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氏文化:少數民族很多人都是這個姓,文臣武將多不勝數!

2021-01-09 中國管科院德育中心

羅——源自祝融氏

[尋宗探源]

1.出自妘姓,為顓頊帝之孫祝融氏的後裔,以國為氏。據《說文通訓定聲》、 《名賢氏族言行類稿》、《通志·氏族略》等載,祝融,名黎,為帝嚳時的火官(掌管民事)。祝融的後裔分為己、董、彭,禿,妘、曹、斟、羋八姓,史稱「祝融八姓」。周時,有妘姓子孫匡正被封在羅水畔的宜城(今湖北省宜城縣),建立羅國。公元前690年,羅國被楚國所滅,其子孫遂以國名「羅」為氏,史稱羅氏正宗。此支羅氏,至今已傳承了2700多年。

2.出自賜姓。隋、唐,明時有賜姓羅者。

3.出自改姓或少數民族固有姓氏。據《魏書·官氏志》、 《通志·氏族略》、《賴氏族譜》等載,春秋戰國時,賴氏族人有被楚靈王所害,改姓羅、傅者;魏晉南北朝時,北魏漢化,鮮卑族複姓破多羅氏,叱羅氏皆集體改單姓羅;唐朝西域有突厥人進人中原,其子孫以「斛瑟羅」為氏,後簡為羅姓;另進入中國的天竺人、曹國人等,也以羅為姓;清代滿洲八旗姓薩各達氏、羅佳氏、鄂穆綽氏、愛新覺羅氏等氏族的全部或部分改姓羅;今苗、布依、彝、土家等民族及臺灣土著人(高山族)中均有羅姓。

[郡望堂號]

郡望

豫章郡:治所在今江西南昌,漢時置郡。

長沙郡:治所在今湖南省長沙市,秦時置郡。

堂號:尊堯堂,豫章堂。宋朝時,大儒程頤,程顥的再傳弟子羅山彥,遵從老師的教誨,隱居傳朱熹的理學,著有《尊堯錄》,人社「豫章先生」,因有此二堂號。

[宗族特徵]

歷代羅姓人均具有鮮明開放的性格,善於探索求知。羅姓是名民族融合發展的姓氏,具有鮮明的民族特色,也是一些少數民族中的大姓。羅姓族人熱衷於研修家譜,從而使羅姓家譜嚴謹、完整,各支羅姓人的字行輩分排列有序。

[名人薈萃]

羅靖:宋代著名學者之一,長於二程理學,被後人尊稱為「四先生」之一。

羅貫中:太原(今屬山西)人,元末明初傑出的小說家。相傳一生著有「十七史」演義,其代表作《三國演義》是我國小說史上重要的裡程碑。

羅士琳:甘泉(今屬江蘇)人,清代著名數學家。早年精通天文數算,遂以天文生人欽天監推算天曆,著有《勾股容三事拾遺》、《四元玉鑑細草》、《增廣新術》等一大批著作。

[繁衍變遷]

羅姓起源於今湖北宜城縣。 春秋戰國時期,羅國為楚國所滅,羅姓人便逐漸由原聚集地向南遷移,周末時遷至今湖南長沙。三國內晉南北朝時,羅姓族人大舉南遷,至今江西,廣東,福建等省,成為南方一大姓氏。唐宋時,羅姓發展進人鼎盛期。元明清時,羅姓人迫於戰亂又一次遷徙,並通過各民族間的融合得以進一步發展壯大,且成為一些少數民族的重要姓氏。羅姓是當代中國人口排行第二十二位的姓氏,總人口約有1000多萬,約佔全國人口的0.81%

作者:百家姓大典 校稿:遊金地

本文屬於公益用途,意在發揚我國的優秀傳統文化。如果您喜歡我們的文章,歡迎關注帳號並在下方評論您的觀點!文章中如有錯別字,歡迎指出,我們將積極改正!圖文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們,及時刪除。

