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花八門的日本人姓氏從何而來

2020-12-14 中國新聞網

  中國很早就打破氏姓之貴賤,人皆慎名,生而有姓氏。而在日本,歷來嚴種姓之別,因此姓氏往往必須由天皇賞賜,朝廷不時加以甄別,以防一般百姓冒姓。

  在幕府時代,即武家時期,武士有「苗字帶刀」的特權,所謂的「苗字」就是擁有姓名權,日語詞彙「苗字」翻譯成漢語就是「姓」;而「帶刀」就是眾所周知的日本武士「佩戴雙刀」的特權(喪失武士身份的浪人只能帶一把長刀,地痞流氓有時也帶一把刀而無人敢過問)。

  因此明治維新以前的一般日本老百姓如農民從來無姓,也無名,縱然有名也是「諢名」一類的東西,或僅以兄弟排行相稱,如太郎、二郎、三郎……一男、二男、三男等等。

  明治以後何以突然允許一般百姓擁有姓氏?日本的一般民眾是在進入明治以後,才有姓名權。何以會有如此變化呢?

  首先日本新政府立志改革,建設「文明開化」的近代國家,宣布「萬民平等」以樹立日本人的自立精神,此福澤諭吉等所謂「一人獨立則一國獨立」,老百姓連姓名都沒有就更別談什麼「文明開化」!

  其次1869年以後將軍、大名「版籍奉還」,於是土地、人口管理一律收歸明治政府,名義上屬於天皇。但明治新政府在課稅徵役時發現,許多日本人無名無姓,管理起來很麻煩。為了方便戶籍管理和激勵國民,明治政府便於1870年決定,一般老百姓可以擁有姓氏權,可以給自己取姓。

  但是由於長期以來日本農工商已經奴化,加之習以為常,或是不識字不會取的緣故,竟然響應號召的人並不太多。於是,明治政府不得不於1875年再次下令,要求「凡國民必須有姓氏」,沒有姓的則給他起名起姓,否則受罰。這樣一來普通老百姓才急急忙忙請人取姓,才開始有了姓氏,不過是非常古怪的姓,如田中、田邊、犬養之類。

  從日本人的姓氏可以透視日本社會文化。

  明治以後日本人古怪的姓氏是怎麼來的呢?由於許多無姓的農民沒有也無權讀書識字,一時也想不出合適的來,隨便就取一個,或者請識文斷字的人給幫忙取一個,一般是請和尚、戶籍人員等,而這些原先有姓名特權的人由於心理多少有些不平衡,更可能是由於戶籍管理官員在登記戶口姓名時技窮而信口開河,下面這些日本農民的姓氏取的很是隨意。

  例如,住家的周圍是稻田的農民就根據「田」的特徵讓他們姓田中、田邊、藤田、吉田,或野中、藤野什麼的;家住河邊的就讓他姓河邊、河本、渡邊,或川上、川口、川端、川崎等;如果住在山腳下,戶籍官就會建議說:「你就姓山本吧」。如此,山上、山中、山下、山口,不一而足。

  再如今日本人中姓「松下」、「松本」的,他祖上老家的房子肯定是在一棵大松樹下;

  此外,竹本、竹下、竹內、竹中、多木、芝木等也是順此理來命姓的。

  從日本人以上姓氏中我們可以看出,他們的祖先大多來自農村。

  而擁有以下姓氏的日本人,如:東條、南條、北條、九條、十三條等姓,一看也就知道他們的祖先則可能是城市居民(町人),住在或東或西、或南或北的某條(如九、十三條)街上。以居住地為姓氏的古樸方式在中國古代也很流行。

  其次是以職業為姓氏。日本人姓「犬養」的,按漢語的意思似乎他們的家族都是「狗養的」,非常的粗俗,為何以此為姓?實際上,「犬養」、「豬飼」姓的祖先可能是養狗、飼豬的。不過,也可能是「犬養」家的先祖本無姓氏,來登記戶口的時候又沒有帶禮物孝敬管理戶籍官員,讓他起一個好聽的姓,戶籍官因此不喜歡他,心理罵他「狗養的」,欺負他沒文化,便在戶籍上也填寫上「犬養」二字。再如「豬口」姓、「豬股」姓、「御手洗」(即廁所的意思)姓等,大概同出一路。在古代社會,為了避免災難往往故意起一個骯髒的名字,這在日本(尤其阿伊努人中)和中國人都有此習慣,但取姓也如此,就有些莫名其妙了。

