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探訪脫貧路|偏遠山區瑤族村改造成旅遊打卡點,產業扶持全域旅遊

2020-12-20 瀟湘晨報

- 1 -

曾經偏遠山區瑤族村

改造成了旅遊打卡點

產業扶持全域旅遊

裝修成民宿一房難求

郴州市蘇仙區飛天山鎮的兩江口瑤族村,是一個少數民族人口佔多數的村子,這裡地處大山,交通不便,建檔立卡貧困戶有600多戶,2014年這裡被定為省級貧困村。今天,這裡卻搖身一變,成為了許多驢友和自駕愛好者的旅遊打卡地,像現在這樣的盛夏,正好是避暑的好去處,趕緊去看看吧。

郴州蘇仙區飛天山鎮的兩江口瑤族村地處偏遠山區,交通不便,地勢不平,海拔最高處有上千米,這裡農業發展很受限制。

而兩江口瑤族村天然的好氣候和美如畫的風景,就是這裡最大的優勢。

三年前,60歲的陳女士借著當地的扶持政策,將自家房子的二樓裝修成了民宿,現在到了夏季,這裡就一房難求。

郴州蘇仙區飛天山鎮兩江口瑤族村 村民 陳女士: 開這個民宿,是因為國家政策好,也是為了這裡的貧困戶,我們生意最好的時候,一天也就進帳1000多塊錢,現在的生活比起以前來說,不知道好到哪裡去了,沒法比。

如今收入穩定的陳女士,不僅自己的生活過好了,還帶動了村裡50歲以上的貧困勞動力就業。

- 2 -

瑤族村天然山泉水

純手工製作小溪豆腐

扶貧工作隊牽頭

易地搬遷後扶持養蜂業

因為地理位置的原因,兩江口瑤族村的平均氣溫,要比城區低3-5度,這裡要開發全域旅遊,除了風景美如畫和住民宿以外,當然也離不開美食了。

開始發展全域旅遊後,村民們就著村裡富含天然礦物質的山泉水,開始了純手工製作豆腐。

2017年駐村扶貧工作隊投資30多萬元,按生產、觀光、體驗一條龍的方式,建成面積約300多平方米的小溪生態豆腐坊,吸納了20多戶貧困戶一起發展。同時,為了解決村民出行,村裡有一部分片區,進行了集中易地搬遷。

郴州蘇仙區飛天山鎮兩江口瑤族村 村民 黃女士: 這裡比以前的房子好得多,我們以前的房子是泥巴屋,到這裡就享受得很好了,好開心的。

搬離了大山,扶貧工作隊也為村民們考慮了生計。

郴州 蘇仙區飛天山鎮兩江口瑤族村 村民 盤先生: 對,我們叫盒子,這個就可以吃著好玩的,放在嘴裡有嚼勁的,你們可以試一下,真正的野生蜂巢。

如今,搬入新家的村民們依靠著養蜂,年收入也能達到萬元以上了。

最近公眾號平臺更改了推送規則

不再按時序展現

如果你不和我們互動

以後可能就

所以如果不想錯過內容

記得讀完點一下「在看」

以及星標公眾號

經常來看看我們又更新了什麼

這樣每次新文章推送

才會第一時間出現在你的訂閱列表裡

謝謝大家一直以來的關注!

