軟硬兼施領跑人機互動 驀然認知多維度解決交互難題

2020-12-17 千龍網·中國首都網

千龍網北京12月20日訊 20日,驀然認知「萬物賦聲」在京召開。驀然認知CEO戴帥湘認為,在全新的AI歷史機遇下,驀然認知要主動承擔起兩個使命:通過一系列AI核心技術讓機器更好地認識世界;利用AI創造更自然、高效的交互方式,助力傳統產業智能化升級。

「AI正在從感知向認知進階,感知有賴於硬體,認知則依賴算法,而AI一定是軟硬體統一的結果。我們正好就是可以做到軟硬體結合,讓AI技術落地。」戴帥湘認為,新的交互方式會讓更多硬體設備變得智能,車裡、家裡、辦公區內的設備都會變的智能。讓一切更智能,這也是驀然認知的使命。

眾裡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我們之所以叫『驀然』,和『百度』是有關係的。百度是搜素引擎,搜索一個東西你自己挑選,而我們做的是決策引擎,幫你找到信息並篩選出來。」戴帥湘說,決策引擎可以通過對話的方式和人交互,任何設備都可以互相連接起來。

2016年5月,驀然認知成為以認知計算、自然語言處理為核心的人工智慧公司。目前,驀然認知推出「信號處理+語音識別+語義理解+服務自動對接」的一站式智能交互及決策引擎Mor,驅動設備與人交流近而逐步智能化。

驀然認知提出「對話即應用」的產品理念,重新定義應用形態。在未來IoT時代,語音交互將跨越軟體及硬體的邊界,應用於不同場景和不同設備,驀然認知將用戶常用的應用及服務置入智能決策引擎Mor,藉助Mor,用戶將不再需要安裝任何的應用,未來所有的服務都只需要語音對話來觸發。

發布會上,驀然認知推出MorUI的升級版——全新「智能決策引擎」MorUI2.0。產品VP楊平表示,MorUI2.0版本最大的亮點是智能化,這不僅體現在「GUI+VUI」的交互方式智能化,也體現在「個性化推薦、千人千面」的決策智能化,此外,MorUI2.0還能智能匹配場景,實現高效、自然的交互與服務。

與傳統UI的相比,MorUI2.0既包括GUI,也包含VUI,並強調GUI和VUI完美融合的交互方式。在很多專注語音的公司還在關注純VUI交互的時候,驀然認知去年就已不只將精力放在追求多輪對話的輪次上面了,而是注重如何給用戶帶來最好的交互體驗。用戶在每個場景、每個操作下,都會用自己最舒適的方式進行交互,因此,要做到GUI和VUI的融合,只有交互方式多模態才能為用戶帶來最自然的體驗。

為了讓用戶更好體驗語音買買買功能的便捷,發布會現場,驀然認知與貓眼電影、鄰趣設置了語音購買電影票與咖啡的體驗環節,來賓現場語音購買電影票與咖啡後後,馬上便能在場外的貓眼電影自助取票機上取票,隨即鄰趣小哥便會以最快速度將咖啡送達,非常方便。

聯網為設備智能化提供了必要條件,語音對話的交互方式為設備帶來的革命性發展,以電視為智能中心的家居場景和以車機為智能中心的出行場景,將會是智能硬體發展最重要的兩個部分。

驀然認知不僅要實現一個最自然、高效的交互方式,還要為用戶打造一個強大的決策引擎。得益於龐大的大數據以及優良的算法,小驀輕鬆變身出行小助手,為用戶提供最方便、最快捷的出行服務。

通過Mor,人機可以實現自然語言的多輪對話。它讓語音交互不僅僅是指令控制的單向交互,而是讓語音可以真正地落地用戶的剛性需求。像差旅出行這樣的複雜任務中,在滿足用戶需求的前提下,Mor更是完成了最優的決策:以用戶的歷史行為為參考,為用戶推薦最優的行程規劃。可以說,對於用戶的任何要求,Mor都會智慧響應、智能決策。

