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的當前位置: 視頻北京 > 市政府新聞發布會 > 北京市發展改革委主任談緒祥:介紹《關於加快培育壯大新業態、新模式,促進北京經濟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意見》的總體情況
文章來源:首都之窗 發布時間:2020-06-10 22:02
北京市發展改革委主任談緒祥:各位媒體朋友,大家好,非常感謝各位出席今天的發布會。上周六,北京市應急響應級別由二級調整為三級,這標誌著首都疫情防控工作進入新階段,北京經濟社會發展迎來關鍵「窗口期」。為了抓住這個「窗口期」,在常態化疫情防控前提下,紮實做好「六穩」工作、落實「六保」任務,加快培育新經濟新動能,按照市委、市政府統一部署,市發展改革委會同市經濟和信息化局、市科委、市商務局、市政務服務局等部門,制定了《關於加快培育壯大新業態新模式促進北京經濟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意見》,今天正式以市委市政府名義發布實施。文件具體包括1個若干意見,5個具體行動方案,形成「1+5」的政策體系。下面,我向大家做個整體介紹。
第一,出臺背景和起草考慮。
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面對疫情衝擊影響,要努力在危機中育新機、於變局中開新局,把這次疫情防控中暴露出來的短板和弱項加快補起來,把疫情防控中催生的新業態新模式加快壯大起來。李克強總理在今年的國務院政府工作報告中指出,電商網購、在線服務等新業態在抗疫中發揮了重要作用,要繼續出臺支持政策,全面推進「網際網路+」,打造數字經濟新優勢。
北京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推動新業態、新模式發展。6月6日蔡奇書記帶領市四套班子圍繞新業態新模式發展進行拉練式檢查,並召開現場推進會,強調要積極培育新動能,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陳吉寧市長先後7次召開專題會議,分領域深入研究新業態新模式發展支持政策,強調要緊抓數位化轉型和產業鏈調整機遇,統籌用好國內外資源,完善創新生態和產業鏈布局,為推動實現高質量發展創造更有利條件。
《若干意見》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指示精神和市委、市政府決策部署,在文件起草過程中主要有四個方面的考慮:
一是突出以人民為中心。將保障和改善民生作為制定政策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充分發揮新業態新模式對穩企業保就業的促進作用,不斷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需求。加快新業態新模式發展,就是為了培育更多新崗位,更好滿足就業需求。比如,新基建將加速傳統行業網際網路化升級,中國信通院預測2020年至2025年中國因5G將新增就業崗位300萬個。新消費催生出包括外賣騎手、直播主播等一大批新就業崗位,今年1月20日至3月30日,僅美團新註冊外賣騎手就高達45.78萬人。
二是突出數位化賦能。統籌政策、資金、人才等要素,高標準推進數字經濟發展。加快數字產業化、產業數位化,將數字賦能作為提升產業核心競爭力的重要引擎,助力傳統產業和中小企業轉型升級。加快推動網際網路、大數據、人工智慧與實體經濟、居民消費、城市治理、公共服務深度融合,發揮數位化對經濟社會發展的乘數倍增效應,讓經濟引擎更強勁、城市治理更精細、政府服務更高效。
三是突出體制機制創新。針對制約新業態新模式發展的痛點難點堵點問題,大力推進市場化改革,著力構建充滿活力、適合新業態新模式成長的體制機制,為企業創新發展創造更好環境。比如,圍繞新開放,推出服務業擴大開放升級方案、自貿區大興機場片區制度創新清單、加快天竺綜保區創新升級等重要舉措,這些都是體制機制層面的重大突破。圍繞新服務,聚焦市場主體反映突出的隱性壁壘、準入門檻、執法不當、服務不到位等問題,加大「放管服」改革力度,提出定期開展行政審批評估、試點「備查制」改革、建立執法糾錯機制系列舉措。
四是突出北京特色優勢。特色之一是科技創新優勢。比如,新基建注重發揮北京研發創新和大數據資源優勢,聚焦六大細分領域精準發力,築牢數字經濟發展基礎,達到「一業帶百業」的目的;新場景注重發揮北京在人工智慧、生命科學等領域的技術和人才優勢,系統構建應用場景,強化垂直應用支撐,推動技術優勢轉化為發展動能。特色之二是京津冀協同發展。依託京津冀,加強區域聯動、促進優勢互補,進一步拓展新業態新模式發展空間,完善京津冀產業鏈供應鏈創新鏈布局。特色之三是發揮央企帶動作用。北京發展離不開央企的貢獻,新業態新模式發展同樣離不開與央企合作,需要深入挖掘央地合作潛力,發揮帶動、促進融通,共享新經濟發展機遇。
第二,主要內容。
《若干意見》圍繞新基建、新場景、新消費、新開放、新服務分別提出了相關的政策措施,系統推進新業態新模式發展。
