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愛不愛讀書,良好的讀書環境很重要

2020-12-11 簡愛的窗戶

閱讀的最大理由是想擺脫平庸,早一天就多一份人生的精彩,遲一天就多一天平庸的困擾—餘秋雨

如果一個人喜歡閱讀,並把閱讀當成習慣,對他的一生有很大的影響,閱讀無論是對一個孩子,還是對一個成人,都是受益終身的。

有一句話說,你讀過的書,走過的路,遇到過的人,就是你的人生格局。

也許你不曾記得曾經讀過什麼,但是它們會藏在你的生命裡,伴隨著你一生。

如果一個孩子愛上了閱讀,就會幫助他學習,增強閱讀的興趣,提高學習能力,增加知識面。

如果一個成人通過後天的培養,也喜歡上了閱讀,就會為他打開另一扇窗,看到不一樣的世界,所謂腹有詩書氣自華,你讀的書越多就越有氣質,越有文化底蘊,所以無論哪個年齡階段,都要知道讀書的重要性。

1 想讓一個人喜歡讀書,就要讓他知道讀書的重要性

每一個做父母的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喜歡讀書學習,成績越來越好,希望他能夠考上好的學校,將來有出息,可是讓孩子喜歡讀書是很難的,大概每一個孩子都不喜歡上學,也不喜歡寫作業,更不喜歡看書了。

家長如果想要孩子喜歡上閱讀,就要讓他知道讀書的意義,讓他知道讀書能夠改變人生,能夠開拓視野,能夠在將來讓他走得更遠。

家長不只要讓孩子知道讀書的重要性,自己也要了解讀書有哪些益處,而不是單純的為了改變生活,為了追逐物質和利益,讀書不只是改變人生,更多的是改變一個人的格局,讓一個人的眼界變得開闊,不局限於眼前的事物,能用更長遠的眼光看待世界。

同時,如果父母也喜歡閱讀對孩子的影響會更大,一個注重讀書、注重教育、注重培養孩子的父母,也有一個愛讀書很優秀的孩子。

文學天才錢鍾書就是一個喜歡閱讀的人,他一生博覽群書,各種中外書籍,他都有涉獵,並且精通各種語言,他非常喜歡閱讀,在大學時期,總是泡在圖書館裡,不止認真閱讀,還做好各種筆記,而他本人也像一個藏書館一樣,對各種書籍和知識都能信手拈來,在他離開西南聯大赴藍田國立師範學院任教的旅途中,也經常拿著一本厚厚的字典來看。

錢鍾書喜愛閱讀並成為了著名的作家和文學家,不只是因為自己的努力和天賦,也和他的家庭背景有關,錢鍾書出生於一個書香門第,他的伯父和父親都非常重視他的教育,從小就培養他讀書的習慣,讓他早早的就對讀書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並且在錢鍾書七歲的時候被父親送進了秦氏小學裡讀書,讓他能夠接受到不同的教育,並且見見世面。

父母想讓孩子成才,就得培養他的閱讀興趣,自己要知道閱讀對一個孩子的影響有多大,當孩子喜歡上了閱讀,他的未來不可估量。

2 想要愛上閱讀,就要先找到讀書的樂趣

讀書一般都是枯燥無味的,不只是孩子,很多成年人都不願意去看書,總是看著看著就想睡覺,而且大部分書籍都很難看懂,很難讓人看得進去。

如果想要經常閱讀,就要喜歡上閱讀,喜歡閱讀也是一件不容易的事,首先就要善於從閱讀中發現樂趣,一旦有了樂趣,你就會越讀越有味道。

想要培養孩子的閱讀興趣,不只是要讓孩子看一些學習之內的課本,還要讓他多涉獵一些課外讀本,比如各種童話故事,各種有趣味性的書籍,孩子大一些,也可以適當允許他讀一些小說,或者一些充滿魔幻色彩,能夠發揮孩子的想像力的書籍。

