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根溯源,中華姓氏知多少,你知道自己姓氏從何而來麼?

2020-12-20 魔仙小喬

趙錢孫李,周吳鄭王。馮陳褚衛,蔣沈韓楊。朱秦尤許,何呂施張。孔曹嚴華,金魏陶姜。——《百家姓》

還記得小時候背過的《百家姓》麼?還記得興致勃勃的找自己的姓氏排在第幾,現在後多少同姓之人,遇到一個同姓的還會有一種親近感等等,這都是我們對自己文化的極度認同。中華姓氏文化是生活在華夏大地上的人類社會發展進化的產物,也是我們進入文明時代的重要標誌之一。

一、中華姓氏知多少?

現在,有很多漂流在海外的華人華僑回到祖國認祖尋根,他們所依據的正是姓氏,而姓氏並不是一個單獨意義的詞,而是由「姓」和「氏」組成的,它是人的根。不管經歷怎樣的時代變遷,只要弄清楚自己姓氏的來龍去脈,就能找到自己的家族和祖先,找到歸宿。

天子建德,因生以賜姓,胙之土而命之氏。——《左傳·隱公八年》

《左傳》中的這段話意思就是說:姓是由帝王將有功之人根據出生血統賜給,氏是由其封地的地名進行命名的。比如大禹治水有功,被賜姓為姒、氏為有夏;再如四嶽有功,被賜姓為姜、氏為有呂。而在三皇五帝時期,姓氏也是貴族身份的象徵,因為那時候還沒有普遍存在的姓氏,只是一些貴族才有明確的姓氏。

那麼,現在如此多的姓氏是從哪裡來的呢?《左傳》中記載了一個故事,說在魯隱公的時候有名叫無駭的大臣去世後賜予他一個諡號和姓氏。所以,「姓」被當做是貴族化地位和身份的象徵,且表明了諸侯國和周朝王室的嫡親關係,比如宋為子姓,滕為姬姓等。

姓氏並不是簡簡單單的一個標誌,它在早期的社會中及其重要,並且有著較為嚴苛的管理制度。《國語》韋昭注說:「太史掌氏姓」,姓是由專門記錄歷史的太史公掌管的,足見皇家的重視。到後來姓氏逐漸被其他的古籍所記載,如東漢王符的《潛夫論》裡有《志氏姓》,應劭的《風俗演義》裡也有《姓氏》篇,顧炎武的《日知錄》裡也有關于姓氏的深入探討。

也許有很多人都聽到過「天下X家是一家」,是嚴禁通婚的。同姓不婚自古至今仍然被視為重要的原則,這也充分體現出姓氏的社會功能,在歷朝歷代都形成專門的「姓氏學」,與歷史、考古、語言文字、社會民俗等有著密切的聯繫。

那麼你知道現在的姓還有多少個嗎?《百家姓》做為中華傳統文化的啟蒙讀物,其中原來記錄了411個姓,後面增補為504個,其中有單姓444個,複姓60個,有我們熟悉的「張王李趙,長孫慕容」,也有不熟悉的「蓋益桓公,漆雕樂正」,千奇百怪的姓氏從一個側面也說明了中華文化之燦爛。除了《百家姓》還有在明初編撰的《千家姓》,收錄姓氏1968個,明清時還有《古今萬姓統譜》和《御製百家姓》,在商務印書館的《中國人名大辭典》裡共有姓氏4219,包括單姓2288個,複姓1689個,三字姓143個,四字姓7個,五字姓2個。

也許會有人問,為什麼中華大地上的姓氏如此之多,這就是幾千年以來胡漢共治、胡漢融合的結果,也是大一統、華夷一家的具體體現。

二、賈氏起源與姓氏來源

關于姓氏的起源,也是眾說紛紜,有人總結有34種,也有人總結有13種、16種等,其實佔主流的也就那麼幾個,如以國為姓、帝王賜姓、由他姓改姓、以居住地為姓、以官職為姓、以職業為姓等等。

