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車路協同到人機互動,看大陸集團如何布局智慧出行解決方案

2020-12-14 騰訊網

作為汽車新四化的重要組成,智能網聯技術一直為行業所重視。無論是2020年11月國務院頒布的《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21-2035年)》、 2020年10月工信部推出的《節能與新能源汽車技術路線圖2.0》,還是2020年2月11部委聯合發布的《智能汽車創新發展戰略》,都對智能網聯技術的發展提出了具體要求。

未來,智能網聯技術不僅與自動駕駛相關聯,更將與智慧能源、智能交通、智慧城市深度融合。從數據來看,過去25年來中國城市人口已經從1995年的4億發展到2020年的8億,百萬級人口以上的大城市已經達到140多個,到2025年時將超過200個。

「城市化進程一方面帶來了文明和文化的發展,但另一方面也帶來了環境汙染、交通堵塞和資源緊缺等方面的挑戰,智慧城市和智慧出行將成為城市可持續發展的重要趨勢。」在不久前舉行的大陸集團車聯網及信息事業群媒體圓桌會上,該事業群中國區負責人經明說道。

大陸集團車聯網及信息事業群中國區負責人經明

面對城市化進程加速所帶來的移動出行新需求,近年來,包括大陸、博世等在內的跨國零部件供應商,正把業務從傳統車輛拓展至智能交通範疇,探尋智慧城市、智慧出行的各種可能。其中,大陸集團已在中國推出了未來出行解決方案:「聰明的車「+」智慧的路」。整體解決方案由三個部分組成,分別是智慧車輛、智能網聯解決方案,以及車路協同系統解決方案。

在大陸集團的這個未來出行解決方案中,智慧車輛由該公司的自動駕駛及安全事業群主導,此前本刊曾多次報導的CubE無人駕駛車即出自該事業群。而經明所在的車聯網及信息事業群則關注智能網聯和車路協同解決方案,通俗地說,就是解決車與車、車與路、車與雲,以及車與人之間的交互。本文將重點介紹大陸集團圍繞這四大交互需求的創新解決方案。

車與車互聯:

從2G到5G,兼容DSRC和C-V2X制式

大陸集團在車聯網通訊方面的建樹始於上個世紀90年代,從最初的2G通訊產品到3G、4G,以及目前的4.5G和5G產品,大陸集團已經提供了超過3000萬臺互聯車載通訊產品,並於2019年贏得全球第一個5G落地項目。

與常規的行動網路通信不同,全球V2X通信的技術路徑各不相同。有些地區偏向於成熟的專用短程通信(DSRC)技術,有些則傾向於蜂窩網絡V2X通信標準。大陸集團推出的混合式V2X解決方案不僅集成了4G和5G網絡接入技術,還能兼容DSRC和C-V2X兩種制式,滿足不通市場的需求。對於整車廠來說,選擇一套軟硬體平臺即可支持多種通信標準,不僅降低了成本,還降低了在全球範圍內應用V2X通信的複雜度。

而在車聯網領域,另一個不容忽視的挑戰,是互聯功能增加所帶來的網絡安全以及軟體升級問題。對於過往以硬體擅長的大陸集團來說,近些年來在軟體領域的深入,包括網絡安全專家Argus和專業軟體產品供應商Elektrobit的加盟,令其軟體實力大增,滿足業內不斷升級的軟體服務需求。

混合式V2X平臺

車與路互聯:

智能路側感知系統實現車路協同

對於未來的智慧出行來說,車路協同是非常關鍵的一環,也是當下需要更多技術突破的重要領域。在該領域,大陸集團的解決方案有智能路側感知系統,這是一套集成化方案,涉及感知、決策和互聯三大環節。