  如「八月一日」、「四月一日」,我們只能做這樣的推測,可能是小百姓登記戶籍時,報出生日後,因為沒有姓氏,戶籍官就順便把他的生日作為姓氏了;

  而「十七女十四男」、「數十萬人」等就無法想像了。硬要加以推測只能是如此,該農民在報人口時,因他家有人「十七女十四男」,此人口數便陰差陽錯地成為他家的姓氏。「數十萬人」的姓氏如何產生就讓讀者自己想像了。

  據說日本人的姓氏超過了12萬個。日本人的姓一般由一至五個字組成,其中以複姓(兩個字)居多,字數最少的如「一」和「乙」;最多的達7個字,甚至12個字,如「大身狹屯倉田部」,「藤木太郎喜佑之衛門將時能」和「籠谷懿俯舍仰隸裡小也弘光」。

  日本的三大姓是「鈴木」、「佐藤」、「田中」,一如中國的李、王、張。姓「田中」的之所以多就是因為當時沒有姓的農民多的緣故。

  (摘自《日本新華僑報》網站)

相關焦點

  • 為什麼日本人的姓氏五花八門,那麼日本人姓氏從何而來
    但是由於長期以來日本農工商已經奴化,加之習以為常,或是不識字不會取的緣故,竟然響應號召的人並不太多。於是,明治政府不得不於1875年再次下令,要求「凡國民必須有姓氏」,沒有姓的則給他起名起姓,否則受罰。這樣一來普通老百姓才急急忙忙請人取姓,才開始有了姓氏,不過是非常古怪的姓,如田中、田邊、犬養之類。從日本人的姓氏可以透視日本社會文化。
  • 日本人稀奇古怪的姓氏,從何而來?
    中國很早就打破氏姓之貴賤,人皆慎名,生而有姓氏。而在日本,歷來嚴種姓之別,因此姓氏往往必須由天皇賞賜,朝廷不時加以甄別,以防一般百姓冒姓。而擁有以下姓氏的日本人,如:東條、南條、北條、一條、二條、三條、九條、十三條等姓,一看也就知道他們的祖先則可能是城市居民(町人),住在或東或西、或南或北的某條(如九、十三條)街上。以居住地為姓氏的古樸方式在中國古代也很流行。其次是以職業為姓氏。日本人姓「犬養」的,按漢語的意思似乎他們的家族都是「狗養的」,非常的粗俗,為何以此為姓?
  • 日本人五花八門的姓氏是如何做到的
    中國很早就打破姓氏之貴賤,人皆慎名,生而有姓氏。而在日本,歷來嚴種姓之別,因此姓氏往往必須由天皇賞賜,朝廷不時加以甄別,以防一般百姓冒姓。在幕府時代,即武家時期,武士有「苗字帶刀」的特權。但由於長期以來日本農工商已經奴化,或是不識字不會取的緣故,響應號召的人並不太多。明治政府不得不於1875年再次下令,要求「凡國民必須有姓氏」,沒有的則給他取名取姓,否則受罰。這樣一來,普通老百姓才急急忙忙請人取姓,開始有了姓氏。
  • 追根溯源,中華姓氏知多少,你知道自己姓氏從何而來麼?
    朱秦尤許,何呂施張。孔曹嚴華,金魏陶姜。——《百家姓》還記得小時候背過的《百家姓》麼?還記得興致勃勃的找自己的姓氏排在第幾,現在後多少同姓之人,遇到一個同姓的還會有一種親近感等等,這都是我們對自己文化的極度認同。中華姓氏文化是生活在華夏大地上的人類社會發展進化的產物,也是我們進入文明時代的重要標誌之一。
  • 日本姓氏14類13萬之多,犬養、武藤、波多、蒼井是怎麼來的?