賈姓在《百家姓》中排在137名,據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賈姓的人口是439萬,在姓氏榜是第65位,也算是人口較多的大姓。歷史考證表明,賈姓的來源大概有以下幾個。

1.周朝時唐叔虞的後代

周成王有個弟弟叫唐叔虞,唐叔虞的小兒子叫公明,周康王把公明分封在了賈地(今山西襄汾),史稱賈伯,後代以國為姓。

還有在春秋時期有一個叫狐射姑的人,說起來他還是晉文公重耳的舅父,也是唐叔虞的後代,他又被叫做賈季,「為晉太師,食邑於賈」,是晉國的「股肱」,受到晉文公父親一般的尊敬。後來晉襄公去世後,立新君的鬥爭中失利,逃亡到了翟國,其後代就以先祖的封地為姓,代代相傳。

2.來源於古賈國

古賈國,不是jiǎ而是gǔ。相傳這個古賈國位於今天的山西省賈鄉一帶,是殷商時期的大諸侯國之一,後來周武王消滅殷商之後,古賈國也不復存在,留下來的貴族和子民就以國名為姓,流傳了下來。剛開始只能念gǔ,估計隨著時代的發展也就改為念jiǎ了吧!

3.以官職為姓

在商周時期有一個叫做賈正的官職,也叫做賈師,與胥師一同管理者國家的政令實施及處罰,有點像現在的紀律監察部門吧!還擔任著監督和管理首都的貿易活動,包括物價的調節,市場秩序的穩定等工作,又有點現在市場管理監督局的味道了,權力還挺大的。在後世王朝裡沒有這個官職之後,其後代就已官職為姓。剛開始也只能念做gǔ,後來也改為念jiǎ。

4.源自少數民族

在民族大融合的進程中,有許多少數民族也將自己的姓氏簡化、漢化,由長長的好多字變為簡潔的一個字,這是裡是發展的需要和必然。厄魯特蒙古中一支杭席古德氏改為賈姓;還有蒙古族賈拉喇氏的滿語拼音JalariHala也漢化為賈氏、張氏、詹氏、年氏、白氏等。

5.滿族姓氏漢化而來

在滿族入關之後建立清朝,到最後清朝覆滅,滿族也融入了中華民族的大家庭,一些滿族姓氏也逐漸漢化,就有嘉佳氏、嘉穆呼氏、嘉布塔喇氏、賈佳氏等漢化為賈氏。其實不管是滿族姓氏還是漢化後的賈氏,追根溯源依舊是華夏的後代,就如賈佳氏的祖先原來其實是漢族,在東漢被鮮卑的烏桓部俘虜之後,後來融入鮮卑,成為了遼東女真的一部分。

6.各民族變姓而來

在中原歷史上的每一個強大王朝都不忘邊地的統治,所採取的的措施也不一樣,但是最常用的還是羈縻政策、設立都護府等,後又有轟轟烈烈的改土歸流運動,從文化上同化邊地人民。在今天南方的彝族、苗族、土家族中就有很多姓賈的人,其實他們就是文化上漢化的少數民族,後代也就沿用賈姓。

現在要問我是從那一種起源而來的,我還真說不清,據老輩人所說,我們是從洪洞大槐樹移民而來的,根據就是:凡是洪洞大槐樹移民後裔,腳的小趾的指甲是復形的,上面有一片大指甲,還有一片小指甲。我始終對這種說法持懷疑態度,要說移民肯定是有,但是是不是從洪洞大槐樹移民而來就有待商榷了。

賈誼

洪洞大槐樹只能說是一個比較有影響力的移民起點,大概也與中華民族「根本」的意識有關係,因為一棵幾百年的大槐樹枝繁葉茂、盤根錯節,更符合即將踏上遷徙之路人民的心裡需求。