其中,感知環節使用了大陸集團的高性能全天候77GHz毫米波雷達傳感器,結合AI智能圖像融合算法交通攝像頭,並利用都卜勒效應實現對於路端信息的全天候監測。決策環節,通過邊緣計算單元MEC來提供算力,將傳感系統收集的各種環境信息、信號進行融合,轉化為車流量信息、交通信息、路況等關鍵運營要素。最後的互聯環節,路端通訊單元和車端的車載通訊單元通過4G/5G無線網絡實現信息交互,把來自於車端的車輛信息傳遞給路,結合雲計算、大數據等網際網路技術支持自動化駕駛。

值得一提的是,大陸集團的車路協同解決方案已經與長沙市政府取得合作,2019年大陸集團在長沙湘江新區布置了28公裡的智慧高速路側系統,除此之外,大陸集團也正與國內其他城市探尋開展合作,助力中國智慧交通建設發展。

智慧城市出行解決方案

車與雲互聯:

虛擬雲端鑰匙推進數位化管理

大陸集團的車與雲互聯解決方案在商用車領域有很好的落地,針對商用車車隊管理的應用需求,大陸集團推出了虛擬雲端鑰匙系統。系統包含車載端處理單元硬體模組、移動端應用程式、大陸集團核心伺服器等關鍵模塊,部件之間通過藍牙或NFC進場射頻通訊連接,並通過4G、5G網絡連接商用車車隊管理後臺或者核心伺服器,便捷地對車隊進行資源和運營管理。

舉例來說,當商用車駕駛員進行交接班時,過去車隊隊長或調度長需要將一個包含車輛物理鑰匙的文件包交給接班駕駛員,有了虛擬雲端鑰匙之後,調度長只需在後臺作業系統遠程授權到接班駕駛員手機端,便可對車輛進行操控,從而提高車隊管理效率,實現數位化管理。

車與人互聯:

車內/外智能交互提升用戶體驗

人機互動涉及車內交互和車外交互兩個方面。就車內人機互動而言,大陸集團近年來的研發重點是從用戶體驗出發,滿足未來智能座艙對於顯示和交互的新需求。例如,大陸集團的研發重點之一是尺寸更大的車載曲面屏,該產品通過曲面設計,提供給駕駛員更方便的觀察角度和空間體驗,而樹脂材料的使用,相較於玻璃更具設計靈活性。

另一項顯示屏黑科技裸眼3D中控臺顯示屏則通過光場顯示技術,提供裸眼4K解析度的3D體驗,無需任何特殊的眼鏡或頭部跟蹤攝像頭。值得一提的是,裸眼3D中控臺顯示屏可以結合具有主動觸覺反饋的觸摸控制,幫助用戶實現盲操作,提升使用舒適度和安全性。

裸眼3D中控臺顯示屏

在抬頭顯示器方面,大陸集團也通過不同的產品布局來滿足市場需求,包括1.8寸和3.1寸TFT屏、DLP技術實現高級現實增強,以及採用光波導技術來實現投影距離的無限遠,滿足更高級的現實增強融合需求等。

除了車內人機互動,大陸集團在車外交互方面的產品主要集中於智能進入系統。從傳統的物理鑰匙到無鑰匙進入,從雙向長距離控制到基於低功耗藍牙和超寬帶技術的智能進入解決方案,大陸集團在車輛進入系統領域已有超過25年的經驗。最新一代的數字密鑰系統搭載了超寬帶技術,目前已獲得三家主流汽車製造商的青睞,將於2021年集成到新一代車型的整車架構中。

智能設備集成進入系統CoSmA

高性能計算單元:

滿足未來伺服器架構需求

除了以上所提及的車與車、車與路、車與雲、車與人交互解決方案之外,大陸集團在智能網聯領域的創新還體現在對於未來電子電氣架構變革的探索。

「過去整車架構以分布式為主,但是隨著車輛不斷的智能化與網聯化,車輛功能也在不斷增加,傳統分布式架構已經沒有辦法支撐未來智能網聯汽車的智能化和全面網聯化的需求,不斷推出新的服務,我們需要往面向伺服器的架構去轉變。」經明說道。

