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的最大理由是想擺脫平庸,早一天就多一份人生的精彩,遲一天就多一天平庸的困擾—餘秋雨
如果一個人喜歡閱讀,並把閱讀當成習慣,對他的一生有很大的影響,閱讀無論是對一個孩子,還是對一個成人,都是受益終身的。
有一句話說,你讀過的書,走過的路,遇到過的人,就是你的人生格局。
也許你不曾記得曾經讀過什麼,但是它們會藏在你的生命裡,伴隨著你一生。
如果一個孩子愛上了閱讀,就會幫助他學習,增強閱讀的興趣,提高學習能力,增加知識面。
如果一個成人通過後天的培養,也喜歡上了閱讀,就會為他打開另一扇窗,看到不一樣的世界,所謂腹有詩書氣自華,你讀的書越多就越有氣質,越有文化底蘊,所以無論哪個年齡階段,都要知道讀書的重要性。
1 想讓一個人喜歡讀書,就要讓他知道讀書的重要性
每一個做父母的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喜歡讀書學習,成績越來越好,希望他能夠考上好的學校,將來有出息,可是讓孩子喜歡讀書是很難的,大概每一個孩子都不喜歡上學,也不喜歡寫作業,更不喜歡看書了。
家長如果想要孩子喜歡上閱讀,就要讓他知道讀書的意義,讓他知道讀書能夠改變人生,能夠開拓視野,能夠在將來讓他走得更遠。
家長不只要讓孩子知道讀書的重要性,自己也要了解讀書有哪些益處,而不是單純的為了改變生活,為了追逐物質和利益,讀書不只是改變人生,更多的是改變一個人的格局,讓一個人的眼界變得開闊,不局限於眼前的事物,能用更長遠的眼光看待世界。
同時,如果父母也喜歡閱讀對孩子的影響會更大,一個注重讀書、注重教育、注重培養孩子的父母,也有一個愛讀書很優秀的孩子。
文學天才錢鍾書就是一個喜歡閱讀的人,他一生博覽群書,各種中外書籍,他都有涉獵,並且精通各種語言,他非常喜歡閱讀,在大學時期,總是泡在圖書館裡,不止認真閱讀,還做好各種筆記,而他本人也像一個藏書館一樣,對各種書籍和知識都能信手拈來,在他離開西南聯大赴藍田國立師範學院任教的旅途中,也經常拿著一本厚厚的字典來看。
錢鍾書喜愛閱讀並成為了著名的作家和文學家,不只是因為自己的努力和天賦,也和他的家庭背景有關,錢鍾書出生於一個書香門第,他的伯父和父親都非常重視他的教育,從小就培養他讀書的習慣,讓他早早的就對讀書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並且在錢鍾書七歲的時候被父親送進了秦氏小學裡讀書,讓他能夠接受到不同的教育,並且見見世面。
父母想讓孩子成才,就得培養他的閱讀興趣,自己要知道閱讀對一個孩子的影響有多大,當孩子喜歡上了閱讀,他的未來不可估量。
2 想要愛上閱讀,就要先找到讀書的樂趣
讀書一般都是枯燥無味的,不只是孩子,很多成年人都不願意去看書,總是看著看著就想睡覺,而且大部分書籍都很難看懂,很難讓人看得進去。
如果想要經常閱讀,就要喜歡上閱讀,喜歡閱讀也是一件不容易的事,首先就要善於從閱讀中發現樂趣,一旦有了樂趣,你就會越讀越有味道。
想要培養孩子的閱讀興趣,不只是要讓孩子看一些學習之內的課本,還要讓他多涉獵一些課外讀本,比如各種童話故事,各種有趣味性的書籍,孩子大一些,也可以適當允許他讀一些小說,或者一些充滿魔幻色彩,能夠發揮孩子的想像力的書籍。
任何書籍只要不是低俗的內容,只要你讀過看過,其實都是有用的,並不是大多數家長認為的課外書籍一點用都沒有。
《奇葩說》裡有一個讓人印象深刻的辯手詹青雲,她的辯論總能驚豔四方,讓清華高材生楊奇函也對她心服口服,她雖然不那麼漂亮,但知識面極其豐富,是一個自帶光芒的人。
