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考點聚焦
圖形推理是公務員考試行政職業能力測驗的必考題型之一。其主要特徵為:題幹給出一套或兩套幾何圖形或文字符號,其中一個圖形被問號替代,其他圖形或多或少會有所差異,隱藏在這些圖形背後的某種規律將它們聯繫在一起。報考者需找到該規律並從四個選項中選出符合這一規律的圖形,補充進問號處。如下例:左邊給定的四個幾何圖形構成題幹,隱藏著的某種規律將這四個圖形聯繫在一起,報考者需要找到聯繫這四個圖形的規律,進而進行推理預測,找到正確答案,使規律得以延續。題幹圖形構成線條相對簡單、明晰,形狀相異度較高,因此宜從細節著手。題幹圖形均含有兩條直線,故正確答案為 C。
作為推理問題的一種,圖形推理同樣具備前提、結論和推理要求三要素,缺少任何一個要素,推理就無法完成。已知的若干圖形,構成推理的前提,如上面例題中的左邊已知的四個圖形;由前提以某種規律推理得出的就是結論,如上面例題中的答案 C;推理賴以進行的某種規律就是推理要求,如上面例題中題幹圖形均含有兩條直線。
根據圖形外觀的某些特徵,將其細化為幾類,每類對應少數相關規律。圖形推理的分類特徵如下:單純簡約結構圖形,是指基本由粗細均勻的線條組成,極少出現色塊或陰影的圖形。這類圖形結構相對簡單,構成圖形的元素種類一般不會太多,圖形間常存在明顯的差異性。
多元複雜結構圖形,是指不全由線條構成,往往含有陰影、色塊等的圖形,或者雖由線條構成,但線條構成複雜的圖形。這類題目的題幹圖形構成元素一般較為複雜,圖形間的差異不易區分。
相似外觀圖形,是指組成該圖形的基本要素相同或相似,在排列上多少有所差異。位置關係圖形,從外觀上大致可以分為兩類:靜態位置關係和動態位置關係。靜態位置關係指元素或小圖形在空間結構上存在關係,但這種關係不隨圖形變化而發生有規律的變化;動態位置關係指小圖形或元素的位置有規律地發生移動。立體與平面間轉換圖形,主要是對拆紙盒、摺紙盒和三視圖的考查。這類題目從外觀上很容易分辨。
特殊外觀圖形,主要是對文字類、圖形對稱和陰影圖形的考查。其他外觀圖形,指不能歸入上述六類的圖形。其分類具體形式和例題可見第二節 「圖形推理方法指導」。
二、命題趨勢導航
行測圖形推理具有如下特點:
第一,題量一般在 5~10道之間。國考一般考查 10道題,聯考一般考查 5道題,但個別年份變化較大,如 2015年上半年聯考浙江 A卷考查了 8道題,B卷考查了 5道題 (5道題均包含於 A卷中)。
第二,圖形外觀多樣化。近幾年來,無論是國考、聯考,還是江蘇、廣東、上海等單獨命題的省份,試題圖形外觀都呈現出多樣化的特點。例如,國考、聯考等試題,近年來多次考查除其他外觀圖形外的其餘幾類圖形;江蘇、廣東還曾考查過其他外觀圖形。由於每類圖形中常考查的規律各不相同,因此圖形外觀的多樣化,實際反映出的是考查規律的多元化。
第三,考查形式更加複雜。公考中分類型試題的出現,以及上海、江蘇的新型立體幾何題,上海、廣東的新型平面幾何題等,使得試題形式更複雜,圖形包含的信息更豐富,考查規律更隱蔽,也對考生的解題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總之,圖形推理朝著外觀多樣、規律隱蔽的方向發展。題幹圖形的外觀不斷變化,數量不斷增加,題目形式複雜多樣,新題型層出不窮,考查規律趨於多樣化和隱蔽化。但仍有一個趨勢是很明顯的:越複雜的圖形,其規律往往越簡單。這要求考生有化繁為簡的能力,遇到問題時,儘量把複雜圖形簡單化。
三、基礎知識
(一)圖形推理基本概念
熟練掌握圖形推理,首先要了解圖形推理的基本構成,有效辨識構成圖形的元素。涉及這些要素的概念有的比較新穎,平時不常接觸,有的雖看似常見,卻往往會被混用,故在講解具體題目前,先將這些概念集合在一起,略作闡釋。
1圖形與元素
圖形推理中,圖形既包括由點、線、面構成的幾何圖形或文字 (如圖 a、b),也包括由某些獨立部分構成的集合 (如圖 c),甚至還包括一些實際場景的數位化形象 (如圖d)。
在圖形推理中,元素一般指構成圖形的相對獨立的組分。所謂相對獨立,並不是說某一元素必須與其他元素不相連,而是指某一元素應有相對清晰的邊界,不同種元素在形狀上應有顯著的區別。例如圖 a中,圓與直線構成的圖形能夠清晰地加以分辨,故為兩種元素。圖 c是由兩個獨立部分構成的,也為兩種元素。而圖 d中,由於組成該圖形的各個部分邊界不清晰,一般不把這一圖形分成幾種元素看待。
2直線圖形與曲線圖形
