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次發生!造成48人食物中毒,嚴重時可致死的沙門氏菌感染該如何預防?

2020-12-22 澎湃新聞

再次發生!造成48人食物中毒,嚴重時可致死的沙門氏菌感染該如何預防?

2020-11-17 06: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中國食品安全唯一中央網絡媒體

01

沙門氏菌感染致48人中毒

近日,廣東省衛健委公布10月全省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信息。

10月1日零時至10月31日24時,廣東全省21個地市除新冠肺炎疫情外,報告1起一般級別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為珠海報告的一起沙門氏菌食物中毒,發病48例,無死亡。

圖片來源:廣東省衛健委

02

全國多地時有發生

據世界衛生組織估計,每年全世界有數千萬人感染沙門氏菌,數十萬人因此死亡。

在我國,沙門氏菌食物中毒多年來一直位居細菌性食物中毒的首位。過去幾年,我國各地通報了多起沙門氏菌感染事件。

● 2020年9月6日,四川成都一幼兒園部分幼兒和教師相繼出現發熱腹瀉等症狀,疾控中心對幼兒園9月1日、9月2日的所有食品留樣進行檢測,發現9月1日留樣的外購生日蛋糕中沙門氏菌呈陽性。

● 2019年10月,江西省南昌市多家醫院共接收疑似食物中毒病例50例。經查,食物中毒系食用江西卡拉多食品有限公司生產的「爆漿松松」和「流心泡芙」所致。

江西卡拉多食品有限公司10月30日晚發布公開信稱,經過監管部門和專家的深入調查,事件發生原因系生產過程中機器設備故障而造成「爆漿松松」相關產品「沙門氏菌」超標,導致食品汙染。

● 2017年7月,網紅餐廳「一籠小確幸」在上海的4家門店均被食客投訴吃後拉肚子,甚至高燒掛鹽水,共致71人就醫。

7月28日,原上海市食藥監局發布情況通報稱,該餐廳違規的加工即時食品受到了沙門氏菌汙染,進而引起了食物中毒事件。

●2016年9月5日至6日,河北保定高陽縣50餘人在火鍋店就餐感染沙門氏菌,引起食物中毒。

03

什麼是沙門氏菌病?

據了解,沙門氏菌病是由感染沙門氏菌引起的,是最常見且分布最廣泛的食源性疾病之一。

圖片來源於網絡

據專家介紹,沙門氏菌可以汙染肉類、蛋類、奶類、蔬菜等。

人們在食用被沙門氏菌汙染的食品後,容易感染沙門氏菌病。沙門氏菌也可以通過糞口途徑發生人傳人,例如接觸、照顧沙門氏菌病患者後未做好清潔致使被感染。

值得一提的是,通過接觸被感染沙門氏菌的動物(包括寵物),人類也會發病,但被沙門氏菌感染的動物本身卻往往不會出現疾病症狀。

04

感染沙門氏菌有哪些症狀?

人感染沙門氏菌後,潛伏期一般為12-48小時,症狀以胃腸炎多見,表現為頭痛、噁心、食欲不振,嘔吐、腹瀉、腹痛等。

圖片來源於網絡

多數病人的胃腸炎症狀會在2-3天後消失。少數患者的病情會發展得比較嚴重,如小孩、孕婦、老人和免疫功能低下者。

特別要強調的是,沙門氏菌病可不止拉拉肚子這麼簡單,嚴重時可發生敗血症甚至致死。

05

如何降低感染沙門氏菌風險?

專家表示,人們無法通過肉眼發現沙門氏菌,但在日常生活中做好防護措施,能夠大大減少沙門氏菌感染的風險。

圖片來源於網絡

● 在處理食品前後,認真清洗雙手、砧板以及刀具。

● 生、熟食品的處理和保存分開,避免交叉汙染。

● 用流動的潔淨水徹底清洗新鮮的蔬菜和水果。

● 食物要徹底煮熟。

● 不喝未經高溫消毒的乳製品或果汁。

● 吃剩的飯菜如要留存,應該立即放入冰箱。

● 接觸動物(包括寵物)後及時洗手。

● 如已確認感染沙門菌,請不要為他人準備食物。

綜合整理自燕趙都市報、廣州日報等

往期熱文回顧:

原標題:《再次發生!造成48人食物中毒,嚴重時可致死的沙門氏菌感染該如何預防?》

閱讀原文

關鍵詞 >> 媒體號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相關推薦

評論()

