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錢孫李,周吳鄭王」,你知道這些古老的中華姓氏的起源嗎?

2020-12-25 歷史戰爭

在人類文明發展歷史當中,姓氏一直是一個極為重要的脈絡。姓氏伴隨著我們每個人的一生,我們可能不會過度在意它,但它代表著著我們的家族、出身,我們實在難以想像,一個人若是沒有姓氏該是怎樣的場景。而在中國古代,姓氏則更加重要,在宗法制度構建的社會當中,姓氏是血緣關係的紐帶,它作為文化符號,中華文明的活化石,是文化的重要載體。

「姓者,統其祖考之所自出;氏者,別其子孫之所自分。」(《通鑑外紀》)自古以來,華夏子孫都以姓氏作為家族和血脈傳承的標誌,它標示著一個人的家族血緣關係,一經產生,世代相傳,一般不會更改,許多姓氏擁有數千年的歷史。而在中華民族五千多年的悠久歷史中,誕生了不計其數的姓氏,一句《百家姓》當中的「趙錢孫李,周吳鄭王」,琅琅上口,流傳千年。那麼,這眾多古老的中華姓氏的起源,你都知道嗎?

提起中國最古老的姓氏,許多人可能都不知道是哪個姓,其實我們對於構成這個姓氏的字十分熟悉,它就是「風」。「風」姓誕生於河南,相傳六千多年前,華夏民族的始祖伏羲帶領人們來到現在的河南淮陽,建立部族,繁衍生息。伏羲教人結網捕魚、馴化飼養牲畜、烹製食物、製作武器用以捕獵和戰鬥,人類部族迅速壯大。而隨著人類數量的增多,如何區分身份成為難題。伏羲為了解決這個問題,規定了姓氏,制定了婚嫁制度。伏羲氏姓「風」,故而「風」成為中華第一個姓氏。

不過,中華姓氏最主要的起源,卻不是伏羲風氏,而是中華民族的人文始祖,炎帝和黃帝。在中國古代的傳說當中,除炎黃二帝以外,還有女媧氏、燧人氏、伏羲氏、蚩尤氏、少吳金天氏、顓頊高陽氏等眾多著名的氏族首領,但炎黃二帝能夠被華夏民族尊為人文始祖,就是因為我國眾多的姓氏都起源於炎黃二帝。

《國語》記載:「昔少典娶於有轎氏,生黃帝、炎帝。黃帝以姬水成,炎帝以姜水成。成而異德,故黃帝為姬,炎帝為姜。」這就說明,炎帝和黃帝也是有各自的姓氏的,黃帝居住在姬水旁,故姓「姬」,炎帝居住在姜水旁,故姓「姜」。

炎黃二帝的後代是許多中華姓氏的始祖,比如炎帝的後代就分出祝融、共工、夸父、蚩尤等幾支,這幾支又不斷繁衍分化,誕生出申、許、齊、高、姜、呂、賴、龔等二百多個氏,而這些氏,最終又發展為姓。根據學者考證,光是炎帝一脈,就誕生出247個姓氏,這其中還不包括那些消失在歷史長河中的支脈。

當然,有的讀者可能會疑惑,姓氏不是代代相傳的嗎,為何炎黃二帝等人的家族卻是姓氏越傳越多?這其實與中國古代的命名方法多樣有關。在母系氏族社會裡,許多人不知其父,只知其母,故而他們便直接以母親為姓,而這也是遠古時期許多姓都是女字旁的原因。在古代,中華姓氏還會以邑為氏,即以自己生活的封地的名字為氏。根據統計,以邑為氏的姓氏超過兩百個,其中尹、魏、韓、智等都是以邑為氏。中華姓氏還會以居地為姓,比如炎帝的姜姓,黃帝的姬姓。相傳,上古時代大舜曾生活在姚墟,因此他以「姚」為姓。東郭、南郭、西郭、北郭、東門、西門等都是以居住地為姓。除此以外,中華姓氏還會以國為氏、以先人字姓、以官職為氏、以職業為氏、賜姓改姓等。由於中華姓氏命名的方法和形式實在太多,故而中華姓氏在演變的過程當中越來越多。

