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省日最大核酸檢測能力143.1萬份!山東「十三五」衛生健康成績單...

2020-12-27 大眾網

  12月2日,山東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召開「十三五」成就巡禮主題系列新聞發布會第七場,邀請山東省衛生健康委主任襲燕介紹我省衛生健康事業發展情況。

  健康是廣大人民群眾的期盼和追求。「十三五」時期,山東省深入貫徹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認真落實新時期衛生健康工作方針,召開全省衛生與健康大會、全省中醫藥大會,實施創建全國醫養結合示範省、網際網路+醫療健康示範省等重大策略,頒布施行《山東省人口與計劃生育條例(修正)》《山東省精神衛生條例》《山東省中醫藥條例》等地方性法規,積極推進國家衛生健康委、國家中醫藥管理局與山東省共建國家區域醫療中心、共推中醫藥高質量發展、實施「三減控三高」等合作協議落地,深入開展地方病、塵肺病防治攻堅行動,健康山東建設邁出新步伐,全民健康進入新時代。

  「十三五」時期,我省圍繞健康山東建設、深化醫改、公共衛生、基層衛生、人口老齡、中醫藥等出臺一系列政策得到有效落實,各項規劃主要指標基本完成。全省人均期望壽命從2015年的78歲上升到2019年的78.94歲,孕產婦死亡率、嬰兒死亡率和5歲以下兒童死亡率分別由2015年的13.04/10萬、4.77‰和6.03‰降至2019年的9.05/10萬、3.93‰和4.8‰,主要健康指標總體上優於中高收入國家平均水平,以較低的成本實現了較高的健康績效。

  一、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取得重大戰略成果。面對突如其來的疫情,在省委、省政府堅強領導下,嚴格落實「四早」「四集中」要求,著力強化社會管控、社區排查和疫情防控,全力開展醫療救治。截至目前,全省本地確診病例治癒率達99%。全力支援湖北,累計派出醫療隊12支1812人。強化常態化疫情防控,先後印發4版常態化防控工作方案。目前全省日最大核酸檢測能力143.1萬份,累計發放電子健康碼1.02億。果斷處置青島突發疫情,5天內完成青島市千萬人口的核酸檢測,5天內查清本輪疫情源頭。同時進一步改進完善常態化疫情防控措施,壓實疫情防控責任。著力補短板強弱項,實施公共衛生應急管理改革攻堅行動,構建體系健全、功能完善的公共衛生體系。包括省衛生健康委在內的全省衛生健康系統6個集體、24名個人受到黨中央、國務院、中央軍委表彰。

  二、健康山東建設深入推進。成立以省政府副省長為主任的健康中國行動山東推進委員會,先後印發《健康山東2030規劃綱要》《關於貫徹健康中國行動推進健康山東建設的實施意見》,組織實施15個專項行動,形成政府主導、部門協同、全社會參與的工作格局。健康城鎮建設、衛生城鎮創建、城鄉環境衛生綜合整治等工作有序推進,國家衛生城市數量穩居全國前列,省級衛生城市實現全覆蓋,衛生創建工作連續2年受到全國愛衛會通報表揚。「網際網路+醫療健康」示範省建設納入全國區域服務十大案例,國家健康醫療大數據中心(北方)將於今年年底正式運行,全省設置網際網路醫院173家,電子健康卡累計發放1.12億張,發行數量與使用頻次均居全國首位,讓數據「多跑路」、群眾「少跑腿」成為現實。

  三、醫藥衛生體制改革持續深化。省委辦公廳、省政府辦公廳印發《關於進一步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的意見》,提出31項改革措施。16市均出臺城市醫療集團建設規劃,醫共體建設實現縣(市)全覆蓋。率先全面推開公立醫院綜合改革,現代醫院管理制度建設加快推進,威海、濱州、日照公立醫院綜合改革先後獲國務院通報表揚並獎勵。建立全省統一、城鄉一體的居民醫保制度和大病保險制度,以按病種付費為主的多元複合式支付方式改革全面推行。推進國家基本藥物制度綜合試點,建立省短缺藥品供應保障工作會商聯動機制,開展藥品耗材集中帶量採購,藥品供應保障能力進一步提高。「四級五層」網格化監管體系更加健全,查處案件數及監督覆蓋率居全國前列。實施「雙命名雙提升雙滿意」三年行動、「進一步改善醫療服務行動計劃」,推進檢驗結果省內「一單通」和京津冀魯互認,群眾看病就醫體驗不斷改善,患者滿意度多年居全國前列。