相關焦點

  • 沙門氏菌食物中毒嚴重會致死 如何預防很重要
    在2015年9月份的時候,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CDC)發布報告,美國11個州近期爆發沙門氏菌感染,造成62人患病,而導致這次食源性疾病暴發的元兇可能是人們喜愛的金槍魚壽司。美國CDC稱,患者絕大多數都是在吃了超市生魚片壽司後被感染。
  • 不熟的雞蛋 可能感染沙門氏菌 嚴重可致命!
    很多人偏愛溏心雞蛋,覺得這樣的雞蛋嫩、口感好。不過,吃溏心雞蛋也有危險,您知道嗎?近日,廣東省衛健委發布廣東全省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信息,珠海當地一起沙門氏菌食物中毒事件引人注意,發病48例,無死亡,為一般級別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沙門氏菌引起的食物中毒,再次進入人們的視線。
  • 夏季如何避免沙門氏菌感染
    夏季如何避免沙門氏菌感染  王磊  近期,美國發生沙門氏菌感染事件。分布在40多個州的1500餘人感染了這種細菌並出現發熱、腹瀉、腸絞痛等症狀。沙門氏菌是引起細菌性食物中毒的常見菌種,我國的細菌性食物中毒有70%到80%是由沙門氏菌引起的。那麼究竟什麼是沙門氏菌?我們在日常生活中又該如何避免和預防被這種細菌感染呢?
  • 這種病菌引發48人食物中毒!專家:雞蛋一定要雙面煎熟
    長沙晚報掌上長沙11月19日訊(全媒體記者 朱炎皇 通訊員 劉孝誼)近日,珠海出現的一起48人沙門氏菌食物中毒的事件,再次敲響了食品安全的警鐘。沙門氏菌有什麼特點?主要存在哪些食物中?感染後會有什麼症狀?生活中我們應該怎樣預防?
  • 繼黑龍江食物中毒後,珠海再發生48人集體食物中毒事件
    十一期間黑龍江省雞西市一家9口人,皆因食物中毒去世。 而就在十月份,廣東省珠海市也發生了一起食物中毒事件。通過廣東省衛健委官網公布的消息可以了解,這是一起沙門氏菌食物中毒事件,發病48例,無死亡。
  • 廣東通報一起食物中毒事件,48人中招!
    「吃」有關的傳染病日前,廣東省衛生健康委公布10月全省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信息,10月1日零時至10月31日24時,廣東全省21個地市除新冠肺炎疫情外,報告1起一般級別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為珠海報告的一起沙門氏菌食物中毒,發病48例,無死亡。
  • 感染沙門氏菌該怎麼辦?一圖教你如何預防
    原標題:感染沙門氏菌該怎麼辦?一圖教你如何預防深圳商報2019年09月30日訊 近段時間以來,國內部分地區發生了兒童因食用了不規範操作的食物感染腸炎沙門氏菌的病例,引發了家長的擔憂,沙門氏菌究竟為何物,我們該如何正確認識和預防呢?
  • 海霸王水餃檢出沙門氏菌 可引發急性病嚴重或致死
    中國經濟網北京9月17日訊 (記者 段丹峰)日前,海霸王「甲天下」水餃被廣州市消委會檢出沙門氏菌,這已是三年來,海霸王速凍產品第四次登上黑榜。專家介紹,大量食用被沙門氏菌汙染的食品可使人發生食物中毒,同時,它還是美國食物中毒致死的主要原因。
  • 八成細菌性食物中毒由它引起,夏季如何避免感染這種細菌?
    近期,美國發生沙門氏菌感染事件。分布在40多個州的1500餘人感染了這種細菌並出現發熱、腹瀉、腸絞痛等症狀。沙門氏菌是引起細菌性食物中毒的常見菌種,我國的細菌性食物中毒有70%到80%是由沙門氏菌引起的。那麼究竟什麼是沙門氏菌?我們在日常生活中又該如何避免和預防被這種細菌感染呢?我們請北京友誼醫院、北京熱帶醫學研究所副主任醫師王磊為大家詳細介紹一下。
  • 一幼兒園師生感染沙門氏菌,保護孩子要這樣做
    沙門氏菌病為人畜都會得的感染性疾病,可引發急性腸胃炎,典型症狀包括發熱、腹瀉、嘔吐等,病情可持續4至7天,嚴重時甚至會導致患者死亡。 在我國,沙門氏菌食物中毒多年來一直位居細菌性食物中毒的首位。蛋及蛋製品,是這類細菌最愛出沒地之一。
  • 「關注」了解沙門氏菌,防止「病從口入」!
