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門氏菌食物中毒的解讀

2020-12-25 嶽陽市人民政府
    一、背景信息

  據《光明日報》報導,在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中心2015年2月3日舉辦的開放日上,有專家指出,按照測算結果我國每年沙門氏菌食物中毒的發病人數達300萬人次,其中近半數與生雞肉交叉汙染有關。

  二、專家解讀

  1.沙門氏菌是主要食源性致病菌之一。

  沙門氏菌(Salmonella)是經食物傳播引起人類腸道疾病的主要食源性致病菌之一,在世界範圍內幾乎所有即食食品和大部分過程標準中均將沙門氏菌列為限量指標。沙門氏菌廣泛分布於自然界,通常寄居在人或動物腸道內,可通過糞便汙染環境和動物製品,動物和動物性食品是人感染沙門氏菌的重要來源。沙門氏菌引起食物中毒的症狀以急性腸胃炎為主,表現為嘔吐、腹痛、腹瀉、發熱等,體溫可升高至38℃以上,腹瀉一日可達數次至十餘次,主要為水樣便。沙門氏菌感染者一般幾天後自行好轉,沒有後遺症,但重者可出現痙攣、脫水和休克等症狀甚至導致死亡。美國每年有102萬人次患病,我國報告的沙門氏菌感染人數也處於各種微生物導致的食源性疾病的前列。

  沙門氏菌可以適應不同溫度、溼度和酸鹼度環境,在水中能存活2~3周,在糞便中能存活1~2月,在牛乳和肉類中生存時間較長,即使在含有10%~15%食鹽的醃肉中也可生存2~3個月。然而,沙門氏菌對熱耐受力較差,100℃立即死亡,70℃經5分鐘、65℃經15~20分鐘、60℃經1小時可被殺滅。

  2.雞肉製品汙染是沙門氏菌食物中毒的主要原因。

  雞是沙門氏菌的天然宿主,汙染了沙門氏菌的雞肉製品是引起人沙門氏菌感染的主要途徑。J.D. Greig等對1998年~2000年國際上發生的4093起食源性疾病暴發進行了歸因分析,發現47.0%的暴發由沙門氏菌引起,這其中有34.0%的病例與雞肉製品有關。我國2010年肉雞中沙門氏菌汙染狀況專項監測結果顯示,肉雞活體和肉雞胴體(註:指活雞屠宰後去除羽毛、頭、爪和內臟後的部分)中沙門氏菌的檢出率分別為10.95%和34.80%。通過溯源分析,證明養殖過程中被沙門氏菌感染的肉雞活體是最初的汙染源,而屠宰加工過程中肉雞胴體的交叉汙染是導致汙染擴大的原因。因此,控制養殖環節中雞活體的帶菌率和控制屠宰加工環節的交叉汙染是降低沙門氏菌風險的關鍵環節。

  此外,廚房內的交叉汙染也是導致沙門氏菌食物中毒的主因之一。我國居民廚房內案板生熟分開的比例不足1/3,案板未生熟分開的居民中有一半未採用洗滌劑來清洗案板,從而導致生雞肉中的沙門氏菌通過案板、菜刀和手等廚房內媒介汙染即食食品而被攝入。研究提示,通過改進居民廚房衛生操作行為(如生熟分開,用具有殺菌作用的洗滌劑清洗廚具等),我國每年可以降低120~200萬人次的沙門氏菌食物中毒病例。

  3.各國採取控制雞肉中沙門氏菌汙染的措施。

  從1885年發現沙門氏菌至今已有100多年,雖然各類食物中有關沙門氏菌的標準、規定已逐漸完善,但世界各國此類食物中毒事件仍時有發生。美國曾發生過大範圍西紅柿、花生醬等沙門氏菌汙染事件,其中,美國農業部於2011年8月宣布召回阿肯色州斯普林代爾加工廠生產的約1.63萬噸疑似汙染沙門氏菌的冷凍和新鮮火雞肉製品,這也是該國歷史上最大規模的肉製品召回事件。

  2011年,國際食品法典委員通過了控制雞肉中彎曲菌和沙門氏菌的導則(CAC/GL 78-2011),提出從農場到餐桌整個過程中實施以風險評估或其他以風險信息為基礎的幹預手段。美國和歐盟也已在肉雞生產加工全過程中制定和強制組合使用食品危害分析關鍵控制點體系(HACCP),最大限度地降低沙門氏菌的汙染。我國政府在確保生雞肉的食品安全方面也制定了一系列技術規範,如肉雞屠宰操作規程(GB/T19478-2004)和雞肉質量分級的農業行業標準(NY/T631-2002)等,這些措施對降低我國居民因食用雞肉引發沙門氏菌食物中毒的健康風險具有重要的作用。