  四、醫療衛生服務能力穩步提升。深入開展醫院標準化建設,持續提升診療服務能力,60家縣級綜合醫院達到國家推薦標準,總數居全國第一位。全省二級及以上醫院由2015年的603家增加到2019年的867家,增長43.78%。實施區域醫療服務能力「攀登計劃」,全面提升腫瘤、創傷、兒童、胸痛、卒中等疾病救治能力。醫療質量管理與控制體系進一步健全,醫療機構管理水平和運行效率持續提升,全國公立醫院績效考核中,我省三級綜合醫院列全國第6名。連續7屆14年榮獲全國無償獻血先進省。截至2019年底,全省醫療衛生機構83661個,實有床位數62.98萬張,在崗人員100.19萬人,資源總量位居全國前列。全省每千人口醫療衛生機構床位數達到6.25張,比2015年底增加0.98張;每千人口執業(助理)醫師、註冊護士達到3.13人和3.39人,分別比2015年底增加0.72人和0.81人;各醫療機構總診療人次由2015年底的6.16億人次增加到2019年底的6.75億人次,醫療服務供給不斷增加,服務可及性不斷提高。

  五、公共衛生體系更加健全有效。省政府印發《關於健全完善公共衛生體系的意見》。實施縣級疾控中心實驗室裝備項目,所有縣級疾控中心A、B兩類設備均達到配備標準,全部建成生物安全二級實驗室。深化疾控機構改革,實施疾控中心標準化建設三年行動,省、市、縣疾控中心高級崗位比例分別提升至45%、35%和25%,在各級疾控中心設置首席專家,享受年薪制、項目工資相應待遇,截至今年11月15日,全省已遴選出首席專家96名。

  全省傳染病疫情總體保持平穩,愛滋病保持低流行水平,肺結核病發病率處於全國較低水平,瘧疾達到國家消除標準。新發塵肺病病例逐年減少,地方病達到國家控制或消除標準(全國第一個通過國家終期評估)。健全精神衛生服務網絡,推進在冊登記嚴重精神障礙患者免費救治。加強慢病防治,實施「三減控三高」項目,減鹽防控高血壓項目入選2016年全球健康促進大會優秀案例。圓滿完成青島上合峰會等重大活動醫療衛生應急保障和突發事件的緊急醫學救援工作。

  六、基層衛生基礎不斷夯實。加強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標準化建設,持續提升基層服務能力,基層機構總體達標率較2015年底提高了28.6%。會同省委組織部等出臺《山東省加強基層衛生人才隊伍建設的若干措施》,著力破解基層衛生人才招人難、留人難、成才難等問題。先後評選兩批「齊魯基層名醫」200名,創新選派「業務院長」三批609人,招收免費本專科醫學生2285名,鄉村醫生執業助理醫師以上佔比提高到38.7%。建立完善家庭醫生籤約服務政策措施,籤約服務覆蓋面穩定在30%以上。47個縣(市、區)開展國家緊密型醫共體試點。落實老年鄉村醫生生活補助政策,累計發放補助資金50.06億元。2019年全國基層衛生健康工作會暨基層衛生綜合改革現場會在我省召開,推廣我省「一二三四五六」、「優、通、融、活」縣域統籌發展經驗。

  七、重點人群健康服務有效保障。實施國家婦幼健康服務保障工程,全省新建、改擴建婦幼保健機構70餘所,規劃投資61億元。啟動實施山東省母嬰安全和健康兒童行動計劃,全省孕產婦和3歲以下兒童系統管理率達90%以上,婦女常見病篩查率達85.3%,為782萬農村婦女進行了免費的「兩癌」篩查。推進出生缺陷三級預防,全省免費孕前優生健康檢查目標人群覆蓋率達85%以上,產前篩查率達87%,新生兒疾病篩查率達99.13%。有序實施「全面兩孩」政策,積極發展嬰幼兒照護服務。「十三五」期間,全省累計向農村計生家庭獎扶對象和計生特別扶助對象發放扶助金124.29億元。