也就是說,傳統的電子電氣架構將從分布式,向集中式(域控制器)轉變,並最終實現標準化伺服器架構。為此,大陸集團推出了高性能計算單元,該技術也是向服務型電子架構轉型的核心要素,它就像一個中央數據樞紐,連接車輛與數字世界。在未來,它可以隨時通過無線網絡連接安裝新的軟體和安全功能升級,無線更新將成為常態。

車身高性能計算單元

目前,大陸集團的車身高性能計算單元已經應用於大眾MEB平臺,在ID系列電動車上實現量產,該產品也是全球首個大規模實現量產的新電子電氣架構項目。此外,大陸集團與先鋒公司就駕駛艙高性能計算單元進行合作,將先鋒公司的整個信息娛樂子域集成於駕駛艙高性能計算單元中,為駕駛艙開發提供更高的靈活度。

結 語

大陸集團在智能網聯領域的一系列創新,離不開政府法規的推動,以及市場需求的助力。IHS的數據顯示,2018年全球新生產的車輛已經有55%實現互聯功能,到2025年時將達到85%,未來十年車輛互聯更將成為標準配置,其市場潛力可見一斑。當然,若要實現真正的智能網聯,滿足智慧出行需求,還需要產業鏈各端攜手,突破技術瓶頸,儘快實現產業化落地。