  三、專家建議

  1.食品安全監管部門應推進肉雞養殖和屠宰加工規範化。我國肉雞養殖屠宰和生產加工模式中存在規模化和家庭作坊式並存的現狀,而且這種狀況還將長期存在。鑑於我國沙門氏菌食物中毒半數與生雞肉交叉汙染有關,食品安全監管部門應著力加強雞肉產品生產加工監管工作,可針對不同的生產加工方式制定科學有效的良好衛生規範(GHP)等規範性文件,並加強宣貫指導與過程監管,從源頭和生產加工環節降低雞肉產品沙門氏菌的汙染水平。

  2.食品生產經營單位應嚴格落實有關標準和規範。我國肉雞養殖、屠宰和雞肉及其製品等生產經營企業應嚴格遵照國家和行業相關標準與技術規範等要求,如食品安全標準、危害分析關鍵控制點體系(HACCP)和良好生產規範(GMP)等,採取有效措施,降低雞肉製品在零售前發生交叉汙染的可能性。

  3.技術機構應進一步做好風險評估等工作。可考慮在市場佔有量較大的生產加工企業開展雞肉及其製品中沙門氏菌的專項監測。了解汙染源和傳播途徑,收集雞肉製品中沙門氏菌汙染與人群感染病例之間的關聯性證據,開展雞肉—沙門氏菌組合的全過程的風險評估,掌握危險因素及其分布,用以指導生產加工經營企業制定嚴格的沙門氏菌控制計劃。

  4.消費者應注意培養良好的消費習慣。消費者應選擇信譽度好的經營場所購買雞肉產品,並儘量購買冷凍雞肉或包裝好的雞肉。應注意提高廚房內的衛生操作意識,如避免因整雞衝淋式的洗滌方式汙染操作臺面,應確保廚具(案板、刀具等)在使用過程中生熟分開,廚具使用後儘量用有殺菌效果的洗滌劑進行清洗並分類存放,處理生肉及其製品後正確洗手等。

  本期專家:

  厲曙光,復旦大學公共衛生學院博士生導師、教授

  郭雲昌,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中心食源性疾病監測部主任、研究員

  朱江輝,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中心評估一部副研究員

  主要參考文獻:

  1.張朝武.《衛生微生物學》(第4 版).人民衛生出版社. 

  2.朱超、許學斌.《沙門菌屬血清型診斷》.同濟大學出版社.

  3.《國家衛生計生委辦公廳關於2013年全國食物中毒事件情況的通報》(國衛辦應急發〔2014〕15號).

  4.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專家委員會,《我國零售雞肉中沙門氏菌汙染對人群健康影響的初步定量風險評估》(尚未公開),2014.

  5.王軍,鄭增忍,王晶鈺等,動物源性食品中沙門氏菌的風險評估,中國動物檢疫,2007(04):23-25.

  6.王豔梅,喬昕,符曉梅等,2010年江蘇省肉雞沙門菌汙染專項監測分析,中國食品衛生雜誌,2012,24(2):170-172.

  7.李薇薇,白莉,郭雲昌等,我國四省肉雞生產加工環節沙門氏菌的汙染情況和耐藥分布研究,中華預防醫學雜誌,2013,47(5):435-438.

  8.白莉,李薇薇,郭雲昌等,我國四省肉雞屠宰場沙門氏菌脈衝場凝膠電泳分子分型,中華預防醫學雜誌,2013,25(4):303-308.

  9.郭雲昌,肉雞中沙門氏菌汙染控制亟待加強,中華預防醫學雜誌,2013,47(5):398-399.

  10.Scallan E, Hoekstra RM, Angulo FJ, et al. Foodborne illness acquired in the United States-major pathogens. Emerging Infectious Diseases, 2011, 17(1): 7-12.

  11.Mao X, Hu J, Liu X. 2011. [Estimation on disease burden of foodborne non-typhoid salmonellosis in China using literature review method.] Chinese Journal of Disease Control & Prevention, 15(7), 622-625.

  12.WHO/FAO MRA 2, Risk assessments of Salmonella in eggs and broiler chickens., 2002.