直線圖形是指全部由直線組合而成的圖形 (如圖 a)。曲線圖形是指全部由曲線組合而成的圖形 (如圖 b)。然而大多數圖形是由直線、曲線共同組合而成的,這種情況下,要針對具體的題目對該類圖形進行界定,可以看作是含有直線的圖形或者含有曲線的圖形(如圖 c)。
3平面圖形與立體圖形
組成圖形的所有點都在同一平面內的圖形,稱為平面圖形 (如圖 a)。反之,若組成圖形的點不在同一平面內,則稱該圖形為立體圖形。在圖形推理試題中,常利用透視圖表示一個立體圖形 (如圖 b)。需要強調的一點是,在某些題目 (如考查線條數、封閉區域數量、疊加置換等規律的題目)中,看似立體的圖形 (如圖 a),實際上是平面圖形,應按平面圖形的規律解答。
(二)圖形推理基本題型
圖形推理在公考中一直佔有較為重要的位置。近十年來,公考圖形推理常見題型是穩中有變,既有傳統沿用的題型,又有新穎題型的創新,對考生能力的要求更高。
1「三三」型
該題型包含兩組圖形和可供選擇的四個圖形,前面一組三個圖形是完整的,並呈現一定的規律;後面的一組圖形只給出前兩個圖形,需要考生根據第一組圖形的規律推出第二組圖形的規律,選擇第三個圖形。
例:(2015·國考)
【解題技巧】
在這類試題中,兩組圖形具有某種相似性,也存在著差異。從四個選項中所選的圖形,不僅可以使兩套圖形表現出最大的相似性,而且使第二套圖形也表現出自己的特徵。在處理這類題型時,關鍵把握兩個特徵:①試題的規律性在大的方面是相同的;②規律性在小的方面,有時是相對的。例如:有時前面一組圖形為凹圖形,後面一組圖形是凸圖形。這就要求考生在解題的時候仔細觀察分析,找出正確答案。
2「四四」型
每道題在題幹中給出四個圖形,這四個圖形呈現一定的規律。選項中給出四個圖形,要求考生從中選出能夠與題幹圖形規律保持一致的選項。
例:(2015·上半年聯考浙江卷)
「四四」型圖形推理主要測查應試者的歸納推理能力。圖形所呈現的規律主要依靠線條數量、元素的移動、圖形封閉區域的數量、圖形元素種類或數量的變化以及某些特徵元素來體現。
3「六四」型
「六四型」題目的基本形式為:題幹由 5~6個圖形組成,並給出 4個選項。這 5~6個圖形呈現一定的規律,要求應試者從給定的選項中選出一個能夠遵循前面圖形規律的圖形。
在這種題型中,題幹給出的圖形數目相對較多。這些圖形之間有時具有相同規律;有時圖形的規律呈奇偶項變化,即奇數項圖形呈現一種規律,偶數項圖形呈現另一種規律。應試者需要根據奇數項或偶數項的規律,選出相應的圖形。在遇到這類試題時,如發現幾個圖形並未呈現同一個規律,不妨試著從奇偶項著手。「六四型」題目的有效推理途徑主要體現在以下幾點:
4九宮圖型
該類題型在一個有 9個 (3×3)空格的正方形圖 (九宮圖)中,8個方格內各有一幅圖形,這 8個圖形呈現一定的規律,需要考生從 4個備選答案中,選出一個能夠保持這種規律的圖形填到九宮圖的問號處。
解答九宮圖型圖形推理的關鍵是從行 (如圖 a)、列 (如圖 b)、對角線 (如圖 c)、倒S形 (如圖 d、圖 e)、 「米」字形 (如圖 f)、由外而內或由內而外順時針或逆時針旋轉(如圖 g、圖 h)以及根據周邊圖形的變化、組合或者疊加中找到試題的規律。當然,九宮圖的整體性也不容忽視,有些試題是八個圖形都呈現同一個規律 (如圖 i)。所以考生在遇到九宮圖的題目時,應先觀察是否每個圖形都呈現同一規律,如若不然,再按照前面敘述的那些找尋規律的方法解題。
註:九宮圖中常見推理途徑 (其中圖 a、圖 b、圖 i為常規途徑)如下:
5「一四」型
該類型試題的基本形式是:前面給出一幅圖形,後面給出四個選項,要求應試者從所給的四個選項中選出與題幹圖形相符的一項。這種類型的試題多數出現在立體與平面間轉換的圖形中。
遇到此類試題的時候,考生要看清題幹要求。清楚每個面的元素以及各面元素在平面展開圖中的位置關係是解題的關鍵。在解題時可以採取排除法,這樣能更快更好地解決這類試題。
6分類型
分類試題是 2011年最新出現在國家公務員考試中的題型,2011年浙江省公務員考試中就採用了這種較為新穎的出題形式,並在 2012年沿用。每個題目包含六個圖形,將六個圖形分為兩類,使每一類圖形都有各自的共同特徵或規律。
例:(2015·國考)把下面的六個圖形分為兩類,使每一類圖形都有各自的共同特徵或規律,分類正確的一項是 ( )
此題型始見於 2011年國考行測圖形推理試題,為新題型。其變化依然在於試題形式而非考查本質,即此類題型所考規律依然為常規規律,一般不會涉及太過複雜的綜合性規律,因此考生在複習過程中,重點仍應放在對規律的熟練掌握以及對圖形本質的認識上,唯有如此,才會在圖形推理試題形式不斷創新的情況下,取得好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