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新世紀之初還只是作為粗糙的、刻板印象化的家庭肥皂劇來拍攝,到如今已經貫穿於歷史、懸偵、科幻、奇幻、律政等各種電視類型當中,女性題材在近幾年的北美電視市場上毫無疑問已經佔據了相當重要的位置。
尤其是在今年,《殺死伊芙》《倫敦生活》《傲骨之戰》《使女的故事》《大小謊言》這些高質量的回歸劇,以及《難以置信》《致命女人》《早間新聞》等熱播新劇的誕生,女性劇集的市場地位變得越來越突出,整體表現力甚至蓋過了那些以男性主導的電視劇集。
而在上周五,亞馬遜流媒體平臺也如期一次性全集上線了旗下最為成功的女性喜劇《了不起的麥瑟爾夫人》的第三季,該劇直接瞄準接下來即將展開的北美頒獎季大戰。
作為近年來喜劇類電視劇集中當之無愧的一匹黑馬,《了不起的麥瑟爾夫人》(The Marvelous Mrs. Maisel)前兩季已經斬獲了艾美獎、金球獎、各類工會獎包括最佳劇集、最佳女演員、最佳導演、最佳編劇在內的所有核心獎項;收視方面同樣喜人,是當前北美電視市場上最成功的女性喜劇,而且一舉捧紅了瑞秋·布羅斯納安這位蟄伏已久的優秀女演員。
截至目前,《了不起的麥瑟爾夫人》第三季仍保持了與第二季持平的豆瓣8.6的高分,IMDb單集均分則達到了8.9,爛番茄累計82%的媒體新鮮度。儘管觀眾和媒體打分略有所下滑,但這種下滑仍是維持在季播劇合理的升降幅度之內的。
劇集《了不起的麥瑟爾夫人》講述的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不久後,在20世紀50年代的美國紐約,一位傳統女性在突如其來的婚姻變故中逐漸蛻變成為現代獨立女性的故事。
女主角米琪·麥瑟爾(Midge Maisel)生長在一個頗有涵養的中產階級猶太家庭,她的父親艾伯(Abe)是哥倫比亞大學受人尊敬的數學教授,舉止優雅的母親蘿絲(Rose)同樣有著極高的文化涵養。家庭環境優越的米琪從小到大都一帆風順,生活總能按照規劃的節奏進行,說她是上帝寵兒絲毫不為過。
而現在,年紀輕輕的米琪已為人婦多年,但即便如此,她始終堅持每天以最完美的狀態面對丈夫和兩個孩子,盡職盡責地履行社會交付給已婚女性的「任務」。在外人看來,米琪與丈夫喬爾·麥瑟爾(Joel Maisel)之間如膠似漆,他們的婚姻完美得就像是一場童話。
喬爾儘管在自家創辦的製衣廠裡任職副總裁,但卻痴迷單口喜劇表演,每當他在夜裡出入酒吧進行單口表演時,米琪總會在酒吧的某個角落認真觀看表演,為丈夫加油打氣。資質平庸的喬爾為了在觀眾面前表現自我,卻不惜抄襲別人的段子。
最終,因為一次表演上的失誤,深感蒙羞的喬爾將怒氣全部都撒到了米琪身上,向米琪袒露自己早已出軌秘書的秘密。他厭倦了現在的平平無奇的生活,決意要離開米琪。而從未遭遇過困境的米琪對於突如其來的重大婚姻危機完全不知所措。
備受打擊的米琪來到喬爾表演的酒吧,情緒上頭的她不自覺地站上了舞臺,對著話筒將自己無處可發的那些憤怒通通發洩出來,然而這一切卻引起臺下的觀眾一浪接著一浪地哄堂大笑。
米琪在臺上渾然天成的單口表演吸引了蘇西(Susie)的注意,她一眼就看出來米琪在單口喜劇方面的天賦,打算勸說米琪從事單口喜劇表演的工作。對於從小生長在體面家庭的米琪來說,這種請求毫無疑問是荒唐的。
在上個世紀50年代的美國,女性所遭受的性別歧視其實十分嚴重,女性的工作機會少之又少。大多數的女性在婚嫁之後自然而然成為了家庭主婦,私人生活因此變得單調乏味,她們對此卻早已麻木,不以為然。
單口喜劇表演在很長一段時間內都被認為是只有男性才能從事的職業,它意味著低俗的段子,意味著需要拋頭露面。即便是在今日,我們也能直觀地發現,在單口喜劇表演領域真正成功的女性表演者屈指可數,國內觀眾所熟知的恐怕也只有美籍華裔黃阿麗一人。
