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書法」與「民間書法」的區別

2021-02-28 未來英語講堂

閱讀本文前,請您先點擊上面的「藍色字體」,再點擊「關注」,這樣您就可以繼續免費收到文章了。每天都有分享,完全是免費訂閱,請放心關注。圖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名家書法與民間書法的區別及互補關係

書法藝術的發展建立在千百萬人的社會實踐之上,士農工商三教九流,大家在寫字的時候,有意無意地將自己的審美意識流露到筆端。多一筆少一筆,粗一點細一點,大大小小,正正斜斜,因而形成千差萬別的風格面貌。

其中,當某些風格面貌與時代精神相契時,會特別引人注目,經過傑出書家的進一步加工完善,提煉為典型,然後,經過多數人的附和,衍生為流派,稱譽當時,播芳後世,成為名家書法。而未被時代所選擇的風格面貌時過境遷,淹沒無聞,也就成了民間書法。民間書法是藝術上不被當時社會所重視的那部分文字遺存。

書法的傳統從最根本的大類上劃分,包括名家書法與民間書法兩大系列。它們在表現手法和風格面貌上各有千秋,區別很大。名家書法是傳統的精華,魏晉以後,在英雄史觀的支配下,中國書法的歷史就是一部名家書法的歷史。名家書法有以下幾個特徵。

(一)來自民間 高於民間

名家書法是在民間書法基礎上提高和完善起來的一種典型。舉兩個例子,《敦煌遺書》中有些卷子與顏真卿早期書風比較接近,而它們的年代比顏真卿早好幾十年。其中的伯二六六一《爾雅卷中》後面有一段張真的題字,寫於乾元二年(759),風格和年代都與顏真卿《劉中使帖》接近。

再如,《敦煌遺書》斯三九二O背面《僧法詮正等祭康上座文》與蘇東坡的風格比較接近,這件作品沒有年款。敦煌遺書中最晚的卷子寫於宋真宗鹹平五年(1002),而蘇東坡的生卒年為1037-1011,至少要早四十年。

從這些例子來看,歷代名家大師的風格都不是閉門造車的結果,而是在一定的時代風氣和民間書法的基礎上展開的。將它們與民間書法相比,無論點畫結體還是章法都更加豐富,更加完善,因此,我們說它是來自民間高於民間的。

(二)名家書法的完美性與保守性

名家書法以千百萬人的社會實踐為基礎,經歷了長期的嬗變升華,它最終所形成的風格是一種極致的完美,沒有再事加工雕琢的可能。如歐陽詢和柳公權的楷書,容不得絲毫改動,稍一走樣就會破壞秩序破壞協調。因此名家書法一旦確立,馬上就開始凝固,作為一種典範,被模仿被研究,在點畫結體和章法等各個方面演繹出許許多多法則,給人規範,同時也扼殺了人的想像力和創造力。

(三)名家書法的典型性與排它性

名家書法要側身於藝術之林,在歷史上佔一席之地,風格面貌必須前無古人,非常典型。同時期的名家,風格相近的,就看誰的個性更加鮮明。徐浩和顏真卿都是唐中期的名家,風格相近,但顏真卿與初唐的反差更大,個性更鮮明,更具有典型性,因此顏是大名家,聲譽日隆,徐是小名家,逐漸淡出。不同時期的名家,風格相近者,就看誰最先開宗立派。

凡是後起的模仿者,即使再精到,也是小名家。如二王風格的後嗣者宋人薛紹彭、吳說等,都寫得很好,當時名氣也不小,現在有幾人知道?名家書法的典型性意味著風格的獨特性,而越是獨特的東西排它性越強。因此名家書法難以兼收並蓄,融會貫通,要想發展非常困難。

民間書法是傳統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名家書法的基礎,在過去很長一段時間內,它被人遺忘了,直到近代,才開始引起人們的重視。民間書法有以下幾個特徵。

