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了寶寶以後,我也成為了大家口中的「全職媽媽」、「家庭婦女」。生活中的瑣碎需要自己去收拾,照顧孩子、照顧老公、顧好家庭,似乎和所有的全職媽媽一樣,變成了家庭的負擔。
所有的生活開銷都需要老公去支撐,買個化妝品都要接受嘮叨。前幾天看了一句話「老公電話沒有打通,20塊錢的水果都買不了」。
是的,我也經歷過這樣的時期,而且為了照顧孩子,我讓自己做了三年的全職媽媽。
每個月的花唄會被老公吐槽,花的每一分錢都要精打細算,有時候,在孩子身上老公願意一擲千金,但在我身上,只剩下「你又不上班,穿那麼漂亮給誰看?」
似乎每一個全職太太都讓自己生活在了家庭的底端,因為沒有家庭收入,所以理所當然的沒有了家庭的話語權。慢慢的把自己放在卑微的角度,去仰視、去討好。
可是經濟來源真的是區別一個人是否獨立的唯一標準嗎?
在很多方面來說,似乎真的是這樣的。
一個沒有經濟來源的女性,光鮮亮麗的背後是為這個家庭的默默奉獻。老公可以花上千塊錢請朋友吃飯應酬,你卻連買個幾百塊錢的包包都要被說「沒用」。
一個沒有經濟來源的女性,最想聽到的話就是「我養你啊!」,可是最怕聽到的話也是「我養你啊?」
曾經見過一個全職太太,為了讓自己有寬裕的金錢做自己想要做的事情,她開始謊稱孩子要報各種輔導班,甚至真的為3歲的兒子報了全天的班,這樣她可以有時間、有金錢去做自己喜歡做的事情。在很多人看來,真的是非常的自私了,為了自己的享受,將3歲的孩子推給完全不認識的老師,甚至沒有正規機構做保障的個人,一推就是一整天,讓人很難想像。
可是當事情真的發生的時候,她說:「我沒辦法,給兒子花,他願意出錢,給我花,就只有買菜的錢」。
當一個妻子看說出如此卑微的話語時,不知道作為丈夫的你,聽到之後是什麼想法。
有時候,並不是女性自願成為全職太太,而是生活逼迫她們不得不放棄自己喜歡的事業,放下她們自己的愛好和自由,全身心的投入家庭。
對於普遍的社會大眾來說,聽到全職太太這個詞,首先想到的不是她為這個家庭付出了多少,而是「不用上班,有人養著,真羨慕呀」。
曾經在公園聽到一個婆婆告訴另一個婆婆:「她不去上班怎麼辦,讓我兒子養著嗎?」
在旁邊的我,心裡真的是酸酸的,去上班的媽媽舍不下孩子的淚眼汪汪,不去上班的媽媽就要承受來自家庭甚至社會和自己的鄙視。
社會的現狀讓女性怎麼去做到獨立?
很多人都說經濟不獨立沒有關係,精神獨立了,人格獨立了,那就是最大的獨立。
可是你的精神是否獨立,你的人格是否獨立,別人能夠看得見嗎?別人在乎嗎?當所有的人都在說:你不去上班就是靠老公養著的時候,你的人格還能獨立的起來嗎?
即時是作為家中有礦的富太太,只要礦產權沒有在自己的手中,你以為你花的錢就不會被別人說是「靠老公」了嗎?
願社會對女性能夠多一份善良,再多一份體諒。
願你此生遇良人,一生逍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