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只有不到20天了,這段時間,該把複習重點放在哪些方面?學堂君這期邀請了各科的杭城名師,給大家衝刺階段的建議。
語文
做一兩份高質量的模擬卷
找一找感覺
勞新華杭州市建蘭中學語文老師,杭州市教壇新秀,長期擔任初三語文教學。先後參與省級、市級課題多個,主持市區級課題多個,參與若干;多篇論文發表於《中國教師》等國家級刊物;曾先後開設省、市級展示課、研討課多節;在《中學語文報》發表專題、文章多篇,另有多篇案例、論文在市、區級評比中獲獎。
中考衝刺階段,語文複習要把重點放在哪些方面?
首先,要弄明白中考語文考什麼、怎麼考。
語文考什麼內容?可以看看《2015年杭州市各類高中招生文化考試命題實施細則》(以下簡稱《細則》),了解有哪些能力點,不光要知道這些知識,而且要會運用。
語文怎麼考?考題的形式是多樣的,也會有變化。可以參考歷年的中考卷子、模擬考卷子,看看有哪些變化的題型,做到心裡有數。
梳理已有的複習資料
在最後衝刺階段,對已有的複習資料做個梳理很重要。
首先是書本的梳理。拿出6冊語文書,單獨翻翻課後的「研討與練習」部分,看看裡面的題目是怎麼問的。勞老師說,特別要注意找找和自己平時練習中不同問法的題目,並思考題目的答題思路。往年的中考閱讀題中,有些題目的問法其實和課後練習題有相似之處,可以仔細琢磨下,有不明白的地方要多問老師。
書本裡的另一塊內容是字音、字形、文學常識、古詩文默寫等基礎內容,之前都會做專項複習,在最後階段偶爾翻翻即可。
複習資料、試卷也是複習的重頭。勞老師建議,可以找出自己特別滿意的卷子,回味當時答題時的感受,一方面可以總結摸索好的答題方式,一方面也很有助於提升自信。
另外,可以按照專題整理錯題,用「錯題——考點——實踐」的方式來複習。先看錯題,再找到對應的「解題方法」,了解是哪個知識點,然後分析失分原因,最後再看看其他同類錯題或完成少量的同類練習。
作文
重視構思、積累素材、揚長避短
在作文方面,勞老師給同學們三個建議:重視構思、積累素材、揚長避短。
作文的構思至關重要,要清楚寫什麼(選材)、為何寫(立意)、怎麼寫(思路)?
在最後階段,沒有太多時間高頻率地完整寫一篇作文,可以拿到題目,思考「選材、立意、思路」這三個問題,寫一個作文提綱,理清思路。需要注意的是自己要清楚作文的立意,如果對立意不明晰,常會導致詳略不當、中心不明等問題。
在素材的積累上要注意兩個方面,一是分不同主題積累,二是積累的素材一定要自己思考過,有感悟。「否則,再好的素材,也不能在考場上運用得當。經常有同學說沒『感覺』,其實是沒有學會運用自己積累的素材。」勞老師說。
「揚長避短」,選一些初三以來的高分作文,找出自己的作文優點,並摸索研究,設法將優點強化,在考場作文中表現得更突出。
「新題型」如何應對?
每年的中考,都會出現「新題型」,有些同學看到新題型就緊張,新題型的得分率也偏低。這時候怎麼應對?