(1) 民間書法是未經雕琢的璞玉

民間書法沒有經過提煉,花開花落,自生自滅,一派天籟。它在書寫的時候沒有傳諸後世、讓人臨摹的想法,不計工拙,率爾操筆,自然樸質是其所長,簡單粗糙是其不足。自然樸質所導致的種種天趣,能啟發觀者的靈感,喚醒創造意識;簡單粗糙所留出的發展餘地,使觀者能夠將時代精神和個人趣味注入其間,既雕且琢,演變出新的風格面貌。民間書法的不成熟性意味著發展的可能性。

(2) 民間書法是個海

民間書法建立在千百萬人的社會實踐之上,有多少種社會生活,有多少種審美意識,就有多少種風格面貌。有的清麗,有的粗獷,或者端莊,或者豪放……環肥燕瘦,各擅勝場。他們「發乎性」,但並不「止乎禮」,想怎麼寫就怎麼寫,無拘無束,信手信腕,點畫、結體和章法上的奇思妙想層出不窮。

我們看秦漢簡牘帛書、敦煌遺書、六朝碑版,會情不自禁地為各種奇肆放逸的表現手法而拍案叫絕,驚嘆:「字竟可以這樣寫!」民間書法是個海,不僅指風格面貌之多,而且也指創作精神的自由奔放。

(3) 民間書法是條河

民間書法很自然很真實地反映了每個時代和每個時期人們的思想感情和審美趣味,它的風格形式不斷地追時代變遷,隨人情推移,始終處在因革損益之中。秦漢簡牘帛書,魏晉六朝碑版,東晉至宋初的敦煌遺書,一個時代有一個時代的字體書風,前後相續,繩繩弗替。即使發展到一定階段,提煉升華,產生出名家書法,它也不會固步自封,裹足不前。

名家書法與民間書法的區別如上所述。綜合起來分析,名家書法代表著不同風格之間的質變,而民間書法則是因革損益的量變。名家書法作為一種風格的極致,發展前途有限,是靜止的;而民間書法比較粗糙,可以持續發展,是運動的。

名家書法的精神是普遍的規律的,民間書法的精神是自由的傳奇的。兩相比較,它們的特徵是對立的,同時又是互補的。這種互補關係決定了它們為後人所提供的借鑑作用也是互補的。民間書法太粗糙,不適於初學;名家書法是典型是標準,是帶有規律性的普遍原則,是習書者學成規矩端正手腳的最好範本。

學書者通過臨摹名家書法,掌握了各種技巧法則之後,開始關注形式問題,注重風格追求,這時候,會感到名家書法的束縛,會把取法的眼光從名家書法擴展到風格形式極其豐富的民間書法。

名家書法,供人們學成規矩;民間書法,給人們創作靈感。兩者結合,技進乎道。在書道的層次上,民間書法以自由傳奇的精神喚起了人們的創作熱情和靈感,名家書法以其完美性與典型性對民間書法加以提煉和升華。

民間書法與名家書法是書法藝術的一體二面,人們為研究的方便,表述的需要,將其一分為二。事實上,「夫道,一而已」,如同陰陽二元,如果不將它們同歸於太極,則將成為兩片死物,不會產生圓滿不滯、變動不居的大用。

書法藝術只有在名家書法與民間書法這兩大系列的相互撐拒下,才能架起一座雲梯,不斷攀升,從輝煌走向更加燦爛輝煌。對於這樣偉大的傳統遺產,我們應該好好利用,正確地利用,忽視民間書法,是我們的愚陋,抹殺民間書法,是我們的罪過。

如果將名家書法與民間書法割裂開來,對立起來,片面地強調一個方面或否定另一個方面,也是極大的錯誤。

民間書法的現實意義

民間書法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客觀存在。今天,它之所以引起書壇的廣泛注意,取得與名家書法相提並論的歷史地位,主要是它在理論研究、審美觀念和創作方法上給當代書家提供了許多新的材料,啟示了許多新思想,激發了創作活力。

(一)書法史研究的價值

千百年來,人們對草書歷史的研究非常薄弱,尤其對晉唐以前的草書,僅知道閣帖所收是假的,所謂章草羼雜了後人手腳,但當時的草書字體究意是什麼面貌?風格如何?怎樣一步一步演變發展的?

