課學習8首合唱歌曲,如何在短時間內高質量完成任務?老師和孩子們都沒少在課下花功夫。南都合唱團培訓老師賈瓊嬌表示,在上周的培訓課前,老師們會提前一天確認好第二天需要教授的歌曲,由作曲老師在頭一天半夜完成三個聲部譜曲,「作曲老師需要去構思每個聲部的唱法,需要單獨好聽,合起來也得好聽。」第二天一早,再由賈瓊嬌於分聲部錄製,「我上午在錄音棚錄好,中午再發到群裡,小朋友們有時間了就可以聽一下。」當孩子們下午來到培訓現場,老師們再逐個聲部進行教學,更能提升效率。
由於南都合唱團整體團員年齡偏小,最小的不過6歲,稍大一點的也才12、13歲。要在一周內完成8首合唱曲目的學習,難度不言而喻。為此,老師們採取了「不識譜直接聽」的策略。在學習新歌之前,老師們都會先用20分鐘循環播放同一首歌,以培養孩子們對歌曲的熟悉度,「先讓他們熟悉歌曲的整體基調、感情,摸清框架之後我們再往裡面填東西。」 可即便如此,老師們依然堅持每首歌都經由完整的三個聲部呈現,「考慮到他們的年紀,歌曲本身的難度不會很大,但三個聲部同時呈現才比較好聽。」
入選曲目:
8首歌曲各有特色
致敬特區建立40周年
「最難的一首歌已經啃完了!」賈瓊嬌自豪地說,《唱響新聲》作為音樂會的開場曲目,難度也是最大的。在參考了廈門六中演繹的版本後,老師們又進行了一定的改編,「我們第一首學的就是這首歌,這樣就可以在接下來的時間裡讓他們熟悉。」事實上,這首難度最大的歌也成為了最受孩子們喜歡的歌曲,「這首歌比較朗朗上口,符合小朋友的審美,跳躍的旋律搭配和聲裡面的配合會產生非常有趣的效果。」
此次音樂會意在致敬深圳經濟特區建立40周年,年輕的城市自當唱出年輕的樣子,因此此次音樂會的選曲也頗為講究。目前,《唱響新聲》《牽你的手》《Dream it possible》《紀念用生命託起世界的人》《Go my way》《南方有座山》《夢想》《Yes!Ok!》(演出以最終排序為準)這8首歌被確定為音樂會演唱曲目,其中,《Go my way》《夢想》《Yes!Ok!》都屬於比較青春活躍且時尚的歌曲,「這些都是屬於00年代的歌曲,展現的是創新、科技的氣息。」而《紀念用生命託起世界的人》《牽你的手》則是結合疫情防控的特殊時代記憶,用天籟童聲致敬時代英雄,送上最真誠的祝福。
賈瓊嬌透露,不到一周就開雲音樂會了,這周要加強孩子們的表演性。「要慢慢給他們規整一下動作,調整一下表情。」
組織架構:
【指導單位】南方報業傳媒集團
【發起主辦】南方都市報社
【聯合主辦】共青團深圳市委員會、深圳市婦女聯合會、深圳市總工會、深圳市慈善會
【公益支持】深圳高級中學(集團)
聲音因為地鐵上還是很安靜的,所以我們只能小小聲地練。——從寶安福永到福田,大約要坐近50分鐘地鐵,鄒昕妤和李思含常常在地鐵上合起來唱。媽媽在美國一邊工作一邊照顧我們。爸爸在深圳,每天很早去上班,晚上很晚才回家。——陳天航最喜歡歌曲《牽你的手》,因為歌詞跟自己的經歷很像。
統籌:南都記者張馨怡
採寫:南都記者賀如妍、張馨怡
攝影:南都記者霍健斌
【來源:南方都市報】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