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家庭成員陪睡,會給孩子性格帶來不同影響,你家屬於哪種?

2021-01-15 是黑爸爸育兒經

在孩子小的時候,家長一定要給孩子多一點關愛,這樣孩子才能親近你,那些對孩子冷淡、不耐煩的父母,孩子長大後的性格大多孤僻自卑。

在孩子小的時候更需要的是陪伴,有的父母會陪孩子一起睡覺;而有些父母下班回家晚,會讓老人陪孩子睡覺;還有的孩子很早就自己睡了。

但大家知道嗎,不同人陪孩子睡覺,對他們的性格會帶來不同的影響,你家屬於哪一種?此外,孩子多大就要分床睡,父母又該如何讓孩子自己睡呢?

不同家庭人員陪睡,會給孩子性格帶來這些影響

1. 自己睡覺

孩子很小的時候其實更需要的是關心和陪伴,如果此時他們只能自己睡覺,會無形中讓他們認為自己不受到重視,他們感受不到來自父母的愛,所以不容易和父母親近。從而產生距離感,長大以後也很難和父母和諧的相處。

2. 父母陪睡

由父母陪睡的孩子更能感覺到父母的關愛,從而在心理上更依賴父母。他們的安全感更強,跟父母的關係更好,長大後也不會出現自卑的性格。不過父母也不能一直陪孩子睡覺,到了一定年齡,還是要跟孩子分床睡,不然會讓寶寶產生依賴心理。

3. 老人陪睡

有些家長沒有時間,只能讓家裡的老人陪伴孩子睡覺,而且老人們往往比新手父母更有經驗去處理一些常見的問題。

可是老人有時候比較溺愛孩子,對於孩子的一些無理要求總是毫不猶豫地滿足,這就容易讓孩子被寵壞,以後太過於自我,不容易考慮到其他人的感受。

孩子多大需要分房睡

在孩子成長過程中,需要有一個依戀父母過渡到獨立的狀態,父母和孩子分開睡就是一個鍛鍊孩子獨立能力的方式。

在孩子一歲之前最好都是有家庭成員陪著睡,在1到3歲之間,家長依據自家孩子的實際情況,就可以開始讓孩子慢慢有自己獨立的房間了。

父母如何讓孩子更快適應分房睡?

1. 給孩子一個玩偶陪伴

很多孩子喜歡在床頭放一個玩偶,這其實是一種心理寄託。父母可以告訴孩子玩偶會陪伴著他們睡覺,這樣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減少孩子內心的恐懼,孩子可以睡得更安心。

這款安撫玩偶就很適合陪伴孩子睡覺,白天可以給孩子唱兒歌,互動遊戲,晚上又能安撫哄睡,功能非常多樣,我家孩子每天睡覺都要抱著它呢。

2. 睡前跟孩子交流、互動

在孩子入睡前,父母最好要跟孩子多一些互動。比如說給孩子講故事、唱兒歌,跟孩子聊一聊天……在孩子有了困意或者已經入睡以後再離開房間,不少西方國家的父母都會在睡前給孩子一個親吻,對孩子說一句我愛你,一些比較開明的家長也可以效仿西方父母的做法,建立睡前儀式,用行動來為孩子加油打氣。

總的來說,年齡小的寶寶最好有大人陪著一起睡,如果家長實在沒時間,老人也是可以的,但要注意方法,不能什麼都依著孩子。不過等寶寶到3歲左右時,家長就要培養他們獨自睡覺的能力了,不然可能會帶來負面的影響。