對這些基本問題知之甚少,直到簡牘帛書大量出土之後,情況才稍有改觀。簡牘帛書上起戰國,下迄漢末魏晉,首尾相銜,連接成一條編年的縱線,填補了早期草書資料的空白,使中國書法藝術的源頭顯得更加清晰明朗。

分書在結體上將詰屈迴繞的篆書割裂開來,通過省變,消弱象形成分,並產生偏旁部首,使字形越來越簡單化、符號化。在點畫上,原先單純的等粗線條通過各種變化,孽生出橫豎撇捺等形狀不同的複雜的點畫。

一簡一繁,變化巨大,以至在文字學界,人們把秦以前的篆書稱為古文字,把漢以後的分書稱為今文字。古今字體劇變過程以前相當模糊,書法史研究只能對各種字體作分門別類的個別介紹,美其名曰:「史」,實際上充其量只能算比較詳細的辭典條目。有了簡牘帛書之後,漢字字體從篆書到分書到楷書的演變過程才能上下條貫,建立起清晰的發展脈絡。

隋唐以後,一般書法家都沒有看,到過簡牘帛書,對分書和隸書的區別不熟悉,尤其是對承先啟後的隸書字體茫然無知。唐代虞世南的《書旨述》就說:「若程邈隸體,因之罪隸以名其書,樸略微奧,而歷祀增損,亟以湮淪。」

又說:「古文籀篆,曲盡而知之,愧無隱焉;隸草攸正,今則未聞,願以發明,以祛昏惑。」我們不知道虞世南是怎樣「發明」的,但翻看後人著述,大都各執一詞,奮逞臆說,隨意牽連,信口比附,使隸書的名實關係變得錯綜複雜起來。

到元代劉有定注《衍極》時總結說:「隸書之別十三」,有古隸、今隸、正書、八分、楷書、飛白、散隸、稿草、行書、今草、章草等,真叫人無所適從,莫名其妙。這種狀況給中國書法史研究造成極大混亂,導致許多筆墨官司。書法界最著名的《蘭亭序》真偽之爭,其中一個焦點就是圍繞隸書名實問題展開的。

這本帖是行書,而史稱王羲之善隸,現在一般認為隸書即《史晨碑》一類的正體字,如何解釋《蘭亭序》中沒有這種字體的味道?論戰雙方對此都費了許多口舌,但最後還是各執己見,無法統一。現在有了簡牘帛書新史料,再結合曆代書家的有關論述,用歷史研究中的兩重證據法加以考證,隸書的演變過程及其名實關係就非常清楚了。

(二)書法創作借鑑價值

今天的時代處於歷史劇變期,平正的審美形式已不能滿足出奇冒險的精神需求,奇肆跌宕的風格更受人們的欣賞,民間書法中大量這類形式的作品被借鑑和取法是理所當然的。「上帝死了」,現代人對「神聖」和「莊嚴」有強烈的逆反心理,對一切表現平凡的存在的東西感到親近,對荒誕不經也表示理解,因此,民間書法中那些由今視之類似變形的作品特別受到書法家青睞。

現代人思想解放,強調個性,反對陳舊的技巧法度和規範秩序,希望書法活動能使作者得到創造的愉快,使觀者解除精神桎梏,他們在民間書法中找到了這樣的逸品。民間書法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下,發揮著它的審美價值。由此可見,它對當代書法創作具有多麼重大的意義了。

正體字中,篆書成熟於秦,衰亡於漢;分書成熟於漢,衰亡於晉;楷書成熟於唐,衰亡於宋。篆書、分書和楷書成熟之後,作為「萬世法程而不可易者」它們的形式開始凝固僵化,成為教條法式,限制和束縛人們的藝術想像力和創造力,迫使他們亦步亦趨,走向拘謹呆板。從宋代一直到清代,篆書、分書和楷書的創作都徘徊於低谷,沒有什麼力作。

