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完美人生?
米琪·麥瑟爾的前半生便是最佳體現。
20世紀50年代紐約上西區的富家女,父親是大學教授,母親是法國名媛。
米琪從小便已明確自己長大要去哪所大學,學什麼專業。
畢業後順利戀愛結婚,四年間養育一兒一女。
老公喬爾帥氣多金,是一家公司的副總裁,公公婆婆通情達理,經營著服裝公司。
這樣的人生簡直太完美,並且米琪也很確定,她的生活會一如既往地幸福下去。
然而人生總是充滿意外,老公出軌,徹底打破了當下幸福美滿的生活。
她跑回娘家,母親責問她:「你做錯了什麼?」
父親數落她:「穿上喬爾最喜歡的裙子,找他回家,就當一切沒有發生過。」
是米琪做的不夠好嗎?
她每天晚上等丈夫入睡後,才偷偷起來卸妝;每天早上在丈夫醒來之前,已經化好了妝等待丈夫醒來,確保在老公眼中永遠保持完美。
對於身材的管理,她更是沒有一刻鬆懈,每天都要嚴格測量腿圍、腰圍和胸圍,確保自己始終苗條。
知道老公對當一名喜劇演員感興趣,她每天晚上陪著丈夫,趕去煤氣燈咖啡館表演。
喬爾在臺上表演脫口秀,她則拿出筆記本記錄笑點,提出自己的建議,鼓勵丈夫變得更好。
她有著美國五六十年代「完美主婦」的良好修養。
她沒有事業,沒有愛好,甚至沒有自己。
上得廳堂下得廚房,也大抵如此了。
得不到永遠在騷動。
喬爾的出軌對象不僅沒米琪好看,沒米琪身材好,還是一個連卷筆刀都不會用的笨姑娘。
抑鬱的米琪喝大之後跑到喬爾常去的咖啡館,將自己的痛苦遭遇在臺上一通抖落。
懟老公,懟小三,懟自己。
別人說的是抄來的段子,她卻吐槽的是自己的人生。
儘管米琪的樣子狼狽不堪,臺下的掌聲、尖叫聲、歡呼聲卻不絕於耳。
臺上的米琪越說越起勁,最後直接貢獻限制級鏡頭:衣服一扒,身材超棒。這些年不是沒為維持婚姻努力。
這一番撒野,她的優雅不見了,反而陰差陽錯地找到了自己的事業——成為一名脫口秀演員。
在「業餘」經紀人蘇西的遊說下,她做了一個重大的決定:
要以自己的"失敗"為歌,進軍單口相聲界,成為喜劇之王......
於是,經常滿口「黃段子」的麥瑟爾夫人上線了。
口吐芬芳是常態,表演注意事項第一項就是:Don't say fuck 。
第一季中,家庭主婦米琪經歷了丈夫出軌,夫妻分居,父母不解,烏龍入獄等一系列故事,短暫的消沉後,最終自我覺醒,開始自主、獨立的人生。
什麼是影響力?
是除了自身追求完美外,無形中散發的魅力還悄悄改變著周圍的人。
第二季中,在業餘經紀人蘇西的啟發與協助下,米琪的喜劇事業蒸蒸日上,與此同時她的父母和前夫也受到米琪影響,開始了自我反思與改變。
所有人都在朝著相對激進的方向走去。
《了不起的麥瑟爾夫人》第一季播出之後,受到廣泛好評,各種獎項拿到手軟。
不僅橫掃艾美獎喜劇類劇集的所有重頭獎項:最佳劇集、最佳導演、最佳女主、最佳女配、最佳編劇……還一躍成為2017年度影視劇界最大的黑馬。
劇中堪稱「完美主婦」的米琪「被離婚」,索性拋棄婚姻全職主婦的身份,通過自身努力獲得社會職業身份——百貨公司接線員,然後轉型成了喜劇演員。
在那個年代,女人離婚不圍著丈夫孩子轉,還一心要追尋事業,打破時代的傳統共識本身就是難以被接受的,更何況是鮮有女性一襲之地的喜劇演員行業。
可她偏偏要選擇踏上這樣一條路。
她身上有太多值得學習的地方:自信,勇敢,堅毅,聰明,有趣……
好看的皮囊與有趣的靈魂兼得。
除此之外,劇中米琪風格多變的裙子吸引了無數人的目光,無論男人還是女人。
二十世紀五十年代的復古裝扮,米琪一集3套+的換衣頻率讓人挪不開視線。
十二月伊始,第三季在萬眾期待中歸來。
生活再忙,優雅不變。
忙著發展喜劇事業的麥瑟爾夫人,仍然是一天要換三套衣服的講究人,8集一共換了43套衣服,行走的精緻範本。
這一季米琪身邊所有人的生活都被帶上了另外一個的軌跡。
米琪和父母失去了從小生活的曼哈頓公寓,她跟著歌手Shy Baldwin踏上了漂泊的巡演之路。
旅途讓生活變得更加複雜和難以應對,但即使這樣,她仍然沒放棄這份職業,生活還得繼續。
這部劇的最大意義已經不拘於女性的覺醒,而是不分性別的,每一個人的自我覺醒。
以劇中一個角色為例——
米琪的閨蜜,一個嬌小可愛的女孩。
她說話的方式,曾經被米琪形容成「就像一朵花在叫」。
但被夜不歸宿的丈夫激怒後,她毅然進入一間秘書學校學習。
鏡頭一轉,是一屋子的女孩在學習打字。
女性崛起,大概是2019全球影視的浪潮。
《凪的新生活》裡28歲的職場菜鳥大島凪,鼓足勇氣分手、辭職、告別過去的一切,重新開始。
《致命女人》裡三個不同時代的女性展現了時代獨特鏡頭下的蛻變:
60年代的家庭主婦從完美「家庭主婦」中走出來,找到自我;80年代的社交名媛西蒙尼放下包袱和同性戀丈夫和解;2019年的律師泰勒理性的處理著三人行的關係。
無一例外,她們邁出「改變」的第一步就遭遇坎坷。
米琪成為喜劇演員「麥瑟爾夫人」的一路更是過關斬將。
除去時代對於女性就該相夫教子的傳統觀念,喜劇表演行業一直都是男性們的絕對領域,直到現在還存在這樣的問題。
而在20世紀50年代的美國,更是偏差顯著,女性在一眾粗俗的男人眼前不顧形象地說著滑稽段子,更是難以被接受。
女主米琪的脫口秀事業在母親眼裡就是「見不得人的色情行業」,她則反擊「當然不同,妓女掙得更多」。
家庭不支持,事業上還有哈利打壓。一路走來,並不容易。
但不願再做附庸於男人身上的裝飾品,米琪將脫口秀作為自己的事業來對待。
反觀與《了不起的麥瑟爾夫人》同年上映的國產劇《我的前半生》,同樣是離婚後家庭主婦自我成長,但羅子君過於順利的社會實踐總是讓人有種不真實感。
一部優秀的影視,除去完美的服化道、精緻的場景、笑料不斷的臺詞,更重要的是直指人心的思考。
沒有內涵的情節只能是沒有靈魂的木偶戲,或許好看,卻入不了人心。
《了不起的麥瑟爾夫人》系列,將女權主義低調高歌,不惹人厭煩卻發人深省。
不論何時,都不要忘記,為自我而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