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整理 發表於 2020-03-31 14:12:13
機交互界面表示模型與設計方法(Model and Methodology)
一個交互界面的好壞,直接影響到軟體開發的成敗。友好人機互動界面的開發離不開好的交互模型與設計方法。因此,研究人機互動界面的表示模型與設計方法,是人機互動的重要研究內容之一。
可用性分析與評估(Usability and Evaluation)
可用性是人機互動系統的重要內容,它關係到人機互動能否達到用戶期待的目標,以及實現這一目標的效率與便捷性。人機互動系統的可用性分析與評估的研究主要涉及支持可用性的設計原則和可用性的評估方法等。
多通道交互技術(Multi-Modal)
在多通道交互中,用戶可以使用語音、手勢、眼神、表情等自然的交互方式與計算機系統進行通信。多通道交互主要研究多通道交互界面的表示模型、多通道交互界面的評估方法以及多通道信息的融合等。其中,多通道信息整合是多通道用戶界面研究的重點和難點。
認知與智能用戶界面(Intelligent User Interface,IUI)
智能用戶界面的最終目標是使人機互動和人-人交互一樣自然、方便。上下文感知、眼動跟蹤、手勢識別、三維輸入、語音識別、表情識別、手寫識別、自然語言理解等都是認知與智能用戶界面需要解決的重要問題。
群件(Groupware)
群件是指幫助群組協同工作的計算機支持的協作環境,主要涉及個人或群組間的信息傳遞、群組中的信息共享、業務過程自動化與協調,以及人和過程之間的交互活動等。目前與人機互動技術相關的研究主要包括:群件系統的體系結構、計算機支持交流與共享信息的方式、交流中的決策支持工具、應用程式共享以及同步實現方法等內容。
Web設計(Web-Interaction)
重點研究Web界面的信息交互模型和結構,Web界面設計的基本思想和原則,Web界面設計的工具和技術,以及Web界面設計的可用性分析與評估方法等內容。
移動界面設計(Mobile and Ubicomp)
移動計算(Mobile Computing)、無處不在計算(Ubiquitous Computing)等對人機互動技術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面向移動應用的界面設計問題已成為人機互動技術研究的一個重要應用領域。針對行動裝置的便攜性、位置不固定性和計算能力有限性以及無線網絡的低帶寬高延遲等諸多的限制,研究移動界面的設計方法,移動界面可用性與評估原則,移動界面導航技術,以及移動界面的實現技術和開發工具,是當前的人機互動技術的研究熱點之一。
人機互動系統主要研究內容包括人機互動原理、人機接口分析及規約、認知複雜性理論、數據輸入、顯示和檢索接口、計算機控制接口等。
汽車人機互動是對於汽車的設計師非常重要的,尤其是當今汽車智能化越來越先進的時代,人對於汽車複雜的功能使用必須有非常簡潔便利的交互系統,保證各個功能使用的高效和安全。早起主要是手工作業階段,依賴於人的手工操作來完成所有的功能,後來進入二十世紀六十年代後開始有作業控制和交互命令語音階段,在80年代以後就進入了圖形用戶界面階段,也就是我們現在經常說的GUI,90年代後進入了網絡用戶界面階段,搜尋引擎和多媒體、社交等出現,用戶界面變的豐富多彩。至今,以及進入了多通道、多媒體的智能人機互動階段,智能設備的搭載也使得汽車的人機互動迅速的發展。
下面介紹下汽車人機互動的一些方向,這要介紹下汽車顯示界面的人機互動系統:
這裡包括汽車內部所有操作部分的設計,包括方向盤界面、顯示器界面、高架系統界面、間接視覺界面、通風口、中控板的通用界面、動力總成界面、車門系統界面。
1. 方向盤界面:包括音頻、電話、導航、定速巡航等。
2. 顯示器界面:速度、發動機轉速、車輛信息系統、導航等。
3. 高架系統界面:遮陽棚、照明燈、連結。
4. 間接視覺界面:反光鏡。
5. 通風口:空調出風口。
6. 中控板的通用界面:空調、音頻、導航、多媒體娛樂系統。
7. 動力總成界面:換擋器、啟動器、驅動、手剎。
8. 車門系統界面:車窗、車鎖、車鏡、解鎖。
打開APP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聲明:本文內容及配圖由入駐作者撰寫或者入駐合作網站授權轉載。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電子發燒友網立場。文章及其配圖僅供工程師學習之用,如有內容圖片侵權或者其他問題,請聯繫本站作侵刪。 侵權投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