篆書、分書和楷書如果想激發活力,煥發青春,有兩個辦法。一是加強書寫的隨意性,用筆流暢些,結體放鬆些,也就是帶些「行書」意味;二是追根溯源,去借鑑這種字體還未成熟時期的作品,使用筆和結體不拘一格,稚拙渾樸,天真爛漫,而這兩個辦法所借鑑的對象都是民間書法。書寫的隨意性和字體的不成熟性是民間書法的兩大特徵。

簡牘帛書對草書創作也有參考價值。它與魏晉以後的行草書相比,區別相當明顯,主要表現為用筆單純,提按頓挫的變化不那麼強烈,結體上注重橫勢,每字的最後一筆,無論撇捺還是鉤點,甚至是豎畫,都常常不作垂直的縱勢,而向左右兩邊挑出,造成橫向開張的形式。

並且,為了強調橫勢,上下點畫與上下字之間很少用牽絲加以連接,即使快寫也只採取省略筆畫的辦法,不像今草那樣迴環往復,上下鉤連,成為氣脈不斷的「一筆書」。這些寫法上的區別使簡牘草書的風格沒有魏晉以後那麼華麗富贍,驚心動魄,但純淨的線條與開張的結體所表現出來的雍容恢宏的精神境界卻是後者所無法比擬的。因此,今天當人們熟悉了魏晉以來的各種行草書風格以後,一看到簡牘帛書就很容易被它的藝術魅力所震撼。

尤其是青年書法愛好者,競相臨習,已成為一種時尚,其結果,必然會推動今草向歸真返樸的方向發展。而且,草書的最高境界是情趣兼得,今草連綿相屬,一氣呵成,以情勢勝,一般來說趣味不夠;簡牘草書一筆一筆,一字一字,比較注重局部的造型表現,雖然情勢不足,但是趣味雋永,兩者如果能取長補短,相互融合,一定會使草書藝術開出空前豔麗的奇葩。

