鍋塌是一種烹飪方法,用此方法可以做出很多種美食。本文我們就來介紹一下,天津有名的「鍋塌裡脊」。
在說鍋塌裡脊這道菜之前,我們先說簡單說說「鍋塌」。鍋塌,是一種傳統的烹飪技法,據說,最早於明代在山東濟南出現的這種方法,比如魯菜中有名的鍋塌豆腐,就是鍋塌系列中有名的菜餚。
後來,經過時代的變遷,這種烹飪方法又傳到了北京、天津、上海等地。並在這些地方落地生根,形成了一些獨具特色的菜餚。其中,天津有名的鍋塌裡脊,便是其中之一。
簡單來講,鍋塌就是將煎炸與煨燉等烹飪方式複合做成的菜餚,這種菜餚通常具有香甜的口味,而且由於運用了多種烹飪手法,因此,還具有鮮味悠長、綿軟柔和的特點。當然,鍋塌裡脊除了這種特點外,還有色澤鮮黃、清香鮮嫩、鮮鹹適口等特點。
接下來,我們一起來看看這道菜是如何製作的。
鍋塌裡脊,一聽這名字,就知道,裡脊肉是主角了。除此外,還需要雞蛋、小蔥、姜、麵粉、鹽、香油、料酒、水澱粉等。
具體做法是:
1.將裡脊肉上的筋膜去掉,將其切成麻將大小的薄片,然後放到清水中衝洗,將血水洗乾淨後,瀝乾備用。
2.取空碗一個,將雞蛋蛋清和蛋黃分開,留蛋清放碗中。
3.在蛋清中加入適量的鹽、味精、醬油、料酒攪勻,將裡脊肉片倒進去,醃製大約5分鐘。
4.炒鍋中倒入適量油,油溫六七成熱時,將醃好的裡脊肉片倒進去翻炒到五成熟時,出鍋備用。
5.在炒鍋中放入適量油,將切好的蔥姜煸出香味,在鍋中加入醬油和蠔油,再加入少量清水,灑入少量水澱粉勾芡,等湯汁燒開到稍微濃稠時,盛出。
6.鍋中倒入少量油,將蛋黃攪散,在燒熱的油鍋中倒入三分之二,然後在蛋液上撒上炒過的裡脊肉片,等稍微煎一煎,將剩餘的雞蛋灑在上面,繼續煎。稍過片刻,將其翻面煎。
7.待兩面煎得差不多,將熬好的湯汁兒倒進鍋中,慢火燉上幾分鐘。最後大火收汁,在上面撒點香油,盛盤。
最後,溫馨提示。做此菜雞蛋不宜過多,裡脊肉片的用量要與雞蛋的量相匹配,否則容易炒散,不易成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