任何書籍只要不是低俗的內容,只要你讀過看過,其實都是有用的,並不是大多數家長認為的課外書籍一點用都沒有。

《奇葩說》裡有一個讓人印象深刻的辯手詹青雲,她的辯論總能驚豔四方,讓清華高材生楊奇函也對她心服口服,她雖然不那麼漂亮,但知識面極其豐富,是一個自帶光芒的人。

她出生在貴州某個縣城,父母都是工薪階層,一開始她在老家的鄉村小學讀書,全校只有兩個老師,操場上還放著同學牽來的牛。從小學到高中,詹青雲轉了6次學,每到一所新學校,成績在班上都是墊底。

她也曾受到老師的奚落,而她的父母卻從來沒有因為她的成績而逼迫她,並且一直默默支持著她的愛好,她愛看書,父母就讓她看個夠,各種書都允許她看,也包括武俠小說。

她的父母不止不會管控她,而且還努力給他創造各種條件,讓他能夠在良好的環境中自由的成長,無條件支持她的各種愛好,不只是看書,還有其它的愛好。

就是因為有這樣開明的父母才成就了她以後的路,後來她以高考省前五名的成績入讀了香港中文大學,本科畢業後以全額獎學金保送了碩博連讀,後來又以高分的成績考入了哈佛大學法學院。

當你的閱讀範圍逐漸擴大,你的知識面和視野也更加廣泛,而且也能夠激發閱讀興趣,當你感受到讀書的樂趣之後,就不會再抗拒讀書,甚至會主動去看書。

閱讀就是不應該有限制,想讓一個人喜歡閱讀,就要讓他能夠感受到讀書的自由。

3 一個人愛不愛讀書,好的學習氛圍和環境很重要

如果父母是愛書之人,孩子也不會很討厭書籍,同樣一個人喜歡看書,也會影響到周圍的人,比如說自己的伴侶或者其他家人,因此,一個好的學習氛圍和環境很重要。

比如在圖書館這個氛圍下,大家都在安靜的閱讀,都在找自己喜歡的書籍,沒有人會打破這樣的氛圍,當然也只有喜歡閱讀的人才會去圖書館,在這裡也能找到志同道合的人。

多人一起閱讀,比一個人在嘈雜的環境下學習看書好很多,如果自己的家人都有閱讀的習慣,那麼也會潛移默化的影響到自己。

我們都知道孟母三遷的故事,孟子的母親之所以多次搬家,就是為了給孟子挑選好的讀書環境,最後搬到了書院旁邊,讓孟子每天可以跟著老師讀書。

可見環境的影響,對一個孩子的成長是很大的,所以想要培養孩子或者其他人的閱讀興趣和愛好,就要有一個好的學習環境和閱讀氛圍,而不是單純的逼迫對方。

當然好的環境只是基礎,更重要的是要靠自己的努力,任何成功都是需要付出汗水的,家長也要懂得如何正確教育孩子,用自己的智慧去引領孩子,這也需要花更多的精力和時間。

4 人不只要多讀書,也要多看看世面

當我們了解到讀書的重要性之後,也不要只限於書面知識,還要多看看世面,不管是孩子還是成年人都一樣。

當我們讀了萬卷書,也要知道行萬裡路,不停留在各種事物的表面,可以結合書籍,根據自己獲得的知識去看看廣闊的世界,哪怕只是接觸大自然,看看小動物,體驗生活,也都是有益的。

《後會無期》裡有這樣一句臺詞,你連世界都沒有看過,哪來的世界觀,世界那麼大,請帶孩子去看看。

一個孩子世界觀的形成,都是來自於他自己所看到過的世界,如果想讓他有正確和廣闊的世界觀,那就要帶他多看看世面。

多看看世面更容易開闊眼界,拓寬視野,讓自己的格局變得越來越大,這對以後的人生有很大的作用

曾經看過這樣一句話,世界就像一本書,如果只待在一個地方,那就相當於只翻了一頁。

如果可以,我們真的要多看看外面的世界,見世面也不只是去旅行,也包括接觸不同的人,見識不同的行業,了解不同人的生活以及有豐富的人生經歷。

大詩人李白也是一個熱愛看世界的人,在他的一生中,他也算是走過了大半個中國,根據自己的閱歷,寫下了不少詩篇,不只是李白,還有其他古代詩人都有這樣的愛好,他們真的做到了讀萬卷書行萬裡,創作出膾炙人口的作品。