相關焦點

  • 人為什麼要有姓氏?古代最尊貴的姓又是哪一個?
    姓大概是一個人一生唯一永遠的標誌,雖然我們知道貴姓只是禮貌用語,但在古代姓確實有貴賤之分,比如明朝皇帝姓朱朱性自然就成為了國慶也就是高貴的姓氏,一些文臣武將甚至把被賜姓為朱是為榮耀。說了這麼多都證明在古代姓氏有高低貴賤之分的那個問題來了,在古代當過皇帝的不止一個人,也不是只有一個朝代,在如此多的朝代中哪個姓才是最高的呢比較可以告訴大家,在古代歷朝皇帝的姓都不是最高貴的,在中國最高位的被稱為中華民族第一姓的是封這個信,為什麼說是根據甲骨文研究一書中研究認為,中國的姓氏最早起源於對部落圖騰的崇拜
  • 現在多少人姓織田?日本網站公布戰國武將姓氏排名
    ­  戰國武將的名字經常會在ACG作品中出現,《信長的野望》《信長協奏曲》《戰國無雙》等都是一些熟悉的名字,穿越、女體化等橋段不斷。花樣滑冰小天使羽生結弦的好基友織田信成就是織田信長第17代後人,2017年時跟明智光秀的後人克裡斯實現歷史性和解,讓不少人驚呼信長的棺材板壓不住了。究竟現在還有多少人擁有這些戰國武將的姓氏,哪些姓氏又最受歡迎呢?
  • 我國少數民族姓氏是如何來的
    漢族姓氏源於上古伏羲時代,秦漢後普及,比較穩定。我國少數民族姓氏,由於歷史上受外界政治、經濟、文化的影響與幹預,再加上他們被迫索居高山遠海,深林漠野之地,受地理條件的限制,呈現既穩定又多變的複雜性和多樣性的特點。所以,我們不能以漢族姓氏的歷史、淵源與特點來概括少數民族姓氏。
  • 姓這個姓氏的,大都2000年前從伊朗來,170萬人分布在中國
    有一些是中華的發源地產生的姓氏,就比如說姬這個姓,當然也有一部分姓氏是從周邊少數民族幻化而來的,這樣的姓氏比較常見的是趙、李、蕭等等。▲中國古代周邊遊牧民族還有一些姓氏竟然是從國外遷過來的人改換而成的,就比如說康這個姓就是從波斯傳過來的人改姓了康,因此現在大家看一些姓康的人還有一些異族的特徵。
  • 每個人都有姓,你知道姓氏的由來嗎?王司徒究竟姓王還是姓司徒?
    中華文明有五千年之久,我們都以自己是炎黃子孫而自豪,不過中華的歷史其實要更久遠一些,更可以往前追溯,那麼從哪裡開始追溯呢?就要靠姓氏了。在古代姓于氏,是有區別的。姓這個字從字形狀來看,就知道他是個會意字。
  • 人口普查生僻姓氏現身:姓母姓苦姓半姓鍋
    經西安市公安局治安局戶政處多方核對無誤,全市確係仍在使用的頻度極低、不常用的「生僻」姓氏共計1577人。姓「母」、姓「苦」、姓「半」、姓「鍋」……  「你姓啥?」「我姓王。」「王啥?」「王飛。」「飛啥?」「飛機」……這是許多地方流傳的兒歌。而其實質也是中華姓氏文化對孩童的啟蒙教育薰陶。
  • 中國姓這5個姓氏的人很尷尬,名字經常被人念錯,能讀對都是學霸
    後來,歲鮮卑族進入中原,雖然很多方面被漢化,但是万俟卻,沒有被漢化,不僅保留下來,還在中原得到了傳播。據古書記載,第一個姓万俟的人,是高平(今寧夏固原)人,名叫万俟醜奴。發展到如今,万俟姓人口主要分布在北京、遼寧、福建和安徽等地。其實,我們一讀就錯的姓氏不只是万俟姓,還比如說以下幾個姓氏,絕大多數人也是一張口就讀錯。
  • 寧做百夫長,勝作一書生,文臣真不如武將?三國殺告訴你:錯了
    有人說:君子愛財,取之有道,也有人說:人無橫財不富,馬無夜草不肥,emmmm,孔子說:人之初,性本善,荀子卻說:人之初,性本惡,這到底人之初是善是惡啊?古人也常說: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卻有人反駁道:寧做百夫長,勝作一書生。那麼到底讀書這件事到底重不重要呢?書生不如百夫長?文臣不如武將?
  • 最少見的3個姓氏,很多人都不認識,你見過嗎?
    中國文化源遠流長,在文化的發展傳承中,誕生了一個非常重要的東西,那就是姓氏。很多人熟讀《百家姓》,但是百家姓中一共只有503個姓氏。而中國有著多達13億人,顯然是不止這麼點姓氏的。尤其是少數民族的姓氏,更是非常多。
  • 這四個姓氏很多人誤以為是日本姓,但它們都是中國古姓,十分少見
    這四個姓氏很多人誤以為是日本姓,但它們都是中國古姓,十分少見在中國姓氏的數量有很多。並且歷史也是源遠流長。其實說起姓氏的話,很多人都知道百家姓。我們很多人在小的時候就開始背誦。但是今天小編來和大家說的就是中國的四個姓氏。而這四個姓氏都是複姓。首先就是東野。其實東野這一個複姓,說起來可能很多人都會以為它是日本姓。因為大家非常熟悉的作家,東野圭吾就是日本人。他創作的一些作品也是非常有影響力。而很多人也都是他的粉絲。
  • 墓誌與姓氏文化