  13.CDC. National Enteric Disease Surveillance: Salmonella Surveillance Overview. Division of Foodborne, Waterborne and Environmental Diseases, CDC; July, 2011

  14.CDC. Multistate Outbreak of Salmonella Tennessee Infections Linked to Peanut Butter (Final Update). CDC 官網, March 7, 2007:http://www.cdc.gov/salmonella/tennessee/index.html.

  15.CDC. Outbreak of Salmonella Serotype Saintpaul Infections Associated with Multiple Raw Produce Items --- United States, 2008. Morbidity and Mortality Weekly Report (MMWR). August 29, 2008 /57(34); 929-934

  16.CDC. Multistate Outbreak of Salmonella Typhimurium Infections Linked to Peanut Butter, 2008–2009 (Final Update) . CDC 官網, May 11, 2010:http://www.cdc.gov/salmonella/ typhimurium/update.html CDC.MultistateOutbreak of Salmonella Infections Associated with Peanut Butter and Peanut Butter--Containing Products --- United States, 2008--2009. Morbidity and Mortality Weekly Report (MMWR). February 6, 2009 / 58(04);85-90

  17.CDC. Multistate Outbreak of Human Salmonella Heidelberg Infections Linked to Ground Turkey. CDC 官網, November 10, 2011: http://www.cdc.gov/salmonella/heidelberg/111011/ index.html

  18.Mead G, Lammerding AM, Cox N,,et al. Scientific and technical factors affecting the setting of Salmonella criteria for raw poultry: a global perspective. J Food Prot,2010, 73 (8):1566-1590.

  19.John A. Painter , Robert M. Hoekstra, Tracy Ayers,et al. Attribution of Foodborne Illnesses, Hospitalizations, and Deaths to Food Commodities by using Outbreak Data, United States, 1998–2008.Emerg Infect Dis. 2013;19(3).

  20.J.D. Greig , A. Ravel.Analysis of foodborne outbreak data reported internationally for source attribution.Int J food Microbio.2009,130(2):77-87.

  21.JOINT FAO/WHO FOOD STANDARDS PROGRAMME CODEX COMMITTEE ON FOOD HYGIENE(Forty - first Session).PROPOSED DRAFT GUIDELINES FOR CONTROL OF CAMPYLOBACTER AND SALMONELLA SPP.IN CHICKEN MEAT, Coronado,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16 - 20 November 2009. ftp://ftp.fao.org/codex/meetings/CCFA/CCFA41.

  22.Report of the Task Force on Zoonoses Data Collection on the Analysis of the baseline survey on the prevalence of Salmonella in broiler flocks of Gallus gallus, Part A, The EFSA Journal (2007) 98, 1-85.

  23.The Community Summary Report on Trends and Sources of Zoonoses and Zoonotic Agents in the European Union in 2007, The EFSA Journal (2009) 223, 1-312.

