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沂南:全域旅遊助推鄉村振興

2020-12-20 央廣網

道路兩邊盛開的格桑花像彩色的綬帶綿延到村裡,如水的綠色漫過田野,浸染了不遠處的山頭。天空湛藍如洗,白雲輕盈如紗。古樸的房舍前後點綴著綠樹紅花。行走在山東省沂南縣的朱家林田園綜合體,很難想像曾經閉塞破敗的窮山村會變成今天生機勃勃的田園。

不僅是環境變美了,生活也變得愜意了。老房子改造成了小影院,烤菸房旁邊搭陽光房成為咖啡廳,數十間村居改成了民宿。村裡建起了鄉村生活美學館、非遺文化體驗館,展現剪紙、拓版畫、泥哨、沂蒙手繡、柳編等手工藝,朱家林農創園則展出柿子造型的茶罐等一些當地的文創產品和農產品。上海鄉伴文旅集團在這裡打造了一處柿子紅鄉伴理想村,既有賞心悅目的田園風光,還有高端的原舍柿家民宿。

發展全域旅遊,改善了沂南縣的鄉村生態,促進了鄉村產業升級。這一點在朱家林得以集中體現。在一片桑林之中,有一個蠶寶寶農場,裡面蠶寶寶餵養、桑葚採摘等活動讓遊客尤其是孩子們喜愛不已,只用了三四年時間,項目就實現了收支平衡。據了解,朱家林共吸引18個創客團隊入駐創業。招引落地產業項目26個,總投資17.8億元。天河本草園、十六園等18個農業新六產項目展現出良好發展前景。鄭州果樹研究所、釣魚小鎮、法國安德魯等項目穩步推進。

山東朱家林鄉建發展有限公司董事長徐從江說,為了吸引遊客,研發了植物昆蟲標本製作、敲染、DIY草木香囊等五大類42種體驗產品,讓孩子們玩得不亦樂乎。

沿著沂蒙生態大道,驅車到常山莊。這個偏遠的山村被打造為4A級景區,如今被稱作「山村好萊塢」,曾拍攝過《沂蒙》《鬥牛》《娘》等300餘部影視劇,成龍拍攝《鐵道飛虎》的造景也被保留下來。景區建設了「中國紅嫂革命紀念館」、「人民子弟兵將帥紀念館」、「跟著共產黨走紀念館」,還參照上世紀20年代風格,建起一座專供影視拍攝的沂州城,以及可接待900名大學生的「沂蒙紅色寫生基地」。景區及周圍建起了300多家紅色餐飲、紅色商品、農副產品銷售店。2000多名周邊村民,常年從事群眾演員、劇組用工、景區建設等工作,2015年,貧困戶全部脫貧,2019年,該村人均可支配性收入達到1.5萬元。

在竹泉村,青竹茂密,泉水淙淙,遊人如織。疫情期間,景區投資提升麗水街,改造50戶店鋪,小橋流水翻水車,如同世外桃源。距離竹泉村不遠,景區還利用關停後的石英砂礦和裸露的荒坡,通過生態恢復,建設了紅石寨自駕車露營地,每年舉辦露營節,引進健步行走、微型馬拉松、山地自行車賽等體育賽事活動,發展體育旅遊產業。在馬泉山,荒山禿嶺、廢棄石塘在土地整理後,遍植優質林果,變成了瓜果飄香、滿目綠意的馬泉休閒園,既有採摘園,還有木屋別墅、「慢時光」咖啡屋。

沂南縣委書記姜寧說,全縣黨代會定下了「宜業宜居宜遊」的基調,旅遊與鄉村扶貧、鄉村振興緊密結合,道路等基礎設施建設都要考慮旅遊的需求。目前,全縣修了2000多公裡的鄉村公路,大部分寬6.5米,就是考慮旅遊發展的需要。

在全域旅遊基礎設施與發展環境方面,沂南縣持續發力,先後投資近6億元,開展大規模的城鄉生態建設和環境整治,新建改建城鄉公路40多條,開通了縣城到主要景區的公交班線,硬化、綠化通往景區的旅遊專道80餘公裡,整修沂河、汶河、蒙河、寨子河等大小河道18條。僅朱家林,自從2016年動工建設以來,對28.7平方公裡、10個行政村的生活垃圾、汙水進行無害化、資源化處理,完成水系修復、水肥一體化工程,綠化彩化山體4600餘畝,栽植樹木170萬株。

沂南縣將旅遊與脫貧攻堅、美麗鄉村、田園綜合體開發等有效銜接,整合住建、水利、交通等部門資金資源向旅遊傾斜。設立旅遊發展專項基金,成立國有融資平臺,先後為5家景區以及生態大道申請1.25億元低息貸款。探索馬泉休閒園點狀供地、松山溫泉低丘緩坡、新立村土地入股、竹泉村村企合作等旅遊供地模式。連片規劃開發銅井鎮竹泉-馬泉片區、馬牧池鄉常山莊片區、岸堤鎮朱家林片區等5處鄉村旅遊、紅色旅遊資源集中區,作為脫貧攻堅的主陣地,涵蓋了全縣60%以上貧困人口。其中,朱家林園區覆蓋5個省定貧困村,建檔立卡貧困戶2043戶3813人,低保戶611戶925人,目前已全部脫貧。