    實際上,墓誌還蘊含豐富的姓氏文化史料,是研究姓氏源流、演變、遷徙、分布不可或缺的文獻史料。關於這一點,目前學界還鮮有人留意。記載姓氏來源中國的姓氏來源多樣,或源自居住地,或源自官職,或源自少數民族改姓,或源自皇帝賜姓,或源自異域等,這些情況在墓誌中都有相應的記載。
  • 這些姓氏竟是古代的皇室之姓,裡面有你的姓氏嗎
    這些姓氏竟是古代的皇室之姓,裡面有你的姓氏嗎我們都知道有一本書叫做百家姓,但絕對不是僅僅只有幾百個姓氏,少說也得有幾千個開外,有一些姓氏是有來歷的,也就意味著他們可能出自於一些王貴家族,還有一些是皇室用的姓。
  • 中國少見的3個姓氏,一個一筆一個兩筆,第3個姓沒幾個人能讀對
    印度學者尼赫魯自幼喜愛中國文化,曾深情的評價中國漢字:「世界上有一個偉大的國家,她的每一個字,都是一首優美的詩,一幅美麗的畫,這個國家就是中國。」漢字,是一種符號文字。充分發揮了人的智慧和想像能力,然而在國外友人看來,中國漢字卻是一種意思複雜到極致的文體。
  • 中華五千年的姓氏文化,你的姓到底來自哪裡?
    名字對於每一個中國人來說都很重要,因為它是代表著每個人的不同標誌,而在名字中,姓氏又顯得尤為重要。「姓氏」在我們現代漢語中是一個詞語,意思相同,但是在古代早期,姓和氏有著很大的區別。關於「姓」,最權威的解釋是 ,「姓」是一個形聲字,其中「生」是它的讀音, 「女」字是用來表義的,「姓」的本義可以解釋為是同一個女性始祖的共同標誌。說明姓是源自於母系社會,同姓表示屬於同一個母系的血緣關係。而氏是在姓之後才產生的,它是按照父系血緣關係來標誌的,這只能發生在父權家長制時期,所以,也證明了姓和氏出現的先後順序。
  • 姓氏中有這個部首的注意了,這些都是中國最早的姓氏
    目前中國人口最多的姓氏是王姓,佔全國人口的7.9%,接下來是李姓7.4%和張姓7.1%,這三大姓氏是全國人口最多的三大姓氏,加起來高達2.7億人。當然由於地理位置的不同,不同區域裡這三大姓氏的排名可能會有所偏差,但是不可否認的是在我們的生活中,這三個姓氏的人是我們日常接觸最多的。
  • 李世民手下的十大文臣、十大武將應該如何排名?
    李世民唐太宗李世民(598年1月28日-649年7月10日),隴西成紀(今甘肅省秦安縣)人。唐朝第二位皇帝(626~649年在位),傑出的政治家、戰略家、軍事家、詩人,唐高祖李淵嫡次子,母為太穆皇后竇氏。生於武功別館(今陝西武功縣),少年從軍,擅長騎射,曾往雁門關解救隋煬帝。
  • 最讓人「疑惑」的四大姓氏,很多人都誤以為是日本姓氏
    但是現在很多的小情侶為了表達自己愛對方愛的深刻,也有很多的女性表示為什麼我生的孩子要跟別的姓,所以這些年輕人就想出了用雙方的姓氏作為孩子的姓氏,現在有很多孩子都是雙字的姓氏,例如爸爸姓範媽媽姓陳,給孩子起名字的話就會叫範陳什麼什麼的,就是四個字的名字,很多人聽到四個字的名字時第一反應就是這個日本人,因為日本的名字一般都是四個字。
  • 如果你姓這個姓氏,可能你並非「炎黃子孫」,而是伊朗人的後代
    在中國人的傳統觀念裡,姓氏和祖先血脈的傳承都是一件非常嚴肅的事情,所以中國人會修家譜,建祠堂,會詳細記錄自己姓氏的發源、遷徙分布、所出的名人等信息,這也為研究歷史提供了很大便利。中國人常常自稱「炎黃子孫」,不僅僅因為炎黃二帝是華夏文明始祖,也因為中國人的姓氏多半是從炎黃二帝的姓氏分化而來。
  • 「爨」姓你們見過嗎?姓稀少的姓氏是種怎樣的體驗,原諒我沒文化
    「爨」姓你們見過嗎?姓稀少的姓氏是種怎樣的體驗,原諒我沒文化中華文明有上下五千年的歷史,源遠流長,博大精深,各色文化競相爭豔,今天我們就來聊一下姓氏的問題。中國的姓氏非常有意思,有大家都知道的百家姓,也有姓軒轅等兩個字的複姓,還有很多奇葩的姓氏是我們平常沒有見過的。今天我們就來討論一下姓非常稀少的姓氏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 中國最尷尬的姓氏,都不好意思自我介紹,如今大批改名換姓!
    說起我們的姓氏,趙錢孫李永遠排在百家姓的最前面,可是有些人數稀少的姓氏在百家姓都沒有被列入,但只有在萬家姓才能找到一絲的蹤跡。這裡面,就有著狗這個罕見的姓氏。狗姓很早就有了,久遠的來源暫不可考,但是在遙遠的西周,曾經有因為擅長養馬被賜了帶有馬的官職,流傳下來馬就成了族人的姓氏。而中國人養狗的歷史也非常久遠了,河南就曾在考古時發現十多條狗和人的陪葬品埋在一起的情況,而這個墓葬也有幾千年的歷史,這說明狗被馴化的歷史是非常久遠。因此,狗這個姓氏最古老的來源可能和擅長飼養狗有著直接打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