相關焦點

  • 食品安全風險解析:解讀沙門氏菌食物中毒
    日前,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發布2015年第12期《食品安全風險解析》,組織有關專家解讀沙門氏菌食物中毒事件。  一、沙門氏菌是最常見的食源性致病微生物之一  沙門氏菌歸屬於沙門氏菌屬(Salmonella),是一群在形態結構、培養特性、生化特性和抗原構造等方面極為相似的革蘭氏陰性桿菌。
  • 沙門氏菌導致吉爾吉斯斯坦250人食物中毒
    新華社比什凱克4月5日電(記者關建武)吉爾吉斯斯坦衛生部新聞辦5日通報說,首都比什凱克一家餐廳近日發生的集體食物中毒事件由沙門氏菌引起。3月30日,多人在一家名叫阿拉套的餐廳參加婚禮宴會後感到身體不適而就醫。
  • 食品安全標準中沙門氏菌解讀
    1888年,Caertner首次從引起57人食物中毒的肉食中分離出腸炎沙門氏菌。  沙門氏菌能夠在大多數培養基中生長,不能發酵乳糖、蔗糖和水楊苷,可利用葡萄糖並產酸產氣。沙門氏菌最適生長溫度為35℃~37℃,最適生長pH值為6.6~8.2,最低生長水分活度為0.94,不耐高鹽環境、不耐熱,55℃×1h或60℃× 15~30min即被殺死(殺滅時間隨溫度升高呈指數下降)。
  • 食品安全機構:廚房生熟不分是致沙門氏菌食物中毒主因
    廚房生熟不分是導致沙門氏菌食物中毒的主要原因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中心提醒,選對雞肉、注意衛生附:沙門氏菌交叉汙染示意圖:左圖為正常拍攝,右圖為紫外線下拍攝。螢光標記的沙門氏菌沾染雞肉,在紫外燈下發出螢光。雞肉上的沙門氏菌經案板、刀具和手汙染蔬菜沙拉。
  • 沙門氏菌食物中毒嚴重會致死 如何預防很重要
    什麼是沙門氏菌?  專家解釋說,沙門氏菌是最常見的食源性致病微生物之一。沙門氏菌歸屬於沙門氏菌屬(Salmonella),是一群在形態結構、培養特性、生化特性和抗原構造等方面極為相似的革蘭氏陰性桿菌。沙門氏菌中毒是因為攝食了一定量活菌,這些活菌又在人體內生長繁殖所引起。此次金槍魚壽司沙門氏菌汙染事件的元兇為乙型副傷寒L(+)酒石酸鹽陽性沙門氏菌變種(亦稱爪哇變種)。
  • 造成48人食物中毒,嚴重時可致死的沙門氏菌感染該如何預防?
    造成48人食物中毒,嚴重時可致死的沙門氏菌感染該如何預防?在我國,沙門氏菌食物中毒多年來一直位居細菌性食物中毒的首位。過去幾年,我國各地通報了多起沙門氏菌感染事件。● 2020年9月6日,四川成都一幼兒園部分幼兒和教師相繼出現發熱腹瀉等症狀,疾控中心對幼兒園9月1日、9月2日的所有食品留樣進行檢測,發現9月1日留樣的外購生日蛋糕中沙門氏菌呈陽性。
  • 繼黑龍江食物中毒後,珠海再發生48人集體食物中毒事件
    十一期間黑龍江省雞西市一家9口人,皆因食物中毒去世。 而就在十月份,廣東省珠海市也發生了一起食物中毒事件。通過廣東省衛健委官網公布的消息可以了解,這是一起沙門氏菌食物中毒事件,發病48例,無死亡。
  • 談談龜攜帶的沙門氏菌
    何為沙門氏菌? 沙門氏菌病是指由各種類型沙門氏菌所引起的對人類、家畜以及野生禽獸不同形式的總稱。感染沙門氏菌的人或帶菌者的糞便汙染食品,可使人發生食物中毒。據統計在世界各國的種類細菌性食物中毒中,沙門氏菌引起的食物中毒常列榜首。
  • 解釋為什麼洋蔥等植物會引起美國沙門氏菌疫情
    沙門氏菌病是指由各種類型沙門氏菌所引起的對人類、家畜以及野生禽獸不同形式的總稱。感染沙門氏菌的人或帶菌者的糞便汙染食品,可使人發生食物中毒。據統計在世界各國的種類細菌性食物中毒中,沙門氏菌引起的食物中毒常列榜首。我國內陸地區也以沙門氏菌為首位。
  • 沙門氏菌居食源性疾病首位 食藥總局提示謹慎食用
    日前,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發布2015年第12期《食品安全風險解析》,組織有關專家解讀沙門氏菌食物中毒事件。一、沙門氏菌是最常見的食源性致病微生物之一沙門氏菌歸屬於沙門氏菌屬(Salmonella),是一群在形態結構、培養特性、生化特性和抗原構造等方面極為相似的革蘭氏陰性桿菌。沙門氏菌中毒是因為攝食了一定量活菌,這些活菌又在人體內生長繁殖所引起。
  • 美國沙門氏菌疫情 11人住院治療
