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字對於每一個中國人來說都很重要,因為它是代表著每個人的不同標誌,而在名字中,姓氏又顯得尤為重要。「姓氏」在我們現代漢語中是一個詞語,意思相同,但是在古代早期,姓和氏有著很大的區別。關於「姓」,最權威的解釋是 ,「姓」是一個形聲字,其中「生」是它的讀音, 「女」字是用來表義的,「姓」的本義可以解釋為是同一個女性始祖的共同標誌。說明姓是源自於母系社會,同姓表示屬於同一個母系的血緣關係。而氏是在姓之後才產生的,它是按照父系血緣關係來標誌的,這只能發生在父權家長制時期,所以,也證明了姓和氏出現的先後順序。
現如今,中國姓氏各種各樣,它們的也是多種多樣,像比較古老的「姬」姓,是來源於皇帝出生地在軒轅山姬水旁,所以以「姬」為姓;像「魯」「吳」「鄭」等姓氏,是由分封國演變而來的;又如「司馬」「司空」「尉」等,都是以其擔任的官職為姓氏;還有就是「屠」「陶」「皰」等,都是以其職業為姓氏。
以我們能掌握的最新的抽樣資料表明,中國現有4100個姓。中華姓氏已有五千多年的歷史,其中歷史最短的也有二百多年,邱姓是清朝雍正三年(公元1725)雍正皇帝為了避開孔丘的名諱,將「丘」姓加「阝」部變成「邱」姓。
從歷朝歷代的記錄來看,姓氏的數據大有不同:漢朝的文獻中有將近500個;唐朝的有1232個;宋朝的有1745個;元朝的有3736個;明朝的有4657個。而今我們可查的資料顯示從古至今共有10129個,其中漢族的八千多個,少數民族的兩千多個。據報導,自2001年1月15日,我們掌握的其數目已經達到15142個,是如今數量最多的姓氏收集。
中國有這麼多的姓氏,那麼你的姓氏是不是最特殊的呢?我們來看看,最常用的姓氏有哪些,所謂「常用」就是在一定的歷史時期和區域內經常使用的姓氏。如我們常見的《百家姓》中共收錄了438個姓氏,它興起於北宋,因此只能看作是北宋時期常用的姓氏,而經過統計,如今我們通用的漢族姓氏有3050個,按照使用數量來劃分,常用的有一百多個。
說了這麼多,大家有沒有對自己的姓氏有所了解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