勞老師說,所謂的「新題型」,其實絕不會超越《細則》的範圍。也就是說,考查的能力點是不變的,變化的僅僅是「外在形式」。「不同能力點的考查,都有對應的答題方式、方法。所以,不用害怕,對應《細則》,想明白題目考的是哪一個或哪幾個能力點,我們的對應解答就在了。」
在時間的安排上,一般基礎25分鐘左右,第一篇閱讀20分鐘左右,第二篇15分鐘左右,古詩文閱讀15分鐘左右,作文原則上不得少於40分鐘。留5分鐘機動與檢查。
在最後二十天左右,可以適當做一兩份高質量的模擬卷。不是為了檢測知識點的掌握情況,而是在相似的時間段,評估自己答題的時間分配,找一找考試的感覺,但無論成績如何,都要從容、淡定。
數學
新版數學教材首次中考
知識點與考試要求
都略有調整
易永彪中學高級教師,杭州市公益中學數學老師。初中數學名師、省初中數學競賽優秀指導師、市教壇新秀、市優秀班主任。
今年是杭州市使用新浙教版數學教材的首次中考,與往年相比,在知識點與考試要求上都略有調整。
注重基礎,把握新動向
首先要認真研讀新教材的考綱,把握考綱的新動向與新變化。比如過一點做已知直線的垂線、「心」的要求(內心、外心)、做圓內接正方形正六邊形等都是新增加的內容。在複習時,要有針對性,近幾年的中考卷子都要做一做,看看變化。
易老師分析,中考試題至少有一半以上來源於教材,強調對數學通性通法的考查,重視基礎知識,突出教材的考查功能。在複習時,要注意回歸課本,圍繞課本回憶、梳理知識點,課本中要求識記的概念、定理、公式要熟記於心。課本中的典型問題要進行分析、解構與拓展。「只有透徹理解課本例題、習題所涵蓋的重點知識與解題方法,才能以不變應萬變。」每年的中考都會出現新題3題左右,對於新題,不要慌張,冷靜應對,快速找到解題切入點。特別要注意的是,中考試題中很多題目是來源於課本的習題與例題,也許看起來「似曾相識」,在做題時千萬不能「想當然」。「這些看似熟悉的題目其實是經過精心改編與設計的,要認真審題,發現不同點,採取相應的解題策略。」
進行適量的整卷訓練
在複習中,各知識板塊的綜合梳理很重要,要進行針對性的專題複習。比如,函數是初中數學非常重要的部分,可以與不等式、方程、相似形等相結合進行綜合訓練。「重視各知識板塊的核心問題,透過題目來分析考查重點內容。」易老師說。
在複習過程中,還要注意運用「限時訓練」,提高解題的速度與準確率。易老師說,有些同學做題比較拖拉,很不利於考試時的時間分配,建議給自己限定一個時間。另外,要注意培養解題的運算能力,做到熟練、準確、簡潔、迅速。以前的錯題要重新進行整理,檢查並總結薄弱環節。在做題時,要研究題目中考查的是什麼知識點,並思考解題方法,「解後反思」是提升解題能力的一個很有效的方法。
在臨考前,可以進行適量的「整卷訓練」,合理分配時間。「遇到短時間無法解答的題目可以先跳過,先易後難,快慢得當,規範書寫,講究策略。」在考試前,要學會放鬆自己,調整心情,身心愉悅有助於考試的發揮。「充滿自信,沉著冷靜,相信自己一定能在中考中取得滿意的成績。」
英語
不要埋頭做卷子了
家教、培訓班也最好停掉
趙駸採荷中學教育集團副校長,中學高級教師。浙江省教壇新秀;杭州市「聯鄉結村」先進個人;區名師;區「136」青年人才;區優秀教師;區教學質量「雙十佳」個人。最近幾年,連續奮鬥在初三第一線,在教學上形成了自成一家的教學特色,堅持「輕負高質」的原則,積累了豐富的課堂教學經驗,教學成績突出。
三大誤區要注意
中考複習已經進入最後的衝刺階段,不少同學在英語複習上,有幾個誤區。
誤區一:有同學覺得,中考不到20天了,聽、讀英語已經不重要了。
「我發現不少同學在初三後,就很少聽、讀英語。」趙老師說,初三沒有新課,沒有新的文本輸入,對原來的文本、單詞的朗讀就尤其重要。「可以給自己定一個晨讀計劃,八九年級的課文,都是很好的材料,每天可以讀一到兩個單元,10到15分鐘左右。」另外,每天也要保證聽力10到15分鐘。
誤區二:有些同學還在瘋狂做卷子,上補習班。
趙老師建議,這個複習階段,不需要埋頭做卷子,家教、培訓班也最好停掉。「最後二十天,需要調整學習狀態。這階段要做的,是靜下心來好好整理錯題,認真查漏補缺。」比如,不會拼的單詞,抄在小本子裡,不大懂的語法要整理好,再問問老師。
誤區三:有同學覺得在20天裡,閱讀能力提高不大可能,就忽視閱讀,而花大量時間在語法上。
其實,閱讀在中考英語中佔了很大一塊,60分的分值,有6個語篇。閱讀能力的確是需要在平時日積月累慢慢培養,在最後的複習階段,也需要保證閱讀量。