編輯、剪輯 | 呀呀

審核 | 水各

養成「在看」習慣

【來源:芒果都市】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觀瀾|全域旅遊,山區可以先行
    全域旅遊,從概念上講,是指在一定區域內,以旅遊業為優勢產業,通過對區域內經濟社會資源尤其是旅遊資源、相關產業、生態環境、公共服務、體制機制、政策法規、文明素質等進行全方位、系統化的優化提升,實現區域資源有機整合、產業融合發展、社會共建共享,以旅遊業帶動和促進經濟社會協調發展的一種新的區域協調發展理念和模式。
  • 陽山縣踐行「兩山」理論,走出粵北山區縣全域旅遊發展創新路
    生態引領,鄉村旅遊精品線路為全域旅遊創建提速增效自2017年5月,陽山被納入首批省級全域旅遊示範縣創建單位以來,陽山縣委、縣政府高度以此為契機,把全域旅遊創建作為推動旅遊產業大發展、縣域經濟大振興的戰略抓手,著重突出「點、線、面」的結合,積極構建「一心兩核三線四帶五區」的旅遊空間布局,打造「一峰聳立
  • 我市出臺旅遊扶持政策促進全域旅遊發展
    我市出臺旅遊扶持政策促進全域旅遊發展最高可獲100萬元資金扶持   江門日報訊 (記者/易航) 為積極推動全域旅遊示範區創建工作
  • 山東費縣大田莊鄉:發展全域旅遊 助力脫貧攻堅
    目前全鄉仍有省定貧困村7個,建檔立卡未脫貧貧困戶1122戶2820人,佔全鄉總人口的12.9%,全部為一般貧困戶。  近年來,費縣大田莊鄉充分發掘自然風光、生態農業及鄉土文化等資源優勢,以建設「休閒田莊 美麗鄉村」為目標,以美麗鄉村建設激活全域旅遊發展,堅持保護性利用,走「保護鄉村風貌、凸顯鄉村風情、傳承鄉村文脈、留住鄉村記憶、建設美麗鄉村、發展鄉村休閒旅遊」的路子。
  • 鹽田入選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
    鹽田入選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金羊網  作者:林園  2020-12-18 17日,文化和旅遊部正式公布了第二批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名單,鹽田區代表深圳市成功入選
  • 安丘市被認定為「山東省全域旅遊示範區」
    近年來,安丘市堅持「全域旅遊、全城共建、全民共享」的發展新理念,念好生態經,打好產業牌,構建全域旅遊發展新模式,培育全域旅遊發展新業態,打造全域旅遊發展新高地。   全產業連結,一體化融合。強化「文化+」,將文旅融合作為重點,深度挖掘龍山、商周等文化遺址,庵上石坊、公冶長書院等文化遺產,東漢高士管寧、宋代著名軍事家陳規等文化名人,將文化元素融入全域旅遊,打造省級文化產業示範基地3處、省級文化消費集聚區1處。深耕「農業+」。
  • 武烈河百公裡旅遊文化產業走廊叫響承德全域旅遊
    沿著武烈河,我市通過舉辦第三屆承德市旅遊產業發展大會,奮力書寫發展全域旅遊的新篇章。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市委書記周仲明指出:「本次大會目標是打造『武烈河百公裡旅遊文化產業走廊』,形成『一走廊、四組團』的國際旅遊城市核心區發展新格局,打造傳統文化和生態旅遊融合、高質量發展的旅遊目的地。」
  • 「多彩安丘別樣美」安丘市全域旅遊示範區打造之路
    近年來,安丘市以創建省級全域旅遊示範區為抓手,堅持「全域旅遊、全城共建、全民共享」的發展新理念,念好生態經,打好產業牌,構建全域旅遊發展新模式,培育全域旅遊發展新業態,打造全域旅遊發展新高地。(資料圖)做實融合文章激活全域旅遊新活力安丘市堅持全產業連結,推動融合一體化。以文化為魂、農業為要、生態為基,做深做實融合文章。
  • 借兩河一路打造全域旅遊制高點?和政縣聚力建設三條旅遊觀光帶側記
    借兩河一路打造全域旅遊制高點——和政縣聚力建設三條旅遊觀光帶側記民族日報記者劉剛林經過多年的發展,和政縣旅遊開始進入全面轉型升級發展新階段持續打造大美和政,努力佔領全域旅遊制高點——這是和政縣旅遊業新的奮鬥目標。 全域旅遊就是把一個區域整體作為功能完整的旅遊目的地來建設,通過資源整合、業態重構、產業融合、管理創新,實現旅遊產業聚集,形成點、線、面相互支持、科學分布的發展格局。簡單點說,就是處處皆是景區。
  • 清遠兩會 | 給無房家庭補貼、扶持縣級醫院、打造全域旅遊...代表...
    他建議政府部門通過今年全市建設農村「四好」公路的契機,全面升級清遠偏遠地區的農村公路等基礎交通設施,大力發展農村電商培訓和相關物流產業,讓更多偏遠地區的優質農產品賣到更遠的地方。其中,積極創建現代化農業產業園,探索發展田園綜合體模式,把生態優勢轉化為產業優勢和發展優勢,推動少數民族地區高質量發展。關鍵詞:全域旅遊黃育振推「旅遊套餐」 挖歷史內涵 提升清遠文化品牌市委常委、清遠市軍分區政治委員黃育振認為,當前我市正在全力打造全域旅遊,應該在打造特色品牌上下功夫。