  深入推進全國醫養結合示範省創建,作為全國唯一的醫養結合示範創建省,著力加強醫養健康服務體系建設,不斷完善醫養結合政策措施,2019年底,高質量通過全國醫養結合示範省階段性評估。出臺《關於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的實施意見》,持續優化老年人優待政策,「十三五」時期,累計發放高齡津貼25億多元。我省醫養結合工作經驗入編中央組織部《貫徹落實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在改革發展穩定中攻堅克難案例》,央視新聞聯播進行專題報導。

  八、健康扶貧工作成效顯著。聚焦基本醫療有保障,大力推進健康扶貧工程,精準實施貧困患者分類救治,全面落實「先診療後付費」「一站式」結算等惠民便民措施,著力提升貧困地區基層醫療衛生服務能力。截至目前,全省貧困大病患者救治實現動態清零,貧困慢性病患者家庭醫生籤約服務實現全覆蓋,貧困嚴重精神障礙患者全部納入管理,貧困地區縣鄉村三級醫療機構全部達到基本醫療有保障標準要求。脫貧攻堅以來,全省健康扶貧定點醫療機構累計診治貧困患者292.73萬人次,減免醫療費用11.1億元,貧困患者住院費用政策範圍內個人負擔比例控制在10%左右。省衛生健康委連續4年被省扶貧開發領導小組考核為「好」等次。

  九、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實現新突破。深化中醫藥管理體制機制改革,省委、省政府印發《關於促進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的若干措施》,省、市、縣中醫藥管理機構人員編制數分別較改革前增加160%、185%、104%。強化中醫藥服務體系建設,16市均設置市級中醫院,96%以上的二級以上政府辦綜合醫院、婦幼保健院、傳染病醫院設置中醫藥科室。激發中醫藥產業發展活力,全省11家醫養健康產業領軍企業有5家涉及中醫藥領域,聯合省文化旅遊廳制定中醫藥健康旅遊示範基地等地方標準,推動中醫藥產業高質量發展。創新人才培養模式,突出中醫思維、臨床導向,山東中醫藥大學開設的「華佗班」,建立起「早跟師、早臨床」教學制度。「十三五」時期,創建國家區域中醫診療中心4個,建立省級專科專病診療中心10個,爭取國家中醫藥傳承創新工程項目4個,入選全國名中醫和岐黃學者各3人。

  十、黨對衛生健康事業的領導進一步強化。各級黨委和政府把人民健康放在優先發展的戰略地位,毫不動搖把公益性寫在醫療衛生事業的旗幟上,建立健全穩定可持續的投入機制。「十三五」時期,省級衛生健康事業費逐年增長,年均增長率達到7.25%。堅持黨要管黨、全面從嚴治黨,做到黨建工作與衛生健康工作同部署、同檢查、同考核。認真貫徹《加強全省公立醫院黨的建設工作實施辦法(試行)》,公立醫院全面落實黨委領導下的院長負責制。我們堅持黨管幹部、黨管人才,衛生健康領域新增「兩院」院士1人,新增泰山學者158人。

  (大眾日報客戶端記者 王凱 通訊員 高暉 報導)