以中國第一大姓「李」姓為例,它的來源和得姓始祖,就有許多種說法。主流觀點認為,李氏源出嬴姓,血緣先祖為東夷族首領皋陶,在大舜統治期間,皋陶被任命為大理,即掌管刑法的官,遂以官命族為理氏,先為理氏,後為李氏。得姓始祖為李利,李耳為李氏的第十一世。

至於「理」氏為何會演化為「李」氏,也有不同的說法。段玉裁《說文解字·木部》曰: 「古李、理同音通用, 故行李與行理並見, 大李與大理不分。」這也就是說在當時理與李本就同音通用,沒有什麼區別。

不過,也有傳說「理」氏之所以改為「李」氏,源於圖騰崇拜。皋陶的家族以官名命為理氏,直到商朝時,他的一個叫做理徵的後代依舊擔任大法官。這位理徵執法剛正不阿,得罪了商紂王,被商紂王殺害,他的夫人契和氏帶著理氏子孫逃命。在逃難路上,理氏眾人饑渴難耐,只好採摘李子樹上的果子充飢解渴,這才保全了性命。為了紀念李子樹的救命之恩,同時也為了改姓避難,理氏子孫遂改為「李」氏,這才有了「李」姓。據說,在古代時,許多李氏子孫以李樹為圖騰樹,家中院子裡都會種植很多李樹,比如唐朝宮苑裡就有很多李樹,李白家裡也有桃李園。

關於「李」姓,其實還有許多傳說和故事,而「李」姓也只是成百上千中華姓氏中的一員,這樣一看,就知道中華姓氏背後蘊含的文化底蘊,是多麼的深厚。那麼,你知道你的姓氏,還蘊含著哪些故事嗎?

參考資料:

