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泉福:文化是人類文明的化石

2020-12-19 中國經濟網

 

  《中國夢·祖國萬歲》

 

  記者:王惠兵

  我們談起雕刻藝術,不能不提到一個人,他就是「中國木雕第一人」黃泉福。2012年他被評為第六屆中國工藝美術大師,現任中國工藝美術協會副理事長,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

  黃泉福長於創作,精於設計,妙於畫圖,善於雕刻。他的木雕藝術之所以受到廣泛喜愛,是因為其作品蘊含著豐富的哲學魅力和感人的精神力量,給人一種祥和的藝術感受,以高雅的藝術讓人的心靈得以淨化,使生活更加美好、社會更加和諧。黃泉福視藝術為生命,創作出上千件風格獨特、造型迥異的作品,賦予其流淌的氣息和飽滿的個性,耐人尋味。

  黃泉福說:「文化就是文明的化石,是人類文明發展的強大動力。中華文化五千年沉澱下來的文明是匯聚各領域名人、名事、名物精髓的延續。在多元文化的時代,我們要以中華民族文化為主體,繼承與弘揚傳統文化,創作出既具有民族情感又飽含時代精神的作品。這樣的藝術、文化才是正能量,才是創意文化。這是我對文化的理解。」馳騁木雕界以來,黃泉福的雕刻藝術一直在繼承、創新及融合之間遊走和精進,在作品中凝聚他人生全部的崇拜、夢想和追求,其作品中的彌勒佛超凡脫俗,老子似人似仙,鄭成功勢不可擋,孫悟空活靈活現……這些都是黃泉福幾十年雕藝創作積累的精品。

  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是中華民族近代以來最偉大的夢想。黃泉福把中國夢貫穿於雕刻藝術創意上,將民族情感與時代精神融為一體,創作出《中國夢·祖國萬歲》這一作品。《中國夢·祖國萬歲》由一根奇木雕刻創作而成,以中華傳統人物不老之神壽星為題材,以此寓意祖國萬年昌盛。作品底部為中華人民共和國版圖,根部由56條樹根組成,代表我國的56個民族,象徵著全國各族人民大團結、大和諧,有著根深蒂固的凝聚力,彰顯博大的家國情懷。

  此外,黃泉福創作的《中國夢》、《和諧中華》以及《皆大歡喜》宗教傳統人物等系列作品也獨具特色、備受關注,受到文化界、藝術界和收藏界的高度重視。

  「文化是靈魂,品牌是顏面,市場是生命。我們的文化藝術發展到今天湧現出一大批卓越的藝術家,他們用畢生心血甚至生命創作出的藝術精品值得我們珍視。隨著藝術品投資規模日益擴大,藝術品市場存在的制假售假、虛假鑑定等問題日趨嚴峻,這也成為阻礙中國藝術品投資市場國際化、專業化的一個重要因素。」黃泉福說,「讓我們借全國兩會之機,呼籲逐步建立相關的規範條文和監管機制,讓充滿貪婪和愚昧的偽藝術市場崩潰得更徹底些,還藝術一個清淨之地。」

  縱觀藝術史,那些能真正打動人心、釋放出真愛和自由、推動文明進步的藝術家和藝術作品,人們都不會忘懷。藝術家和熱愛藝術的人們更要相信並堅守自己的真愛。要相信,有怎樣的我們,就有怎樣的中國藝術!

  對祖國和家鄉的愛已成為黃泉福文化性格中難以割捨的一部分。因為愛著,才有一種藝術與自然的和諧美,一種對生活、對人性的貼近和理解;因為愛著,才有他源源不斷的藝術創作靈感和激情。