  • 深圳鹽田入選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
    堅持高位布局 築牢全域旅遊發展根基近年來,鹽田區委區政府高度重視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創建,成立了由區委書記、區長任「雙組長」,宣傳、發改、旅遊等部門為成員的創建領導小組。大力扶持全域旅遊協會、梅沙旅遊企業聯盟等社會組織發展,實現「行業管理」向「黨政統籌、行業自律」轉變。
  • 吳忠:「旅遊+」助推全域旅遊多點開花
    黃河金沙灣成遊客來寧旅遊打卡地。旅遊+農業 玩出新體驗「這裡環境清幽,而且農家樂有特色,隔三差五就會帶著朋友和家人,來這裡聚會!」12月15日,吳忠市民張海和幾個朋友在利通區上橋鎮牛家坊村蘭蘭農家小院內溫情小聚,把酒言歡。
  • 虹山鄉——發展全域旅遊 打造宜居鄉村
    堅持立足虹山自然資源稟賦,築牢「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綠色發展理念,將鄉村旅遊確定為虹山經濟發展的首位產業,卯足動力,做強旅遊品牌。積極培植新稅源,通過以商招商、親情招商、政策招商等方式,動員在外鄉賢回鄉創辦企業,招引重點企業在虹山設立子公司,增加鄉財稅收入。堅持以《虹山全域旅遊總體規劃》為指引,合理布局旅遊發展項目,分期分批、有計劃有重點地推進項目落地實施。
  • 立足「杉青水秀」築夢「為荷而來」金湖讓全域旅遊成為全面小康的...
    每晚7點至9點,市民可隨時到上古文化園欣賞雲南彝族特有祈福儀式老虎笙、流光溢彩的荷花情水霧燈光秀、雜技、皮影戲、國風中國扇……近年來,金湖縣始終堅守「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發展理念,立足「杉青水秀」、築夢「為荷而來」,實現旅遊業態、公共服務從跟跑者到引領者的精彩蝶變,產生了以旅先行、百業興旺的綜合帶動效應,走出了一條與傳統經濟發展歷程不同的生態文明之路,讓全域旅遊成為全面小康的詩路驛站
  • 吉安市青原區實施「旅遊+」打造全域旅遊示範區
    依託這些資源稟賦,該區藉助躋身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創建單位這個有利契機,積極實施「旅遊+」發展模式,全景化打造、全產業融合、全領域共享,建設熱潮猶如千帆競發,著力把青原全境打造成全域旅遊示範區。    在全景化打造進程中,青原區強化「全域是景區、鄉鄉有平臺」的旅遊支撐,統籌青東沿線小城鎮、美麗鄉村、景區景點和農業產業規劃,構建「多規合一」的旅遊發展體系。
  • 山東沂南:全域旅遊助推鄉村振興
    老房子改造成了小影院,烤菸房旁邊搭陽光房成為咖啡廳,數十間村居改成了民宿。村裡建起了鄉村生活美學館、非遺文化體驗館,展現剪紙、拓版畫、泥哨、沂蒙手繡、柳編等手工藝,朱家林農創園則展出柿子造型的茶罐等一些當地的文創產品和農產品。上海鄉伴文旅集團在這裡打造了一處柿子紅鄉伴理想村,既有賞心悅目的田園風光,還有高端的原舍柿家民宿。發展全域旅遊,改善了沂南縣的鄉村生態,促進了鄉村產業升級。
  • 駱駝灣:旅遊扶貧讓小山村成網紅打卡地
    駱駝灣:旅遊扶貧讓小山村成網紅打卡地 2020-11-23 16:1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慶城縣長梁世剛:用全域旅遊帶動鄉村振興
    梁世剛介紹,「鄉村振興戰略」實施以來,慶城縣委、縣政府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在充分調研論證的基礎上,確定將旅遊產業作為鄉村振興的主要抓手和貧困群眾脫貧致富的有效途徑,堅持景區「大旅遊」與鄉村「小旅遊」齊抓,著力打造古城特色鮮明、鄉村設施完善、群眾生活富裕的全域旅遊發展格局。2018年全縣接待遊客212萬人(次),增長25%。
  • 杭州民宿「點亮」美麗鄉村 全域旅遊助力鄉村振興
    從賣山貨到開農家樂,再到民宿,夫妻倆的致富路越走越寬,用單宗霞自己的話說,就是「附加值越來越高」。同時,他們也與村民們分享著民宿發展帶來的「福利」——來的客人們總要帶上當地特產回家,有些還成了「定點採購」的常客,為村民開拓了更多銷售渠道。
  • 鹽田入選第二批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 解碼全域旅遊高質量發展「鹽田...
    B加大資金投入、培育增量主體,擴大旅遊產業規模一直以來,鹽田區委區政府高度重視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創建,成立了由區委書記、區長任「雙組長」,宣傳、發改、旅遊等部門為成員的創建領導小組。大力扶持全域旅遊協會、梅沙旅遊企業聯盟等社會組織發展,實現「行業管理」向「黨政統籌、行業自律」轉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