目前,沂南縣著力提升康旅融合,除了智聖湯泉,積極推進松山溫泉康養小鎮項目、山鄉頤養苑等項目。沂南縣文化和旅遊局局長任立軍說,康養與全域旅遊,尤其是鄉村旅遊的結合是趨勢。

相關焦點

  • 助推鄉村振興!臨沂沂南鄉村振興服務隊因地制宜謀發展
    臨沂市沂南縣鄉村振興服務三隊駐大張莊村的於素華說,入村以後通過調研發現,這個村的土質特別好,種出來的獼猴桃甜度達到了19.6!而且獼猴桃易管理,收入高,市場一直供不應求,劉玉偉試種成功以後,村民的種植意願非常強烈。
  • 全域旅遊下的「寧夏探索」:特色旅遊業態助推鄉村振興
    全域旅遊下的「寧夏探索」:特色旅遊業態助推鄉村振興 2020-01-13 20:05:311月13日,在寧夏回族自治區第十二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期間,寧夏人大代表、固原市西吉縣吉強鎮龍王壩村致富帶頭人焦建鵬向中新社記者算起了「致富帳」,「從脫貧到致富,找對產業很重要,鄉村特色旅遊是我們探索的路徑。」  寧夏於2016年成為中國第二個全域旅遊示範(省)區創建單位,按照「全景、全業、全時、全民」的模式發展全域旅遊,寧夏把全區當成一個「大景區」來打造。
  • 沂南:全域旅遊成鄉村振興綠色引擎
    景區帶村提升鄉村內生動力銅井鎮依託自身發展優勢,積極推行實施景區帶村模式,即每個旅遊景區都直接幫帶周邊一兩個村,如竹泉村旅遊度假區直接幫帶竹泉峪村和黃元村,紅石寨景區直接幫帶香山村和範家莊村,馬泉休閒園景區直接幫帶馬泉村和蒙泉村。
  • 單縣打造鄉村旅遊新亮點 助全域旅遊 促鄉村振興
    原標題:單縣打造鄉村旅遊新亮點助全域旅遊促鄉村振興為促進單縣全域旅遊快速發展,積極響應鄉村振興戰略,大力發展鄉村旅遊,單縣綠禾莊園結合區位優勢,在採摘、餐飲的基礎上,開發建設了「生態休閒農莊」項目。
  • 文化引領 鄉村旅遊提質增效助推鄉村振興
    中國網訊 今年以來,泉州市文旅局認真貫徹落實市委、市政府鄉村振興戰略的工作部署,以文化引領、品質提升為抓手,健全「文化振興、項目帶動、培育精品、完善配套」的建設機制,大力推進鄉村旅遊高質量發展,優化鄉村旅遊供給,助推鄉村振興。
  • 【湖南】雙牌:「交通+旅遊」助推鄉村振興
    近幾年,隨著交通條件的大改善,桐子坳村持續快速發展,從一個落後的窮山村發展成國家4A級景區,先後榮獲「湖南省旅遊名村」、「湖南省美麗鄉村建設示範村」等多項榮譽,成為永州市遠近聞名的鄉村振興示範村。桐子坳村緊緊依託千年銀杏林這一特色資源,開展旅遊扶貧,流轉土地近300畝。將昔日的民房、農田、荒山、溪溝通過科學規劃建設,變成一處處鄉村美景。
  • 沂南:「項目+」賦能鄉村振興
    臨沂市沂南縣鄉村振興服務三隊駐大張莊村隊員於素華介紹。隨後服務三隊協調村裡以1000元1畝的價格流轉了村裡50畝地,平整土地並建設田間道路。經過立柱、鋪管、拉網、建隔離網等一系列步驟後,用39.6萬元扶貧資金在大張莊村建立了一個獼猴桃採摘示範園。據介紹,示範園建成之後服務隊把5畝作為一個號,通過抓鬮方式轉租給村裡的村民,目前50畝地已經全部被村民承包。
  • 「紅馬甲」助力山東臨邑鄉村旅遊振興
    原標題:「紅馬甲」助力山東臨邑鄉村旅遊振興   隨著鄉村振興
  • 全域旅遊 鄉村振興——第八屆長春鄉村旅遊節啟動
    儀式上,長春市旅遊局局長曲笑介紹,連續舉辦的長春鄉村旅遊節,是落實「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村振興戰略的具體舉措,是培育旅遊業新增長點的重要方式,也是紮實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重要舉措。這項獨具魅力的活動已經成為長春旅遊產業的重要品牌和城市的一張亮麗名片。
  • 打造「旅居康養」綜合體助推鄉村振興
    初冬時節的百裡杜鵑,寒風陣陣、細雨綿綿,天氣格外寒冷,鵬程街道橋頭社區的鄉村旅遊扶貧(人居環境改造)項目建設卻如火如荼。走進施工現場,機器轟鳴,部分已經封頂的建築主體中人頭攢動。「我們這個項目是9月中旬進場的,項目投入的重型機械有8臺,每天施工的人員大概是80人左右,這些工人基本都是當地的勞動力。」
  • 世界旅遊聯盟旅遊減貧案例公布,臨沂兩案例入選