相關連結(中國經濟網玉石頻道):http://finance.ce.cn/jade/ 

相關焦點

  • 「和文化」——黃泉福雕塑藝術展在中國美術館盛大開幕
    任雕刀刻畫萬物百態,憑匠心傳承中華文化。12月7日上午,「和文化」——黃泉福雕塑藝術展在中國美術館盛大開幕。
  • 「和文化」黃泉福雕塑藝術展在京舉行
    原標題:「和文化」黃泉福雕塑藝術展在京舉行 近日,「和文化」黃泉福雕塑藝術展在北京中國美術館舉行。 黃泉福於2010年成為福建省第二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惠安木雕」代表性傳承人。
  • 「和文化」黃泉福雕塑藝術展在中國美術館盛大開幕
    用雕刀刻畫萬物百態,憑匠心傳承中華文化。2019年12月7日上午10:30,「和文化」黃泉福雕塑藝術展在中國美術館盛大開幕。展覽以《和文化》為主題,分為「祖國萬歲」 、 「時代傳承」「和諧中華」三大篇章,展品精選了黃泉福大師近年來創作的木雕、玉雕、銅雕等材質的三大系列50件代表作品,從中可以直觀全面的感受他從藝40餘年的藝術歷程。
  • 《和文化》黃泉福雕塑藝術展新聞發布會在惠安雕藝文創園成功召開
    2019年11月9日上午11點,為祖國七十華誕獻禮的雕刻藝術高峰論壇2020年雕藝展信息發布會暨《和文化》黃泉福雕塑藝術展新聞發布會在惠安雕藝文創園成功召開。活動現場作為從藝40餘年首次個人作品展覽,黃泉福先生發言表示希望通過本次實物展出,讓更多人了解木雕文化蘊含的豐富歷史,領略中國傳統文化的精髓,為木雕文化的傳承與發展作出一份貢獻。
  • 五十件精品呈現「和文化」 黃泉福雕塑藝術展在中國美術館開幕
    用雕刀刻畫萬物百態,憑匠心傳承中華文化。12月7日上午,「和文化」黃泉福雕塑藝術展在中國美術館開幕。黃泉福先生在長達40多年的藝術生涯中,在雕刻中領悟古法,在探索中精研新法,以小精工大寫意的黃氏雕刻手法,不斷創新傳統造像表現語言,他一方面深入學習傳統工藝,將傳統雕刻工藝的各種表現形式和技藝手法傳承下來;另一方面又銳意開創,結合現代藝術的審美品位,變革傳統造像思維,拓展傳統雕刻藝術的疆域。
  • 論人類文明及人類文化之什麼是人類文明以及人類文化?
    前言:究竟什麼是人類文明、人類文化?我們為什麼又要去了解文明文化?我寫這篇文章絕不僅僅是為了讓大家增長某種見識,而是為了讓大家對整個人類文化文明的誕生及內容有一個清晰的結構框架,能夠整體認識這些底層人類思緒由來及發展.
  • 黃泉福雕塑藝術作品《長壽》捐贈儀式在中國美術館舉行
    圖為中國工藝美術大師黃泉福雕塑藝術作品《長壽》。(主辦方供圖)12月16日,中國工藝美術大師黃泉福雕塑藝術作品《長壽》捐贈儀式在中國美術館舉行。本次捐贈是繼「和文化」黃泉福雕塑藝術展之後,北京工藝美術界的又一件盛事。
  • 人類會為未來留下什麼化石?
    公元100萬年,地球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機器人考古學家發現了一個未知的文明,通過對一些遺蹟和化石的研究,機器人考古學家認為,這個文明至少在90萬年前還存在,似乎是由一種兩足行走的無毛動物建立……看到這裡,我們可以猜到,那種無毛的兩足動物大概就是指人類了。
  • 臺投區一廠家非法複製「黃泉福作品」 被罰3萬
    閩南網1月23日訊 國家級工藝美術大師、省級非物質文化傳承人並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的黃泉福大師,其木雕工藝品被非法複製、生產並銷售,侵權人黃某聰被沒收、銷毀複製品,並罰款3萬元。昨日,記者從泉州市文化市場綜合執法支隊獲悉,這起「未經著作權人許可複製發行其作品」的案件,已被文化部列入2012年全國文化市場十大案件。
  • 上古文明,陝西藍田猿人遺址——人類發源地
    陝西位於黃河中遊,是中華民族文化的發祥地,早在遠古時代,原始人類就在這片土地上繁衍生息,並創造了豐富多彩的史前文明,為後世留下了豐富的文化遺存,追溯這片土地上遠古人類的足跡,就要從陝西藍田人遺址和半坡文化開始說起。
  • 人類是第幾次文明呢?哪五次?有多難發現人類文明遺蹟?
    人類是第幾次文明呢?是第五次文明,那麼哪五次呢?,地球到目前為止有46億年了,期間我們人類發展史才6500萬年,人類記載的歷史才5000年左右,這麼短時間和地球的46億年相比,根本就不值得一提。根達那文明這是一個具有和神溝通能力的文明,男的有三隻眼睛,耳朵大,第三隻眼睛可以接受和發射人類看不見的射線和無線電波,女人則沒有,女人生育靠和神溝通,需要男和女和神談好即可,具體怎麼溝通我也不知道
  • 張華·漢風美文:文化、文字與文明