她出生在貴州某個縣城,父母都是工薪階層,一開始她在老家的鄉村小學讀書,全校只有兩個老師,操場上還放著同學牽來的牛。從小學到高中,詹青雲轉了6次學,每到一所新學校,成績在班上都是墊底。
她也曾受到老師的奚落,而她的父母卻從來沒有因為她的成績而逼迫她,並且一直默默支持著她的愛好,她愛看書,父母就讓她看個夠,各種書都允許她看,也包括武俠小說。
她的父母不止不會管控她,而且還努力給他創造各種條件,讓他能夠在良好的環境中自由的成長,無條件支持她的各種愛好,不只是看書,還有其它的愛好。
就是因為有這樣開明的父母才成就了她以後的路,後來她以高考省前五名的成績入讀了香港中文大學,本科畢業後以全額獎學金保送了碩博連讀,後來又以高分的成績考入了哈佛大學法學院。
當你的閱讀範圍逐漸擴大,你的知識面和視野也更加廣泛,而且也能夠激發閱讀興趣,當你感受到讀書的樂趣之後,就不會再抗拒讀書,甚至會主動去看書。
閱讀就是不應該有限制,想讓一個人喜歡閱讀,就要讓他能夠感受到讀書的自由。
3 一個人愛不愛讀書,好的學習氛圍和環境很重要
如果父母是愛書之人,孩子也不會很討厭書籍,同樣一個人喜歡看書,也會影響到周圍的人,比如說自己的伴侶或者其他家人,因此,一個好的學習氛圍和環境很重要。
比如在圖書館這個氛圍下,大家都在安靜的閱讀,都在找自己喜歡的書籍,沒有人會打破這樣的氛圍,當然也只有喜歡閱讀的人才會去圖書館,在這裡也能找到志同道合的人。
多人一起閱讀,比一個人在嘈雜的環境下學習看書好很多,如果自己的家人都有閱讀的習慣,那麼也會潛移默化的影響到自己。
我們都知道孟母三遷的故事,孟子的母親之所以多次搬家,就是為了給孟子挑選好的讀書環境,最後搬到了書院旁邊,讓孟子每天可以跟著老師讀書。
可見環境的影響,對一個孩子的成長是很大的,所以想要培養孩子或者其他人的閱讀興趣和愛好,就要有一個好的學習環境和閱讀氛圍,而不是單純的逼迫對方。
當然好的環境只是基礎,更重要的是要靠自己的努力,任何成功都是需要付出汗水的,家長也要懂得如何正確教育孩子,用自己的智慧去引領孩子,這也需要花更多的精力和時間。
4 人不只要多讀書,也要多看看世面
當我們了解到讀書的重要性之後,也不要只限於書面知識,還要多看看世面,不管是孩子還是成年人都一樣。
當我們讀了萬卷書,也要知道行萬裡路,不停留在各種事物的表面,可以結合書籍,根據自己獲得的知識去看看廣闊的世界,哪怕只是接觸大自然,看看小動物,體驗生活,也都是有益的。
《後會無期》裡有這樣一句臺詞,你連世界都沒有看過,哪來的世界觀,世界那麼大,請帶孩子去看看。
一個孩子世界觀的形成,都是來自於他自己所看到過的世界,如果想讓他有正確和廣闊的世界觀,那就要帶他多看看世面。
多看看世面更容易開闊眼界,拓寬視野,讓自己的格局變得越來越大,這對以後的人生有很大的作用
曾經看過這樣一句話,世界就像一本書,如果只待在一個地方,那就相當於只翻了一頁。
如果可以,我們真的要多看看外面的世界,見世面也不只是去旅行,也包括接觸不同的人,見識不同的行業,了解不同人的生活以及有豐富的人生經歷。
大詩人李白也是一個熱愛看世界的人,在他的一生中,他也算是走過了大半個中國,根據自己的閱歷,寫下了不少詩篇,不只是李白,還有其他古代詩人都有這樣的愛好,他們真的做到了讀萬卷書行萬裡,創作出膾炙人口的作品。
所以無論是孩子還是成人,不只要激發閱讀的興趣,培養閱讀的習慣,如果有條件的話,也可以多見見世面,出去走一走,看一看,體驗不同的生活。
它不止可以改變你的思想或觀念,甚至可以讓你認識不一樣的自己,更有勇氣面對生活,而且你讀的書越多,見過的世面越廣,越容易成功。
----END----
作者簡介:土生土長的南方姑娘,用樸實的文字寫走心的文章,與你一起談情感談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