相關焦點

  • 中日書法名家京城揮毫再續「墨緣」 第35屆《中日名家書法聯展》開幕
    2018年4月3日上午,由沈鵬先生題名的第35屆《中日名家書法聯展》在琉璃廠一得閣美術館開幕。日本白扇書道會理事長種穀萬城等日本書法家,以及沈鵬、樓宇烈、王成喜、王平、田伯平、李濱聲等中國藝術家出席開幕儀式。
  • 中國當代書法名家—張玉盛
    張玉盛曾在五十多次國際國內展賽活動中獲獎:2004年張玉盛的書法作品《書香》在人民日報社舉辦的中國藝術名家金杯獎活動中獲金獎,張玉盛是此次活動中河南省唯一的金獎獲得者。人民日報、平頂山晚報、平頂山電視臺、汝州電視臺等多家媒體進行報導。
  • 【翰墨固始】固始書法名家推介之——周紅軍
    周紅軍,河南固始人,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河南省書協理事,河南省書協楷書專業委員會副主任、河南書法院特聘書法家、河南省書協培訓中心指導教師,江西省書協培訓中心指導教師、北京人文書法學院特聘導師、信陽市書協副主席、信陽師範學院美術學院客座教授,固始縣書協駐會副主席、秘書長,固始縣專業技術拔尖人才,2019年度優秀人才。
  • 逆襲者徐昌明書法作品最新 南通書法名家 逆襲
    逆襲者書法圖片逆襲者 20201122 小雪逆襲 - 日語詞彙該詞出自日語 逆襲:[名](スル)攻擊境由心造 徐昌明作品徐昌明書法作品最新 南通書法名家徐昌明書法,簡介:徐昌明,男,1953年生,江蘇省南通人,祖籍如東豐利鎮;南通市國資委退休,中共黨員、政工師職稱。
  • 著名易學書法名家——陳德東大師
  • 大寫西安-全國書法篆刻名家邀請展在西安中國書法藝術博物館開幕
    12月28日,西安中國書法藝術博物館成立30周年慶祝活動「大寫西安-全國書法篆刻名家作品邀請展」在西安中國書法藝術博物館隆重開幕。金文、陶文、印璽泥封文字、瓦當文字、墓誌碑碣薈萃於此,使這裡成為當之無愧的中國書法藝術的故鄉。西安中國書法藝術博物館的創立,一直備受文博界、書法界、藝術界的廣泛關注,30年來堅守初心,弘揚傳統,注重海內外書法界的交流,傾力書法藝術的普及推廣,吸引了大批觀眾,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益。
  • App今日免費:近百部名家作品"中華書法"
    對於書法愛好者來說名家字帖是練習書法的最好途徑之一,相對於那些厚厚的字帖文本,電子版用起來既方便就快捷。「中華書法」就是這樣一款非常棒的電子書法App,集成了歷史上歷代書法名家的作品,喜歡書法的千萬要收起來。
  • 適合掛家裡的四字名家書法
    客廳是一家主位,更多的是用來接待來客的,所以也算是一個住宅的門面,別人到家中,看到主人在客廳掛的名家書法字畫,便容易產生對主人的第一印象。那麼在選擇掛在客廳的名家書法內容時就應該考慮自己想給來賓展現你的哪一個方面。「天道酬勤」自古以來被文人墨客當作表彰,人之一生,成就如何往往離不開天賦和努力,天賦註定,唯有努力可以自己掌握。
  • 百米書法長卷迎元旦!佛山百名書法名家即席揮毫獻新年賀禮
    今日,佛山市圖書館舉辦「喜閱新年 萬象更新」名家繪長卷活動,100位書法名家及書法工作者齊聚市圖書館西門廣場即席揮毫書寫百米長卷,為佛山市民獻上一份厚重的新年賀禮。毫飛印舞,紙墨飄香。在整整1小時的藝術創作活動中,來自佛山市書法家協會、禪城區書法家協會、佛山文化志願者書法團隊的100位書法名家及工作者用筆墨紙硯表達了佛山人對新時代美好生活的期待與感懷。
  • 90後美女「寫經體」書法走紅,師從書法名家,斬獲全國獎
    90後美女「寫經體」書法走紅,師從書法名家,斬獲全國獎美女和書法歷來是絕配,美女會書法就成了才女,既有才,又有美貌,讓人羨煞不已,歷史上這樣的女書法家很多,才貌雙全,又名垂青史。當今書壇也有不少才貌雙全的女書法家,如孫曉雲、方放、韋斯琴、胡秋萍、諸葛麗娜等等,其實我覺得相對於男性,很多女性更善於學習書法,對書法有更好的理解能力,她們更容易寫出富有「靈性」的書法作品,只是很多女性投身於家庭生活,練習的少了。最近全國第十二屆書法篆刻展開幕,湧現出不少年輕一代的書法家,其中一位90後美女書法家「寫經體」小楷書法走紅。