相關焦點

  • 孩子的4種表現,暗示不同的「性格」,你家屬於哪種?
    尤其是孩子這4種表現,暗示著不同的「性格」,看看你家孩子屬於哪種?表現一:不記仇在生活中總有這樣一群孩子,每天大大咧咧的,就算被欺負也不記仇,很多家長說孩子傻,其實這是孩子情商高的一種表現。而這種情商高的孩子往往更容易交到朋友,在生活中或者工作上願意幫助孩子的人也會更多,而這種還得性格也十分開朗,所以大家也都願意和他玩。
  • 不同的人「陪睡」,會影響孩子未來性格?分房最好在幾歲前?
    ,而爸爸和媽媽的教育方式也會不一樣,同樣的孩子,由不同的人進行陪伴和教育,那產生的結果是截然不同的。就比如一對雙胞胎,一個跟著父母長大,一個從小在爺爺奶奶身邊,日後站在一起,先不論其外貌差異,就說其脾氣性格,就會有很多不一樣之處。而且這種影響往往會伴隨孩子一生,所以,從小陪伴孩子的那個人,對孩子的影響是十分重要的。
  • 不同的人「陪睡」,影響寶寶將來性格,寶寶多大要獨立睡覺?
    陪睡是孩子成長過程中一個重要的階段,誰來陪睡,陪睡到多久,如何陪睡等等,父母會遇到很多問題。如何解決孩子陪睡的問題,考驗著父母的智慧,需要父母重視。 張女士生下一個兒子,一家人對於這個寶貝孩子很是寵愛,張女士也是一直照顧著寶寶,在晚上一直陪在寶寶身邊睡覺,寶寶在媽媽的陪伴下睡的很香。
  • 對孩子說媽媽愛你時,孩子會有不同反應,你家孩子屬於哪種類型?
    在孩子小的時候,作為孩子的父母來說,讓孩子們感受到父母對他們的愛,其實是每一位父母都應該要做的。所以在平時孩子的父母會經常對孩子說類似,我愛你,孩子;孩子,媽媽最愛你了等等這樣的話。但是對於父母的這種關懷,孩子們卻表現的不一樣。
  • 不同的人「陪睡」,影響寶寶將來性格,最好在這一年齡前完成分房
    好性格的養成需要日積月累,每天由誰陪睡看似是個不起眼的問題,卻在寶寶成長中起到關鍵作用。執筆:胡蝶編輯:胡蝶定稿:歐陽比文我們都希望自己的寶寶懂事乖巧,羨慕別人家的「小暖男」「小天使」,不如多多關心自家孩子的教育問題。
  • 孩子不同的字跡,往往映射其不同的個性?對照看看你家娃屬於哪種
    一進辦公室,班主任就拿出孩子的作業本給了表姐,表姐接過作業本,翻了翻很是疑惑地說道:「作業都已經完成了啊,昨天晚上還是我親自監督完成的。」 班主任搖搖頭嘆息道:「作業的確是完成了,但是你家孩子的作業,你就沒有發現其他問題嗎?」
  • 家庭是孩子成長教育第一站,不同類型家庭對孩子性格產生不同影響
    家庭,是孩子出生以後,第一個學習的地方,也是孩子成長過程中,對他影響最大的一個因素。孩子從小成長的原生家庭的家庭氛圍、成員的素質、家庭思維方式等都會影響一個孩子形成個人的性格特點,乃至建立新的家庭,以及對待新生家庭的方式和態度。現在出現越來越多的單親家庭、組合家庭,也會給孩子的成長產生不同的影響。
  • 孩子不同的"睡姿」暗示著不同的性格,測測你家孩子的性格?
    孩子成長是一個漫長的過程,要耗費很多的心血,簡單來講「真是超碎了心」!孩子成長的過程中,父母往往關注了飲食,讀書,習慣,誰又能注意到孩子睡覺的姿勢跟性格有關的這個細節呢?睡覺的姿勢有多種如下:大字型 這個種姿勢睡覺特別的舒服,沒有束縛,這樣睡覺可以體現孩子的性格,屬於豁達,正直開朗,傳輸正能量,孩子也是受大眾喜歡的,是父母的驕傲。如果你家孩子是大字型睡覺,你要慶幸了,孩子很聰明,好好教育一定能成才!
  • 不同的養育方式,塑造孩子不同的性格
    正如蘇霍姆林斯基所說:"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家庭則是孩子的第一任課堂,那麼,孩子的性格養成真的是由父母說了算嗎?父母又應該怎麼做才能讓孩子養成良好的性格和習慣呢? 其實,小彤的問題並不是個例,現代中國大多數家庭都會面臨相似的問題:一個缺席的父親,一個強勢的母親和一對溺愛的祖父母,那麼,這些不同的教育方式會對兒童性格的形成產生什麼樣的影響呢
  • 不同顏色代表不同的性格,快看看你家萌娃是哪種性格
    德國心理學家盧米埃爾認為:「可以根據人們對顏色的喜好,來分析人的性格。不同的顏色,代表不同的性格。」。家裡的萌娃們都會有自己偏愛的顏色,爸爸媽媽們可以根據孩子的偏愛,來更好的了解孩子的性格哦!喜歡黃色的孩子,很多會成為「孩子王」,人際交往會很好,父母不用擔心他們交朋友的能力,只要多注意他們對「新事物」的探索就可以了,避免孩子因為好奇嘗試一些「不好」的東西。
  • 不同的出生順序會給孩子帶來不同的挑戰(二寶家庭必看)