何況在那個約束女性自我表達的保守時代風味下,不管是離婚,還是從事拋頭露面、取悅他人的工作,都必然會對女方的整個家庭造成不良影響。即便米琪尚且年紀輕輕,也有令人驚嘆的喜劇表演天賦,她都必須得屈從父母的要求,屈從社會傳統的規訓。
實際上,米琪自小便熱愛著單口喜劇表演,她非凡的喜劇創作和表演天賦在自己婚禮的時候就小露過一手。但礙於性別身份和階層身份,不管是在父母面前,還是在丈夫面前,米琪都只能壓抑住自己對於喜劇表演的那份熱情。
在經歷了以離婚為開端的一系列變動和困境之後,米琪逐漸地得到了父母的諒解,與前夫喬爾分手後也成為了朋友。與此同時,她還交往了一個條件不錯、知情達理的醫生男友。
眼前的阻礙一一掃盡之後,米琪決定追隨內心的想法,與蘇西合作進軍喜劇表演界。儘管因為缺乏經驗,她們的第一輪巡演以失敗告終,但米琪卻在之後的電視臺直播秀中大放異彩,獲得了外界頗高的關注。
從此以後,一戰成名的米琪在單口喜劇表演的事業上有了新的進展,但同時她也將迎來新的挑戰……
身兼常駐導演、編劇等要職的埃米·謝爾曼-帕拉迪諾是《了不起的麥瑟爾夫人》的核心創作人。在這部劇集之前,埃米還曾參與到經典女性家庭劇《吉爾莫女孩》的劇本和導演工作。埃米非常擅長於拿捏女性的複雜心理,以及女性之間的互動。
劇集《了不起的麥瑟爾夫人》的故事背景和今年國內熱度最高的新美劇《致命女人》中貝斯·安(Beth Ann)的故事線是相同的,都是上世紀50年代男性保守主義統領的美國。
米琪和貝斯的身份也有諸多相似之處:她們都是遵循社會傳統規範的已婚女性,都遭到丈夫的出軌背叛,被男權社會壓制自我職業發展(米琪想做單口喜劇,貝斯想做鋼琴家)。
但《了不起的麥瑟爾夫人》在反映女性反抗上,卻並沒有《致命女人》那麼極端,這是一部表達上非常溫和的女權主義電視作品。整個故事雖然是虛構的,但卻是基於歷史現實的嚴謹想像,從人物形象的構思,到服道化處理都做到了極其講究。
相較於《致命女人》這樣的爽文式快餐劇集,《了不起的麥瑟爾夫人》為了營造人物和時代背景的真實性做了很多細節。譬如從小受到保守教育的米琪在維持婚姻新鮮感上總是不知疲倦,她每晚都要等到喬爾睡去後才偷偷起來卸妝,早上則要在喬爾覺察前上好妝,再回到床上等待喬爾醒來。取悅丈夫便成為米琪這樣的家庭主婦最重要的任務。
米琪的掙扎和女性意識覺醒絕對不是突然的自我爆發,也不是別人一兩句說教之言就能喚醒,整部劇用了兩季才最終初步完成米琪的女性獨立意識的覺醒。這種一點一滴的、一步一個腳印的細緻刻畫,正是歷史上無數女性走向獨立的真實過程,因為思想觀念的解放從來不是一蹴而就的。
除了勵志的女性奮鬥外,《了不起的麥瑟爾夫人》的看點還在於對真實的歷史氛圍的還原,那些舊紐約的街道、商店、酒吧、電影院和其他娛樂文化產物比比皆是,建築、室內裝修和裝飾道具都是復古而極致的,沒有絲毫的粗製濫造。
整部劇最吸引觀眾的,尤其是女性觀眾的復古元素,毫無疑問是50年代的女性時尚文化。在這部堪稱50年代女性時尚穿搭的教科書劇集當中,那些中產階級女性精緻的髮型和妝容、配色大膽的服飾穿搭無不令人眼花繚亂。女主角幾乎每集都要換上多套長裙,每套長裙的設計風格都有所區別,哪怕是女主角戴著的一頂帽子或是一對手套,都絕不敷衍
儘管《了不起的麥瑟爾夫人》是一部偏向於女性受眾的電視劇集,但這並不意味它放棄了男性觀眾。實際上整部劇對以米琪父親和米琪前夫為首的男性形象的刻畫,乃至對50年代的美國男性時尚文化的還原同樣達到了細緻入微的地步,對男性觀眾來說,這部作品仍舊是具有反思意義和文化考察意義的。
三季下來,《了不起的麥瑟爾夫人》到底也沒有神化米琪的形象,她仍舊是會犯錯、會栽跟頭、會被七情六慾左右的世俗者。但我們知道,米琪小姐今後若是犯了錯、栽了跟頭,肯定是以追隨內心為前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