其實,根據史料研究賈氏的郡望主要有武威郡、洛陽郡、長樂郡、臨汾郡等,我更相信我所在賈氏支系的郡望是土生土長的武威郡。

從以上幾個賈氏的來源,可以看出賈氏是從山西襄汾開始開枝散葉,逐步向外省遷徙繁衍。而武威支系也來源於逃亡到河南的賈季後裔,西漢的政治家、文學家賈誼就是其後代。而賈誼的後裔有賈龔的一支遷居到了武威,後來才有了三國中有名的謀士賈詡。

後來隨著朝代更迭和時代變遷,武威賈氏逐漸外遷,形成以賈詡之子賈穆開始的長樂支,以賈疋或者其父輩為開始的平陽支,以賈敷為開始的廣川支,還有益郡支、江南支等。

賈詡和曹操劇照

三、姓氏文化永流傳

通過不同緣起形成的姓氏承載著的不僅僅是一個分辨不同群體的作用,而有著人們對中華歷史和文化認知、加深對家庭和自身認識的作用,正是尋根意識和尋找精神上的歸屬,海外華人華僑踏上了回鄉的路。這大概就是中華傳統文化中弘揚祖德、敦睦友善、團結互助的優良民族傳統吧!也是實現世界大同美好願望的具體體現。

我們的這種姓氏文化並不是像三哥那樣狹隘的種姓制度,更不是民族主義,而是一種優秀的中華民族文化。縱觀世界歷史,任何一種優秀的民族文化都會有著更加廣闊久遠的生命力,隨著世界新型全球化的發展,我們祖先留下來的姓氏文化也將更加廣泛深入的影響世界上的其他文化文明。

