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所號稱專業排名「世界第一」的大學中,有你所在的大學嗎?
進入新世紀以來,我國在科教領域的發展取得了突飛猛進的突破,特別是在土木、通信、遙感、船舶、航天、交通運輸等方面,我國的實力更是在世界範圍內佔據著主導地位。四大世界大學排名依據之一的軟科所發布的《2019世界一流學科排名》中,我國內地高校更是在參評的54個學科中的十個學科牢牢佔據著第一的位置,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看一下吧:
清華大學-通信工程
清華大學電子工程系前身是1932年設立的電機工程系的電訊組,於1952年秋建系,始稱無線電工程系,由清華大學、北京大學兩校電機系電訊組合併而成。1956年改名為無線電電子學系。1970年系主體南遷四川綿陽,建立清華大學綿陽分校。1979年遷回北京,仍稱無線電電子學系,1986年改名電子工程系至今。
哈爾濱工業大學-儀器科學哈工大儀器科學專業創建於1955年,是我國成立最早的一批精密儀器類專業。在蘇聯專家幫助下創辦了全國第一批研究生班,培養出我國第一批儀器科學與技術領域的學術帶頭人;「精密儀器專業」也成為哈工大最早的名牌專業。
同濟大學-土木工程
作為我國土木工程專業的領頭羊,同濟的土木一直以來都在世界範圍內享有盛名。前身是1914成立的同濟醫工學堂的土木科,該專業在一百餘年的發展中逐漸成為世界頂級專業,在第四輪學科評估中也被評為A+,是同濟當之無愧的王牌之一。
上海交通大學-船舶與海洋工程
上交大的船舶與海洋工程系成立於1943年。建系70年以來為我國船舶工業、人民海軍、國防科工委、海洋石油開發、船舶檢驗及交通運輸等各部門培養了大批的高級技術人員和管理人員,同時取得了一批高水平的科研和工程設計成果。
武漢大學-遙感技術
武漢大學是我國遙感科學與技術專業辦學歷史較早、學生規模較大的學校之一,其遙感專業的前身是1956年由同濟大學、天津大學、南京工學院、清華大學、華南工學院及青島工學院等有關專業調整,成立的武漢測量製圖學院航測與製圖系。專業師資力量十分雄厚,擁有三名專職院士,教學、科研設施在國內甚至世界上都處於領先地位。
北京科技大學-冶金工程
北科大學冶金工程專業的歷史可以上溯到1895年成立的北洋大學礦冶學科,在1952 年由北洋大學等五所高校的冶金學科組建而成,是國家首批博士學位授權點、博士後流動站、國家一級重點學科和「211 工程」、「985 優勢學科創新平臺」重點建設學科。培養了大批傑出人才,為我國國民經濟的發展、特別是冶金工業的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航天航空工程
航空科學與工程學院是北航最具有航空航天特色的院系之一,前身是飛機系,成立於1952年,首任系主任是「兩彈一星」功勳科學家屠守鍔院士。作為培養航空航天高素質專業人才及領導領軍人才的重要基地,同時也是解決航空航天及力學領域核心科學問題和重大關鍵技術的科研基地,學院將以建設國際一流航空學院為目標,為國家航空航天及現代化建設事業做出更大貢獻。
北京交通大學-交通運輸工程
交通運輸工程是一門綜合性的技術學科,主要研究包括鐵路、公路、水路及航空運輸基礎設施的布局及修建、載運工具運用工程、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交通運輸經營和管理、交通規劃、交通設施設計等與交通相關的各個方面。北交大的該專業在國內甚至世界範圍內都佔據著很重要的地位。
江南大學-食品科學與工程
江南大學食品學科始建於1950年的私立江南大學食品工業系,在我國同類學科中創建最早、基礎最好、覆蓋面最廣。 2011年,食品科學與工程本科專業順利通過了美國IFT國際食品專業認證,標誌著江南大學食品人才培養已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中南大學-礦業工程
中南大學礦業工程最早溯源於1903年創辦的湖南高等實業學堂的礦科。 1952年,在全國高校院系調整中,由武漢大學、中山大學、北京工業學院、廣西大學、湖南大學、南昌大學等6所院校的礦冶類學科組建中南礦冶學院。該專業為我國的礦冶事業培養出大量人才,做出了巨大貢獻。
上述十個院校的這十個專業見證著我國科教事業的蓬勃發展,並且在新時期的浪潮下將帶領著我國的科教事業走向一個新的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