為了讓技術更好、更快地創造價值,提升產品體驗和用戶體驗,驀然認知自創立之初就堅定了2B2C的定位。為與傳統家居、汽車廠商更好合作,驀然認知在發布MorUI 2.0的基礎上,還為B端客戶提供完整、標準化、模塊化和定製化的開放服務,為B端客戶提供一站式、軟硬一體智能語音交互解決方案。

面對像驀然認知這樣的AI公司的定位及未來發展,戴帥湘有清晰的認識。目前,驀然認知主要提供以軟體為主的解決方案,但最後輸出的產品一定是軟硬體一體的,技術形成的壁壘終歸會被時間打破,唯有與傳統產業結合,將技術落地產品,才能幫助驀然認知走得更遠。

相關焦點

  • 人機互動的內容有哪些_人機互動主要研究什麼
    人機互動的內容有哪些   機交互界面表示模型與設計方法(Model and Methodology)   一個交互界面的好壞,直接影響到軟體開發的成敗。友好人機互動界面的開發離不開好的交互模型與設計方法。因此,研究人機互動界面的表示模型與設計方法,是人機互動的重要研究內容之一。   可用性分析與評估(Usability and Evaluation)   可用性是人機互動系統的重要內容,它關係到人機互動能否達到用戶期待的目標,以及實現這一目標的效率與便捷性。
  • 視聽整合:人機互動界面的新方向
    當前,雖然有許多關於大腦對多模態信號敏感性的研究,但視聽整合視角下人機互動的相關研究相對較少。本文試探索視聽整合新方法,開發人機互動界面的新潛能。人類智能和人工智慧是智能時代的兩個主要力量,人工智慧是指用機器去實現所有目前必須藉助人類智慧才能實現的任務,本質是基於學習能力和推理能力的不斷進步,模仿人類思考、認知、決策和行動的過程。
  • 前景專業|人機互動(HCI)
    人機互動(HCI)的興起20世紀70年代,隨著個人計算機的出現,人機互動領域也浮現出來。由於計算機尺寸縮小且價格降低,對於計算機操作不夠熟練的普通用戶,就需要一種簡單有效的人機互動方式。後來,人機互動的重心擴展到遊戲、學習教育、商業、健康與醫療應用、應急規劃與響應,以及協作與社區支持系統等領域。如今,人機互動的跨學科性體現在計算機科學與行為科學的交叉領域。人機互動的目標是創建一套易於用戶操作的安全有效系統,這個概念看似並不複雜,但卻需要綜合計算機科學、認知科學及人因工程學等領域的技術。人機互動領域的研究員通常做些什麼事?
  • 下一場革命性的人機互動方式會是什麼?
    今晚這堂課咱們來講一講近幾年大火的人機互動技術,以及未來可能會出現的革命性人機互動新方式。,接下來的內容我們來講下未來可能會出現的人機互動新方式。腦機交互目前主要的應用場景有2種,一是殘疾人和老年人神經功能輔助與康復;二是認知及精神障礙患者的輔助診斷與康復未來腦機交互將會一步步轉向人類自然交互上,讓計算機能夠「讀懂」我們的大腦,「看懂「我們的意念。當然,在理想狀況下,未來腦機交互中的「機器」應該能夠代指全部通電設備。
  • 無線耳機也可以語音購物了 驀然認知助力百靈聲學KULARK語音互聯...
    驀然認知持續拓展的版圖如果小編沒有記錯的話,在今年三月份vivo的新品發布會上,語音購物第一次出現於手機的記錄便來自於驀然認知,而此次,和百靈聲學的合作,又是智能無線耳機領域首次接入語音服務。我們看到,在「第一」「首次」的背後,是驀然認知技術的不斷進步和其商業版圖的持續擴張。從電視到汽車到車機再到如今的耳機,驀然認知的技術落地場景在不斷的更新擴張。
  • 人機互動簡述,一起來了解人機互動的世界!