    10月10日,「世界旅遊聯盟旅遊減貧案例100」新聞發布會在京舉辦。其中,山東臨沂市蘭陵縣壓油溝村:「企業+政府+合作社+農戶」的組合模式;山東沂南:全域旅遊助力革命老區扶貧亮麗開篇,2個案例榜上有名。2020年是中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收官之年,也是脫貧攻堅決戰決勝之年,對於中國扶貧事業具有裡程碑意義。
  • 慶城縣長梁世剛:用全域旅遊帶動鄉村振興
    為了鄉村振興開好局、起好步,甘肅省統籌推進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制定出臺了《甘肅省鄉村振興戰略實施規劃》,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走出了村美、民富、產業興的發展之路。1月28日,記者在甘肅省第十三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期間,就鄉村振興有關話題採訪了人大代表、慶城縣長梁世剛。
  • 下一站,甘南 | 民宿集群賦能全域旅遊鄉村振興
    12月18日,甘南藏族自治州文化廣電和旅遊局與借宿籤訂了「甘南州民宿產業一站式解決方案」戰略框架合作協議,共同打造中國西北新一代文化度假精品,以高端民宿集群為切入口,帶動全域旅遊的發展,賦能鄉村振興,並用集群高端聲量為甘南吸引全國新中產用戶的聚焦。
  • 「沂蒙鄉居」精品民宿助力沂南鄉村旅遊發展
    進入大眾旅遊時代,遊客消費需求日益多元化,鄉村民宿作為新型的旅遊產品供給形式受到遊客的追捧。  「沂蒙鄉居」民宿品牌引領鄉村民宿產業發展  隨著沂蒙鄉居精品民宿的運營推廣,在2018年「美宿山東」推選出30家精品民宿,沂南縣朱家林民宿、竹泉村民宿
  • 杭州民宿「點亮」美麗鄉村 全域旅遊助力鄉村振興
    這是眼下杭州鄉村民宿經濟興盛的一個縮影。得天獨厚的鄉村資源、秀美優良的生態環境、完善的綠道網絡以及一大波政策紅利,推動杭州鄉村旅遊進入快車道,催生了民宿產業的興起和高速發展。一系列鄉村精品民宿在杭州山水間「百花齊放」,「大珠小珠落玉盤」,成為杭州鄉村旅遊中的一抹亮色,激活了鄉村經濟發展的新動力。
  • 汕尾市海豐縣盤活紅色資源,助推鄉村振興發展
    新山村如今成為海陸豐革命老區講好紅色故事、傳承紅色基因、弘揚革命精神的重要基地,走出了一條推動鄉村振興發展的新路子,記者從中共汕尾市委宣傳部的《關於汕尾市海豐縣盤活紅色資源助推鄉村振興發展的調研報告》獲悉了這一消息。紅色文化資源底蘊深有332處革命遺址據介紹,汕尾是承載著紅色記憶的全域革命老區。
  • 山東沂南:2020年文化旅遊行業美食大賽舉辦
    80餘名選手同臺競技 交流美食烹飪技藝12月12日,由沂南縣總工會、沂南縣文化和旅遊局、沂南縣市場監督管理局、沂南縣文化旅遊發展中心共同主辦,沂南縣旅遊行業協會承辦的山東省沂南縣2020年文化旅遊行業美食大賽在智聖湯泉度假村舉行
  • 山東:連續兩年「大滿貫」 8縣(市、區)打造全域旅遊示範經驗樣板
    「文旅+」「+文旅」 鄉村振興的「齊魯樣板」 在推動全域旅遊發展的進程中,山東鼓勵各地因地制宜,保持特色,推動「文旅+」或「+文旅」,持之以恆地抓好鄉村旅遊產業振興、人才振興、文化振興、生態振興、組織振興,著力破解制度創新不夠問題、資金制約問題、資源分散問題、基礎設施薄弱問題、內生動力不足問題、陳規陋習問題、人才資源短缺等問題,實現鄉村旅遊規模化
  • 第二批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公布 山東5地上榜 - 山東文旅門戶網站...
    這是自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評定以來,我省連續兩年獲得「大滿貫」,加上2019年首批被認定的濰坊青州市、青島嶗山區、濟寧曲阜市,目前,全省已有8個縣(市、區)成功入選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  打造全域旅遊創新示範的「山東經驗」  創建國家級全域旅遊示範區,是「十三五」期間我省文旅發展的重要工作之一。
  • 助推鄉村振興文旅融合 這個雕塑藝術百村展激發民眾...
    近日,由廣州市文化廣電旅遊局指導,廣州市增城區文化廣電旅遊體育局、廣州市增城區仙村鎮人民政府主辦,廣州市增城區委宣傳部、廣州市增城區農業和農村局協辦,石磨坊工作室和仙村荔枝小鎮承辦的「藝術助推鄉村振興」許鴻飛雕塑藝術百村展