    上周末去朋友家吃飯,她家有兩個千金,年齡相差剛好兩歲。飯桌上朋友一邊餵二寶吃飯,一邊吐槽:我都懷疑小的這個是不是在醫院抱錯了,咋這麼嬌氣呢?她姐姐就不這樣!每個孩子在家庭中其實都在扮演著不同的角色,老大、老二、老三們對於自己在家庭裡的身份,都有著不同的見解。
  • 柯基犬不能陪睡,讓它上床睡覺,絕對會是鏟屎官的噩夢
    文/逗一會兒貓現在很多人都把寵物當作家庭成員來養,對狗狗可以說是非常好的。有一些鏟屎官,會習慣讓寵物和自己一起睡覺,共享自己的床鋪。不過,如果你準備養一隻柯基陪睡的話,建議你一定要慎重。柯基雖然小巧可愛,但是絕對不是好的陪睡狗狗。如果你讓它陪你睡覺,你很快就會崩潰的。那麼柯基為什麼不適合陪睡呢?第一:掉毛嚴重柯基是屬於掉毛比較嚴重的狗狗類型,所以讓它們去床上睡覺,會讓你的床鋪到處都是狗毛,怎麼清理都清理不乾淨。
  • 孩子洗澡時的4種小動作,暗示性格特徵,你家孩子屬於哪種?
    文|福林媽咪夏天到了,你家寶寶愛洗澡嗎?不知道寶爸寶媽有沒有注意過孩子洗澡時的反應呢?其實通過寶寶洗澡時候的一些小動作,就能看出自家寶寶到底是什麼性格。有些寶寶洗澡的時候喜歡放飛自我,那麼這種寶寶的性格一定是外向偏多。一般來說通過寶寶洗澡時的肢體語言就能夠判斷出寶寶以後的性格,那麼不同性格的寶寶會有哪一些表現呢。,下面就來看一下吧:1、躲避抗拒型有些孩子好像就是天生跟洗澡過不去,只要一提洗澡就會全身心抗拒!
  • 在孕期,這6種胎動暗示了孩子不同的性格,你家是哪種?
    有時候胎兒心情好,就會手舞足蹈的;不高興的時候會用力的踢媽媽等。當然了,每個胎兒都是不一樣的,不同的胎動也會反映出不同的性格來,看看你家寶寶是什麼性格。1. 胎動較早有的孕婦很早就能感受到胎動了,差不多在懷孕16周的時候就能了。
  • 給寶寶「陪睡」很關鍵,影響寶寶性格形成,10歲前最好分房睡
    睡覺的事情說起來簡單,但是一旦提及到孩子,這樣的意義就會不同了。除了對睡眠環境的要求,家長陪睡也是非常重要的,選擇和誰一起睡可能會影響到孩子的性格發展。孩子和誰睡,自然也會和誰更親近一些,此時家長的各方面行為舉止、性格習慣也會影響到孩子的性格形成。孩子在三歲就有了自我意識,因此在此之前的性格養成尤為關鍵。
  • 誰陪孩子「親子共眠」,會影響到孩子性格,分床前要打好情感基礎
    而陪睡階段,正是教育培養的好時機,陪伴孩子入睡,會帶給孩子一個安全感,而安全感是孩子未來是否自信的一個關鍵原因,不同的人陪伴孩子,帶給孩子的安全感也會不同,因此後期寶寶性格的形成更會不同。誰陪孩子「親子共眠」,會影響到孩子性格,三種形式各不相同一、父母陪睡父母陪伴孩子,是最傳統的照顧模式。
  • 孩子不同的睡姿,暗示不同的"性格",這種睡姿的寶寶要恭喜你了
    育兒路上你會發現,帶孩子還是有很多學問的。只要你用心探索、細心研究,在孩子的言行舉止中,你會發現很多相互關聯的小秘密。兒童心理學研究表示,通過孩子喜歡的顏色可以看出孩子的性格。其實,孩子的不同睡姿,也暗示了孩子不同的"性格"或者孩子最近心理的變化。父母鬧矛盾,孩子的睡姿竟發生了變化蘭蘭的女兒今年7歲了,是個非常乖巧懂事的孩子。在女兒5歲時,蘭蘭跟女兒分房睡。
  • 從寶寶洗澡時的不同表現,可以看出性格差別,看看你家哪種?
    趁著中午暖和,菲菲給1歲半的小兒子洗了個舒服的澡,小兒子這次洗澡時特別乖,全程都沒有哭鬧,在水裡玩得特別開心,菲菲忍不住拍了視頻發到自己的親戚群,表姐看完視頻,禁不住誇讚起來,說孩子洗澡時這反應太可愛了,簡直是好性格寶寶啊。菲菲一時有些納悶,從寶寶洗澡還能看出性格變化嗎?
  • 不同胎動,孩子性格有關係?很多家長現在還不知道,你家屬於哪種
    準媽媽們感受到胎動,會好奇肚子裡的寶寶的性別、長相、性格等,祈禱自己能生一個懂事聽話的乖寶寶,會變得很期待未來寶寶的性格,如果性格溫順就可以省不少心了。子宮內的空間有限,胎寶寶隨著慢慢長大,會感覺到蜷縮得到身體不舒服,需要轉個身或伸展胳膊,有的幅度大一點,就會踢到不同的部位,形成不同的胎動。
  • 「媽媽,你為什麼不化妝」,媽媽不同回答,影響孩子不同性格
    媽媽的不同的回答,會成就孩子不同性格,媽媽可不要輕易回答。1、「哭窮式」回答:「爸爸掙的錢太少了,媽媽沒有錢買化妝品,所以,媽媽不化妝。」所以很多寶媽為了不委屈孩子,又減輕家庭的負擔,逐漸減少了購買化妝品的次數,也很少化妝。但是,媽媽如果直接對孩子講是由於沒錢,才不化妝,會在孩子心裡產生「我家很窮」的心理陰影,容易導致孩子產生自卑心理。2、「媽媽的時間都用來照顧你了,哪有時間化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