    一、HCI綜述HCI(WIKI)是一門研究系統和用戶之間交互的學問。系統可以是各種各樣的不同的機器,也可以是計算機化的系統和軟體。人機互動界面通常是指用戶可見的部分。用戶通過人機互動界面與系統交流,並進行操作。通俗的講就是研究各種通過交互系統、交互體驗的學科。Physical的交互界面比如收音機的播放按鍵,virtual的界面比如網站、app界面。
  • 人機互動院校選擇篇:喬治亞理工大學
    今天世畢盟給大家帶來的是喬治亞理工的人機互動設計項目。隨著VR、AR、AI、大數據等時代前沿科技的高速發展,「互動設計」成為了近幾年最熱門的留學專業之一。「人機互動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HCI)」主要研究人與人造物之間的關係,以及如何更好的設計出為人類服務的產品與體驗的設計類學科。
  • 人機互動新突破:百度發布主動多模態交互技術
    為此,百度的工程師們率先在小度機器人(DuRobot)上開展了一項技術革新。小度機器人落地於百度公司各個辦公大廈大堂,提供迎賓諮詢、引領講解、互動娛樂等功能,是百度對外迎賓的重要一環。這項技術的目的在於讓小度機器人能理解當前場景,發掘用戶潛在意圖,主動發起第一步交互。
  • 嵌入式人機互動界面研究與實現
    目前,嵌入式人機互動界面開發可以選擇作業系統主要分為WinCE和Linux兩大陣營,隨著2012年底微軟公司宣布Wince停止更新,越來越多的開發人員在選擇作業系統時轉而選擇Linux以及Linux衍生出的Android等作業系統。
  • Rokid副總裁向文杰:人機互動的終極形態是腦機交互
    我們需要用科技的變革給行業更好的效率,更好的人機互動體驗,所以我們更強調體驗,更強調互動設計。當第一臺PC出現的時候,比爾蓋茨講過一句話,讓每個人辦公桌上有一臺PC,他做到了。從我們的角度來看,不僅是科學技術的進步,不僅是通訊的進步,裡面帶來一個點,覆蓋的人群越來越廣。
  • 我理解中的互動設計與淺談對蘋果產品的人機互動與其設計哲學的感受
    1.2.1 互動設計概念根據我所接觸到的一些項目實踐、閱讀專業書籍和文章下面是我對互動設計的理解。設計行為有兩個關鍵的要組成:目的性和創造性,所以我們可以將設計定義為人類為解決而難題而做的有目的的創造性活動,從這個定義中我們可以看到設計所包含的領域十分廣泛,它貫穿在所有人造產品中,而互動設計我們則需要將他拆開來看。
  • 人機互動過程拆解:是什麼?怎麼做?
    本文作者對人機互動的過程進行了分析拆解,對語音識別技術為什麼能把語音信號變成文字展開了詳細的說明,一起來看看~背景:市面上有哪些搭載類似交互系統的產品?其中就可能要進行分詞、命名實體識別、詞性標註、依存句法分析、詞向量表示與語義相似度計算等NLP基礎功能。
  • 阿里巴巴和清華大學成立聯合實驗室 推動人機互動研發 |新京報財訊
    新京報快訊(記者楊礪)像《超能陸戰隊》中「情感豐富」的大白(Baymax)那樣實現人機互動或將走進現實。4月3日,阿里巴巴和清華大學宣布達成戰略合作,共同成立清華大學-阿里巴巴自然交互體驗聯合實驗室(下稱」聯合實驗室」),共同探索人機互動的未來。
  • 智能經濟時代人機互動三大趨勢
    演講中,沈抖提出智能人機互動將有三個趨勢:未來智能終端將會指數級增長;人和終端的交互將會多模態,語音、圖像交互將會成為主流;信息和服務將會場景化。  人工智慧正在催生越來越多樣化的智能終端。除了PC、智慧型手機外,汽車、智能音箱、可穿戴設備、服務機器人甚至是無法直接看見的傳感器,都能成為人機互動的終端。每種終端會在不同場景扮演關鍵角色。  智能終端變化帶來交互方式的變革,語音、圖像、視頻、手勢等多模態的交互將成為未來交互的主流方式。網際網路企業應該廣泛利用人工智慧技術,實現交互的革新升級,從而在產品、內容、服務等多個維度不斷適應用戶的新需求和新習慣。