    文:張華丨 主播:小禾文化、文明、文字,這些只有一字之差的詞語區別何在,它們之間又有怎樣的聯繫呢?今天來分享北京語言大學比較文學與世界文學教授、博士生導師、文學博士,張華先生的一些看法。臨夏故稱河州,位處絲綢之路交通孔道,自古以來戰略地位重要,歷史文化遺蹟眾多。這次調研,主要參訪地有永靖炳靈寺石窟、臨夏市博物館、數座清真寺、東公館、蝴蝶樓、廣河齊家文化博物館、齊家坪遺址、半山文化遺址、和政古動物化石博物館,以及臨夏回族自治州與甘南藏族自治州交界處的土門關遺址等。
  • 距今幾億年前三葉蟲化石上發現類似人類腳印圖案,這是怎麼回事?
    科學家可以通過這些豐富的三葉蟲化石了解當時那場生物大滅絕的原因,60年代末,一個化石愛好者在美國西部發現了一個三葉蟲化石,非常高興,當他打開化石後卻發現了令人震驚的東西,原來這塊化石上面出現了類似人類腳印的圖案。這件事很快引起科學界的震動,科學家們紛紛對此發表不同的看法。
  • 地球歷史上是否真的存在過五次文明?人類是第幾次文明?
    這種說法並不準確,雖然很多人對於史前文明比較關注和感興趣,但是按照現在的主流觀點,認為地球上只出現過人類這一個智慧文明,科學就要大膽的設想和小心的求證,但目前沒有任何確定的證據表明史前文明存在。而科學上也曾試探性的去驗證過史前文明,例如通過考古上的發現來證明,經常被人提及的就是古生物學家在三葉蟲化石上發現了「人類」的足跡,這一點如果被證實的話,那就完前可以說明史前文明的存在。三葉蟲最晚出現的時間是2.4億年前,而哺乳動物的真正發展也是在6500萬年前恐龍滅絕之後,而人類的話最遠也就可以追溯至1500萬年前的森林古猿。
  • 秦嶺尋根:大山中的人類文明演進遺蹟
    如今,已經是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研究員、陝西省考古研究院客座研究員的王社江,懷抱著《洛南花石浪龍牙洞遺址發掘報告》等考古成果,使秦嶺地區百萬年人類文明演進的歷程日漸清晰起來。秦嶺是中華民族的祖脈。伴隨著人類文明的進程,大秦嶺地區留下了大量的古人類活動遺蹟,考古工作者對於這些遺蹟探尋的腳步也從未停止。
  • 地球一共經歷過幾次文明?上次文明是不是人類呢?
    因為文明要發展必須有建設,而遠古文明發達程度相關的建築技術等也會隨之提升,並且抗震或者抗腐蝕能力更強大的建築,或者大規模的金屬建築遺蹟,那麼在各種發掘中有發現嗎?抱歉就找到一個破榔頭和像螺絲一樣的玩意兒!不其實可以比劃一下,這個螺紋是左旋還是右旋的,或者是平紋?其實這是海生生物的化石!
  • 科學家們發現非洲以外最古老的現代人類化石
    「它提供了最明顯的證據,表明我們的祖先比我們先前認為的更早地遷出非洲,這也意味著現代人類可能會在較長時間內與其他古老的人類群體進行交流和互動,為文化提供更多的機會和生物交流「。這個化石,一個有著幾顆牙齒的上顎骨,在以色列的一個叫Misliya Cave的地方被發現,它是位於卡梅爾山上的幾個史前洞穴遺址之一。
  • 驚人事實:人類文明多次被毀滅(有圖有真相)
    根據這些證據,一些學者發現了史前文明的存在,也就是在我們本次人類文明之前,在地球上還存在過人類文明。同時,所發現的許多文明古蹟時間跨度非常大。從當今發掘出和發現的各種不同史前人類文明遺蹟看,從一個非常久遠的遠古時代開始,在我們這個地球上就一直存在著人類,並多次發展出高度發達的文明,如在三葉蟲化石上發現的6億年至2.5億年前的穿著鞋的人類腳印,在今天的非洲加彭共和國發現的20億年前的大型鏈式核反應堆,在現今的南非發現的28億年前的金屬球等等,很難想像它們屬於同一個人類文明時期。
  • 科學發現:七萬年前人類曾瀕臨滅絕,文明要如何延續?
    每次史前人類文明在一定時候因遭受毀滅性打擊後消失,地球又出現新的人類並逐漸發展出另一次文明,每一次人類文明都似乎經歷了一個從出現、發展、進入高度文明到淘汰這樣一個過程。如世界各地出現的大量謎一般的人類化石、海底建築、2億年前人類腳印、埃及的大金字塔、瑪雅文明、希臘文明等等。
  • 人類並不是地球上的第一個文明,5個史前文明存在的證據被曝光!
    ,人類才出現在這個地球上,而且人類是毫無預兆、突然就出現在地球上的,地球用了30億年的時間才進化出人類一個文明而已,這似乎有點說不過。地球已經形成46億年了因此有人質疑我們的人類文明可能並非地球上的第一個文明,也不是地球上唯一存在過的文明,有人猜測,在地球30億年(排除誕生時期冷卻的十幾億年)漫長歷史歲月中,應該出現過多個史前文明,這些史前文明不斷的上演著毀滅與重生的文明輪迴現象,而人類只不過是被輪迴的其中一個文明而已,如果是這樣的話,人類的命運或早已註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