相關焦點

  • 商湯首發全新智慧出行解決方案
    廣州2020世界5G大會上,商湯科技正式發布全新智慧出行解決方案。該解決方案包括:可提供基於固定路線點到點接駁服務的L4級智能網聯接駁小巴,以及具備多傳感器融合感知能力的路側感知解決方案,全面推動智慧出行產業「車、路」兩端的智能化升級及場景應用,讓「聰明的車」從看清到看懂,並開上「智慧的路」。
  • 車路協同為什麼能在市場期許中高開高走?
    高速公路的收費標準很難調整,車路協同如何做到可持續發展是應該思考的問題。車路協同下的信息可以用於交通出行者的一些出行服務,比如說交通的疏導、控制,還有事件這些交通管理信息,就可以轉化為服務交通出行者出行的服務信息。另外,伴隨著自動駕駛、車聯網、網聯汽車技術的發展,車載終端的感知能力、智慧化程度越來越高,這些手段也極大的豐富了交通管理信息採集,可以提升城市交通狀態精準的認知,進而提升智慧交通的決策,提升交通管理效率,也推動交通的變革。
  • 獨家 | 對話石建萍:車路兩端發力,商湯構建智慧出行藍圖
    11 月 26 日,在 2020 世界 5G 大會期間,商湯發布了全新的智慧出行解決方案,其中包括 L4 級智能網聯接駁小巴,以及具備多傳感器融合感知能力的智能路側感知解決方案。隨著這一解決方案的發布,商湯的打法逐漸明晰——以感知能力為載體,「車」和「路」兩方面為切點,將自己原創的 AI 技術沉澱移植到自動駕駛領域,支撐起智慧出行的藍圖。基於商湯對自動駕駛以及智慧出行的思考,新智駕近日與商湯研發執行總監石建萍進行了一場深度對話。商湯在感知層面的能力如何移植到自動駕駛?在自動駕駛領域的多年探索如何落地?
  • 享道出行完成A輪戰略融資 加速布局「全場景智慧出行綜合體」-優車...
    會上,享道出行宣布完成「全場景智慧出行綜合體」布局,全面覆蓋網約車、企業用車、個人租車和計程車業務,為用戶提供一站式出行解決方案,成為業內首個全面覆蓋這四大核心業務板塊的出行平臺。作為上汽集團新四化戰略「共享化」中的重要一環,享道出行依託上汽全產業鏈資源優勢,創新性打造了包括技術平臺、運營車輛、維修保養、金融信貸、專業保險等在內的出行整體解決方案,並不斷完善出行場景覆蓋,引領出行體驗升級和市場的良性發展。
  • 此「車」非彼「車」,智慧出行的中國解答
    與此前行業普遍的割裂方案不同,T3出行直接在底層業務邏輯上打通「人、車、路、網」,並以三大板塊實現了市場、數據、技術的協同推進,讓智慧出行真正走入實戰。我們離智慧出行還有多遠?這種打通車底層的軟硬體協同,已經與過去的「手機聯手機」有著根本的不同,實現了「人、車、路、網」融合的底層邏輯,實現對車輛的實時管理、對司機全時段管理,建立了T3出行第一道護城河。
  • 加速布局智慧出行,宇通集團2億美元戰略投資文遠知行
    在國內外的汽車行業,以自動駕駛為代表的「智慧出行」,已然成為「新跑道」,成為工業領域產業破局的重要抓手:作為國內領先的大型商用車集團,宇通集團成為了智能駕駛領域的全球「先行者」:2015年宇通完成第一代自動駕駛產品研發,並在鄭開大道完成全球首例自動駕駛客車開放道路試運行,2019年3月,宇通5米自動駕駛微循環車在海南博鰲論壇示範運營
  • 蘑菇車聯車路協同方案落地順義智能網聯汽車示範區
    10月22-25日, 2019世界智能網聯汽車大會在北京順義隆重舉行,蘑菇車聯攜車路協同方案全方位亮相。順義智能網聯汽車示範區是國內第一個開放式5G商用智慧交通車路協同項目。蘑菇車聯已完成示範區內7.2公裡開放路段(即一期全部開放路段)以及全部18個路口的智能網聯化改造。
  • 解析車路協同,同濟大學杜豫川/西電毛國強/金溢何寧/騰訊俞一帆
    自動駕駛時代,要真正實現高效、安全的交通和出行,單車智能已經遠遠不夠,車路雲協同是未來方向。為什麼要做車路協同?車路協同面臨哪些挑戰?車路協同未來又將如何發展?本文梳理了業內專家的一些看法。為什麼要做車路協同?
  • 享道出行完成A輪戰略融資 加速布局「全場景智慧出行綜合體」
    兩家戰略投資方的加入,標誌著享道出行的資本結構從單一向多元發生轉變,完成平臺戰略升級的重要一步。會上,享道出行宣布完成「全場景智慧出行綜合體」布局,全面覆蓋網約車、企業用車、個人租車和計程車業務,為用戶提供一站式出行解決方案,成為業內首個全面覆蓋這四大核心業務板塊的出行平臺。
  • Waymo谷歌母公司宣布布局車路協同,落後中國5年?
    從基礎設施的測試搭建到最終大規模部署要花費3年以上的時間。密西根州CAV走廊解決方案是自動駕駛邁向車路協同的標誌之一,從四層架構和實施時間線上可以看出,該方案把自動駕駛、道路改造、設施匹配、智能化管理系統以及對不同出行者的服務統一起來,實現最終智慧城市的目標。
