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八」節對於淮安市一院急診科的49位女護士來說,只是一個普通的工作日而已,沒有鮮花和禮物,只有忙碌的工作。
●「沒有過節概念,每天只記得星期幾!」
3月7日輪到護士李鳳上小夜班,時間從下午4點至深夜12點,「早上打開手機看到群裡的消息,才知道今天過節。」她笑著說,「其實過不過節無所謂的,只要看到患者轉危為安,就是我們最開心的事。」在急診科工作9年的她,意識中幾乎都沒有節假日的概念,就連春節,她也基本都在工作中度過。
「每天只記得是星期幾,排的是什麼班。」護士陶玲玲對記者坦言,有時候忙得顧不上家,尤其是最近這段時間,孩子都是一個人鎖在家裡上網課,「畢竟才上3年級,有人在旁邊監督一下會更好,但是我們夫妻倆工作都很忙,抽不開身。」
●不害怕病毒,怕傳給家人
2月初,市一院急診科收治了一位肺部感染患者。據陶玲玲回憶,第二天患者病程明顯加劇,尤其是胸部CT顯示感染有明顯加重,且患者出現了呼吸困難、發熱等症狀,跟新冠肺炎的症狀很相似,「我們當即就對患者進行了隔離,單獨安置在一個病房裡,專門安排護士負責一對一護理。前一夜是護士長趙莉莉負責的,第二天早上交接班時,考慮到我們家孩子比較大,其他2個護士家孩子還不滿周歲,所以我進去了。」那天上午,陶玲玲跟這位疑似患者在單獨的病房裡呆了3個多小時,直至把患者送到感染疾病科。
「肯定會有點擔心,我個人還好,就害怕傳染給孩子。」她說,急診科很多護士自從疫情發生後自動跟家人隔離,有的待在單位不回家,有的乾脆不住在一起,有的等疑似病例核酸檢測結果出來後才回家。
●盡全力搶救,病人安康才放心
近期,急診科裡心腦血管疾病、呼衰、心衰等患者都較多,用她們的話說「來得都比較重」,需要緊急進行心電監護、開放靜脈通路、氣管插管、心肺復甦、呼吸機輔助呼吸等搶救治療措施。護士李青說,她曾遇到一位呼衰的老年患者,120救護車送來時已經出現了昏迷,呼吸、脈搏都很微弱,經過檢查發現老人肺部有明顯的感染,兩肺已出現了「白肺」。經過近一個小時的搶救,老人生命體徵逐漸平穩,度過了最危險的時刻。「進搶救室的,都是病情十分兇險的,我們必須全力以赴搶救。」李青說,工作時她們經常忙得沒時間喝水、吃飯,「常常是這邊剛處理完,新情況又出現了,馬不停蹄。」
疫情期間,醫院的中央空調全部關閉,「白天還好,一到夜裡特別冷,忙起來還好,坐著一會能冷到發抖。」李鳳說,一上夜班,她們都全副武裝起來,身上貼了好幾個暖寶寶,還帶了熱手袋。「還好,都能克服!」她希望早點春暖花開,戰「疫」早日取得勝利。
■融媒體記者 金義旻 通訊員 王樹文 陸雪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