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氏對於每個人而言都是自己的一個社交工具,想必人與人陌生的時候都是先從對方的姓氏上進行了解的,今天小編就來探討下姓氏的歷史吧。對於中國的姓氏而言中國人一見面總免不了互相問一聲:「您貴姓?姓氏文化,是古老中華文化和東方文明中最有標誌性的特徵之一,它源出東方民族文明之肇始,在新石器時代之母系社會中勃發,帶有東方人鮮明的血統、血緣崇拜的個性。而後,隨著父系社會取代母系社會,「氏」產生了,姓、氏進行了分野,姓更多表達同一個母系血統的關係,而氏越來越被人們接受和使用,因為它反映了父傳承的秩序,是人類社會從母系社會形態發展到父系社會形態後的一種人文反映。
在漢字中,「姓」的書寫非常直觀,「女(人」「生」直接表達出人的來源是母親,「姓」隨母親,而「氏」源出「姓」卻低於「姓」。在中原歷史上,一個人、一個家族的氏的獲得,有多種方式。比如以國名為氏,戰國時代的秦、晉、楚、韓、燕、趙、齊、魏等國國名皆為氏。還有以邑名為氏,如春秋時楚武王熊通的兒子熊瑕,食採於屈邑,其後則為「屈」氏,屈原就是這一支。還有以王室或貴族的名為氏,如景差既是楚國王室,又官至受人尊敬的大夫,於是其後人便成為「景」氏,亦是楚王室分化出的一支。此外,還有以官名為氏,如司馬、司徒、司空等。作為「姓」者,上古時期留存至今的還有姬、姚、姒、姜(全都有「女字偏旁),在現實生活中還能見到,但更多的則是從「姓」中不斷分化、裂解出的「氏」。秦漢以後,人們覺得每個人都分得清清楚楚的「姓」與「氏」過於麻煩,
於是將其合併稱為「姓氏」,今人則更簡單地問「您貴姓」了。
那麼,中國人的姓氏都打哪兒來的呢?我們知道,中國今天有上萬個姓氏,作為炎黃子孫,這些姓氏大都出自幾位老祖先,也就是我們常說的「三皇五帝」,其中有四位先祖更是為今天繁多的姓氏做出了「突出貢獻」。
據《國語晉語四》所載,「凡黃帝之子,二十五宗,其得姓者十四人,為十二姓,姬、西、祁、已、滕、任、荀、蔵、僖、姑、嬛、依是也」。黃帝是傳說中中原各族的共同祖先,為少典之子,本姓公孫,長居姫水,因改姓姬,居軒之丘(在今河南新鄭西北)、故號軒軸氏,國於有熊(今河南新鄧,故が稱有熊氏,因有土德之瑞,故號「黃帝」。黃帝一族的後裔主要有兩大分支:一為題項族,二為帝苦族。據有關文獻記載,匈奴族和鮮卑族同黃帝也有血緣關係,所以出自古代匈奴族或鮮卑族的姓氏,也被列入黃帝族系。黃帝後商有大約一百二十個大姓,比如李、王、張、趙。
炎帝是傳說中上古姜姓部落首領,因生於姜水(在今陝西岐山東,是渭河的一條支流),故姓姜。因以火德王,又以火名官,故稱炎帝。相傳他教民耕種,又曾嘗百草為醫藥以治病,故又號「神農民」。炎帝原居姜水流域,後發展到中原地區,《竹書紀年》中說他曾居「陳」,即今河南準陽。炎帝一族的後商也人丁興旺,有數十個大姓,如姜、黃、徐、許、馬、呂等。
顓頊是黃帝的孫子,系黃帝正妃嫘祖所生次子昌意之子,與下文中的侄子帝嚳皆都是三皇五帝」中著名的上古帝王。范文瀾先生在《中國通史簡編》中寫出:「漢以前的人相信黃帝、顓頊、帝嚳三人為華族祖先,當是事實。」顓頊的後裔主要有四支:一為陸終族,二為伯益族,三為舜族,四為禹族。柴、雲、鄔、鄢、羅、雍、胡、袁、舜、柴、田、孫、符、姚、鄧、計、杜、華、夏侯、夏、禹、費、侯、譚等數百個姓氏,都是項的後人。
帝嚳是黃帝的曾孫,是黃帝正妃嫘祖所生長子玄囂的後代。帝嚳的正妃姜嫄,為炎帝之後有部氏的女兒,生子棄即后稷,是周王室的祖先:次妃簡狄生子契,商朝成湯之先人;三妃陳豐氏生子放勳,即堯;四妃,生子為摯,後來繼承了帝嚳的職位,然後又讓給堯。在上古帝王中,帝嚳一族無疑是姓氏的「生產大戶」,尤其是其後商裔建立的五百年的商朝、八百年的周朝,以及四百多年的兩漢,正是中華姓氏產生發展的黃金時期,也成為帝嚳後裔繁衍發展的高峰。
據考證,帝嚳後裔中,兒子后稷繁行一千多個姓氏,兒子契繁衍四百多個姓氏,兒子堯繁行六十多個姓氏。帝嚳的後商繁行出的姓氏,有據可查的姓氏合計達一千五百多個。粗略統計,當今全國三百個大姓中,帝後裔有王、劉、楊、周、吳等一百三十一種姓氏,其後商主要散布在準河、長江流域,大約佔全國總人口的百分之四十三。姓氏文化是中華文明中的「根祖文化」之一,「行不改名,坐不改姓」正是千百年來中華民族注重血脈傳承和文化延續的真實寫照。
在日常生活中,中國人見到陌生人時首先都會謙虛地自我介紹、說「鄙姓或「我姓」,然後恭敬地詢問對方「您貴姓」,可見姓氏文化對國人影響之深刻。今天,當人們對未來充滿了渴望,又隱約充盈著不確定甚或不安全之感的時候,難免會回顧往事、穿越時空、慎終追遠,試圖從先賢古哲那裡獲得智慧和靈感。
於是,在一次次尋根間祖的過程之中,自己的姓氏來歷及其發展變遷,便成為人們普遍關注和好奇的一件事情了。作為中華民族一支的蒙古人,在其民族萌發、孕育、成長和發展的漫長歷史進程中,同樣浸淫著深邃的中國傳統文化。表現在很多方面,尤其在姓氏文化上,是不折不扣的中國式樣的姓氏文化即「姓+氏+名」的構成方式。大中華文化圈中的日本、韓國、朝鮮、越南等都採用姓在前、名在後的姓名體系,與西方慣常的「名+姓」即姓名倒置式有著天壤之別。姓氏可謂是中華的一種國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