相關焦點

  • 山東日核酸檢測能力最高143.1萬份,健康碼累計發了1.02億
    原標題:輝煌「十三五」|山東日核酸檢測能力最高143.1萬份,健康碼累計發了1.02億12月2日,山東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召開「十三五」成就巡禮主題系列新聞發布會第七場,邀請山東省衛生健康委主要負責人介紹全省衛生健康事業發展情況。
  • 淄博「十三五」成就巡禮丨核酸日檢能力7.2萬份,滿足全市需要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樊偉宏 見習記者 張薦博12月15日,淄博市政府新聞辦公室組織召開淄博市「『十三五』成就巡禮」系列新聞發布會第六場,會上,淄博市衛生健康委員會黨組書記、主任肖洪濤,市衛健委副主任韋國、劉觀湘,就記者關心的「十三五」時期淄博市衛生健康工作情況進行了答記者問
  • 北京疫情防控監測預警能力提升 日檢測核酸可達73.8萬份
    中新網北京12月18日電 (記者 杜燕)北京疫情防控監測預警能力持續提升,監測預警網絡更加健全,傳染病報告、症狀監測系統已覆蓋全市600餘家醫療機構,冷鏈食品、生產經營環境及快遞等人員常態化監測機制更加完善;全市核酸檢測機構增至241家,日檢測能力達到73.8萬份。
  • 山東「醫」「健」開啟全民健康新時代
    12月2日,山東省人民政府召開新聞發布會,介紹該省「十三五」時期醫療衛生事業發展情況。 孫宏瑗 攝中新網濟南12月2日電 (孫宏瑗)「健康山東建設深入推進、醫藥衛生體制改革持續深化、醫療衛生服務能力穩步提升、公共衛生體系更加健全有效、基層衛生基礎不斷夯實、重點人群健康服務有效保障……」12月2日,在山東省人民政府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山東省衛生健康委員會主任襲燕曬出「十三五」時期該省醫療衛生事業發展成績單。
  • 權威發布丨「十三五」時期山東醫療衛生事業各項規劃主要指標基本...
    2日下午,省政府新聞辦舉辦「『十三五』成就巡禮」主題系列新聞發布會第七場,介紹「十三五」期間山東醫療衛生事業發展情況。健康是廣大人民群眾的期盼和追求。「十三五」時期,我省圍繞健康山東建設、深化醫改、公共衛生、基層衛生、人口老齡、中醫藥等出臺一系列政策得到有效落實,各項規劃主要指標基本完成。
  • 北京核酸檢測機構擴至124所 日最大檢測能力增至23萬份
    本報訊(記者賈曉宏 牛偉坤 李祺瑤)昨天,在北京市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聞發布會上,市衛健委新聞發言人高小俊介紹,6月11日新發地市場發生疫情後,本市迅速擴大核酸檢測能力,截至6月20日,核酸檢測機構已擴大至124所,日最大檢測能力擴增至23萬份。
  • 我省最大核酸檢測專業實驗室投用 日檢測能力可達6000份
    近日,黑龍江龍衛精準醫學檢驗中心投資建設的我省最大的核酸檢測專業實驗室通過驗收,並投入使用。目前已經達到每天至少6000份的新冠肺炎病毒核酸標本檢測能力,根據疫情防控需求適時提高檢測能力,最終可達到日檢測能力20000份核酸檢測水平,並將作為永久性實驗室全力服務於我省傳染病防控工作。
  • 「十三五」成就巡禮|健康威海「成績單」出爐
    12月14日上午9:00,市新聞辦舉行「『十三五』成就巡禮」第三場新聞發布會,市衛生健康委黨組書記、主任,市中醫藥管理局局長侯文金,市衛生健康委黨組副書記、市疾控中心黨委書記畢春光,市衛生健康委一級調研員鞠立民介紹了「十三五」期間威海市醫療衛生事業發展情況。
  • 日檢測6萬份!8月底,南京49家醫療機構具備核酸檢測能力
    現代快報訊 (記者 徐紅豔 徐蘇寧 鹿偉 文 / 攝)6 月 18 日,南京市舉行新聞發布會,南京市衛健委主任方中友對近日印發的 《關於完善重大疫情防控體制機制健全公共衛生應急管理體系的指導意見》(簡稱《指導意見》)進行解讀。發布會上,方中友介紹,南京正在加緊建設具備核酸檢測能力的醫療機構。
  • 盒馬商品核酸檢測全陰性 檢測共涉及數萬份樣本
    8月14日,深圳通報的一名駐盒馬鮮生水貝店的短期某品牌促銷員,在陸豐被確診感染新冠病毒,截至8月17日晚,包括深圳、武漢、廣州、三亞、昆明在內的多地政府官方網站顯示,對所在城市盒馬鮮生門店的商品、從業人員、環境、大倉進行核酸檢測,結果均為陰性。
  • 1006個貧困村衛生服務全覆蓋 「十三五」健康濟南建設穩步推進