相關焦點

  • 中華姓氏分支表:來看你的姓氏起源於哪裡?
    中華姓氏分支表:來看你的姓氏起源於哪裡文/史克朗在古代時候,如果一個家庭的文化底蘊比較深厚的話,那麼他們的孩子在童年時期就已經閱讀過百家姓。說起百家姓,大家肯定會對它有所了解。就是中華姓氏的大集合。根據當時記載,一共有五百六十八個姓氏。其中復氏姓氏一百二十四個,還有一部分單姓姓氏四百多個,然而,中華民族是一個不斷融合壯大的民族,現在根據數據資料記載,總共有一萬多個姓氏。在古代,如果家庭有孩子丟失了,後來找回的話,一定要認祖歸宗,而且如果一個人外遊的話,當他去世的時候要落地歸根,埋葬在自己家族的祖墳裡。這種文化在中國人的思想裡根深蒂固。
  • 日本人稀奇古怪的姓氏,從何而來?
    由於許多無姓的農民、手工業者沒有也無權讀書識字,一時也想不出合適的來,就隨便取一個了,或者請識文斷字的人給幫忙取一個,一般是請和尚、戶籍人員等,而這些原先有姓名特權的人由於心理多少有些不平衡,更可能是由於戶籍管理官員在登記戶口姓名時技窮而信口開河,下面這些日本農民的姓氏取的很是隨意。
  • 宜春姓氏知多少?你的姓氏上榜了沒?
    聯繫小春:18270637728 業務合作:15270438302姓者,統其祖考之所自出;氏者,別其子孫之所自分;「姓氏者,標示家族血緣之符號也」。宜春姓氏有多少?你的姓氏是什麼?你知道你姓氏的來源嗎?你的姓氏是宜春第一大姓嗎?馬上和與你同姓的族人一起為你的姓氏投一票吧!
  • 樹高萬丈不忘根——海峽兩岸青少年中華姓氏源流知識競賽側記
    7日,海峽兩岸青少年中華姓氏源流知識競賽現場氣氛熱烈。7日,海峽兩岸青少年中華姓氏源流知識競賽在廈門開賽。競賽分大學生組和中學生組兩個組別,兩岸各8支隊伍參賽。競賽項目豐富多彩,包括「閩臺同根:姓氏知識個人必答題」「閩臺同根:姓氏知識團隊必答題」「漢字千載:特殊姓氏讀音聽寫題」「姓氏花絮:姓氏郡望搶答題」「追根溯源:姓氏小故事演講賽」等。
  • 海外鄭氏 • |臺灣姓氏知多少
    點擊加入鄭氏大家庭無論你在哪,只要你
  • 趣說中華姓氏,與「吃」有關的姓氏,你知道幾個?
    中華姓氏最初起源于氏族圖騰標記或識別符號,是以區別禽獸、確定婚姻嫁娶、識別血緣親疏遠近之用,故:「姓氏者,標示家族血緣之符號也。」關于姓氏,民間素有「張王李趙遍地劉」之說,則:在中國,張、王、李、趙、劉五大姓氏人口最多,除了這些常見的姓氏,還有不少有趣的姓氏——與吃有關姓氏,作為全宇宙最會吃的中國人的你?與吃有關的姓氏,你知道幾個?
  • 「趙錢孫李,周吳鄭王」,你知道這些古老的中華姓氏的起源嗎?
    而在中華民族五千多年的悠久歷史中,誕生了不計其數的姓氏,一句《百家姓》當中的「趙錢孫李,周吳鄭王」,琅琅上口,流傳千年。那麼,這眾多古老的中華姓氏的起源,你都知道嗎?提起中國最古老的姓氏,許多人可能都不知道是哪個姓,其實我們對於構成這個姓氏的字十分熟悉,它就是「風」。
  • 五花八門的日本人姓氏從何而來
    為了方便戶籍管理和激勵國民,明治政府便於1870年決定,一般老百姓可以擁有姓氏權,可以給自己取姓。  但是由於長期以來日本農工商已經奴化,加之習以為常,或是不識字不會取的緣故,竟然響應號召的人並不太多。於是,明治政府不得不於1875年再次下令,要求「凡國民必須有姓氏」,沒有姓的則給他起名起姓,否則受罰。
  • 為什麼日本人的姓氏五花八門,那麼日本人姓氏從何而來
    為了方便戶籍管理和激勵國民,明治政府便於1870年決定,一般老百姓可以擁有姓氏權,可以給自己取姓。但是由於長期以來日本農工商已經奴化,加之習以為常,或是不識字不會取的緣故,竟然響應號召的人並不太多。於是,明治政府不得不於1875年再次下令,要求「凡國民必須有姓氏」,沒有姓的則給他起名起姓,否則受罰。
  • 中國這個好聽的姓氏,是外國的皇子來華定居,演變而來的
    歡迎來到百家號陸花花侃歷史,今天我們講述的是:中國這個好聽的姓氏,是外國的皇子來華定居,演變而來的。中國人以提起姓氏,首先想到的大多是傳承了上千年的《百家姓》,或者張王李趙等的一些大姓。當然我們都知道,中華文明延續傳承了幾千年,歷史悠久,姓氏成百上千,不止是《百家姓》裡收錄的那些。而且《百家姓》成書於北宋時期,是按照當時的社會地位排下來的,雖然後期有過增補,但多少會有遺漏。在所有的姓氏中,小編覺得「安」姓是一個很好聽的姓氏。為什麼說這個姓好聽呢?