一是把握新基建機遇,進一步厚植數字經濟發展根基。抓住算力、數據、普惠AI等數字經濟關鍵生產要素,瞄準「建設、應用、安全、標準」四大主線謀劃推進,力爭到2022年底基本建成網絡基礎穩固、數據智能融合、產業生態完善、平臺創新活躍、應用智慧豐富、安全可信可控的新型基礎設施。主要包括:圍繞新型網絡基礎設施,2020年底前累計建成5G基站超過3萬個,實現五環內和北京城市副中心室外連續覆蓋,建設高級別自動駕駛環境,加快建設國家工業網際網路大數據中心、工業網際網路標識解析國家頂級節點。圍繞數據智能基礎設施,推進數據中心從「雲+端」集中式架構向「雲+邊+端」分布式架構演變,以「築基」為核心建設大數據平臺,構建北京城市大腦應用體系。圍繞生態系統基礎設施,打造高可用、高性能作業系統,培育一批科學儀器細分領域隱形冠軍和專精特新企業。圍繞科創平臺基礎設施,以國家實驗室、懷柔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建設為牽引,打造重大科技基礎設施集群,加強腦科學、量子科學、人工智慧等前沿領域新型研發機構建設,創建國家級產業創新中心。圍繞智能應用基礎設施,實施智慧交通提升行動計劃,推進網際網路醫院建設,開發更多優質線上教育產品,支持建設智能協同辦公平臺,加快傳統基建數位化改造和智慧化升級。圍繞可信安全基礎設施,支持作業系統安全、新一代身份認證、終端安全接入等新型產品服務研發和產業化。
二是拓展新場景應用,全力支持科技型企業創新發展。聚焦人工智慧、5G、物聯網、大數據、區塊鏈、生命科學、新材料等領域,以應用為核心,通過試驗空間、市場需求協同帶動業態融合、促進上下遊產業鏈融通發展,推動新經濟從概念走向實踐、轉換為發展動能,促進科技型企業加快成長。北京將實施應用場景「十百千」工程,建設「10+」綜合展現北京城市魅力和重要創新成果的特色示範性場景,複製和推廣「100+」城市管理與服務典型新應用,壯大「1000+」具有爆發潛力的高成長性企業。在區域和重點項目上,加強京津冀應用場景合作共建,增強「科技冬奧」智能化體驗;在建設主體上,重點推動央企應用場景創建,共同組織凝練一批具有較大量級和較強示範帶動作用的應用場景。
三是挖掘新消費潛力,更好滿足居民消費升級需求。順應居民消費模式和消費習慣變化,深化消費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加強消費產品和服務標準體系建設,完善促進消費的體制機制,切實增強消費對經濟發展的基礎性作用,更好滿足人民群眾多元化、品質化消費需求。具體來說,支持線上線下融合消費,實施4K進社區工程,拓展社群營銷、直播賣貨、雲逛街等消費新模式,引導企業建設末端配送服務體系。擴大文化旅遊消費,實施「漫步北京」「暢遊京郊」行動計劃和「點亮北京」夜間文化旅遊消費計劃,支持線上體育健康活動和線上演出發展,培育發展一批網紅打卡新地標。便利進口商品消費,進一步擴大開展跨境電商「網購保稅+線下自提」業務的企業範圍,優化口岸、市內免稅店布局。
四是實施新開放舉措,不斷提升開放型經濟發展水平。發揮服務業擴大開放綜合試點與自由貿易試驗區政策疊加優勢,搭建更高水平開放平臺,著力構建具有北京特點的開放型經濟新體制,以開放的主動贏得發展的主動,以高水平的開放贏得高質量的發展。具體開放措施包括:制定服務業擴大開放升級方案,推動「雲團式」產業鏈集群開放。高質量建設自由貿易試驗片區,全面推廣實施「區域綜合評估+標準地+告知承諾」開發模式,做強雙樞紐機場開放平臺,提升北京「兩場」國際航線承載能力。加快數字貿易發展,建立健全數字貿易交易規則。高標準辦好中國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中關村論壇和金融街論壇。
五是提升新服務效能,著力營造國際一流營商環境。主動適應新動能加速成長的需要,研究制定優化營商環境政策4.0版,更大力度破解體制機制障礙,努力打造國際一流營商環境高地。針對企業和群眾具體訴求,深化「放管服」改革,全面清理影響市場主體經營準入的各種隱性壁壘,推進「雙隨機、一公開」監管和線上「非接觸」監管。提升服務企業效能,全面實施一次性告知清單制度,優化新業態「一件事」辦理流程,增強國際商事仲裁服務能力,提升商事案件審判質效,完善企業「服務包」制度。加快打造數字政府,制定數據開放計劃,出臺政府與社會數據共享治理規則,改造升級公共信用信息服務平臺。精準幫扶科技創新、基本生活性服務業等行業中小微企業,鼓勵銀行強化首貸中心、續貸中心特色化產品配置,健全智慧財產權質押融資風險分擔機制。
各位媒體朋友,北京新業態新模式發展基礎良好、潛力巨大、前景廣闊。我們將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指示精神和市委、市政府決策部署,堅定信心、振奮精神,搶抓機遇、開拓進取,以改革的辦法、創新的思維狠抓各項政策措施落地實施,確保新業態新模式在京逐步發展壯大,為經濟實現更高質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續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需要強調的是,北京市應急響應級別調整至三級,絕不意味著北京疫情防控可以放鬆警惕,而是提出了更高要求。無論是政府、社會、企業,乃至家庭、個人都應在繼續做好防控的前提下,共同促進經濟社會活動恢復與發展。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