    而這十五個人之中,就有兩人是以「姬」為姓氏。「姬」姓,對我們來說並不是陌生。西周開國皇帝就以姬為姓氏。而早在殷商王朝時期,以「姬」為姓氏的諸侯國就有五十多個。而周朝滅亡後,姬姓族人有紛紛以其他姓氏為姓,開創新的家族系譜。中國姓氏層出不窮,讓人眼花繚亂。那麼身為鄰邦的日本呢?日本一國早在秦朝時期就已經誕生了。到了唐朝,日本對中華文化可謂是痴迷推崇。
  • 淺解日本偏僻姓氏 最長5字最短1字
    原標題:淺解日本偏僻姓氏,最長5字最短1字 日本人的姓氏五花八門,一般來講姓氏是兩字,但也有三字四字的。日本姓氏研究家森岡浩氏表示,目前能確認的日本最長的姓氏是五字。 森岡氏稱,有些書籍裡面出現過六字姓氏,但無從確認真實性,屬於「幽靈姓氏」。
  • 日本十個奇葩姓氏,真是笑死人不償命
    中國的姓氏已經夠多了,但是日本雖然沒有中國歷史悠久(日本姓氏源於明治維新後),但日本的姓氏五花八門,種類繁多,數量竟然遠超中國,達到了十三萬個,在如此眾多的姓氏中,那就難免出現一些稀奇古怪,惹人發笑的姓氏了。今天,我們就來看一看日本有哪些奇葩姓氏。
  • 日本人姓氏裡的小秘密
    在明治維新以前,日本人只有皇室和貴族才有姓氏,普通平民百姓只有名沒有姓。1875年,明治天皇頒布了《平民苗字必稱義務令》。此後,日本人才逐漸轉變成全民皆有姓氏。而在中原大地,商代以前的中國人,也只有王室和貴族才有姓氏。
  • 日本平民明治以前沒有姓氏?對日本人姓氏的最大誤解
    關於日本人的姓氏,一直流傳著這麼一個說法:日本在明治維新之前,只有武士階級擁有姓氏,平民沒有姓氏,只有名字,但事實果真如此麼?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這個話題。日本的姓氏,即「苗字名字」,但日本一開始並沒有「苗字」的概念。在平安時代以前,日本還不存在武士階層,也沒有現在意義上的姓氏,只有「氏」和「姓」。
  • 日本人門前有姓氏牌子,真的是因為比中國人更堅守傳統嗎?
    日本人門口寫姓氏的牌子,日語稱作「表扎」。這和我國古代大戶人家前門上高掛的牌匾很像,牌匾上一般寫著「李府」、「趙府」,小戶人家則在屋簷上掛著寫有姓氏的燈籠。是日本人堅守傳統嗎?並不完全是。畢竟當時日本人的文化程度有限,起名字叫這個郎那個夫的同名現象太重,郵政建設能順利執行,就必須做出標識,所以,郵政建設推動了姓氏的推廣和「表扎」制度的建立。1923年,日本關東發生了大地震,許多家庭因此各奔東西。
  • 日本姓氏怎麼來的?網上段子是真的,中國很多姓氏也是如此
    單看這些日本姓氏的漢字意思,會讓人覺得很有規律,在漢語中大多指代某個地方。網絡上有個嘲笑日本姓氏的段子,認為這些日本姓氏實則來自於其母所孕之地,讓人捧腹。這種段子雖說有調侃之意,但也不能說毫無根據。說出來你可能不信,很多日本姓氏的來源當真比你想像的更隨意。
  • 日本有一「奇葩」的姓氏,無論取啥名,翻譯過來都像是罵人
    就拿姓氏來說,隔壁的日本原是沒有姓氏的,但是大和這個民族大家也都知道,模仿力極其之強,既然一個文明裡有著姓氏的制度,那其他文明自然是爭相模仿。奈何當時的日本平民普遍沒有什麼文化,即使知道了姓氏的重要性,也不知從何下手。
  • 盤點日本常見姓氏的讀法