  • 百度發布AI互動設計新成果:人機互動越來越「有意思」
    並真正實現利用AI互動設計助推自動駕駛、智能硬體及智慧零售等領域的發展。」人工智慧互動設計院目前已在18個人因研究和設計的專業或行業平臺上發表或錄用了23篇論文,並對外界輸出了68篇有關人因工程研究的文章。在過去的一年裡,人工智慧互動設計院發布了智能汽車人機互動設計趨勢白皮書、2019AI人機互動趨勢研究,為行業指出了人工智慧時代下的互動設計趨勢。
  • 機器閱讀理解快速迭代,人機互動場景持續落地
    此番再奪大賽桂冠,一方面證明了深思考在全球機器閱讀理解領域的前沿實力;另一方面,大賽在極大地推動閱讀理解技術進步的同時,也將深思考這家以研發為主、不斷布局場景落地的創業型公司更多的展現在全世界面前。機器理解能力究竟如何?
  • 廣州攜百度布局全球最大自動駕駛平臺 樂高式解決方案亮了
    有限公司中標「廣州市黃埔區廣州開發區面向自動駕駛與車路協同的智慧交通  其中與百度合作的自動駕駛計程車方案即Apollo Robotaxi,是國內首個面向開放道路提供出行服務的乘用車無人駕駛解決方案,包括自動駕駛套件、安全產品套件、交互產品套件、雲端服務套件,和運營支持服務。Apollo Robotaxi目前已在長沙、滄州、北京全面開放試乘服務。
  • 軟硬兼施領跑人機互動 驀然認知多維度解決交互難題
    在很多專注語音的公司還在關注純VUI交互的時候,驀然認知去年就已不只將精力放在追求多輪對話的輪次上面了,而是注重如何給用戶帶來最好的交互體驗。用戶在每個場景、每個操作下,都會用自己最舒適的方式進行交互,因此,要做到GUI和VUI的融合,只有交互方式多模態才能為用戶帶來最自然的體驗。
  • 享道出行完成全場景智慧出行綜合體布局,推面向未來的ACTS技術戰略
    12月18日,上汽集團旗下的出行平臺服務商享道出行在上海舉辦了「智慧出行,暢享其程」平臺戰略升級發布會,正式宣布完成「全場景智慧出行綜合體」布局,全面覆蓋網約車業務、企業用車業務、個人租車業務和計程車業務,為用戶提供一站式出行解決方案。
  • 智慧高速項目如何落地?看全華光電是怎麼做的
    現在,智慧高速來啦!武漢全華光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響應國家大力發展智慧交通的號召,秉承「智能改變未來」的目標,致力創新公共物聯網解決方案,用科技的力量為社會創造安全、便捷生活環境,達成「智周萬物、道濟天下」的美好願景。經過技術的升級迭代,武漢全華光電發布了「基於全方位感知側的智慧高速」解決方案BFSH。
  • 打造國產「人機協同作業系統」!衝刺上市的雲從科技在布希麼局?
    答:「一家提供高效人機協同作業系統和行業解決方案的人工智慧企業。」 日前,AI 獨角獸雲從科技科創板上市申請獲受理,在招股書中,重點提到的 「人機協同作業系統」 刷新了外界固有認知。雲從科技脫胎於中國科學院,創始人周曦畢業於中科大,獲學士、碩士學位,後赴美國伊利諾伊大學 (UIUC) 獲電子與計算機博士學位。
  • 自動駕駛會「七十二變」 車路協同賦能智慧城市
    新華社上海9月26日電 題:自動駕駛會「七十二變」 車路協同賦能智慧城市新華社記者王辰陽無人駕駛車什麼時候能量產上路?人工智慧會如何改變城市交通?自動駕駛技術仿佛會「七十二變」,車路協同也將讓城市變得更「智慧」,人們的出行方式正在發生深刻變化。傳統車企:智能網聯漸成主打牌「汽車產業面臨重大的變革,從早期的機械時代過渡到電子軟體時代,我們進入到智能網聯車的時代。」
  • 智慧出行平臺T3出行上線 以車聯網重構移動出行
    中新網7月23日電 22日,由一汽、東風、長安三家車企聯合蘇寧、騰訊、阿里巴巴等共同打造的智慧出行平臺T3出行在南京亮相,將通過合規運營、全新的車聯網技術架構等,解決移動出行領域基本痛點,為消費者提供安全、便捷、舒適的出行服務。  發布會上,T3出行CEO崔大勇表示,當前移動出行領域基本痛點未得到解決,根源在於模式。
  • 開啟雙星發射計劃 領克布局未來智慧立體出行生態
    作為領克參與構建未來天地一體化大出行解決方案的重要一環,雙星發射計劃的開啟,標誌著領克品牌邁出向「未來出行服務商」轉型升級的步伐。 領克汽車攜手時空道宇開啟雙星發射計劃    踐行「新基建」戰略 布局未來智慧立體出行生態    2020年是我國航天大年,隨著長徵五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