《通鑑外紀》劉恕

《國語》左丘明

《說文解字》段玉裁

《百家姓》

相關焦點

  • 趙錢孫李,周吳鄭王,百家姓的排列,原來不是因為人口
    「趙錢孫李,周吳鄭王。」我們在很小的時候就已經對這句話耳熟能詳了。出自《百家姓》,寫的是不同的八個姓氏。大家都知道《百家姓》起源於宋朝,那麼大家對他又有多少的了解呢?《百家姓》本來收集了姓氏有四百一十一個,後來又增補了一些,變成了五百零四個,在這其中有單姓四百四十四個,複姓有六十個。它採用了四言體例,對我們國家的姓氏進行了一一排序,即使他沒有文理上的講求,但對於我們國家文化的傳承和對文字發展這些方面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為什麼趙錢孫李會排在百家姓最前面呢?
  • 姓氏車廂帶你追根尋源
    「趙錢孫李,周吳鄭王,馮陳褚衛,蔣沈韓楊……」中華五千年文明中,「姓氏文化」尤為精深。中國《百家姓》常見的100個大姓中,源起於河南的就有73個。1月14日,鄭州市一輛以姓氏起源為主題的41路公交車「初上戰場」。登上這輛公交車,首先看到一幅嶽姓起源圖,仔細觀看後發現,裡面還詳細記錄著嶽姓的來源以及嶽姓發展史。裝扮者鄭州市公交二公司41路車長劉明介紹:「作為城市的窗口單位,我們對弘揚中華傳統文化有著義不容辭的責任。
  • 《百家姓》裡只有一百個姓氏? 《百家姓》裡到底會有多少個姓氏?
    自古以來,華夏子孫以姓氏為家族延續的標誌。而且《百家姓》還是我國流傳時間最長,流傳範圍最廣的一種教材。趙錢孫李、周吳   原標題:《百家姓》裡只有一百個姓氏? 《百家姓》裡到底會有多少個姓氏?
  • 我國最尷尬的三個姓氏,老百姓都以為是日本的,有你的本家姓嗎?
    「趙錢孫李,周吳鄭王。」這句話是百家姓的開頭,很多孩童從小就朗朗上口,會哼唱幾句,我相信每個人都知道一些。事實上,我們國家有一百多個姓。據相關數據顯示,我國姓氏至少有幾千個,但很多姓氏的數量非常少,這是很不尋常的,所以他們沒有進入100個姓氏。
  • 中國最美的「五大姓氏」,名字隨意起都好聽,你的姓氏在裡面嗎?
    名字伴隨人一生,每一個人都有屬於自己的姓氏,中國素有「趙錢孫李,周吳鄭王」的百家姓說法。一個好聽的名字可能會影響到他人對我們的第一印象,在沒有見面的情況下大多都是如此,所以自古父母在給孩子起名字上也是費盡心思,不僅要有個好寓意,更是得念起來朗朗上口。
  • 柴米油鹽醬醋茶都是姓氏,你知道嗎?「國寶」式姓氏,全國僅幾人
    隨著慢慢對文化的了解,才知道我國的姓氏文化博大精深,百家姓有上百姓,我們知道的僅僅幾個。而更加讓人沒有想到的是,有的姓氏我們根本都有見過甚至沒有想過,比如柴米油鹽醬醋茶,這些生活物品,居然也是姓?而且取的名字也是非常有意思。
  • 追根溯源,中華姓氏知多少,你知道自己姓氏從何而來麼?
    趙錢孫李,周吳鄭王。馮陳褚衛,蔣沈韓楊。朱秦尤許,何呂施張。孔曹嚴華,金魏陶姜。——《百家姓》還記得小時候背過的《百家姓》麼?還記得興致勃勃的找自己的姓氏排在第幾,現在後多少同姓之人,遇到一個同姓的還會有一種親近感等等,這都是我們對自己文化的極度認同。
  • 中國5個姓氏人數超過美國總人口,最罕見的5大姓氏,該怎麼取名字
    文:七七相信大家對百家姓都不陌生,打小我們就能背上那麼幾個,"趙錢孫李,周吳鄭王,馮陳褚衛,蔣沈韓楊",但是隨著年齡的長大,我們發現我們會背的依然還是那麼幾個。我們背百家姓的時候就會想,為什麼這幾個姓氏要排在前面呢?是因為人口多嗎?
  • 你聽過哪些不常見的姓氏?
    ,周吳鄭王……」,相信你小時候一定也背過《百家姓》,中國的姓氏文化那叫一個博大精深,歷史悠久,單就姓氏就四五百多個。從學會寫自己的姓名,到上學、工作認識更多不同姓氏的人,你都見過或者聽過哪些略顯生僻、且不太常見的姓氏呢?又因為這些姓氏鬧過哪些笑話?或者你知道哪些關于姓氏來源的故事?
  • 你以為這6個姓氏是日本的?其實都是來自3000多年前的中國!
    趙錢孫李,周吳鄭王……百家姓真的是只一百個姓氏嗎?其實百家姓遠遠不止一百個姓氏,有很多姓氏在百家姓中就沒有記錄,尤其是一些來自於少數民族的複姓。於是部分人會以為一些複姓是日本人的,但是其實這些姓氏都是起源於我國古代。接下來和小編一起看看那些容易被誤認為是日本人的姓氏吧!
  • 一種姓氏,一種圖騰,你的姓氏圖騰是什麼樣子?今天可算漲知識了