  • 人機互動作品集,一定要展現技術嗎?
    一句話裡甚至連一個「one of」都沒有,展現了CMU作為人機互動專業世界頭把交椅的豪氣和自信。隨著互動設計變得越來越被人們熟知,互動設計相關的行業待遇又極其誘人,近年來申請與科技行業關係密切的HCI人機互動的小夥伴也越來越多了,不僅僅是來自計算機技術專業和設計專業背景的同學,包括本科為心理學、商科、理工科等的同學也越來越多。
  • VH留學|2020Fall布朗大學科研——虛擬實境:VR 技術之人機互動
    虛擬實境:VR 技術之人機互動X+VR :The Potential for Virtual Reality to TransformNearly Everything學科領域:計算機/人機互動課題簡介人機互動(human–computer interaction),是一門研究系統與用戶之間的交互關係的學問。
  • 百度發布AI互動設計新成果:人機互動越來越「有意思」
    並真正實現利用AI互動設計助推自動駕駛、智能硬體及智慧零售等領域的發展。」人工智慧互動設計院目前已在18個人因研究和設計的專業或行業平臺上發表或錄用了23篇論文,並對外界輸出了68篇有關人因工程研究的文章。在過去的一年裡,人工智慧互動設計院發布了智能汽車人機互動設計趨勢白皮書、2019AI人機互動趨勢研究,為行業指出了人工智慧時代下的互動設計趨勢。
  • 從搜狗輸入法到搜狗聽寫 自然交互領跑AI應用落地
    近日,搜狗推出轉錄、速記「神器」——搜狗聽寫,從搜狗輸入法的語音識別「進化」到搜狗聽寫,AI應用逐漸「飛入尋常百姓家」,自然交互也領跑著AI場景化落地。從鍵盤到觸屏,再到語音輸入,搜狗輸入法在「人機互動」方式上不斷積累著經驗,用嘴打字也逐漸從時尚變成用戶習慣。語音是人類交流、人機互動最自然的方式,它同樣也被認為是開啟人工智慧時代的起點。搜狗公司作為國內AI能力最強的網際網路公司之一,早已建立了強大的語音自研團隊,擁有目前網際網路規模最大的語音數據。統計顯示,搜狗輸入法單語音輸入日頻次已達2.6億次,比一年前增長80%以上。
  • 小度智能音箱23億語音交互背後的價值演變
    在這樣的設定中,人工智慧脫去了科技冰冷的面紗,有著人性化和活色生香的情緒,甚至可以讓人機對話變成情人間的絮語。和許多黑科技的誕生一樣,有了美好遠景的語音交互成了幾代「程式設計師」的奮鬥方向。但站在商業的視角上,看到的卻是樂觀的商業前景,而非感嘆技術上存在的鴻溝,原因同樣有二:一是現階段的語音交互業已成為主流的人機互動方式,語音識別的正確率在97%以上,可以滿足大多數場景下的信息輸入,無異於十年前的觸控螢幕。二是語音交互用戶體驗的優劣建立在已有的用戶數據上,很少有人會對智慧型手機產生依戀,對語音交互可能有不一樣的情感,商業基礎無疑更加穩健。
  • 新興+潛力:卡內基梅隆大學人機互動設計專業
    卡內基梅隆大學人機互動專業排名全美第一,是該專業最具代表性的院校,開設在大名鼎鼎的計算機學院之下,不僅就業前景好,而且未來發展潛力巨大,下面託普仕為大家詳細介紹。卡內基梅隆大學人機互動碩士簡介:卡內基梅隆大學人機互動碩士簡稱為MHCI,是世界上最早開設互動設計課程的項目,開設時間是1996年,開設的初衷是為了畢業生可以為設計和指導人與技術交互的未來做好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