    11月13日,廣東省衛生健康委報告1起一般級別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為珠海報告的一起沙門氏菌食物中毒,發病48例,無死亡。了解沙門氏菌,防止「病從口入」沙門氏菌病是最常見的食源性疾病之一,在我國細菌性食物中毒中,70%~80%是由沙門氏菌引起。
  • 沙門氏菌感染會有哪些表現 應該如何預防
    沙門氏菌大家應該並不陌生,是一類常見的食源性致病菌。根據引起的疾病症狀不同可分為傷寒沙門氏菌和非傷寒沙門氏菌,前者主要通過水進行傳播,常見於欠發達的發展中國家。後者主要通過食物進行傳播,在世界各地都很常見。據報導,美國最近就暴發了波及40多個州的大規模沙門氏菌感染。
  • 生食易感染沙門氏菌是真的嗎?如何預防
    沙門氏菌大家應該並不陌生,是一類常見的食源性致病菌。根據引起的疾病症狀不同可分為傷寒沙門氏菌和非傷寒沙門氏菌,前者主要通過水進行傳播,常見於欠發達的發展中國家。後者主要通過食物進行傳播,在世界各地都很常見。據報導,美國最近就暴發了波及40多個州的大規模沙門氏菌感染。
  • 食品安全風險解析:解讀沙門氏菌食物中毒
    中國經濟網北京9月7日訊 據外媒報導,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CDC)發布的報告顯示,美國11個州近期爆發沙門氏菌感染,造成62人患病,而導致這次食源性疾病暴發的元兇可能是人們喜愛的金槍魚壽司。美國CDC稱,患者絕大多數都是在吃了超市生魚片壽司後被感染。
  • 嚴重可致死
    昨天(9月6日)15時,區疾控中心會同市疾控和臨床專家研究分析,初步認定4名幼兒患病是由沙門氏菌所引起的,另有5名疑似感染。根據上述情況,區教育局已責成金蘋果龍灣半島幼稚園整頓完善內部管理,承擔相應責任,並落實專人持續關注關心幼兒健康;區市場監管局進一步開展調查,對有關責任單位和人員依法嚴肅處理,堅決避免發生類似情況。
  • 沙門氏菌食物中毒的解讀
    沙門氏菌廣泛分布於自然界,通常寄居在人或動物腸道內,可通過糞便汙染環境和動物製品,動物和動物性食品是人感染沙門氏菌的重要來源。沙門氏菌引起食物中毒的症狀以急性腸胃炎為主,表現為嘔吐、腹痛、腹瀉、發熱等,體溫可升高至38℃以上,腹瀉一日可達數次至十餘次,主要為水樣便。沙門氏菌感染者一般幾天後自行好轉,沒有後遺症,但重者可出現痙攣、脫水和休克等症狀甚至導致死亡。
  • 48人吃海鮮集體食物中毒!小心這種細菌!
    無獨有偶,這並不是副溶血性弧菌引發的第一起集體中毒事件,今年7月,廣東也發生了一起48人集體中毒的公共衛生事件,患者多出現腹痛、發燒、嘔吐和腹瀉等症狀,後經醫生證實,導致本次中毒的「真兇」就是副溶血性弧菌。每年都有大量病人由於副溶血性弧菌導致中毒,看到這兒,小夥伴們不禁會產生疑問:這是什麼病菌?為什麼這麼厲害?
  • 美國沙門氏菌疫情 11人住院治療
    沙門氏菌食物中毒是最常見的,那麼你知道怎麼去預防嗎?美國聯邦疾病控制和預防中心(CDC)表示,目前還沒有跡象顯示疫情緩和。  據報導,所有感染病例都可追蹤到北卡羅萊納州同一家養雞場受汙染的雞蛋。那些雞蛋在全美各地從沃爾瑪商場到華夫餅屋(Waffle House)的商家和餐館出售。目前,由印第安納玫瑰園農場(Indiana『s Rose Acre Farms)經營的那家養雞場已召回2.07億個雞蛋。
  • 嚴重可致死
    今天(9月6日)15時,區疾控中心會同市疾控和臨床專家研究分析,初步認定4名幼兒患病是由沙門氏菌所引起的,另有5名疑似感染。根據上述情況,區教育局已責成金蘋果龍灣半島幼稚園整頓完善內部管理,承擔相應責任,並落實專人持續關注關心幼兒健康;區市場監管局進一步開展調查,對有關責任單位和人員依法嚴肅處理,堅決避免發生類似情況。
  • 漲知識丨讓一籠小確幸「全軍覆沒」的沙門氏菌,如何避免感染
    這是一種什麼性質的細菌,又通過什麼途徑傳播,平時生活中或外出就餐時,人們應該如何避免感染這類細菌?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記者7月28日採訪了上海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病原所細菌檢測實驗室主任陳敏。陳敏告訴記者,沙門氏菌屬腸桿菌科,是一種人畜共患病,感染沙門氏菌後的典型症狀包括發熱、腹瀉、嘔吐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