所以無論是孩子還是成人,不只要激發閱讀的興趣,培養閱讀的習慣,如果有條件的話,也可以多見見世面,出去走一走,看一看,體驗不同的生活。

它不止可以改變你的思想或觀念,甚至可以讓你認識不一樣的自己,更有勇氣面對生活,而且你讀的書越多,見過的世面越廣,越容易成功。

----END----

作者簡介:土生土長的南方姑娘,用樸實的文字寫走心的文章,與你一起談情感談成長。

相關焦點

  • 人民日報幹部談讀書:營造愛讀書的領導環境
    馬克思曾說,「環境正是由人來改變的,而教育者本人一定是受教育的」。每個人會受其所處社會環境的影響,甚至在潛移默化中被改變了。就像「橘生淮南則為橘,生於淮北則為枳」,不同的自然條件影響植物生長;也像「孟母三遷」所表達出的社會環境對人才成長的作用。反過來,人也在改變著周圍環境,如果說「領導是重要的成長環境」,我也在努力用讀書行動為官兵和同事營造著讀書學習的領導環境。
  • 愛讀書,會讀書,讀好書
    中國人歷來就有「讀萬卷書,行萬裡路」的傳統,中華民族從來就是一個熱愛學習、勤奮讀書的民族。讀書對於語文學習的重要性更是不言而喻,幾乎所有的高考成績優秀者都在自己的經驗中有一條「喜歡讀書,涉獵廣泛」。 可見,無論是從繼承傳統方面,還是個人發展發麵,讀書都有著重要意義。 在新課程背景下,如何讀書呢?
  • 不讀書和愛讀書的人,差距能有多大?
    即便如此,為什麼現在很多普通人還是不愛讀書?我覺得主要有幾點原因:一是從小家庭環境的閱讀氛圍較低。很多孩子,早早就被應試教育逐漸抹殺了看書的興趣,但其實很多知識還來源於課外書。至於愛不愛閱讀,對他們來說不重要,重要的是眼下能賺多點錢。三是沒有正確認知到閱讀帶來的價值。閱讀的價值到底是什麼?是讀書可以立馬賺到很多錢,走上人生巔峰嗎?我想,就是因為帶來的直接經濟利益不明顯,所以很多人放棄了閱讀吧。
  • 寒假寄語:愛讀書的人不會沉淪 愛讀書的民族才有未來
    而馬丁·路德說的更直白:「一個國家的前途,不取決於它的國庫之殷實,不取決於它的城堡之堅固,也不取決於它的公共設施之華麗,而在於它的公民的文明素養,即在於人們所受的教育、人們的學識、開明和品格的高下。這才是利害攸關的力量所在。」不論是開啟民智,還是提升文明素養,除了讀書,幾乎別無它途。一個人只要愛讀書,多讀書,就不會沉淪,一個民族更是這樣。
  • 孩子不愛讀書,如何培養孩子的讀書習慣?
    人們常常說讀書是成長與進步的階梯,實際這句話還是把讀書功利化了,任何帶著功利性的讀書,我認為都是沒有價值的,也談不上讓孩子去熱愛閱讀因為愛,所以愛。這是培養孩子讀書習慣的第一要素,這個需要家長好好去領悟,如何做到讓孩子在沒有壓力的情況下去讀書。其次,讀什麼樣的書?我經常看到很多專家會列出很多的書單,推薦青少年閱讀。事實上我是極力反對這些做法的,這是不利於孩子讀書習慣培養的。當然也並不是說,讓孩子自己去書店購買,想買什麼就買什麼。
  • 愛讀書對女人的好處
    俗話說,腹有詩書氣自華,讀書是修身養性的良好習慣,尤其對女性來說,讀書更加成為一件尤為重要的事情。隨著傳媒工具越來越廣泛,大多數的人們都放下了書本,拿起了手機,放棄了紙張,看起了電子書,今天就為大家總結一下讀書,讀好書對女性的好處。
  • 「教書」的人不「讀書」了,「讀書人」又怎麼可能愛「讀書」?