    一種姓氏,一種圖騰,你的姓氏圖騰是什麼樣子?今天可算漲知識了中國的姓氏文化源遠流長,中國是世界上最早出現姓氏的國家。中國人都有一種「落葉歸根」的文化,自古以來,一姓為一家,一榮俱榮,一損俱損。既然中國的姓氏文化源遠流長,數量眾多,而每個民族都有自己的圖騰,每種姓氏也有自己每種的專屬圖騰,那麼你的姓氏圖騰是什麼樣子呢?接下來就隨小編一起來看一下吧。提到中國的姓氏,人們第一時間想到的就是一部著作《百家姓》,其實現在的百家姓版本還是沿用的宋朝時期的,而在宋朝之前,百家姓也有眾多的版本,而我們所普遍知道的「趙錢孫李,周吳鄭王」這一版本,便是宋朝所流傳下來的版本。
  • 這6個姓氏的人,常被誤解為日本人,其實是我國三千年之前的姓氏
    一般我們身邊的姓氏,都是一些簡單的姓氏,也是我們比較常見的姓氏,就像什麼趙錢孫李,周吳鄭王,之類的姓氏,不過偶爾會出現幾個比較少見的姓氏,或者是複姓,不過也是大家也是能接受的,但是今天小編就和大家說的這幾個姓氏,很多人聽了以後會感覺到驚訝,還會被誤解為是日本的姓氏,其實這是我國三千年之前的姓氏。
  • 我國自古以來最少見的3個姓氏,很多人見都沒見過!
    中國姓氏數量眾多,歷史源遠流長。中華民族歷史上的姓氏歷來有百家姓之說,常云:「趙錢孫李、周吳鄭王、馮陳褚衛、蔣沈韓楊」,中國人見於文獻的姓氏有5662個,其中單姓3484個,複姓2032個,三字姓146個。這還不包括元代、清代移居中原的蒙族、滿族人譯改的漢字姓。
  • 最「霸氣」的姓氏,據說是黃帝的嫡傳後代,如今有2萬餘人
    姓氏,是我國文化的傳承,是我們不忘祖先的體現。當你一出生,姓氏就伴隨在你的左右,一般來說,你都是跟著爸爸姓,而爸爸當然跟著爺爺姓,一代一代,綿延不絕。說起姓氏,不得不提的就是百家姓,「趙錢孫李,周吳鄭王……」可謂是家喻戶曉。
  • 新百家姓不再是「趙錢孫李」,前八名有你的姓氏麼
    新百家姓不再是「趙錢孫李」,前八名有你的姓氏麼百家姓在線 說起百家姓,人人都知道你也一定能脫口而出
  • 一口氣看懂中華姓氏由來,據史冊記載,漢字姓氏有23813個
    每個人出生後都會有自己的姓氏名字,這個名字將成為你的符號,伴隨你的一生。在中國姓氏名字從上古時期就開始形成,一直到今天其中蘊含了豐富的中華文化。嚴格來說,姓氏名字這四個字其實分別有著四種不同的定義。最初的時候,人們是以部落為單位聚集的,每個部落都會有各自的圖騰,圖騰崇拜來自於原始部落對大自然的崇拜。
  • 此姓是中國第一姓氏,人口接近9500萬,幾千年來沒有出現過皇帝!
    說道血緣,我們就不得不說到和血緣關係很近的姓氏,姓氏代表著一個人的家族血緣關係的標誌和符號。姓氏最早起源於部落和部落首領的名字,在於辨別不同氏族的後代,便於不同氏族之間的通婚,因此姓氏的產生,對於婚姻制的轉變,是人類進步的表現。對于姓氏,我們就不得不提到宋朝的《百家姓》,「趙錢孫李、周吳鄭王」等,這些我們都會背。
  • 假如你是這四個姓氏,你或許並非炎黃子孫,而是九黎蚩尤的後人
    趙錢孫李,周吳鄭王。馮陳褚衛,蔣沈韓楊。——《百家姓》古代每家每戶都有宗譜本,而家中地位低等的妾或犯大罪的世家子弟或是親人,就會被宗譜除名,這是莫大的恥辱,也是莫大的懲罰。封建社會下的中國人,對名聲是相當看重的,姓氏是身份等級的象徵,人們會以自己的姓氏為榮,現如今還會有些當地人以自己的姓舉辦祭祀活動。現當代有很多大姓,除卻百家姓中的常見姓氏,假如你是這四個姓氏,你或許並非炎黃子孫,而是戰神蚩尤的後人。
  • 被國人「誤解」的3個姓氏,常被視為日本人,卻都已經傳承千年
    引言 南宋著名史學家鄭樵撰的《通志·氏族略》曰:「三代(夏商周)以前,姓氏分而為二,男子稱氏,妊人(女子)稱姓。」在中國古代的時候,姓氏作為一個人以及一個家族的標誌和符號,能夠有效的增強家族凝聚力。到了現在,姓氏不僅是代表著一個人,更是一個家族的歷史,中華文明的一截片段。
  • 中國最早的姓氏是什麼?說出來有理有據,卻讓你難以置信
    中國最早的姓氏是什麼?說出來有理有據,卻讓你難以置信中華五千年的歷史,要說最早的姓氏是什麼?這還真是眾說紛紜,眾口不一,小編就來為大家羅列一下。百家姓、三字經由於《百家姓》開頭就說了,趙錢孫李、周吳鄭王,於是很多人開玩笑說第一個姓當然是「趙」了,因為這是引經據典,有理可循的。不過又有人說了,按照這麼說的話,應該姓「善」,因為《三字經》說了:人之初,性(姓)本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