    人民網濟南1月8日電(談媛)8日上午,濟南市委市政府召開「輝煌『十三五』奮進新時代」系列發布會的第十三場,詳細介紹「十三五」時期醫療衛生事業發展和「十四五」規劃的有關情況。全民健康關係著全民小康。「十三五」以來,濟南市衛生健康系統始終以人民為中心,醫療服務能力穩步增強、公共衛生屏障更加鞏固、中醫藥特色優勢持續發揮,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縱深推進,健康產業發展更加彭勃,群眾健康獲得感不斷提升。2020年全市孕產婦和嬰兒粗算死亡率分別為4.96/10萬、1.63‰,實現五年連降,達到發達國家水平。健康濟南建設邁出新步伐,全民健康進入新時代。
  • 中日友好醫院:日核酸檢測能力已達每天1萬份
    本報訊(記者 賈曉宏 孫樂琪)昨天,在北京市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聞發布會上,中日友好醫院副院長崔勇介紹,截至6月30日,今年醫院門急診量達75.7萬人次,接診發熱患者2.2萬人次,門急診手術6431臺,門急診量和手術量位居全市各大醫療機構前列,全院醫務人員和就診患者實現零感染
  • 兩輛核酸檢測車交付使用 日檢測能力約800人份
    德州新聞網訊12月10日,兩輛略顯神秘的「貨車」現身,上面印有「德州市移動核酸檢測實驗室」字樣。不難發現,這並不是一輛普通貨車,而是一座移動的核酸實驗室。當天,我市舉辦移動核酸檢測車驗收暨應急物資代儲庫授牌儀式,見證最後一批應急物資——兩輛核酸檢測車的驗收、交接和代管。
  • 山東高考評卷21日結束!地點設在山大、山師,評卷總數約498萬份
    非選擇題部分評卷工作自7月13日開始,7月21日結束。  評卷點設在山東大學、山東師範大學。具體分工為:山東大學評閱語文、數學、物理、化學、生物科目;山東師範大學評閱外語、思想政治、歷史、地理。今年高考9個考試科目評卷總數為4979143份,選聘評卷員3000餘人。
  • 山東:12月20日起進口冷鏈食品須亮碼銷售
    完成8輪「應檢盡檢」,日檢增至143萬份發布會透露,截至目前,山東省已經完成8輪「應檢盡檢」核酸檢測,共檢測1158.7萬人次,有效做到了對問題的早發現、早應對、早處置。冷鏈食品、環境核酸檢測累計完成774萬餘份。
  • 日檢測能力達6000份丨哈醫大四院新冠病毒核酸檢測專業實驗室投入...
    4月26日,哈爾濱醫科大學附屬第四醫學檢驗中心核酸檢測專業實驗室通過驗收,並投入使用。目前,已經達到每天至少6000份的新冠肺炎病毒核酸標本檢測能力,根據疫情防控需求逐步提高檢測能力,並將作為永久性實驗室全力服務於我省傳染病防控工作。
  • 「吉林省首家」通化市核酸檢測基地建成,最高日檢可達30萬份!
    近日,經過48天的標準化建設,通化市中心醫院核酸檢測基地順利通過省衛生健康委驗收,成為吉林省首家建成的城市核酸檢測基地。該基地日常單採單檢核酸樣本1萬份/天,應急狀態下24小時運轉採用「十比一」的混合檢測模式,日檢測量最高可達30萬份!
  • 12月20日起,全省執行!
    - 2 -山東對冷鏈食品工作人員全覆蓋拉網式核檢41.3萬人結果均為陰性山東加強冷鏈產品和環境檢測,涉事倉庫庫存22個批次貨物中的4個批次檢出陽性樣本,相關貨物及產品均已封存。在全省面上組織對所有冷鏈食品工作人員、從業人員開展全覆蓋、拉網式核酸檢測,共檢測41.3萬人,結果均為陰性。
  • 如何滿足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下檢測需要?廣東疾控體系檢測能力有望...
    7月15日,廣東省疾控中心首席專家柯昌文推開這扇門,站在走廊上看著一個個空房間,他向記者描述腦海中浮現的藍圖——在這個總面積達1200平方米的預留發展空間,將投入資金2000萬元,購置48臺儀器設備,建設為廣東省突發急性傳染病核酸檢測實驗室平臺。建成後,省疾控中心的核酸檢測能力將提高到每天5000份以上,並引領推動全省疾控系統應急檢測能力提升。
  • 錦州將擁有9家核酸檢測機構,日檢測量2000人份!
    錦州將擁有9家核酸檢測機構,日檢測量2000人份!2000人份以上,在錦州,具備新冠病毒核酸檢測能力的醫療衛生機構將達到9家,進一步提升核酸檢測能力,做好常態化疫情防控工作。  疫情之初,錦州僅有疾控中心一家機構能夠開展新冠病毒核酸檢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