    看得出來,這個話題似乎產生不了「爆文」----「讀書」?多麼不合時宜又迂腐文酸的話題啊!還讓「買書」?直接無視,飄過。近日重讀朱永新教育文集卷五之《困境與超越---教育問題分析》,驚覺早在2004年,朱先生就發出過類似的感慨了----《讀書,想說愛你不容易》。掩卷深思,決定專門就教師讀書問題,續作一篇。
  • 凡是有所成就的人,沒有一個人不愛讀書 | 讀書是改變生活的捷徑
    因為他覺得「讀書苦」,曾經一度把讀書和考試視為最大的敵人。 2001年,他剛剛碩士畢業就去了央視《實話實說》節目組。因為是新人,總擔心自己的未來,加上房貸的困擾,那段時間他倍感焦慮,每天無所適從。 他自己也意識到改變不了工作環境,改變不了要還房貸的事實,改變不了周遭的壓力,能做的只有改變自己。
  • 孩子愛遊戲、愛電視,就是不愛讀書?家長要明白
    對於男孩愛遊戲、愛電視,就是不愛讀書的現象,父母的教育到底在哪裡出來問題呢?孩子不愛讀書的幕後原因真的只是孩子自己的問題?很多家庭知道自己家的孩子沉迷於手機就會對孩子暴打一頓,以示警惕。他們想著用硬手段來讓孩子戒掉網癮。這種做法可謂荒謬至極了,然而卻還說孩子是「爛泥」扶不上壁。 孩子沾上網癮其實父母應該要負很大責任。很多父母都是將孩子扔給奶奶或者爺爺養、長期多孩子不管不顧、孩子問要生活費也只是直接打錢過去。
  • 愛讀書 讀好書 善讀書
    「在農耕時代,一個人讀幾年書,就可以用一輩子;在工業經濟時代,一個人讀十幾年書,才夠用一輩子;到了知識經濟時代,一個人必須學習一輩子,才能跟上時代前進的腳步」。人的一生只充一次電的時代已成為過去,只有像一塊高效蓄電池一樣,不間斷地、持續地充電,才能不間斷地、持續地釋放能量。   領導幹部是社會中的 「關鍵少數」。領導幹部在黨內和社會上處於重要位置,具有強大的行為導向和風氣引領作用。
  • 讀書:如何培養小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
    小學生的讀書方法、讀書興趣、讀書習慣等處於漸長階段、尚不成熟,所以培養閱讀興趣,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對於正在成長的小學生而言尤為重要。我們知道,書作為知識的源泉,是開發兒童智力的鑰匙。孩子長期生活在一個充滿書香的環境中,耳濡目染,潛移默化,自然就會感知到讀書的樂趣,認識到讀書的價值意義,從而喜好讀書。「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讓學生嘗到讀書的甜頭,他們會自覺主動地尋書而讀,久而久之,他們就酷愛讀書、手不釋卷的良好閱讀習慣會逐漸養成。
  • 孩子不愛讀書,用「運營思維」來讓孩子愛上讀書
    讓孩子坐下乖乖的讀書,竟成為了家長們最頭疼的事情。很多家長在給孩子讀書的過程中,發錢孩子僅有三分鐘熱度。甚至都不能安靜的坐在那三分鐘來讀書,所以家長們就認為自家的孩子坐不住,覺得自己的孩子不愛看書,甚至會上升到不愛學習,不專注的地步。
  • 紅樓教育學:如何讓一個不愛讀書的少年愛讀書
