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填報高考志願
問題一:填報志願時應考慮哪些因素?
推薦:2009年高考志願填報指南
答:無論文理科,填報志願都應該遵循兩個基本點:預測高考成績+職業規劃。前者可以先幫助考生圈定報考的院校,後者可以確定自己的專業方向。
問題二:在志願填報之前應該了解哪些信息?如何了解?
答:應該了解兩類信息:一是院校的相關資歷、學校性質、往年錄取分數線、招生指標、錄取規則以及專業設置等各方面的基本信息。這些信息可以通過院校開放日,招生通訊或直接與各院校招生辦公室電話聯繫,也可登錄該院校網站等方式查詢。二是要學校和專業的就業信息,包括就業率、薪資、工作能力、就業流向等。
問題三:有考生想,反正現在讀大學容易了,怎麼填都無所謂,反正最後都能讀上書,對此如何看待?
答:抱有如此想法的學生,一般都是成績較差,選擇專科學校的考生,其實對於專科院校,更應該仔細鑑別,因為目前我國的高職/專科院校良莠不齊,就業實力懸殊很大,選擇一所就業好的專科院校和專業,未來的就業才有保障。一般而言,填報高考志願都要綜合考慮自己的實力、專長、興趣、將來的就業以及經濟投入等等。對於成績優秀的學生,如果把自己定位在重點學校,就要了解各個重點學校之間的差異、錄取分數的級差,讓自己有選擇和後退的餘地。某些學生的實力在普通和重點之間,若是想進重點學校,就要在專業選擇上冷熱結合;若只是想上本科,可以選擇冷門一點的院校,重點在專業上考慮自己的興趣。總之,填報高考志願關係到未來三-四年時間、精力、物力的投入,並會影響到將來的就業,因此一定要本著對自己人生負責任的態度慎重為之。
問題四:在填報志願時,選專業和選學校哪個更重要?
答:當然選專業比選學校更重要,好專業比學校名氣更重要,專業的選擇往往決定學生今後的就業和發展方向,麥可思研究表明,不同專業畢業生求職的難度和就業的質量都存在很大差異,甚至從事同一職業不同專業背景的畢業生薪資都有差距,因此,在選專業時一定要從職業規劃的角度考慮、選擇適合的,並同時參考就業信息,選擇就業前景好的。
問題五:在選擇專業時,是否應以未來收入為標杆?
答:有研究表明,從事自己感興趣並且適合的職業,會取得更大的職業回報,包括精神的和物質的回報。因此未來收入不能作為決定專業選擇的唯一因素,考生還應該根據自己的興趣特長,從職業規劃的角度客觀、理智地選擇專業。
問題六:目前,很多省對於高分考生都有政策保護的,儘量不讓這些高分考生落榜,那是不是說隨便怎麼填都能保證這類考生有書讀?
答:對於高分考生,各省都制定了一定的保護政策,若第一志願沒錄取到,原則上會要求第二志願的高校要錄取該考生。招生主管部門就會給相關大學協調,要求錄取類似的高分考生。就算該校第一志願已錄滿,仍會要求它拿出名額解決該考生的錄取問題,除非是考生填報的志願只有一個或者填報不合理,學校和專業間沒有梯度,因此,如果本省有重點大學,而考生又無法確定自己的高考成績時候,最好是把本省的重點大學放在第二志願上,這樣第一志願落榜後,還有協商的希望。所以說就算有高分的保護政策,考生填報志願也一定要有合理的梯度,才可以保護學生儘可能被院校錄取。另外填報的志願要在投檔分數內才可。
問題七:報定了某所重點大學,專業又該如何選擇呢?
答:每所重點大學都有自己的學科優勢,讀個好大學爛專業,未來就業甚至可能比不上只讀了二本、三本好專業的畢業生。因此當大學確定了之後,更要慎重選擇專業,一方面結合自己的興趣愛好和職業目標,另一方面一定要比較同一所大學不同專業的就業質量,從而選擇就業前景較好的專業,並且注意在填報時拉開梯度。
問題八:成績中等的考生如何填報志願?
答:一般來說,最拔尖的考生和低分考生的志願相對來講比較容易報考,而中間分數考生的志願最難填報。因為處於中間錄取分數段可選的大學和專業很多,這時建議從職業規劃和就業的角度來選擇真正適合自己的、未來就業前景好的大學和專業;對於分數在一般本科線和重點本科線之間的考生,最重要的是填好一般本科的志願。專業選得好,既可以增加被錄取的機會,又可以為將來的就業創造條件。
問題九:如何填報好高考第一志願?
答:據統計數據顯示,重點大學第一志願的錄取比例佔被錄取考生的95%以上,一般院校第一志願的錄取比例佔被錄取考生的80%左右。也就是說,大學在錄取過程中,很少有招收第二志願的可能性,這就更加體現了第一志願的重要性。對於成績穩定,發揮出色的考生,第一志願可以適當超前,免得以後後悔;而對於平時成績起伏較大、估分時不確定因素較多的考生以及復讀生,報考第一志願可以適當保守一些。
問題十:如何填報好高考第二志願?
答:第一志願十分重要,但第二志願也不能輕視和馬虎。在填報二志願時,一定仔細閱讀第二志願學校的招生章程或錄取原則,如這所學校第二志願的招生計劃為多少,分數級差是多大,可以從網上或通過電話做進一步的詳細諮詢。如果以第二志願填報某重點大學,就必須比第一志願填報這所大學的考生要高出30~50分。科學合理估計自己的水平。
掌上高招服務號
中國教育在線高考訂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