    大家都知道日本人的姓氏很多,據專家統計已經超過了10萬個。這是因為古代日本的平民沒有姓只有名,明治維新之後,日本政府才讓百姓給自己取姓氏,百姓們就從日常生活中隨意取了姓氏,因此日本的姓氏五花八門,十分複雜。
  • 日本那些奇怪的姓氏,翻譯過來讓人難以啟齒,有的好像在罵人
    這個規定到明治天皇時期才得以廢除,那時明確要求日本國民每個人都要使用姓氏,而後,隨之而來的就是姓氏的爆炸性增長。先不說這麼多的姓氏以後該如何管理,很多姓氏翻譯成中文後會覺得有點搞笑。下面我們來簡單了解一下日本那些令人難以理解的姓氏,順便感受一下日本的姓氏文化。
  • 最讓人「疑惑」的四大姓氏,很多人都誤以為是日本姓氏
    但是現在很多的小情侶為了表達自己愛對方愛的深刻,也有很多的女性表示為什麼我生的孩子要跟別的姓,所以這些年輕人就想出了用雙方的姓氏作為孩子的姓氏,現在有很多孩子都是雙字的姓氏,例如爸爸姓範媽媽姓陳,給孩子起名字的話就會叫範陳什麼什麼的,就是四個字的名字,很多人聽到四個字的名字時第一反應就是這個日本人,因為日本的名字一般都是四個字。
  • 日本人姓氏的起源?為何日本人的姓氏,有山口,松下,井上這些?
    那麼,日本人的姓氏起源於何時,為何有山口,松下,井上這些「怪異」的姓氏?日本姓氏的來源古代日本人沒有姓,只有名。後來隨著生產力的發展,特別是進入階級社會以後,在統治階級中間首先出現了氏和姓。有的人實在想不出好辦法,只好隨便對付一個,「我孫子」、「豬手」、「犬養」、「鬼頭」、「茄子川」全來了,讓人啼笑皆非,也有的讓官吏隨便給想出一個。有個日本運動員,叫我孫子智美,姓「我孫子」,這是不是像在找罵啊,真的佩服當時取這個姓氏的人。。
  • 千奇百怪的日本姓氏:「我孫子」是姓氏也是地名
    不少人當場笑噴,大呼「太惡搞了」。  華中師範大學日語系主任李俄憲教授解釋,「我孫子」不僅是個日本姓氏,而且還是地名,「車行駛在日本高速公路上,就能看見路標上有這三個字」。李俄憲說,這是個比較古老的姓氏,在日本至少有1000年的歷史,而且還很常見,「絲毫沒有罵人的意思」。  而作為地名,日本有多個地方都叫「我孫子」。
  • 日本人常用姓氏大全
    今天和大家分享一下日本姓氏。眾所周知,日本人姓名很多,而且翻譯成漢語都很有趣。
  • 日本人姓氏多達30萬 有的姓氏讓人啼笑皆非【2】
    原標題:日本人姓氏多達30萬 有的姓氏讓人啼笑皆非   有的姓氏讓人啼笑皆非   一些稀罕姓氏「日益邊緣化」。至少有上萬個「非常用姓氏」人口不超過100人,有的甚至已經是「一家單傳」,瀕臨滅絕,其中不乏天照、鳳凰、夜櫻、十六夜這樣「頗有情調」的姓氏。
  • 中國有三個姓氏,經常被誤認為是日本人的姓氏,其實都是中國姓氏
    文/隨風飄散中國有三個姓氏,經常被誤認為是日本人的姓氏,其實都是中國姓氏在中國有很多的姓氏,有很多的姓氏都是非常的常見,比如說黃、張、高、權、劉等等的姓氏,這些姓氏都是非常常見的不過這些姓氏還比較好,因為你不管怎麼取,別人只會感到好奇,至少不會把這些人當做外國人,但是中國有一些姓氏,是非常能夠引起別人的誤會,讓人覺得這不是中國的姓氏,下面小編就為大家介紹幾種被人誤會是日本人的姓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