有些同學碰到以前沒見過的語言題材會很緊張。這個時候,尤其需要靜下心來,耐心地閱讀。
作文最關鍵是
語言流暢、連貫、地道
「單詞拼寫」這個題型很容易出錯,尤其要注意「三級跳」。
「單詞拼寫」會在一個有語境的句子裡挖掉一個詞,告訴首字母,要求寫出這個詞。「三級跳」就是說,一要想到這個詞,二要會拼寫,三需要按照語境情況變形。看看在單複數、時態、語態等方面上是不是需要變形。
作文也是考試中的一個大項。要多看看各種類型的作文,弄清楚各類型的基本結構。作文最關鍵是語言流暢、連貫、地道,在表達不同層次的意思時,關注連貫詞和連貫句的運用。
在寫作文時,特別要注意連貫詞和連貫句。另外,千萬不要用母語來直譯,而是要用「英語思維」,思考表達這個意思要用什麼樣的詞組和句型。
趙老師說,中考作文話題都是和生活息息相關的,很生活化,學生肯定有話可寫。要注意在作文中表達自己的觀點,並注意平時積累詞組和句型。在讀課文或者做閱讀的時候會遇到一些詞組很有用,比如in fact、as a result、as for等等,要多注意積累並學會用到作文裡。作文可以一周一到兩篇來練練筆。自己練習時要找有範文的,寫好後,和範文作對比,看看範文用了什麼句型、連貫詞、詞組,找到自己的差距。
科學
回歸到課本、考綱上來
保證適量的練習
鄧敬東杭十三中教育集團副總校長,科學高級教師,杭州市教壇新秀、杭州市學科帶頭人、新課程改革優秀教師、西湖區科學首席教師。
進入中考複習的最後階段,不管是學生還是家長,都要調整好心態,不能太急躁,也不能太放鬆。適度的緊張是正常的,在考前或多或少都有。
梳理知識點
科學的主幹是每年中考的熱點,在最後複習階段,要回歸到課本、考綱,圍繞主幹知識點複習。
梳理初中科學的六本課本,要達到兩個目標。一是對知識體系的重新建構,比如力學內容,初中三年都有學,根據課本做好知識體系的梳理。鄧老師說,這樣梳理有一個好處,就是一看到某個題目,就清楚在考哪個知識點。二是通過梳理,了解重點、難點,清楚自己在哪些地方比較薄弱。「最好做一個思維導圖,把本來零碎的知識點整合起來。」
科學課本裡涉及到實驗的內容,也要重新梳理。鄧老師說,往年中考涉及到的實驗題,其實是課本實驗的重新演繹,比如2014年的33題,就是課本上植物蒸騰作用實驗的演繹,有些學生覺得難,主要是實驗的原理沒有弄清楚。
實驗的梳理要注意幾個方面,一是實驗的原理要瞭然於心,二是科學實驗有很多影響因素,要思考幾個問題:控制的是哪個變量,觀察的是什麼,改變的是什麼,如何設置實驗對照,能得到怎麼樣的結論等等。
比如,物理經常會考到的測定小燈泡額定功率的實驗。重新回頭思考,實驗的原理是什麼,自變量是什麼,因變量是什麼,觀察的量是什麼,儀器怎麼使用,採用什麼方法,結論怎麼描述。今年中考試卷結構有變化,客觀題減少,主觀題增加,實驗探究題等主觀題會增加,對學生提出更高的要求,要特別仔細、規範答題。
複習時還可以「掃題、掃卷」。看看綜合性的複習卷,在「掃」時注意幾點:錯題考了什麼知識點;當時做錯的原因;現在是否能做對;如果變一變,又如何解答。另外,保證有適量的練習,保持解題的敏感性、敏銳性、速度。
學會遷移、活用
有些同學做題時很容易犯錯誤,主要是不會遷移、活用。
讀懂題、會審題是第一步。在練習中,讀題時要養成做記號的習慣,標註關鍵字。現在的一些題目文字量大,要靜下心來細細閱讀,理解題意。
第二步是要學會建模。把文字表達轉化為模型表達,力學示意圖、電路圖、光路圖等,都是直觀的模型表達。另外,要考慮思維的模型,這個知識點用什麼方法,是對比、分類、歸納還是演繹?比如,2014年計算題34題,就考到光路圖的模型問題。35題,汽車超載問題就是槓桿模型的變形問題。
科學還要學會識圖、識表。圖表,是抽象的科學語言。比如,2014年31題,就是實驗數據的表格分析題,讀圖、讀表,獲取數據,分析數據,得出結論。
考試時,還要注意要用科學規範的語言。回答問題準確、到位、清晰,是得高分的重要因素。現在做題時,一定要按照規範答題,養成習慣。
比如應用題要注意原理的表述清晰、準確,無錯別字,觀點鮮明無異議,步驟先後分明。計算題要寫清公式,代入數據,計算結果,最後回答。
在填寫實驗方案時,很多同學不知道怎麼表述,導致失分。我們可從這幾方面入手:首先明確實驗原理、實驗步驟,實驗操作,在實驗中,會出現(觀察)什麼現象;通過現象,得出什麼結論。
掃一掃,關注大浙教育,了解更多教育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