    紅樓教育學:如何讓一個不愛讀書的少年愛讀書——《遇見更好的你·自序》浙江省東陽中學 高蘭生又如有一天,有兩個學生不去寢室午睡,我在走廊上批評的時候,有個搞衛生的阿姨走過來替我幫腔,說:「叫你們到學校裡來幹什麼的?是來讀書的啊!」又如因為孩子不懂事,家長向人傾訴,說自己肯定是整個學校做得最辛苦的家長了……每當這時,我多想把他們的手拉過來,對他們說:「不是這樣的,教育不是這樣的!」然而這是不可能的,因為我不敢,這樣太唐突了,人家會把我當神經病的。
  • 不缺書的山區孩子,為什麼不愛讀書?
    其次,山區孩子極度缺乏讀書的環境和氛圍不論現實世界如何狹隘枯燥,但愛閱讀的孩子理想遠大,夢想無窮,創意無限。閱讀過程中積累的知識故事、大量詞彙、豐富多彩的語言表達形式,都將成為孩子寫作的素材、借鑑的範例。
  • 不愛讀書、讀不進去,你需要幫助孩子跨越「閱讀障礙」
    悠悠天性愛玩,卻不愛讀書。剛剛升入小學的悠悠在媽媽的要求下,在學校訂了一套"小學生必讀書籍"。媽媽給悠悠定了一個月一本的讀書計劃,但是悠悠每天到了閱讀時間,都會找各種理由去推脫。媽媽去和悠悠談心,結果悠悠說:"我就不愛。讀書,幹嘛還要逼我呢?
  • 為職工營造多讀書讀好書的 良好環境也是好福利
    據悉,煙臺市總工會組織職工開展全民閱讀活動,以閱讀理念為引領,引導職工養成「多讀書、讀好書」的好習慣,提升職工隊伍整體素質(據《工人日報》)。 多讀書、讀好書是改變人生匱乏、貧弱、蒼白狀態的最好辦法,採取切實有效措施,推進閱讀陣地、教育基地建設,豐富閱讀形式,極力營造讓職工多讀書、讀好書、用好書的氛圍,既能提升員工讀書文化,又能夠提高職工爭先創優的積極性、提升企業文化建設。這是建設學習型社會,努力培養學習型員工的大好事。
  • 孩子不愛讀書很可能是方法不對
    培養孩子的閱讀習慣和閱讀能力,需要一個長期的過程,如果孩子不愛讀書建立背景知識同步的對話環境很多父母喜歡給孩子買書,但是自己卻不讀。不如換個思路和方式,給孩子買的圖書,家長和孩子一起讀一遍可好?或者你讀完之後再推薦給孩子,你就一定有更多的推薦語,更多和孩子一起對話的談資,同步背景知識的對話。19. 選擇性閱讀給孩子選擇性地閱讀圖書中的一部分內容。
  • 良好的讀書習慣對初中生來說很重要,如何提高孩子閱讀能力?
    時間長了,小華上課也開始不專心聽講,總是走神兒。而且,由於沒有養成良好的讀書習慣,小華的理解能力和自學能力都比較差,預習、複習都受到了影響,導致學習效率不高;課外知識積累得也比較少,寫作文時總是覺得無從下手。他的成績在班裡一直處於中下遊,總是得不到提高。
  • 怎樣利用物聯網技術營造出良好的讀書環境
    怎樣利用物聯網技術營造出良好的讀書環境 林中易木 發表於 2020-04-24 08:35:23 4月23日是第25個「世界讀書日」!今天,你讀書了嗎?
  • 營造讀書環境 共享書香校園
    「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近日,我校組織學生開展以「浸潤書香 同步小康」:全民曬書單、曬書屋為主題的讀書教育系列活動,旨在培養我校學生愛祖國、愛國學的熱情,提高學生誦讀水平,豐富校園文化生活,營造良好的讀書環境,共享書香滿溢的校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