  • 一口氣看懂中華姓氏由來,據史冊記載,漢字姓氏有23813個
    每個人出生後都會有自己的姓氏名字,這個名字將成為你的符號,伴隨你的一生。在中國姓氏名字從上古時期就開始形成,一直到今天其中蘊含了豐富的中華文化。嚴格來說,姓氏名字這四個字其實分別有著四種不同的定義。最初的時候,人們是以部落為單位聚集的,每個部落都會有各自的圖騰,圖騰崇拜來自於原始部落對大自然的崇拜。
  • 《中華姓氏分支表》曝光:你的家族起源於哪裡?看完你就知道了!
    《中華姓氏分支表》曝光:你的家族起源於哪裡?看完你就知道了!姓氏可以說是每個人的標誌、代號,而且中華民族經過千年的發展也劃分出了很多不同的姓氏,更是為我們留下了《百家姓》這樣的文化瑰寶。說到這裡,相信很多朋友都想要知道自己的家族起源於哪裡?正好今天《中華姓氏分支表》曝光,看完你就知道了!第一個:姬氏。
  • 每個姓氏都有自己的起源,快來尋根溯祖,找找自己姓氏的發源地
    中華姓氏從上古流傳下來,一直延續到當代,是中華文化中生命力最旺盛的存在。就比如說,上至耄耋老人,下到三歲小兒,都知道《百家姓》。但是中國的姓氏卻不只數百個,僅有文獻記錄的姓氏就有5662個,其中還包括很多不常見的複姓和三字姓。
  • 楊家坪、謝家灣、袁家崗……重慶有姓氏的地名,你知道來歷嗎?
    那麼,這些姓氏地名有何來歷? 《山與城》第73期 將為你解讀這些姓氏地名背後的故事 熟讀《百家姓》後 你能數出多少姓氏地名?
  • 我國姓氏分布如何?哪些地方的分布最多?你的姓氏也在麼?
    文/醉佳人歷史短視頻我國姓氏分布如何?哪些地方的分布最多?你的姓氏也在麼?眾所周知,中國的姓氏文化不簡單,其實大家都知道,很久以前的我國古人,並沒有這麼多的姓氏,一開始存在的一些大姓,後來逐漸分化演變成為當今所看到的這些姓氏。期間也有不少改姓的,這些人可能處於很多不得已的原因,比如戰亂,天災等等造成的人口遷移,為了在異地容身,不得不改名換姓。
  • 【姓氏】中國姓氏地圖
    李姓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姓氏,在百家姓中排第四位。徐姓,中華姓氏之一,是一個典型的多民族、多源流姓氏,主要源自嬴姓、子姓及少數民族改姓等。夏朝徐若木為徐姓始祖。 徐姓在宋版《百家姓》中排名第一百五十位。至2010年,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按人口排序,徐姓在中國大陸列第十一位(在中國臺灣列第二十位)。大陸 人口近2000萬人,約佔全國人口的1.43%。
  • 中華五千年的姓氏文化,你的姓到底來自哪裡?
    名字對於每一個中國人來說都很重要,因為它是代表著每個人的不同標誌,而在名字中,姓氏又顯得尤為重要。「姓氏」在我們現代漢語中是一個詞語,意思相同,但是在古代早期,姓和氏有著很大的區別。現如今,中國姓氏各種各樣,它們的也是多種多樣,像比較古老的「姬」姓,是來源於皇帝出生地在軒轅山姬水旁,所以以「姬」為姓;像「魯」「吳」「鄭」等姓氏,是由分封國演變而來的;又如「司馬」「司空」「尉」等,都是以其擔任的官職為姓氏;還有就是「屠」「陶」「皰」等,都是以其職業為姓氏。
  • 楊家坪、謝家灣、袁家崗...重慶有姓氏的地名,你知道來歷嗎?
    重慶發布消息,龔灘、郭家沱、童家橋、詹家溪、覃家崗、陳家橋、曾家鎮、楊家坪、謝家灣、陶家鎮、蔡家崗、童家溪、李家沱……在重慶,以姓氏為名的地方較為普遍。那麼,這些姓氏地名有何來歷?《山與城》第73期,將為你解讀這些姓氏地名背後的故事。
  • 中國姓氏「最混亂」的古鎮,全鎮四千餘人,一百多個姓氏九種方言
    說到姓氏,那百家姓這本書就不得不提,作為中國人隨口可能就會背出上面的許多姓氏。它是宋期時編寫,所以皇家姓氏趙排在了第一位,最初裡面只收集了400多個姓氏,後來增加到504個,但這也並非囊括了中國的所有姓氏。
  • 中國最尷尬的姓氏,人口只有12萬,若遇到此姓的女子,不能叫全名
    中華姓氏,源遠流長。從早年三皇五帝的原始部落時期,姓氏就誕生了。其最早是由各個部落的圖騰崇拜發展而來,後來歷經千年的演變分化。發展到今天,我國已經擁有了5600多個常見姓氏,算上那些在歷史中消失或是稀有的姓氏,總量可能達到了18000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