    沙門氏菌食物中毒是最常見的,那麼你知道怎麼去預防嗎?  美國沙門氏菌疫情  據外媒報導,自從四月以來到5月14日,美國東部8州及科羅拉多共有35人因為感染沙門氏菌而生病。  沙門氏菌感染通常在接觸腸炎沙門氏菌一兩天內,出現胃痙攣、腹瀉和高燒。除了免疫力較弱的兒童和老人之外,沙門氏菌感染通常沒有生命威脅。  但是,如果患者因為腹瀉脫水,可能出現嚴重的症候群。在比較罕見的病例中,沙門氏菌進入血液會造成組織感染。那些病例都需要住院接受密集治療。
  • 不熟的雞蛋 可能感染沙門氏菌 嚴重可致命!
    近日,廣東省衛健委發布廣東全省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信息,珠海當地一起沙門氏菌食物中毒事件引人注意,發病48例,無死亡,為一般級別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沙門氏菌引起的食物中毒,再次進入人們的視線。醫生:「這個沙門氏菌一般都會在人、家畜和家禽的糞便中,它是含量比較多的。
  • 夏季如何避免沙門氏菌感染
    夏季如何避免沙門氏菌感染  王磊  近期,美國發生沙門氏菌感染事件。分布在40多個州的1500餘人感染了這種細菌並出現發熱、腹瀉、腸絞痛等症狀。沙門氏菌是引起細菌性食物中毒的常見菌種,我國的細菌性食物中毒有70%到80%是由沙門氏菌引起的。那麼究竟什麼是沙門氏菌?我們在日常生活中又該如何避免和預防被這種細菌感染呢?
  • 豬肉脯檢出沙門氏菌
    蘇寧易購伊香食品旗艦店在蘇寧易購(網站)商城銷售的標稱靖江伊香食品有限公司生產的豬肉脯,檢驗結果為沙門氏菌5次中有1次檢出,不符合國家標準規定的5次均不得檢出。沙門氏菌是一種常見的食源性致病菌。感染沙門氏菌的人或帶菌者的糞便汙染食品,可使人發生食物中毒。據統計在世界各國的種類細菌性食物中毒中,沙門氏菌引起的食物中毒常列榜首。
  • 一幼兒園師生感染沙門氏菌,保護孩子要這樣做
    官網截圖 這起幼兒園沙門氏菌感染事件,引起了社會廣泛關注「沙門氏菌是什麼」「如何避免感染沙門氏菌」? 沙門氏菌 沙門氏菌是最為常見的致病菌,一不小心就會讓人上吐下瀉。根據引起的疾病症狀不同可分為傷寒沙門氏菌和非傷寒沙門氏菌,前者主要通過水進行傳播,後者主要通過食物進行傳播。
  • 如何鑑別細菌性食物中毒
    引起食品汙染的細菌主要分為致病菌和非致病菌,其中致病菌和條件致病菌可引起人類感染性疾病和食物中毒。在醫療衛生事業單位招聘考試中,經常會有對食品的生物性汙染知識點的考察,而這一類考察又常常通過細菌性食物中毒的病例題進行考核,通過描述中毒者的臨床表現來對可能的病原菌進行判斷和選擇,那面對各類細菌導致的細菌性食物中毒,我們應該怎樣來區別和記憶呢?
  • 輕微食物中毒症狀 輕微食物中毒怎麼辦
    一日三餐是每個人每天都必不可少的,但是如果不注意飲食衛生,誤食了過期變質的食品就會引起食物中毒。這樣的一個輕微食物中毒症狀是怎樣的呢,下面我們來看輕微食物中毒症狀有哪些。輕微食物中毒症狀:食物中毒者最常見的症狀是劇烈的嘔吐、腹瀉,同時伴有中上腹部疼痛。食物中毒者常會因上吐下瀉而出現脫水症狀,如口乾、眼窩下陷、皮膚彈性消失、肢體冰涼、脈搏細弱、血壓降低等,最後可致休克。食物中毒分很多不同的類型。
  • 「關注」了解沙門氏菌,防止「病從口入」!
    11月13日,廣東省衛生健康委報告1起一般級別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為珠海報告的一起沙門氏菌食物中毒,發病48例,無死亡。了解沙門氏菌,防止「病從口入」沙門氏菌病是最常見的食源性疾病之一,在我國細菌性食物中毒中,70%~80%是由沙門氏菌引起。
  • 夏季易食物中毒 輕微食物中毒症狀有哪些
    食物中毒一般突發性強,潛伏期較短,且有季節性這一特點。一般發病與某一種食物有關,且周邊人食用也會發病,不食者沒事,若患者停用該事物,發病即停止,且不再有新病例。另外,該病不具傳染性,所以大可不必擔心會被傳染而引發中毒。那麼輕微食物中毒症狀有哪些,我們一起來探討下。
  • 日本一幼兒園出現沙門氏菌疫情 54名兒童發燒嘔吐
    海外網9月25日電 日本岐阜縣本月24日發布消息稱,該縣郡上市的妙高保育園出現了54名幼兒園學童集體食物中毒事件。有關部門在幼兒園的專門供餐中檢出沙門氏菌,確認為此次事件的致病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