  • 「佛教偈語」全國書法名家邀請展——書法人物趙錕
    「佛教偈語」全國書法名家邀請展入展書家專題推介系列簡介趙錕,1969年4月出生,祖籍安徽阜南,畢業於蘇州科技大學音樂專業。現為國家二級美術師,蘇州市文藝之家副主任,蘇州市書法家協會副秘書長,蘇州市青年書法家協會副主席兼秘書長,吳門書道館副館長。
  • 大書法家為小書法社題寫社名 徐匯八校中小學歡迎書法名家進校園
    圖說:天平街道黨工委書記高路為書法大家劉小晴老師頒發天平德育圈書法進校園「名家導師」聘書 官方圖 下同由徐匯區天平街道、秋海堂文化藝術中心共同主辦的天平德育圈「書法進校園」啟動儀式昨天舉行。徐匯區副區長秦麗萍、上海市書法家協會主席丁申陽等走進校園為書法教育站臺。在儀式上,書法名家劉小晴被聘為天平德育圈書法進校園「名家導師」,丁申陽主席被聘為「名家顧問」。徐匯區教育工會主席李劍為青年書法家徐宏斌頒發「專家導師」聘書。
  • 中國明清書法名家作品在大都會博物館展出
    新華網紐約4月29日電(記者劉莉王凡)美國紐約大都會博物館29日起舉辦中國明清書法名家作品展,從廳堂展示的大掛軸到文人在書齋獨自賞玩的小品,展品的內容和形式豐富多彩。此次展覽的所有作品均為雅虎公司創始人楊致遠的私人收藏。展覽名為「法跡:觀遠山莊珍藏書法選」,展出40餘件作品,展覽地點為大都會博物館中國書畫展廳。
  • 100幅歷代名家書法對聯(嘆為觀止)
    100幅歷代名家書法對聯(嘆為觀止) ——每天在這裡
  • 中國當代書法名家趙連生
    一九七〇年起從事書法創作,作品在全國及國際書畫大賽中多次榮獲金、銀獎。被有關書畫界權威部門評定為「中國當代頂級書畫名家」、「中國當代百名華夏書畫藝術名家」,被授予「中國書畫領域傑出貢獻獎」榮譽稱號。作品入編《中國書畫藝術》、《中國當代書畫名家墨跡大觀》、《中國當代書畫名家作品經典》、《當代中國名人名家書畫集》、《中華成功人士書畫經典》及香港《收藏天地》雜誌。
  • 文化惠民 書法流韻 大新縣舉辦迎元旦慶新春「三人行」書法展覽
    開幕儀式上活動交流此次「三人行書法展覽」的三位書法作者均為大新縣籍書法名家。他們共展出草書、隸書、篆書、行書、楷書等書法作品近40幅。展覽活動從12月28日持續到明年2月10日。為當地老百姓翰墨流韻,增添書法藝術氣息。
  • 河南工地發現「民工書法家」,字體行雲流水,堪比書法名家!
    文 / 小七各位書法愛好者的朋友大家好,我是你們的老朋友小七,當我們談到中國的書法文化時,每一位網友都非常的感興趣,而且會想到自己喜歡的書法名家,比如有的網友喜歡書聖王羲之,還有的網友喜歡顏真卿的楷書,正是在這些古代書法名家的影響下,我國的書法文化也得到了很好的發展和傳承,今天小七在河南的一個工地上發現了一位書法高手
  • 同寫中國字 翰墨迎新春——書法名家攜手春外書法社團學生寫春聯送...
    1月3日,春暉外國語學校聽松園大廳內人頭攢動,來自區書法協會的十幾位書法名家正和春外書法社團的學生們現場揮毫潑墨,寫春聯、送福字,一副副紅紅火火的春聯寓意平安、吉祥,給即將到來的新年增添了喜慶祥和的氣氛。
  • 書法名家進校園分享「寫好字心得」
    近日,由區教育局主辦,區青少年活動中心、實驗小學承辦的2020年「書法名家進校園」活動在實驗小學多功能廳舉行,來自全區各中小學的書法教師和學生代表參加了活動。活動分上、下午兩場舉行。上午,書法名家張成忠作專題講座,他從自己的學習經歷出發,細緻講解了書法的概念、書法的流派及特點、如何臨摹與鑑賞,並結合具體例子,深入淺出地闡述了各學派不同的風格,在座教師紛紛表示收穫頗豐。下午,張成忠現場潑墨揮灑,為在座師生帶來了多幅不同風格的書法作品。
  • 晚清民間書法學習的新思路
    乾隆後期,民間收藏家的藏品大多已收歸內府,大多數書法家再難見到名跡珍品,民間的書法學習、教育方式也隨之發生改變。本文以《方石書話》為例,從書法學習模板的變化、書法學習方法的新要求體現晚清民間書法教育的新變化。書法的學習,若有名師講解示範,定能事半功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